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警部队地方大学生干部的“水土不服”问题及对策研究

武警部队地方大学生干部的“水土不服”问题及对策研究

论文摘要

“携笔从戎”正越来越成为我国大学毕业生择业的热点,随着部队地方大学生干部的增多,地方大学生入伍干部的在部队中“水土不服”现象也逐渐凸显,成为一个亟待研究和解决的,对部队建设有着重要意义的问题。本文通过对武警部队现有地方大学生入伍干部的理论文本及改革实践进行解读,并在调查研究与因果分析的前提下归纳出地方大学生入伍干部的现状、问题及成因。经分析后发现,地方大学生入伍干部的“水土不服”表现为心理失衡和行为失范。导致其产生的成因主要包括地方大学生干部的自身缺陷,武警部队选培政策的不足以及制度与环境衍生的外在限制。为解决这种“水土不服”问题,应当在辩证的基础上整合地方大学生入伍干部的培养模式,优化地方大学生入伍干部的成长环境,并开展对地方大学生入伍干部的心理调适。唯此,方可解决地方大学生入伍干部“水土不服”问题,切实推动武警部队干部队伍建设的现代化、革命化、年轻化和知识化。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研究背景、研究主题与框架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1.3 文献综述
  • 1.2 研究视角与研究主题
  • 1.2.1 研究视角
  • 1.2.2 研究主题
  • 1.3 研究方法与结构框架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结构框架
  • 第二章 武警部队地方大学生入伍干部的由来及现状
  • 2.1 武警部队地方大学生干部选培制度的沿革
  • 2.1.1 抗战时期:抵抗侵略的救国热情
  • 2.1.2 建国时期:国防建设的战备需求
  • 2.1.3 变革时期:现代化建设的生力军
  • 2.3 武警部队地方大学生干部"水土不服"问题凸显
  • 2.3.1 地方大学生干部的心理失衡
  • 2.3.2 地方大学生干部的行为失范
  • 第三章 武警部队地方大学生干部"水土不服"问题的分类归因
  • 3.1 地方大学生干部的自身缺陷
  • 3.1.1 地方大学生干部的角色冲突
  • 3.1.2 地方大学生干部的价值选择工具化
  • 3.1.3 地方大学生干部的军事知能薄弱化
  • 3.1.4 地方大学生干部的主体意识自我化
  • 3.2 武警部队选培政策本身的反思
  • 3.2.1 选拔过程缺乏质量保证措施
  • 3.2.2 选培政策缺乏系统性
  • 3.2.3 岗前培训方法缺乏针对性
  • 3.2.4 使用过程中缺乏辩证人才观
  • 3.3 制度与环境衍生的外在限制
  • 3.3.1 警地环境的反差而形成的负面影响
  • 3.3.2 良好制度的残缺而导致的迟滞效应
  • 3.3.3 从军习武的社会舆论环境不够优化
  • 第四章 武警部队地方大学生干部"水土不服"问题的消解策略
  • 4.1 整合地方大学生干部选培模式
  • 4.1.1 完善措施,优中选优不断提高接收质量
  • 4.1.2 扎实培训,将知识优势转化为能力优势
  • 4.1.3 合理使用,努力增强人才培养效益
  • 4.2 优化地方大学生干部成长环境
  • 4.2.1 优化地方大学生干部成长的客观环境
  • 4.2.2 优化地方大学生干部成长的个人环境
  • 4.3 做好地方大学生干部的心理调适
  • 4.3.1 地方大学生干部常见心理问题
  • 4.3.2 针对性地做好心理调适工作
  • 4.3.3 用心理激励法调动工作积极性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武警部队地方大学生干部的“水土不服”问题及对策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