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本研究以湖羊、中国美利奴羊、罗米丽羊(Romilly Hills)和罗米丽×中国美利奴(新疆军垦型)为研究对象,采用PCR-RFLP和PCR-SSCP方法,分别对高繁殖力候选基因BMPR-1B、BMP15、GDF9、ER、MTNR1A和PRLR基因进行多态性分析研究。1.采用PCR-RFLP对BMPR-1B基因进行多态性检测,只有湖羊存在BMPR-1B基因的FecB突变,等位基因B频率达到0.784,表现为中度多态,且χ2适合性检验表明,在该位点达到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P>0.05)。χ2独立性检验结果表明,4种绵羊在此位点上各基因型的分布与构成差异极显著(P<0.01)。2.采用PCR-RFLP对BMP15基因和GDF9基因进行多态性检测,对于BMP15基因突变(FecXG、FecXB、FecXI、FecXH)和GDF9基因突变(FecGH),中国美利奴羊,罗米丽羊都没有检测到突变,在湖羊和罗米丽×中国美利奴(新疆军垦型)上检测到BMP15基因的FecXB突变,且基因型均为杂合子(+B)。3.采用PCR-SSCP的方法对ER基因5’非翻译区部分片段进行了多态性检测,结果四种绵羊均未出现多态。4.采用PCR-RFLP方法对MTNR1A基因进行多态性分析,结果表明MTNR1A基因外显子2在605位碱基处表现出MnlⅠ酶切多态性,在604位碱基处表现出RsaⅠ酶切多态性;其中湖羊和中国美利奴羊在MnlⅠ酶切位点的突变率都较高,达到0.784,0.86。χ2适合性检验结果表明,四种绵羊在MnlⅠ和Rsa l酶切位点均达到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P>0.05);χ2独立性检验结果表明,4种绵羊在这两个位点上各基因型的分布与构成差异极显著(P<0.01)。5.用PCR-SSCP方法,在PRLR基因3’非翻译区1个引物和外显子10的4个引物扩增片段多态性检测中,外显子10的引物PRLR2和PRLR3扩增片段检测到突变,测序结果表明,PRLR2扩增片段的AB型在第53bp处出现A→G突变、在81bp处出现G→A突变,BB型在该片段第53bp处发生A→G的突变;对于PRLR3扩增片段,CC、DD、CE和EF型均在第89bp处发生T→C的突变,导致氨基酸由脯氨酸变为亮氨酸(Pro→Leu),DD型还在146处出现了C→G的突变,此突变导致氨基酸由丙氨酸变为甘氨酸(Ala→Gly);CE型一条同源染色体在该片段第132bp处发生G→A的突变,未导致氨基酸的改变;EF型还在第132bp处和第167处分别发生了G→A,C→T突变,其中167出突变导致氨基酸由脯氨酸变为亮氨酸(Pro→Leu)。通过χ2独立性检验发现4种绵羊在PRLR2和PRLR3引物扩增片段上各基因型的构成与品种间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说明PRLR基因与绵羊的繁殖性状有一定的联系。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绵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