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研究背景和目的肠易激综合征(IBS)作为消化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明显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可导致饮食摄入不均衡及亚临床营养不良。饮食因素在IBS症状的诱发及加重中可能起到一定作用。饮食调整治疗能够使IBS患者受益,其中益生元可能是缓解IBS症状的食物成分之一。本研究主要目的是:(1)调查饮食因素在IBS症状的诱发、加重与缓解中的作用,调整饮食对IBS症状和营养状况的影响;(2)初步探讨益生元治疗IBS模型大鼠的作用和可能作用机理,为益生元治疗IBS提供充足的理论依据。材料和方法(1)连续纳入2011年2月-2011年5月在北京协和医院消化内科门诊就诊、符合罗马Ⅲ标准诊断的IBS患者58例,填写“IBS与饮食关系研究调查问卷”及“微型营养量表(MNA)问卷”,侧重于回顾性调查患者进食后出现IBS症状的食物和/或饮食习惯,并收集患者对此采用的应对方法。(2)避水应激试验(WAS)建立IBS大鼠模型(WAS组),评估体重、应激期排便行为、12小时粪便颗粒和含水量以及腹壁撤退反射(AWR)评分。造模结束后给予益生元低聚异麦芽糖(IMO)灌胃治疗(WAS+IMO组),与对照组、蒸馏水灌胃的造模组(WAS+水组)进行比较,评估体重、血清白蛋白、12小时粪便颗粒和含水量、全肠道通过率、腹壁撤退反射评分、扫描电镜观察回肠黏膜上皮超微结构、新鲜粪便菌群分离培养计数和ELISA法测定血清细胞因子IL-10、IL-12、TNF-α,评估低聚异麦芽糖干预后对IBS模型大鼠营养状况、排便行为、胃肠道动力、内脏敏感性的影响,观察低聚异麦芽糖干预后肠道上皮黏膜超微结果变化、肠道定植菌群改变;研究避水应激造模和干预后大鼠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结果研究发现:①IBS患者普遍同时存在多种食物/饮食习惯诱发因素,其中冷食(66.67%)、辛辣饮食(61.11%)、生食(53.70%)、油腻饮食(53.70%)、奶制品(不包括酸奶)(37.04%)是最常见的5种诱因;②65.31%的IBS患者通过选择性食物剔除治疗获得症状缓解,主要剔除的膳食因素包括辛辣饮食(79.50%),其次是冷食(77.30%)、生食(65.90%)、油腻饮食(56.80%);部分患者采用饮热水/热水袋热敷(16.33%)或热粥(12.24%)的方式以获得症状缓解;③IBS患者食物诱因的个数和体质指数(BMI)(P=0.016)、MNA评分(P=0.038)正相关。上述结果表明饮食与IBS症状发作和缓解关系密切。动物试验结果显示:①WAS造模后大鼠体重增长较对照组缓慢(271±26g,n=16vs294±13g,n=8,P=0.007);②WAS造模期间大鼠1小时排便量较对照组增加(12.19±2.713粒vs1.13±1.885粒,P=0.000),其中不成形粪便比例增加(22.19±18.15%vs0.00±0.00%,P=0.000);③WAS造模后大鼠在20mmHg压力扩张结直肠时腹壁撤退反射评分较对照组增加(1.91±0.51,n=16vs1.11±0.29,n=6,P=0.002),结直肠扩张疼痛阈值下降(31.88±5.69mmHg vs48.00±8.39mmHg,P=0.000);④对IBS模型大鼠给予IMO干预后(WAS+IMO组)在40mmHg压力扩张结直肠时腹壁撤退反射评分较WAS+水组下降(2.52±0.88,n=7vs3.52±0.36,n=5,P=0.020);疼痛阈值较对照组无明显差异(39.86±11.75mmHg,n=7vs51.00±2.76mmHg,n=6,P=0.133);⑤)WAS+IMO组全胃肠通过率较对照组加快(66.93±4.85%vs58.87±5.27%,P=0.042);⑥对肠黏膜上皮超微结构观测发现,WAS+水组腺体开口大量分泌颗粒,局部微绒毛脱落,杯状细胞形态皱缩,杯状细胞上大肠杆菌聚集,上皮细胞间距扩大,微绒毛细小密度不均;WAS+IMO组较WAS+水组显著好转;⑦WAS+IMO组肠道菌群中拟杆菌计数较WAS+水组显著下降(4.25±0.24vs4.57±0.28,P=0.035);⑧三组血清IL-I0、IL-12和TNF-α水平无显著差异。结论(1)冷食、辛辣饮食、生食、油腻饮食、奶制品是IBS患者最常见的食物诱因,选择性食物剔除治疗能够帮助IBS患者缓解症状,饮热水、热粥或热水袋热敷也是较有效的缓解症状手段。IBS患者食物诱因的个数和症状严重程度有关,但不恶化患者营养状况。(2)避水应激试验能够导致大鼠体重增长缓慢、胃肠道动力的改变和内脏高敏感,可作为IBS动物模型。低聚异麦芽糖干预能够明显改善IBS模型大鼠的内脏高敏感,改善肠道运动功能,恢复WAS对大鼠肠道黏膜超微结构的破坏。低聚异麦芽糖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肠道条件致病菌繁殖产生的。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常拉肚,警惕肠易激综合征[J]. 江苏卫生保健 2019(12)
