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文学论文-刘玉

消费文学论文-刘玉

导读:本文包含了消费文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韩国,消费文学,流传与影响,接受原因

消费文学论文文献综述

刘玉[1](2015)在《韩国消费文学在中国的流传与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自1992年中韩正式建交以来,国内出现了研究韩国文化的热潮,有关韩国文学的研究也日益引起相关领域研究者的关注,其中又以韩国消费文学的传播与影响最为广泛深远。本文拟以比较文学接受研究的视角,阐述韩国消费文学在中国的流传与影响情况,并从其盛行不衰的原因方面分内、外两个方向进行概括与分析。(本文来源于《绥化学院学报》期刊2015年05期)

许徐[2](2013)在《1930:潜消费时代的反本质主义建构——论以群的消费文学批判理论》一文中研究指出这是一个没有文学的时代,人们总爱如此哀叹,并把责任归咎于消费社会的商品拜物教本质摧毁了文学的生存基础。这种看法实际回避了两个核心问题:第一,我们所处的时代是否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消费社会,"消费"真的是万恶之源吗?第二,这种"消费"究竟改变了文学什么,而(本文来源于《文艺理论与批评》期刊2013年01期)

李北辰[3](2013)在《“消费文学”唱主角》一文中研究指出如果没有诺贝尔文学奖,2012年的中国文学市场将会相当平淡。这一年,既没有新作家横空出世作品大卖,也没有名家力作轰然问世——刘震云出了《我不是潘金莲》,严歌苓出了《补玉山居》,马原出了《牛鬼蛇神》,销量与作家地位相符,评价则毁誉参半;更没有出现造成社会轰(本文来源于《华夏时报》期刊2013-01-14)

刘文辉[4](2011)在《20世纪90年代传媒建构下的消费文学》一文中研究指出20世纪90年代中国虽然在客观现实上还没有进入消费社会,但一个由传媒特别是电子传媒所建构起来的消费社会图景,已经成为一种超现实的存在。消费文学表征为:消遣娱乐成为消费社会文学审美的主要趋向、文学商品性质过度增长以及文学作为艺术同日常生活界限的消失。文学的精神审美性呈现出大面积崩溃的症候。(本文来源于《北方论丛》期刊2011年05期)

贾芳[5](2011)在《中西消费文学比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全球消费时代的来临,在这样全球化的消费社会语境里,产生了一种与以往文学样式不同的消费文学,不同点在于消费文学是在市场经济的发展进程中被商业不断改造的新生儿,它一方面呈现了文学固有的特点,同时另一方面,它又表现了外部强加所形成的新的属性。消费文学以消费为目的,按照市场规律进行加以大量包装、生产,参与市场的运作,被读者消费并且与商品保持最大一致的文学种类。本文对消费文学做了界定,梳理了中西消费文学的发展概况,并对中西消费文学做了相同点和不同点的比较,并分析了存在这种差异的原因。本论文共分四章。第一章,对消费文学加以界定,使得文中论述更具准确性,所引用作品更具针对性。梳理了中西消费文学的发展脉络,作了酝酿、发展、兴盛叁个时期的分析。第二章,主要对中西消费文学的共同点进行比较研究,主要从题材和特征上进行分析。在题材方面,中西消费文学影响最大的两大类,一个是幻想小说系列,另一个就是爱情小说系列;在特征方面,中西消费文学共有的特征是欲望化、世俗化、影视化倾向。第叁章,主要对中西消费文学的不同点进行比较研究,主要从叙事模式上进行比较,在叙事模式上,中国是平面化的叙事模式,西方则是深度化的叙事模式。第四章,主要分析中西消费文学异同比较背后的文化原因。主要从中西经济发展不平衡、中西消费观念发展不平衡以及大众媒体的作用叁个方面进行分析。最后得出结论。本文从本论文主要使用平行比较研究的方法,同时参考社会学、经济学、文化传播学、心理学、文艺学的相关内容。力图在阐明消费文学概念的基础上,对中西消费文学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进行比较研究。对消费文学的界定是本文的创新点。本论文的努力是一种尝试,如果能在材料组织或研究思路上提供某些可以借鉴的东西,那也就达到了目的。(本文来源于《辽宁大学》期刊2011-05-01)

朱立[6](2010)在《论中国当代消费文学的都市文化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90年代以来中国都市的崛起为刺激着个人的生命力的跃动和内在的欲望吁求,同时带来了更深一层的生存困境、思想困惑精神焦虑。都市文化为文学的发展带来了丰富的可能,提供了新的审美空间,文学尤其是小说对都市生活做出了回应。都市文化的复杂性决定了90年代文学(小说)对都市文化的回应是一种多音齐鸣的文化变奏,其内在的价值取向与人格内涵呈现多元化、互补、共生的基本格局。每个敏锐的作家都不可能对都市文化无动于衷,都市文化对他们的生存方式、写作姿态、价值选择、审美趣味都形成巨大的冲击。本文试从都市文化的层面探讨我国当代消费文学的特点和表现形式。(本文来源于《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期刊2010年03期)

