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A1号、湘A2号合并抗病毒治疗艾滋病发病期患者的临床观察

湘A1号、湘A2号合并抗病毒治疗艾滋病发病期患者的临床观察

论文摘要

目的:观察湘A号颗粒剂与HAART疗法联合应用时对艾滋病发病期患者临床症状总积分、CD4+T细胞及病毒载量的影响。方法:本研究根据湖南省诸多艾滋病临床专家的经验,筛选出湘A1号、湘A2号颗粒剂,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双盲的试验方法,用其与抗病毒药物联合,共同作用于艾滋病发病期患者。结果:治疗后症状总积分各组间比较,A组与B组相比,P=0.766,P>0.05,A组与B组之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A组、C组与B组、C组之间比较,P<0.05,可认为A组、B组治疗艾滋病发病期患者时.其改善患者症状体征的效果优于对照组C组。治疗后CD4+T细胞计数各组间比较,A组、B组(P=0.032)与A组、C组(P=0.04)相比, P<0.05,A组与B组之间比较,A组与C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组与C组之间比较,P=0.452,P>0.05,可认为B组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病毒载量各组间比较,A组与B组相比,P=0.959,P>0.05,A组与B组之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A组、C组(P=0.002)与B组、C组(P=0.003)之间比较,P<0.05,可认为A组、B组治疗艾滋病发病期患者时,其降低病毒载量的效果优于对照组C组。治疗前后各组安全性指标比较,各组间P值均大于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由此可知各组间安全性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由此我们可以认为湘A颗粒剂用于艾滋病发病期患者相对安全。结论:由此得出,湘A号颗粒剂在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体征、调节患者免疫力、减少抗病毒治疗带来毒副作用、辅助降低病毒载量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作用。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1. 研究方法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试验设计
  • 1.3.1 试验设计方法
  • 1.3.2 多中心
  • 1.3.3 随机
  • 1.3.4 对照
  • 1.3.5 盲法
  • 1.3.6 研究过程
  • 1.3.7 研究的主要疗效指标
  • 1.3.8 疗效比较
  • 1.3.9 研究病例数安排
  • 1.4 实施方案
  • 1.4.1 试验药品
  • 1.4.2 用药方法
  • 1.4.3 用药疗程
  • 1.4.4 合并用药
  • 1.4.5 紧急情况下个别病例揭盲规定
  • 1.4.6 临床诊断标准
  • 1.5 观察的项目与指标
  • 1.5.1 一般记录项目
  • 1.5.2 生物学指标
  • 1.5.3 安全性指标
  • 1.5.4 临床症状与体征
  • 1.5.5 疗效性指标
  • 1.5.6 机会性感染确定
  • 1.6 入选病例标准
  • 1.7 临床研究数据处理
  • 1.8 研究目标
  • 1.9 预期成果
  • 2 临床资料
  • 2.1 患者性别各组分布
  • 2.2 患者年龄各组对比
  • 2.3 患者病程各组比较
  • 2.4 治疗前临床症状体征比较
  • 2.5 治疗前CD4+T细胞疗效比较
  • 2.6 治疗前患者病毒载量结果比较
  • 3. 研究结果
  • 3.1 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疗效比较
  • 3.2 治疗前后CD4+T细胞疗效比较
  • 3.3 治疗前后患者病毒载量结果比较
  • 3.4 三组安全性比较
  • 3.5 结果分析
  • 4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综述
  • 参考文献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湘A1号、湘A2号合并抗病毒治疗艾滋病发病期患者的临床观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