- [2].中医温法思想在肠易激综合征中的运用[J].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20(06)
- [3].品质管理圈活动在急性肠易激综合征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 现代诊断与治疗 2020(12)
- [4].中医药治疗肠易激综合征近况[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8(A5)
- [5].肠易激综合征治疗共识意见(2018,美国)[J].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2019(08)
- [6].朱生樑辨治肠易激综合征思路浅谈[J]. 时珍国医国药 2019(07)
- [7].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中医健康教育效果评价[J]. 卫生职业教育 2018(01)
- [8].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精神心理状况分析[J]. 河南医学研究 2017(24)
- [9].匹维溴胺联合黛力新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疗效观察[J].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16(10)
- [10].胃肠安丸与活菌制剂联合治疗感染后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效果[J]. 内蒙古中医药 2017(04)
- [11].专题:肠易激综合征[J]. 中医健康养生 2017(07)
- [12].罗马Ⅳ标准在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的制定及肠易激综合征的治疗研究进展[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7(55)
- [13].心理干预辅助匹维溴铵联合谷维素治疗老年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效果[J].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 2016(01)
- [14].固本透邪法治疗感染后肠易激综合征探讨[J]. 环球中医药 2016(05)
- [15].关于心理治疗肠易激综合征30例临床分析[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5(03)
- [16].肠易激综合征——“心病”钻进胃肠里[J]. 中国生殖健康 2020(03)
- [17].恼人的肠易激综合征[J]. 健康人生 2019(05)
- [18].中医对症治肠易激综合征[J]. 长寿 2018(04)
- [19].肠易激综合征的自我调理[J]. 益寿宝典 2018(06)
- [20].不同类型肠易激综合征用黛力新联合培菲康治疗的效果观察[J]. 健康之路 2016(08)
- [21].微讯天下[J]. 食品与生活 2017(06)
- [22].七味白术散加减治疗肠易激综合征[J]. 家庭医药.就医选药 2017(03)
- [23].双歧杆菌四联活菌胶囊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效果观察[J]. 人人健康 2017(08)
- [24].肠道细菌或可改变肠道和大脑的功能[J]. 中老年保健 2017(05)
- [25].肠易激综合征与肠道菌群生态失衡[J]. 人人健康 2017(14)
- [26].肠易激综合征不能光吃止痛药[J]. 益寿宝典 2017(20)
- [27].针灸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分析[J]. 现代养生 2017(20)
- [28].名医魏玮教授谈肠易激综合征的防治[J]. 长寿 2016(08)
- [29].三联活菌治疗腹痛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观察[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3(24)
- [30].黄连素治好了我的肠易激综合征[J]. 求医问药 201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