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民族职业技术学院湖南湘西州416000
摘要:本文分析了高职院校电子技术课程的特点,我们提出了要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深化教学内容明确教学定位,高职院校要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要改变考核方法与考试制度等高职院校电子技术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建议。
高职院校的电子技术课程具有鲜明的专业特色,注重普通劳动者的素质培养需求,具有较强的基础和实用性。因此,课程结构和教学内容应围绕就业导向进行调整,坚持以社会为导向、以市场为导向的教学理念。努力实现教学内容与专业课程学习之间的联系,让电子技术课程为专业服务。
一、高职院校电子技术课程的特点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涵盖了交通、电力系统、通信系统、计算机系统、新能源系统、军事等领域。在照明、空调等家用电器等领域也有广泛的应用。通过对本课程的研究,不仅要使学生掌握电子电路的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和基本分析方法,而且要为进一步研究专业课程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我们可以利用本课程的知识,独立地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技术问题。该课程在教学中还存在以下问题:一方面,课时安排问题是学科技术的发展使课程内容越来越丰富;另一方面,为了适应面向21世纪的高等教育改革,课程的数量越来越多。这门课程的计划学习时间一直在减少。同时,实验内容陈旧,电子技术日新月异,但实验内容没有及时更新。电子技术类课程是实践性很强的一系列专业课程,其教学应当围绕职业技能训练和职业素质培养展开。目前高职院校的电子类教师大部分毕业于普通高校,这类高校大部分是以“崇学”为主,也就是以“知识本位”培养学术型、研发型人才。
二、高职院校电子技术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
1.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提高学习兴趣才能有学习动机。首先,教师在教学内容上,应更多地用实例或生活中的例子,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还可以通过实验加深印象。其次,要改变传统的实践训练方式,建立以学生为导向、教师辅助的实验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使实验课程成为学生掌握知识的重要阵地。其三,时代在发展,电子技术也在不断更新,电子专业课程教师利用更多的寒暑假或其他课余时间,更多地向企业合作学习。
2.深化教学内容明确教学定位。培养什么样的学生,该怎么来培养,一直以来都是职业教育的困惑所在,现在大多的高职毕业生干着最基本的操作工,使得高职多年的学习变得意义不大,那我们该怎么办?提高标准,加深教学的内容,但学生的基本素质,学习的兴趣不高,同时部分教师对课程的理解提炼不够,拘泥于所谓的教学大纲,殊不知其教学大纲早已与社会前沿、需求脱节。以电子技术专业为例,其中的手工焊接课程是本专业学生的必备技能,可大部分的教学还是停留在教师讲解焊接五步法,发元件、焊锡、电路板学生进行焊接练习的阶段。其实真正的生产过程中手工焊接的“戏份”越来越少了,更多的是SMT焊接,但并不代表手工焊接不重要,相反它是基础,传统的焊接教学根本无法提起学生的兴趣,我们可以大胆地创新、借鉴适合我们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3.高职院校要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在大多数学生的心目中,老师的印象是“三英尺长的讲台,绿色的外套,跳舞和说话”,每一堂理论课都是以“粉笔黑板”的方式完成教学,让学生发挥想象力,了解电流、电压等参数。这样的教学方法已经远远落后,很难达到课程的教学目标。为了使学生更容易地理解理论知识,我们可以让多媒体教学进入课堂。鼓励教师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重组和整合,利用PowerPoint、Flash等教学软件,使教学更加生动,开辟一种新的趣味教学模式。利用动画非凡的表现力,教学中难以实现或表达的电流方向、电压大小等参数,在课堂教学中以图像呈现、优秀的音视频、运动的形式再现。让学生的认知过程更加生动、深刻,拓宽学生的认知、想象和思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凝聚力,提高教学效果。
4.高职院校要改变考核方法与考试制度。在电子技术模块教学中,要求学生在每次完成课题时掌握相应的实验和操作技能。然而,在实际教学中,一些教师只对学生进行技能测试,或采用“一次测试定成败”的方式。电子技术应用较强,教师应采取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能力并重的方法,从多方面对学生进行评价。建立灵活的学分制,每个模块根据百分制建立相应的学分制,不仅为学生个性的发展提供条件,而且还能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在考试方面,应注重试题的类型,注重试题的应用和设计,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全面确定各方面的得分。
改革电子技术教学模式势在必行。我根据实践经验,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希望能引起广大电子教师的思考。尽快设计课程体系,提高教学效果,帮助学生提高自身技能和职业发展,为国家电子信息产业培养更适合岗位要求的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张志刘畅唐校等工程案例在“电力电子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电子世界,2017,(14),49-50。
[2]倪德克师亚莉朱旭花等EDA技术在数字电路课程设计教学改革中的探索与实践[J].大学教育,2016,(4),118-119。
[3]张乐王剑以学生为主体的工程图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西部素质教育,2017,3,(15),155,159。
[4]王中杰SystemView在《通信原理》课程设计中的应用[J].电力学报,2008,23,(3),252-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