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特低渗透砂岩储层论文-赵丁丁,孙卫,杜堃,雒斌,吴育平

长特低渗透砂岩储层论文-赵丁丁,孙卫,杜堃,雒斌,吴育平

导读:本文包含了长特低渗透砂岩储层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马岭油田,水驱油特征,驱油效率,特低-超低渗透储层

长特低渗透砂岩储层论文文献综述

赵丁丁,孙卫,杜堃,雒斌,吴育平[1](2019)在《特低-超低渗透砂岩储层微观水驱油特征及影响因素:以鄂尔多斯盆地马岭油田长8_1储层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更加深入地探究特低-超低渗透储层油水的微观流动特征及其表现出差异性的因素,以马岭油田长8_1储层为代表,对典型样品进行了微观渗流实验,并结合物性、铸体薄片、扫描电镜、恒速压汞及核磁共振等多种实验测试结果对储层流体的微观驱替机理及导致驱油效率高低不同的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块长8_1油藏按微观渗流通道类型可分为溶孔-粒间孔型、溶孔型、微孔型3类,其驱油效率逐类降低,不同微观渗流通道类型样品的渗流特征表现出较大的差异性,其中溶孔-粒间孔型样品平均驱油体积为0.010 cm~3,最终平均驱油效率高达45.60%,驱替效果最为理想。储层微观条件中,喉道半径大小及分布状况对驱油效率的大小起决定性的作用,物性和可动流体饱和度两者对驱油效率的大小均具有较低程度的控制作用;外部实验条件中,对驱油效率产生较大控制作用的为注入水体积倍数和驱替压力。因此,在油藏实际水驱采油过程中应当采用较为合理的注水压力和注入水体积倍数。(本文来源于《地质科技情报》期刊2019年03期)

刘汉斌[2](2018)在《浅析特低渗透砂岩油藏储层微观孔喉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主要以特低渗透砂岩油藏储层微观孔喉的特征为文章阐述的主要内容,通过对岩心样品的恒速压泵进行测试,对其特低渗透岩石油藏储层微观孔喉的特征进行研究。其中,储层的有效喉道半径、有效空隙半径和有效空隙体积、有效喉道体积和喉孔比等特征都与其中的空隙度、渗透率具有较好的相关性。以下将针对此展开详细的分析。(本文来源于《当代化工研究》期刊2018年03期)

廖纪佳,廖明光,张廷山,林丹,孙健[3](2015)在《基于恒速压汞定量评价特低渗透砂岩储层微观孔喉特征——以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特低渗透砂岩的微观孔喉特征是制约该类储层开发效果的关键因素,该文在物性分析的基础上,基于恒速压汞技术对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长31、长4+51的14个砂岩样品进行测试,定量分析孔隙、喉道的相关参数。物性分析研究表明,样品孔隙度10%~19%,平均为14.42%;渗透率介于0.299~4.475mD,平均为1.25mD。恒速压汞实验结果显示,不同渗透率、孔喉组合类型的样品,孔隙半径均表现为正态分布,且分布范围、峰值也基本接近,14块样品的孔隙半径均分布于90~200μm,总体在100~150μm。而喉道半径分布形态差异明显,总体上随渗透率的增大以及孔喉组合类型变好(即由大孔微细喉至大孔中细喉),喉道半径分布范围也随之变宽,小喉道所占比例逐渐减小,大喉道明显增多,且曲线峰值含量也逐渐减小。平均孔隙半径、平均喉道半径分别与孔隙度、渗透率均成正相关性,但平均喉道半径与孔隙度和渗透率的正相关关系更明显,说明储层物性的不均一性主要受控于平均喉道半径。孔喉半径比分布可以直观看出,随着样品孔喉组合类型变好,孔喉半径比分布于大值区的含量逐渐减小,分布于小值区的含量增大,且增加的幅度也随之加快,孔喉半径比峰值逐渐向小值区移动。恒速压汞毛管压力曲线特征表明,进汞压力较小时,汞首先进入大喉道所控制的孔隙内,喉道的影响不明显;总体毛细管压力曲线变化与孔隙毛细管压力曲线基本一致;孔喉组合好的样品,直线段略长(以汞饱和度来计算)。随着进汞压力的逐渐增加,汞开始进入小喉道所控制的孔隙,孔隙毛细管压力曲线开始上翘,进汞压力急剧增大,但孔隙中进入的汞量却增加得异常缓慢,这时喉道开始起主要控制作用。待喉道连通的所有孔隙被汞充满之后,再继续增加进汞压力,汞所进入的只是更为细小的喉道,此时的总体毛细管压力曲线完全取决于喉道毛细管压力曲线的变化(大孔微细喉样品喉道毛细管压力曲线的影响更为明显)。因此,喉道的大小及分布特征是决定特低渗透砂岩储层品质及开发效果的首要因素。(本文来源于《2015年全国沉积学大会沉积学与非常规资源论文摘要集》期刊2015-10-24)

