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中国文学史书写的历史建构——从清末至抗战前的一个历史考察

现代中国文学史书写的历史建构——从清末至抗战前的一个历史考察

论文题目: 现代中国文学史书写的历史建构——从清末至抗战前的一个历史考察

论文类型: 博士论文

论文专业: 中国现当代文学

作者: 罗云锋

导师: 杨扬

关键词: 中国文学史,文学史书写,文学史观,文学史书写体例

文献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本论文之论题主要是考察和研究晚清至抗战前的中国文学史书写历史,重点探讨文学史书写历史中文学史观(包括文学观)、文学史编撰体例的特色及其发展演变。论文共分四章,外加“前言”和“结语”,其中“前言”部分主要对论文的研究对象、范围、研究目的、研究方法思路、以往的研究综述和体例安排等进行必要的说明和介绍。论文主体为第一至第四章,主要将抗战前中国文学史书写历史分为萌芽期、探索期、发展期、高潮期等四个时期(根据体例安排,所谓定型期只在“结语”中简单提及,并不作为论文论述的范围)进行梳理论述。重点选取并研究论述了林传甲、黄人、(夏曾佑)、刘师培、梁启超、王国维、鲁迅、胡适、郑振铎、周作人诸人在文学史书写方面的面貌特色,并试图在尊重历史事实的基础上对文学史书写的历史予以重新反思和评价。“结语”部分则试对全文作一简要总结,并提出进一步开拓研究的方向思路等。 在具体体例安排上,论文主体部分,每章皆分为总论、正文与余论三部分。总论部分主要介绍此一时期的总体文化学术背景、文学史书写的具体成果、总体面貌特色、以及造成此种面貌特色之原因,用以展现正文部分的学术背景,凸显史的线索。正文部分为论文主体,采取个案式研究方式和思路对所选取文学史家之文学史书写进行历史的分析论述。余论部分则主要对此一时期除总论和正文部分所谈及的问题之外的、尚有重要关系的问题进行论述,以交代清楚问题为旨归。 此外,对于其他一些颇有特色的文学史家及其文学史书写,或对文学史书写的思考和意见等,本论文亦有所论及,譬如钱钟书、钱基博父子的文学史书写实践或思考,以及谢无量、胡云翼、郑宾于、陆侃如、胡小石、浦江清、刘永济、刘经庵、罗根泽、郭绍虞、朱自清、朱光潜等人对文学史书写的考察与反思等,以由点及面地尽量展示那一时代的文学史书写的整体历史面貌。

论文目录:

前言

第一章 中国文学史书写之萌芽期

第一节 总论

第二节 林传甲与《中国文学史》

第三节 黄人与《中国文学史》

第四节 余论

第二章 中国文学史书写之探索期

第一节 总论

第二节 夏曾佑与《最新中学中国历史教科书》

第三节 刘师培与《中国中古文学史讲义》

第四节 梁启超与《中国之美文及其历史》

第五节 王国维与《宋元戏曲史》

第六节 余论

第三章 中国文学史书写之发展期

第一节 总论

第二节 鲁迅与《汉文学史纲要》、《中国小说史略》

第三节 胡适与《白话文学史》

第四节 余论

第四章 中国文学史书写之高潮期

第一节 总论

第二节 郑振铎与《插图本中国文学史》

第三节 周作人与《中国新文学的源流》

第四节 余论

结语

附录一 学术分科:史、文独立与早期文学史书写

附录二 (史学)教育制度衍变与文学史书写

参考文献

后记

发布时间: 2005-07-14

参考文献

  • [1].中国文学史中的古代戏曲研究(1904-1949)[D]. 刘精瑛.中国艺术研究院2009

相关论文

  • [1].人文科学视野中的文学史书写[D]. 蔡欢江.浙江大学2006
  • [2].中国文学史中的古代戏曲研究(1904-1949)[D]. 刘精瑛.中国艺术研究院2009
  • [3].意识形态与范式转换[D]. 陈正敏.复旦大学2009
  • [4].中国文化视野中的外国文学——20世纪中国“外国文学史”教材考察[D]. 丁欣.复旦大学2004
  • [5].论影响沈从文创作的六个因素[D]. 吴世勇.华东师范大学2005
  • [6].现代中国家族叙事文学研究[D]. 叶永胜.华东师范大学2005
  • [7].复旦大学文学史传统研究[D]. 苏永延.复旦大学2005
  • [8].1950-1980新文学史著作文学史观念研究[D]. 胡希东.四川大学2007

标签:;  ;  ;  ;  

现代中国文学史书写的历史建构——从清末至抗战前的一个历史考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