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被动构式作为一种常见的语言现象和独特的句式,一直以来是国内外语言学者重视和感兴趣的焦点之一。语法学界对英汉被动句的研究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反映了语法学家对被动句的不同认识。以往其研究有的是就被动构式的某个方面进行研究,有的只偏重于一种语言汉语或英语被动构式的研究,有的虽进行对比研究,但还停留在表面,不够深入。鉴于结构主义侧重描写,生成语法借用其现成理论框架分析,虽然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但对被动句式的形成原因未作深究,本文试图从构式语法理论和ICM理论的新视角来进行英汉被动句式的对比研究,以揭示英汉被动构式的存在依据,本质特征以及二者的共性和个性差异。构式语法理论认为,语言的基本单位是形式和意义的结合体--构式(construction),即使是在具体词语缺席的情况下也具有与形式相应的意义和语用功能。构式语法中的生成能力在于描述语法允许或不允许的大量语言表征,同时强调构式的不可预测性。构式作为一个整体,大于其各构成成分之和,且具有独立于其组成成分的句法特征或语义特征,任何一个句式的意义是不能从已有的其他句式或者其构成成分推断出来的。动词和构式义相互作用。任何一个具体表达式的意义来自于动词和构式的整合。认知语言学原型范畴和ICM理论认为,事物一般都有中心成员和边缘成员之分,构式语法认为该现象也存在于构式中,有典型效应。在共同的人类认知基础上的英汉被动构式,在总体上表现出一些共性,但在子系统和具体词汇的对等上表现出差异。那么英汉被动构式可视为两个范畴,表现出典型性效应,其成员由处于中心位置的典型成员和一系列处于边缘位置的非典型成员构成,并且有着各自不同的特点。被动范畴是人类思维中被动观念体现在语言表达层面的一种基本语法范畴。作为两个整体构架的英汉被动构式具有相同的构式意义,表示“受事论元遭受到影响,这个影响是由动词所表示的动作造成的”,同时又具有各自独特的特点。根据构式语法,英汉被动构式可根据被动的语义指向分为四种次构式:指向受事的被动构式(Patient-oriented passive construction),指向施事的被动构式(Agent-oriented passive construction),指向动词所带宾语的被动构式(Object-oriented passive construction)(仅适用于汉语),指向动词补语的被动构式(Complement-oriented passive construction)(仅适用于汉语)。本文以认知语言学的相关理论—构式语法、原型范畴和ICM理论为指导,首先从构式理论出发分析它们的构式义,证明英汉被动构式的存在,然后对比两种语言的句法语义特征,分析其语法成分及语义限制问题;同时结合原型范畴和ICM理论对比分析英汉被动构式的理想化认知模式及其原型效应,连续体及不完全对应性,使对英汉被动句式的分析更加细致深入,从而发掘出隐藏在被动构式现象后面的形成原因和深层机制。作为形式和意义的结合体的英汉被动构式,不是它的句法和语义成分的机械相加,也不能通过其它的句法形式推导出来,而是具有自己的整体意义,并限制进入该构式的动词。本文主要从构式角度结合被动构式的形式和意义从整体进行对比分析,从而揭示英汉两种构式的共性和个性,加深了我们对英汉语言的认识。本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价值。这是运用构式语法理论对英汉句式,特别是特殊句式进行研究的可行性的验证。同时也能对外语教学和二语习得以及英汉翻译有指导意义和实践价值;对其它特殊构式如存在构式、焦点构式、疑问构式等的研究也存在借鉴作用。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原型范畴论与一词多义现象[J]. 北方文学 2019(35)
- [2].原型范畴在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校园英语 2016(33)
- [3].原型范畴视野下类词缀探析[J]. 语文学刊 2011(03)
- [4].英语词汇教学的原型范畴视角[J]. 科技视界 2015(36)
- [5].大学英语词汇教学探究——基于原型范畴理念[J]. 英语广场 2016(01)
- [6].基于原型范畴框架话语表达的一致性标准研究[J].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04)
- [7].原型范畴视角下不可译性向可译性的转换——以英汉互译为例[J].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2012(04)
- [8].论原型范畴理论对大学英语词汇教学的影响[J]. 剑南文学(经典教苑) 2013(03)
- [9].从认知角度看语义模糊现象——原型范畴化与语义模糊[J]. 宿州学院学报 2009(04)
- [10].英语反问句的句法原型范畴探究[J]. 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5)
- [11].从“次原型”词看口译中的原型范畴[J]. 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06)
- [12].体验哲学对原型范畴构建和原型意义扩展的解释[J]. 山东外语教学 2010(06)
- [13].从认知语境下的原型范畴视角谈幽默语的产生[J]. 剑南文学(经典教苑) 2013(07)
- [14].朱译莎戏“净本”的君王原型范畴观之辨——以《汉姆莱脱》中淫秽隐喻翻译为例[J].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 2014(05)
- [15].类推在原型范畴认知理论中的作用[J]. 现代交际 2011(05)
- [16].英语被动语态的原型研究[J]. 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4)
- [17].认知心理影响下的原型范畴观——“girl”与“女生”的范畴比较[J].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5(02)
- [18].英语多义词的原型范畴认知分析[J]. 珠江论丛 2018(03)
- [19].基于“原型范畴”的英汉双关对比研究[J]. 莆田学院学报 2008(03)
- [20].基于原型范畴及隐喻理论视角的高职英语词汇教学的应用研究[J]. 教育现代化 2017(44)
- [21].Lakoff原型范畴理论浅析[J]. 考试周刊 2016(75)
- [22].“通感”辞格的离散—连续认知机制研究[J]. 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2(06)
- [23].原型范畴观视角下的道歉言语行为研究[J].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2(09)
- [24].致使概念的原型范畴研究[J].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08(01)
- [25].论词汇空缺与流行词的产生[J].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2(09)
- [26].原型范畴理论视域下的流行语[J]. 潍坊教育学院学报 2010(04)
- [27].原型模型论与原型范畴论对比研究[J].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2)
- [28].原型范畴视角下“rise”一词多义现象探析[J]. 中外企业家 2020(01)
- [29].汉语(非)现实范畴的显赫性与扩张性——跨语言原型范畴化视角[J]. 外语教学与研究 2016(05)
- [30].基于原型范畴和意象图式的汉语词类问题再认识——以介词和动词的兼类为例[J]. 长安学术 201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