4-1BB/4-1BBL双向信号在免疫调节中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

4-1BB/4-1BBL双向信号在免疫调节中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

论文摘要

1970年Bretscher和Cohn首先提出了“T细胞激活双信号学说”,即T细胞的活化需要抗原复合物提供的第一信号(TCR信号)和共刺激分子提供的第二信号(共刺激信号)。普遍的观点认为共刺激分子的配体和受体结合后,由受体传递共刺激信号(正向信号)。然而,新近的研究发现共刺激分子不仅可以通过受体传递“正向信号”,而且同时可以通过其配体传递“逆向信号”。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受体与配体之间信息流的双向传递是普遍现象,共刺激分子4-1BB/4-1BBL、OX40/OX40L、CD27/CD27L、CD40/CD40L、CD95/CD95L、CD30/CD30L等均被证实可传递双向信号。由此,共刺激分子受体与配体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同时也意味着共刺激分子介导的免疫过程比我们了解的更为复杂。 人4-1BB/4-1BBL为TNFR(TNF受体)/TNF超家族成员。4-1BB分子是分子量为30kD的Ⅰ型跨膜糖蛋白。4-1BB分子主要表达于活化的CD4+T细胞和CD8+T细胞等。在存在TCR信号的条件下,4-1BB共刺激信号可协同CD28的共刺激信号,维持T细胞的活化状态,抑制活化有道的凋亡(AICD)的发生。CD28共刺激信号主要在T细胞活化的前期起作用,促进T细胞的增殖并维持其短期的存活,而4-1BB共刺激信号主要在T细胞活化的后期起作用。4-1BBL(CDl37L)是Ⅱ型跨膜糖蛋白分子,属TNF超家族成员,表达于各种活化的抗原提呈细胞(APC)表面,如IFN-γ活化的巨噬细胞、CD40配体活化的B细胞、单核细胞、树突状细胞(DC)、T细胞等。新近的研究表明,细胞膜表面的4-1BBL分子是可以传递逆向信号的功能性分子。例如,通过膜4-1BBL传递的逆向信号可以抑制活化T细胞增殖并诱导其调亡。4-1BBL逆向信号还能诱导单核细胞活化,促进其IL-6、IL-8和TNF-α的分泌,延长其生存等。4-1BBL传递的逆向信号还能刺激CD34+造血干细胞来源的DC成熟等。因此,4-1BBL/4-1BB介导双向信号在T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及树突状细胞(DC)

论文目录

  • 1.缩略词表
  • 2.研究背景
  • 3.第—部分 人4-1BBL基因的克隆、转基因细胞的构建及其单克隆抗体的研制
  • 4.第二部分 4-1BB/4-1BBL双向信号对人外周血T细胞活化的调节作用
  • 5.第三部分 4-1BBL逆向信号对单核细胞的体外促增殖效应和对Mo-DC的体外诱导及机制
  • 6.小结和展望
  • 7.发表和待发表的文章
  • 8.基金项目
  • 9.附录
  • 10.致谢
  • 中文详细摘要
  • 相关论文文献

    • [1].中药免疫调节在医学上的研究应用[J]. 信息化建设 2015(09)
    • [2].“免疫调节”专题的高效复习备考策略[J]. 教学考试 2020(15)
    • [3].“免疫调节”教学设计[J]. 中学生物教学 2020(06)
    • [4].问题串辅助生物概念图的构建——以“免疫调节”一节为例[J]. 中学生物教学 2016(21)
    • [5].一轮复习之《免疫调节》的教学设计[J]. 中学教学参考 2017(08)
    • [6].以“免疫调节”为例谈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生命观念培养[J]. 考试周刊 2017(45)
    • [7].中医药对类风湿性关节炎免疫调节的研究进展[J]. 健康之路 2017(08)
    • [8].“翻转课堂”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以《免疫调节》一课为例[J]. 中学教学参考 2017(23)
    • [9].盘点2014高考对免疫调节相关知识的多角度考查[J]. 考试(高中理科) 2014(Z2)
    • [10].高中生物“免疫调节”疑难点分析[J]. 中学教学参考 2020(32)
    • [11].重组云芝免疫调节蛋白的提取及免疫活性的初步研究[J]. 农业与技术 2015(17)
    • [12].用图示法突破“免疫调节”教学设计的疑难[J]. 中学生物教学 2013(03)
    • [13].免疫调节疑难问题解析[J]. 中学生物教学 2014(11)
    • [14].大型真菌免疫调节蛋白的研究进展[J]. 生物技术通报 2012(05)
    • [15].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89例治疗体会[J]. 职业与健康 2008(02)
    • [16].基于概念模型构建的“免疫调节”一节的教学设计[J]. 中学生物学 2020(05)
    • [17].免疫调节教学疑难解析[J]. 新课程(下) 2019(03)
    • [18].基于生物核心素养下的《免疫调节》教材二次开发——以海军航空实验班教学为例[J]. 新课程(下) 2018(09)
    • [19].“免疫调节”考向解读与分析[J]. 中学生理科应试 2015(12)
    • [20].蠕虫免疫调节分子的抗炎作用与机制[J].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12(06)
    • [21].中医药免疫调节的研究概况[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9(66)
    • [22].“免疫调节”教学设计[J]. 中学生物教学 2019(02)
    • [23].免疫调节考点聚焦[J]. 教学考试 2017(51)
    • [24].关于高中生物“免疫调节”教学的几点思考[J]. 新课程(中) 2015(06)
    • [25].免疫调节的有效复习[J]. 青苹果 2015(03)
    • [26].免疫调节教学设计[J]. 中学生数理化(学研版) 2013(10)
    • [27].黑灵芝免疫调节蛋白基因的克隆和生物信息学分析[J].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 2012(01)
    • [28].中药免疫调节方冬虫夏草中腺苷含量测定方法的探讨[J]. 中国医药导刊 2011(10)
    • [29].进展期胃癌术前术后免疫调节性T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影响的临床分析[J]. 中外医疗 2020(05)
    • [30].高三生物复习的六“点”突破——以“免疫调节”一节为例[J]. 中学生物学 2014(03)

    标签:;  ;  

    4-1BB/4-1BBL双向信号在免疫调节中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