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贫困群体对我国政治稳定的消极影响及对策研究

城市贫困群体对我国政治稳定的消极影响及对策研究

论文摘要

贫困问题作为影响社会稳定的主要问题之一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问题。随着经济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城市贫困群体又作为贫困研究的主要问题凸显出来。探讨城市贫困群体对我国政治稳定的消极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不但有利于我国社会的稳定,为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国内环境。也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要义。全力缩小城市贫困人口的规模,切实关注民生,也是构建我国服务性政府的基本要求。文章的一个逻辑主线从城市贫困群体问题的提出到城市贫困群体对我国政治稳定的消极影响再到我国城市贫困的消解。有针对性的探讨在保证政治稳定的前提下,对我国城市贫困群体的治理提出建设性意见。在这样的一个思路构架下,文章共分为5章。第一张是绪论,着重陈述选择本课题的目的和意义,以及目前学界对相关问题的研究。通过学界概览,确立本课题选题的实践意义和学术价值。并介绍了本文的研究方法,确立文章的基本逻辑思路。第二章是介绍我国城市贫困与政治稳定的基本范畴。通过对城市贫困概念的研究并结合现状来确定我国城市贫困的特点,并介绍了我国城市贫困的测定标准。从规模、人口的行业分布、地域分布等构成上对我国城市贫困群体的现状进行了梳理,并指出了造成我国城市贫困群体的原因。第三章分析了城市贫困群体对我国政治稳定产生的消极影响。从政治稳定的内涵、特征等基本理论出发,研究影响稳定的主要因素,指出现阶段我国城市贫困群体的存在对政治稳定产生了不良影响。第四章从城市贫困群体的治理来探讨促进我国政治稳定的路径选择。通过缩小城市贫困群体规模、完善城市贫困群体保障政策等方面提出促进我国政治稳定的有效途径。第五章是结尾,通篇回顾全文,作简要总结,指出文章的不足以及后续研究应注意的问题。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目的和意义
  • 1.1.1 选题目的
  • 1.1.2 选题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关于城市贫困群体的专门研究
  • 1.2.2 关于政治稳定问题的研究
  • 1.2.3 关于城市贫困群体问题与政治稳定的关系的研究
  • 1.2.4 文献评述
  • 1.3 研究方法
  • 1.3.1 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
  • 1.3.2 综合分析的方法
  • 1.3.3 文本分析方法
  • 1.3.4 系统分析方法
  • 1.4 论文可能的创新点
  • 第2章 政治稳定与贫困群体的基本理论分析
  • 2.1 政治稳定的内涵与特征
  • 2.1.1 政治稳定的内涵
  • 2.1.2 政治稳定的特征
  • 2.2 我国城市贫困群体的界定
  • 2.2.1 城市贫困群体的定义
  • 2.2.2 我国城市贫困群体的特征
  • 2.2.3 我国城市贫困群体的测定
  • 2.3 我国城市贫困群体的现状及构成分析
  • 2.3.1 我国城市贫困群体的现状
  • 2.3.2 我国城市贫困群体的构成
  • 第3章 城市贫困群体对我国政治稳定的消极影响
  • 3.1 城市贫困群体与我国政治稳定的关系研究
  • 3.1.1 城市新贫困群体比例日趋扩大的趋势需要解决以维护政治稳定
  • 3.1.2 传统的城市反贫穷政策的现实危机有待改进以更好的维护政治稳定
  • 3.1.3 城市新贫困群体现象的加剧对我国政治稳定提出了新要求
  • 3.1.4 对城市新贫困群体问题的研究有助于拓宽政治稳定问题研究的视角
  • 3.2 城市贫困群体对政治稳定的消极影响
  • 3.2.1 城市贫困群体存在社会不满情绪
  • 3.2.2 城市贫困群体动摇社会稳定基础
  • 3.2.3 城市贫困群体质疑政府合法性
  • 3.2.4 城市贫困群体与其他群体矛盾激化
  • 3.2.5 城市贫困群体阻滞政策实施
  • 3.3 我国城市贫困群体对我国政治稳定产生消极影响的原因
  • 3.3.1 经济体制改革
  • 3.3.2 社会制度转型
  • 3.3.3 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健全
  • 3.3.4 经济全球化对我国城市贫困的影响
  • 3.3.5 城市贫困群体致贫的个体原因
  • 第4章 通过城市贫困问题治理实现政治稳定的路径选择
  • 4.1 缩小城市贫困群体规模,促进政治稳定坚持的原则
  • 4.1.1 坚持公民本位原则
  • 4.1.2 坚持公平公正原则
  • 4.1.3 坚持依法治国原则
  • 4.2 完善城市贫困群体保障政策,促进政治稳定
  • 4.2.0 政府调整相关政策,加强对城市贫困者的权益保护
  • 4.2.1 保持宏观经济发展
  • 4.2.2 注重社会公平,提高弱势群体的收入
  • 4.2.3 促进再就业,实行多种形式的就业及灵活就业
  • 4.2.4 完善城市各种社会保障制度
  • 4.3 缩小城市贫困群体规模,促进政治稳定
  • 4.3.1 建立健全城市贫困群体思想政治工作运行机制
  • 4.3.2 城市贫困者人力资源的开发
  • 4.3.3 塑造社会关爱互助的环境
  • 4.3.4 加强对城市贫困家庭的救助
  • 第5章 结论
  • 5.1 我国城市贫困群体对政治稳定消极影响研究概论
  • 5.2 我国城市贫困群体对政治稳定消极影响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相关论文文献