李莉[7](2009)在《消费文学语境下“池莉现象”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从大众平民的现实生活选材和武汉地域文化的特色描写两方面来探讨"池莉现象"背后的深层原因,剖析池莉文本所具有的大众化、商业化、市民化色彩,以期对消费主义时代的文学创作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本文来源于《武汉生物工程学院学报》期刊2009年03期)

刘航[8](2009)在《新世纪以来的消费文学和消费社会》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论文通过对新世纪以来中国文学呈现出的新特点和新现象,结合西方业已成熟的大众文化理论,系统性地建立了消费文学这个概念,并围绕产生的环境入手,结合消费文学与其它文学样式的不同特征,论述了消费文学的意义和价值。消费文学的产生与文学具备能被消费的要素是紧密相连的,从当今社会的时代特征来说,新的商品类型和消费方式层出不穷,文学也作为消费化进程中被同化的一部分在所难免,文学并不仅仅以商品特征参与到消费中来,消费改变了文学内部的固有特点,时代赋予文学崭新的性格,本文从文学的消费起源开始,着重区分了大众文学与消费文学的明显异同,并得出结论,消费文学并不仅仅是大众文学的变种,它更像是文学在消费时代孕育的逆子,与过往的同胞不同,它并不驯服,也不满足于似曾相识的面孔,它从根本上改变了文学的面貌,打破了约定俗成的文学规律,并以独立而叛逆的姿态参与到文学进程中来。从审美特征来说,消费文学不再以文学意义作为安身立命的基础,它注重阅读价值,注重娱乐性和通俗性,它最大限度地压缩了文学的想象空间,把文学从一种互动式的交流,变成了单向度的灌输和接受过程,并将文学从无意识的气转变为下意识的器,从而消弭了文学所能产生的社会效应。从生产流程来说,以往文学的生产是创作基础上进行再创作的循环过程,而消费文学则是创作的终结,它消解了文学意义,拆散了文学试图建立起的些许价值,一次次将方兴未艾的雏形绞杀为随风飘逝的散沙,可以说消费文学的生产就是流水线式的单向作业,在产出的终端,只能诞生出与其它商品一样,一次性的,用过即被丢弃的垃圾。消费文学是时代的产物,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产生的怪胎,研究消费文学的产生和发展,可以看清其所代表的社会力量的变化,也预示着文学这门最古老的艺术样式将往何去何从。(本文来源于《延边大学》期刊2009-05-20)

李涯[9](2009)在《缘饰商品与价值弥散——论消费文学的现实与历史》一文中研究指出消费社会在物质和精神领域带来两种相反的趋向:一方面是物质消费领域的审美化和精神化;另一方面是精神领域的商品化和物态化。因此,消费社会中的消费文学也呈现出相应的两种状态:第一,可以指作为其他商品的修饰功能而存在;第二,也可以指独立地作为商品而存在,完全认同商品的交换和消费规则,并以资本盈利增值为根本目标。从古代到近现代,再到当代,消费文学的意义与价值也是在不断变化的。(本文来源于《社会科学家》期刊2009年04期)

杜云南[10](2009)在《城市·消费·文学·欲望——城市文学的叙事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随着市场经济的兴起,大众传播媒介的迅速发展,中国的城市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急剧蜕变,被欲望鼓动着的竞争日益成为城市生活的基调。城市给中国社会生活带来了形形色色的躁动,城里人被(本文来源于《理论与创作》期刊2009年02期)

消费文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这是一个没有文学的时代,人们总爱如此哀叹,并把责任归咎于消费社会的商品拜物教本质摧毁了文学的生存基础。这种看法实际回避了两个核心问题:第一,我们所处的时代是否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消费社会,"消费"真的是万恶之源吗?第二,这种"消费"究竟改变了文学什么,而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消费文学论文参考文献

[1].刘玉.韩国消费文学在中国的流传与影响[J].绥化学院学报.2015

[2].许徐.1930:潜消费时代的反本质主义建构——论以群的消费文学批判理论[J].文艺理论与批评.2013

[3].李北辰.“消费文学”唱主角[N].华夏时报.2013

[4].刘文辉.20世纪90年代传媒建构下的消费文学[J].北方论丛.2011

[5].贾芳.中西消费文学比较研究[D].辽宁大学.2011

[6].朱立.论中国当代消费文学的都市文化意义[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0

[7].李莉.消费文学语境下“池莉现象”探究[J].武汉生物工程学院学报.2009

[8].刘航.新世纪以来的消费文学和消费社会[D].延边大学.2009

[9].李涯.缘饰商品与价值弥散——论消费文学的现实与历史[J].社会科学家.2009

[10].杜云南.城市·消费·文学·欲望——城市文学的叙事特征[J].理论与创作.2009

标签:;  ;  ;  ;  

消费文学论文-刘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