宋晓威,齐亚东,于荣泽,卞亚南,马洋[4](2015)在《裂缝发育的特低渗透砂岩储层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裂缝的发育对特低渗透砂岩储层有重要影响。基于室内实验数据,从孔渗关系、微观孔隙结构、应力敏感性及油水两相渗流等角度对裂缝发育储层的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与裂缝不发育的储层相比,相同孔隙度下裂缝发育储层的渗透率更高,孔隙度10%~20%时,裂缝发育储层渗透率约为裂缝不发育储层的3~5倍;渗透率相同时,裂缝发育储层喉道半径分布范围更宽,大尺寸的喉道比例更高,主流喉道半径更大,渗透率主要由大喉道贡献;裂缝发育储层应力敏感性更强,有效应力增大引起的渗透率损失约为裂缝不发育储层的2~3倍;裂缝发育储层束缚水饱和度和残余油饱和度均较高,两相共渗区范围窄,随着含水饱和度的增大,油相曲线急剧下降,水相曲线上凸型快速抬升,且幅度很大,无水采油期很短且期内采出程度低,见水后含水率急剧上升,最终采收率很低。(本文来源于《科技导报》期刊2015年07期)

高辉,王美强,尚水龙[5](2013)在《应用恒速压汞定量评价特低渗透砂岩的微观孔喉非均质性——以鄂尔多斯盆地西峰油田长8储层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定量评价特低渗透砂岩的微观孔喉非均质性,以鄂尔多斯盆地西峰油田长8储层为例,利用先进的恒速压汞技术对孔喉参数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不同渗透率级别的样品,孔隙参数的差异小,非均质性弱,孔隙半径介于80~300μm范围内;微观孔喉的非均质性主要体现在喉道特征参数上,喉道参数制约储层品质影响开发效果;样品渗透率越大,喉道半径越大,分布范围越宽,大喉道含量越高,同时大喉道对渗透率的贡献也随之增加,渗透性主要由占少部分的较大喉道来贡献;平均喉道半径和主流喉道半径与渗透率表现出了非常好的相关关系,渗透率越小,受喉道参数的影响程度越强.较大的孔喉比和较宽的分布区间是特低渗透砂岩储层的显着特点,也是开发效果差的主要原因,不同渗透率级别的储层,开发过程中应根据喉道大小及其分布范围区别对待.(本文来源于《地球物理学进展》期刊2013年04期)

张亦楠,孙卫,任大忠,张一果[6](2012)在《特低渗透砂岩储层中贾敏效应探讨——以华庆地区长8_1储层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华庆地区长8_1储层为例,采用真实砂岩微观水驱油试验(包括单一模型和组合模型)对水驱油现象及水驱油效率影响因素等进行分析,对贾敏效应进行直观的表征性探讨。研究结果表明,储层非均质性越强贾敏效应越严重;在一定程度上贾敏效应影响水驱油效率,使水驱中油相渗透率下降而水相渗透率上升;通过注采系统提高注水压力无法消除贾敏效应,因此该类储层在注水开发中应以预防贾敏效应为主。(本文来源于《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2年12期)

廖纪佳,唐洪明,朱筱敏,任明月,孙振[7](2012)在《特低渗透砂岩储层水敏实验及损害机理研究——以鄂尔多斯盆地西峰油田延长组第8油层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以鄂尔多斯盆地西峰油田延长组第8油层砂岩为例,通过铸体薄片、扫描电镜、图像分析及全岩分析等手段详细研究储层特征,应用室内岩心流动驱替实验进行水敏实验研究。与此同时,结合扫描电镜、毛管流动孔隙结构仪分别定性和定量研究水敏实验前、后岩心内部粘土矿物产状和孔隙结构参数等微观特征的变化,以此探讨水敏损害机理。研究表明,西峰油田延长组第8油层属于特低渗透砂岩油藏,其粘土矿物主要为高岭石、绿泥石、伊利石,不含蒙脱石,伊/蒙混层矿物含量少(仅为11.4%),主要体现为伊利石的化学性质。储层水敏损害程度中等偏强,膨胀性粘土矿物引起的损害程度有限,岩心水敏损害机理主要为:次生非晶态物质缩小有效喉道半径;多种粘土矿物共生结构破坏或分散;非膨胀性粘土矿物集合体的分散和单晶碎裂;孔隙杂基结构坍塌及微粒运移加剧喉道堵塞。(本文来源于《石油与天然气地质》期刊2012年02期)