    • [1].社会转型期资源型城市贫困群体上访现象研究[J]. 民族论坛 2016(11)
    • [2].辽宁城市贫困群体社会保障问题研究[J]. 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 2014(09)
    • [3].西部城市贫困群体社会支持网络的构建[J]. 人民论坛 2013(35)
    • [4].城市贫困群体画像与媒体话语建构:基于大数据的分析[J]. 传媒 2019(06)
    • [5].城市贫困群体的就业保障思考及建议[J]. 市场观察 2016(S1)
    • [6].城市贫困群体致贫原因及社区救助对策浅析[J]. 中国科技信息 2011(09)
    • [7].我国城市贫困群体研究综述[J]. 中国集体经济 2009(28)
    • [8].关于解决城市贫困群体问题的对策思考[J].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6)
    • [9].我国城市贫困群体现状研究[J]. 经济问题 2008(04)
    • [10].转型期的城市贫困群体及其权益保护[J]. 法制与社会 2008(30)
    • [11].新时代我国城市贫困群体社会保障制度分析[J].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6)
    • [12].城市贫困群体社区救助状况研究[J]. 社科纵横(新理论版) 2013(01)
    • [13].城市贫困群体主观生活质量初步研究[J]. 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 2010(02)
    • [14].城市贫困群体的就业形态与对策思路[J]. 贵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08(03)
    • [15].论城市贫困群体的自生能力与政策创新[J].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3)
    • [16].从低收入群体价值认同看核心价值体系凝聚力——以福建城市贫困群体为例[J]. 福建行政学院学报 2009(02)
    • [17].城市贫困群体的就业质量研究[J]. 安徽科技学院学报 2008(02)
    • [18].社会资本理论视角下我国城市贫困及反贫困研究[J]. 文史博览(理论) 2011(09)
    • [19].重视我国城市贫困群体与社会问题[J]. 中国城市经济 2010(01)
    • [20].不同户籍新城市贫困群体生活环境感知及其决定因素——以西安市典型社区为例[J].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01)
    • [21].可持续生计:一个城市减贫的新范式[J]. 社会工作 2015(01)
    • [22].城市贫困群体的社会救助体系构建[J]. 现代经济信息 2011(18)
    • [23].社区对城市贫困群体的福利服务:供给与回应——以武汉市为例的调查[J].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3(10)
    • [24].中国城市贫困与治理:基于可行能力的视角[J]. 学习与实践 2008(02)
    • [25].城市化发展速度与质量须平衡[J]. 农村经营管理 2011(07)
    • [26].城市贫困群体就业扶持政策的劳动供给效应——一个基于自然实验的研究[J]. 经济评论 2008(06)
    • [27].新城市贫困群体生活环境感知及影响因子分析——以西安市典型社区为例[J]. 资源开发与市场 2018(06)
    • [28].可行能力视野下的中国城市贫困治理理念重构[J]. 湖北社会科学 2008(11)
    • [29].城市低收入群体问题研究综述[J].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04)
    • [30].城市贫困群体救助方式转换研究[J]. 法制与社会 2008(26)

    标签:;  ;  ;  

    城市贫困群体对我国政治稳定的消极影响及对策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