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白斑综合症病毒(White Spot Syndrome Virus, WSSV)是造成养殖对虾大规模死亡的主要病毒性病原。该病毒是一种大型双链DNA病毒,隶属于Nimaviridae科,迄今为止共有3个WSSV基因组全序列在Genbank上公布,分别为泰国株中国台湾株和中国大陆株。比对这3株全序列发现WSSV基因组中主要的可变区位点的差异方式可分为:缺失,重复单元数量差异,单核苷酸插入或缺失,单核苷酸多态性。本实验中采集到中国境内的13个WSSV地理分离株。设计出了针对每个可变区位点的特异性PCR引物,检测了这些分离株在倾向缺失的可变区位点ORF23/24,ORF14/15和可能的转座酶基因中的序列差异,ORF75,ORF94和ORF125中非同源重复区单向重复单元的数量差异以及重复单元中的SNP。结果显示,中国境内各地的WSSV来源是多重的,传播过程较复杂,通过人为活动传播的可能性较大。各个可变区在进化上是各自独立的。WSSV的致病相关基因主要类型有病毒囊膜蛋白基因,核衣壳蛋白基因,病毒复制过程的关键酶基因,细胞因子受体基因,潜伏相关基因,抑制宿主细胞凋亡机制的基因等,本实验中检测了8个致病相关基因在13个分离株中的序列差异,以及由此导致的蛋白氨基酸差异,结果显示,存在于这8个致病相关基因中的差异共三种情况:单核苷酸多态性,单核苷酸变异,单核苷酸插入。此结果为进一步研究各分离株的毒力差异奠定了基础。在本实验研究过程中,PCR为主要的技术手段,为防止PCR产物遗留污染,在本实验开始阶段曾考虑使用dUTP代替dTTP的dNTP混合物,但在实验过程中发现,使用此方法存在扩增极限长度,经实验证明,此极限长度为1400bp左右,并且在能够扩增的长度范围内,产物长度越长,结果越不稳定,且最适Mg2+浓度越低。鉴于本实验中需准确检测各分离株的序列差异,最终放弃使用dUTP。
论文目录
摘要Abstract第一章 前言对虾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致病相关基因及基因组可变区位点研究进展1 白斑综合征病毒致病相关基因研究进展1.1 囊膜蛋白基因1.2 核衣壳蛋白基因1.3 病毒复制关键酶基因1.4 其它基因1.5 讨论2 白斑综合征病毒基因组可变区位点研究进展2.1 ORF23/242.2 ORF14/152.3 可能的转座酶基因(transposase)2.4 同源重复区(homologous regions ,hrs)2.5 VNTR2.6 单核苷酸突变2.7 讨论参考文献第二章 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 PCR检测中使用含dUTP的dNTP混合物扩增的极限长度1 材料和方法1.1 材料1.2 PCR引物及程序1.3 使用dUTP扩增极限长度的确定2+浓度变化趋势的确定'>1.4 随扩增长度变化最适Mg2+浓度变化趋势的确定2 结果2.1 使用dUTP扩增极限长度2+浓度变化趋势'>2.2 随扩增长度变化最适Mg2+浓度变化趋势2.3 Platinum taq 扩增结果3 讨论参考文献第三章 中国境内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分离株基因组可变区位点的序列差异分析1 材料与方法1.1 分离株的采集1.2 各分离株DNA 的提取1.3 WSSV的检测1.4 各可变区特异性引物的设计1.5 PCR反应体系及反应程序1.6 PCR产物的纯化1.7 产物克隆及测序1.8 各可变区序列差异分析1.9 基于每个可变区序列构建中国境内分离株的进化关系图谱2 结果2.1 各分离株WSSV检测结果2.2 transposes2.3 ORF23/242.4 ORF752.5 ORF942.6 ORF1252.7 ORF14/152.8 胸腺嘧啶合成酶基因(TS)2.9 基于各可变区序列构建中国境内分离株的进化关系图谱3 讨论3.1 各可变区位点PCR反应条件的摸索3.2 ORF23/24 中大片段缺失原因的探讨3.3 不同宿主中WSSV分离株可变区的差异3.4 中国各地WSSV的来源与传播途径参考文献第四章 中国境内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分离株致病相关基因的序列差异1 材料与方法1.1 实验材料与试剂1.2 待测致病相关基因的选择与引物的设计1.3 PCR扩增体系及反应程序1.4 产物纯化1.5 产物克隆及测序1.6 测序结果分析2 结果2.1 vp281(vp37)2.2 vp282.3 vp242.4 wsv3662.5 ORF3902.6 wsv1912.7 vp352.8 vp192.9 基于每个致病相关基因序列构建的中国境内WSSV分离株的进化关系3 讨论参考文献附录致谢个人简历发表的学术论文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基因组可变区论文; 致病相关基因论文; 序列差异论文;
中国境内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分离株的序列差异分析
下载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