齐亚东,战剑飞,李晓明,马腾,李积林[8](2012)在《特低渗透砂岩储层应力敏感性实验》一文中研究指出应用室内低渗透物理模拟实验手段,研究了微裂缝发育和微裂缝不发育的特低渗透砂岩岩样的应力敏感性特征,并对比分析了两类样品的应力敏感性差异。研究结果表明,无论储层是否发育微裂缝,储层渗透率越小,其应力敏感性越强;微裂缝不发育时,渗透率小于2×10-3μm2的储层应力敏感性较强且其强度随渗透率的降低而急剧增大,而渗透率大于5×10-3μm2的储层应力敏感程度较弱;微裂缝发育的储层的应力敏感性明显强于微裂缝不发育的储层,有效应力增大时,微裂缝发育的储层的渗透率损失为微裂缝不发育的储层的2—3倍,而有效应力降低后,渗透率不能完全恢复,微裂缝发育的储层的渗透率损失约为微裂缝不发育的储层的5倍。研究结果对制定合理的特低渗透油田开发方案具有实际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科技导报》期刊2012年03期)

康立明[9](2011)在《特低渗透砂岩储层微观孔隙结构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物性分析、扫描电镜、铸体薄片、高压压汞技术对鄂尔多斯盆地F油田延长组长81特低渗透砂岩储层样品进行分析测试,研究其微观孔隙结构特征。研究表明,研究区储层孔隙喉道类型多样是其渗透性差的主要原因,储层以残余粒间孔和溶蚀粒间孔为主。孔隙喉道偏细,多属小孔微喉道;喉道分布具有单峰、双峰和多峰的特点;储层非均质性增强,渗透率有增大的趋势;储层微裂缝较为发育。储层物性参数的差异、孔喉特征参数的差异等均归因于微观孔隙结构的差异。(本文来源于《内蒙古石油化工》期刊2011年10期)

何文祥,杨亿前,马超亚,朱圣举[10](2011)在《特低渗透砂岩储层伤害的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解决特低渗砂岩储集层在开发中遇到的矛盾,对不同渗透率条件下注水开发过程中的地层伤害进行对比分析,制定相应合理开发技术政策。取长庆油田耿43井区和白马中区特低渗透岩心为实验样本,对敏感性、贾敏性、水锁效应以及水质伤害程度进行分析,得出特低渗透储层地层伤害程度一般规律及其与渗透率大小的关系,提出避免储层敏感性伤害及改善水质的措施。该研究结果对类似油田开发具有一定借鉴意义。(本文来源于《特种油气藏》期刊2011年02期)

长特低渗透砂岩储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以特低渗透砂岩油藏储层微观孔喉的特征为文章阐述的主要内容,通过对岩心样品的恒速压泵进行测试,对其特低渗透岩石油藏储层微观孔喉的特征进行研究。其中,储层的有效喉道半径、有效空隙半径和有效空隙体积、有效喉道体积和喉孔比等特征都与其中的空隙度、渗透率具有较好的相关性。以下将针对此展开详细的分析。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长特低渗透砂岩储层论文参考文献

[1].赵丁丁,孙卫,杜堃,雒斌,吴育平.特低-超低渗透砂岩储层微观水驱油特征及影响因素:以鄂尔多斯盆地马岭油田长8_1储层为例[J].地质科技情报.2019

[2].刘汉斌.浅析特低渗透砂岩油藏储层微观孔喉特征[J].当代化工研究.2018

[3].廖纪佳,廖明光,张廷山,林丹,孙健.基于恒速压汞定量评价特低渗透砂岩储层微观孔喉特征——以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为例[C].2015年全国沉积学大会沉积学与非常规资源论文摘要集.2015

[4].宋晓威,齐亚东,于荣泽,卞亚南,马洋.裂缝发育的特低渗透砂岩储层特征[J].科技导报.2015

[5].高辉,王美强,尚水龙.应用恒速压汞定量评价特低渗透砂岩的微观孔喉非均质性——以鄂尔多斯盆地西峰油田长8储层为例[J].地球物理学进展.2013

[6].张亦楠,孙卫,任大忠,张一果.特低渗透砂岩储层中贾敏效应探讨——以华庆地区长8_1储层为例[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

[7].廖纪佳,唐洪明,朱筱敏,任明月,孙振.特低渗透砂岩储层水敏实验及损害机理研究——以鄂尔多斯盆地西峰油田延长组第8油层为例[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12

[8].齐亚东,战剑飞,李晓明,马腾,李积林.特低渗透砂岩储层应力敏感性实验[J].科技导报.2012

[9].康立明.特低渗透砂岩储层微观孔隙结构特征[J].内蒙古石油化工.2011

[10].何文祥,杨亿前,马超亚,朱圣举.特低渗透砂岩储层伤害的实验研究[J].特种油气藏.2011

标签:;  ;  ;  ;  

长特低渗透砂岩储层论文-赵丁丁,孙卫,杜堃,雒斌,吴育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