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谈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

试谈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

项俊英(甘肃省兰州市榆中县第五中学甘肃榆中730100)

摘要:阅读文本不同于其他的艺术形态,它是通过文字传递情感,表达内涵的,在教学中不仅需要学生通过阅读学习掌握一定的语言知识,而且更多的是从中获取一定的信息,感悟文本从而掌握一定的自我阅读方法和技巧,从根本将阅读所学的内容实现自我内化。然而,受中考的影响,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不乏出现教师代替学生思维,硬性让学生记忆文本等现象,从而使得学生自己的阅读能力匮乏,语言能力缺失。本文笔者立足于此,以朱自清的《背影》为例,从情景教学、空白教学、对比教学来层层递进诱使学生形成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

关键词:初中语文;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6715(2019)05-205-01

语文教材是学生获取信息、增强技能的一个主要途径。在语文教学中阅读是其核心性的内容,不仅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一个载体,而且还是强化学生技能和素养的关键元素。新课改就初中阅读教学明确指出:“教师在教学中要让学生独立的品读、体验和感悟文本内涵,促使学生通过阅读情感得到共鸣,思维得到启迪等。”而这一切的目的在于强化学生的个体阅读理解能力。然而,在实际的初中语文教学中,对于阅读体验更多的是教师代替学生思考,让学生严格按照自己的思维去阅读、体验、感悟等,失去了阅读教学原本的价值和意义,同时也让学生缺乏自我阅读理解能力。在此,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粗略的谈一下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

一、阅读对学生的重要性

阅读更是一种追求思想美德、享受文化的财富、使自己变得更加高尚的过程。苏霍姆林斯基曾写到:“对于学生――学习比较困难的学生,不要靠补课,也不要靠没完没了的‘拉一把’,而要靠阅读、阅读、再阅读,――正是这一点在‘学习困难的’学生的脑力劳动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老师们都有一个共识,那就是现在的学生大都疏于阅读,或根本不阅读。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有学生自身的问题,比如懒惰、缺乏阅读兴趣、不重视阅读等;另一方面,随着科技的发展,现在可供吸取外界信息的方式多元化,如广播、电视、网络等,这些因素对传统阅读的冲击力是相当大的,热衷于传统阅读的人正急剧减少。据报道。10年前,在大学生中,阅读《红楼梦》的学生占百分之九十,而通过其它方式阅读的占百分之十,而现在刚好相反。这足以说明人们对传统书籍的阅读越来越少。这是一种非常可怕的现象。

二、初中语文的阅读策略

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需要帮他们指明正确的阅读方向,教给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让阅读课内延伸到课外,让学生能够独立自主阅读。要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让学生愿意读,喜欢读,乐于读,从而逐步提升学生阅读效果。

1、帮助学生理解文章情趣,培养阅读兴趣

一部分学生视阅读理解如毒虫蛇蝎,一部分学生爱阅读甘之如饴。为什么学生会怕阅读呢?这是因为学生对某些美好的词汇感到陌生,对一些巧妙的写作手法无法领略其中的妙处。这就需要老师由文章的表达情感入手,进而帮助学生知道文章是写了哪些内容,来表达这些情感,学生就明白,读过文章,自己内心的感受并非无源之水,而是实实在在的文章内容引发的。而内容的平铺是绝对很难引发读者的共鸣的,接下来,老师可以尝试分析作者描述内容时所采用的优秀的写作手法,帮助学生理解作者写作手法的高妙处。学生明了文章的高妙,仿佛是熟识了一个新朋友,他再见到阅读还会怕吗?

2..在阅读教学中,语文教师要树立学生自主性和发挥自身引导作用

在阅读教学中,语文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引导作用。树立学生阅读自主性。以培养学生综合阅读能力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提高学生感悟能力、思路清晰、亲身体验、把握北韩、品味语言、提高艺术鉴赏能力。此外,语文教师要组织学生进行常规化阅读。比如:语文教师可以组织学生阅读抒情课文,增强学生语言和积累写作素材。此外,语文教师还可以通过快速阅读初步把握课文大意、清晰思路和灵活筛选有用信息。此外,语文教师可以通过精读和默读来促使学生细细品味那些统领全局的词句。促使学生全方位和立体化感知课文,进行鉴赏性阅读和研究性阅读,组织学生开心内容丰富和形式多样的阅读活动,打造适宜学习氛围,贴近学生现实生活,加强生活体验和实施个性化阅读。

3.教学中合理地引导学生进行适当的阅读训练

(1))学会阅读。当今社会中,阅读既是一个人不可缺少的学习活动,也是获得信息的主要途径,阅读的基本过程是认读、理解、吸收。这三者中认读是基础,理解是核心,吸收是结果。张志公先生认为:"读文章可以这样读法:粗读一遍,想一遍,再细读一遍。"粗读的目的在于"粗知大意,得其梗概";想的目的在于了解文章谈了什么问题,说了什么事件,文章写给谁看的,为什么目的而写,然后再进行咀嚼、消化。整体感知,把握思路。陶渊明说过:"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前一句话对于读文章第一遍要快速阅读,只求了解主要内容,后一句读文章要下苦功,"钻"进去才能读出来,有收获。这就是说读一篇文章应先通读全遍,得其大意,再逐段分解细读,然后揣摩,推敲一些特别重要的,突出的用法、提法新颖的词句,最后再通篇领略,不注意整体性阅读,就不可能准确地把握文章的中心或用品的主题,以及作者的写作意图。

(2))根据文章特征和文体特征,顺"藤"摘"瓜",抓住中心,欣赏优美语句与文学作品中的形象。这里的"藤"指的是现代语文的文体(体裁),"瓜"是指课文后和老师提出的具体问题。现代语体文大致分为三大文体:记叙文(要素、人称、顺序、中心、详略)、说明文(对象特征、条理、方法)、议论文(论点、论据、论证),只要把握住文体,阅读就会相当顺利。抓住中心,就是要找准选段或文章的关键的词句,找关键词和关键语句的方法一是语感,二是分析体会,不同的文体有不同的特点,找关键词句的方法也不尽相同。记叙文是记叙、描述人和事物、风景的,一些动词形容词往往很重要。如果是议论文,表述观点的句子,每一段的中心句则一般都是关键句,说明文中表述被说明事物在主要特征的句子和句子中的中心词语,则大多数为关键词句。审美是我们阅读文学作品的首要任务,无论是阅读课内的还是阅读报刊上的文学作品,我们都应该注意欣赏作品中所塑造的人物形象,在体会课文中的一些句子的深层含义时注意联系上下文,并结合思考这个句子在文章中的作用以及对揭示主题所起的作用。

总的来说,阅读是初中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而阅读理解能力是初中生学习需要掌握的基本技能。阅读教学在这方面可以说是有着独特的优势。我们作为教师在教学中应立足学生的实际发展,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从而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有效基础。

标签:;  ;  ;  

试谈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