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的中国化过程,是一个重要理论课题。马克思主义文艺学在不同时期分别和当时的中国文艺实践相结合而呈现出不同的形态,具体表现为毛泽东文艺思想、邓小平文艺思想、江泽民文艺思想和胡锦涛和谐文化建设理论。它们的主要内容和侧重点各不相同,然而其哲学基础都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因之表现为指导思想和精神实质的一致性。马克思主义文艺学尽管受到了各种西方文艺理论的冲击和挑战,但它还是在长达近百年的时间里深刻影响和决定了中国文艺的繁荣和发展。自“五四”文学革命起,马克思主义文艺学便在中国传播,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国形态的毛泽东文艺思想,并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得到传承和发展。认真研究毛泽东文艺思想、邓小平文艺思想、江泽民文艺思想和胡锦涛和谐文化建设理论,可以理清思路,与时俱进,继往开来。毛泽东文艺思想是在解放和斗争中建设文艺的马克思主义文艺学,邓小平文艺思想是在改革和开放中建设文艺的马克思主义文艺学,江泽民文艺思想和胡锦涛和谐文化建设理论则是走向先进文化与和谐文化的马克思主义文艺学。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文艺学,就必须发展马克思主义文艺学,使之更具当代形态。在构建和谐社会的新的历史语境下,要正确把握文艺与政治的关系,从根本上改变当下两者处于相对疏离的状态,实现交融与和谐;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正确把握党的文艺方针政策,促进中国文艺的繁荣和发展。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马克思主义文艺学论文; 中国化论文; 和谐文化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