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凉山州西昌市西昌宁远学校615000
摘要:初中数学主要包括数和形两个方面,“数”和“形”是两条贯穿初中数学的主线,数形结合是数学教学的典型思路。让学生调节数形之间的联系,学会相互转化,是数学教学的要点,也是提高学生数学思维的重要之处。初中生的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还在建设期,将数形结合思想渗透给学生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初中数学数形结合教学创新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有助于将数学问题化繁为简,将抽象的问题形象化,帮助学生提高数学思维,加深数学概念。但是同学想象空间还不成熟,对于概念性的语句很难深入理解,需要老师在教学中针对学生不同特点,展开数形结合地渗透。对于数学知识,特别是很多抽象的理念以及相应的几何图形知识,通过数形结合的方式,能够提升学生对于数形结合地理解和认知,实现初中数学教育的进一步创新。
一、数形结合思维的内涵
数学思维是让学生对于数学问题,有自己的思维方式,这种方式要具有科学性和逻辑性。在初中生形成数学思维的过程中,“数”和“形”是两个思维路线,学生没有将他们融合到一起。老师要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理解数和形的概念,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形成自己的思维方式,运用数和形之间的转换,解决问题。数形结合是将数字空间化的一种思维模式,也是较高基础知识的一种逻辑推导过程。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对数字不够敏感,如果能将复杂的数量关系变得简单些,有利于学生对数学的认知。
数形结合就是将熟悉问题转换成图形,通过同学能看得懂的图像和线条,把数量问题直观化,这样的思维渗透对于学生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很大帮助。单纯的数字会让学生觉得索然无味,学生更喜欢直观感受,要用他们听得懂得语言,教学中引入数形结合可以调动课堂气氛,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数形结合在初中数学教价值分析
1.将复杂问题变得简单。很多初中生反映数学比较难,老师也能感受到学生对于数学课兴趣不大,因为数学课是一种逻辑思维计算,而初中生这方面还比较欠缺。教师要针对于这种情况改变教学手段,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数形结合思想恰当地引入到数学中来,可以大大降低数学的难度,将抽象思维变成形象思维。
举个例子:在一条直线上,分别站着同学、家长和老师,同学和家长的距离是50米、家长和老师的距离是70米,那么大家的速度各相差0.5米每秒,向统一方向赶路,如何能实现追击目标呢?这样的问题有两种情况和答案,在陈述过程中,学生很难融入情景中,经常只能回答上一个。这时候引入图像概念,在绘图中让学生思考方向问题,可以提起学生的兴趣,让复杂的问题简单化。
2.将抽象问题变得形象。数学主要是在各种不同的条件下数量的变化和关系,这类问题对于学生比较抽象化,初中生认知能力有限,思维里还没能形成完整的抽象概念,但是数学问题难免会出现抽象词语和问题。面对抽象概念理解的问题,老师可以采用数形结合的办法,例如:在认识正数、负数、有理数、无理数等概念的时候,学生对于这些名词没有清晰地认知,这让学生理解起来很困难,此时我们可以将数学概念和图形结合起来,可以帮助学生将抽象的概念形象化。有助于学生正确理解数学知识。
三、数形结合在初中数学中的应用策略
1.设定生活化的问题情景。创设学习情境的根本性目的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易于理解问题。初中数学课堂要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根据每堂课的具体内容,创设出贴近于学生生活的问题情境,形数结合中“数”传化成了“形”,但是这个“形”要符合生活情境,让学生易于理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可以在学习中领悟生活实际,主动融入课堂,实现数形结合教育目标。
2.数形结合思想在解决问题中逐渐渗透。初中阶段的数形结合思想只是一个数学思维的雏形阶段,在这个时期对学生进行渗透是为了初高中的数学打好基础,特别对于高中时期的函数图像有着重要的影响。所以在考虑将数形结合渗透到问题上更多的是养成将数学抽象思维转化成图像思维的习惯,为将来的学习做铺垫。
3.数形结合思想在计算中的应用。计算是数学的基础内容之一,初中阶段的计算也是重点学习内容。一般情况下在了解一个计算式的原理后,老师会通过大量的计算练习来加深学生的数学印象,在练习中学会运用是传统的教学方法,但是这种方法却忽视了计算原理的教学思维。
综上所述,数形结合思想有助于降低数学的难度,把复杂的数学问题简单化,可以让学生利用直观的图形将抽象的数学问题解决,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锻炼发散思维。教师在课堂上将数形结合的思想渗透给学生,将理论和实践不断融合才能完善教学体系,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参考文献
[1]毛雅琴数形结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考试周刊,2019,(7):83。
[2]冯云初中数学教学中思考数形结合的运用[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19,(3):137。
[3]李兰英浅析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数形结合思想[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19,(2):146。
[4]邓志锐数形结合教学方法在初中数学中的运用[J].中文信息,2019,(2):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