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质量”和“公平”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两大主题,世界各国往往通过加大高等教育经费投入,成立各种专门机构,并以政府名义颁布各种法规和制度,建立内外部结合的质量保证体系来确保高等教育质量的持续提升与改善。同样,作为国际教育标准分类中属于高等教育5B类型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也受到社会越来越普遍的关注,人们对高职教育质量的提高与改善寄予了良好的期望。我国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于80年代初期蹒跚起步,当初,人们对高职教育作为一种新的高等教育形态的必要性与合理性存疑。因此,高职教育经历了近20年左右的艰辛发展,直到90年代末才迎来了高速发展的阶段。但是,由于起步晚、底子薄、具有先天不足的特点,尤其是在99年大规模扩招以后,新建院校和扩招的增量部分主要是高职,虽然就数量而言,无论是学校数还是在校生人数都占整个高等教育规模的半壁江山,可从质量来说,一定程度上呈现下降的趋势。因此,如何在扩招的同时保证和提高质量成为一个严峻而现实的问题。尤其是在可预见的未来,政府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相对“有限”而社会公众对质量提升预期“无限”的紧张中,通过提高效率和效益来缓解这一张力,是每个高职院校必须面对的现实课题。人们对高职课程的高度关注起始于近几年。特别是自2005年以来,由于教育部“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明确指出高职必须走内涵发展的道路,教育部、财政部又联合启动了以专业建设为核心的“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高职课程实践与研究的焦点问题发生了重大转变,即从原来集中在高职教育的定位与发展,类型与层次等宏观问题的探讨转向到对课程与教学、人才培养模式等微观问题的深度研究。因为人们逐步认识到,“课程”是提升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核心,无论是专业建设还是人才培养模式的建立都必须借助“课程”这一平台才能实现。受前苏联凯洛夫教育思想的影响,“大教学小课程”的观念根深蒂固。我国的高职院校严格来说是“以教学管理之名,行课程实施管理之实”,没有对学校课程活动的全程进行管理,仅限于对“课程实施”部分的管理即通常所谓的“教学管理”。学校关注的往往只是课程发展中的中间环节即“课程实施”,由此导致课程设置、课程评价等直接影响课程质量的关键环节以及间接或隐性影响课程质量的课程资源、课程管理以及课程理念等要素没有被纳入质量保证的视野,在课程发展的各个环节都产生或多或少的问题。比如,由于缺乏对课程设置的审议制度,导致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倾向照搬或者压缩本科院校的相关课程,课程目标偏离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课程内容跟不上技术发展的步伐等;由于教师对教育科研在教师专业发展中的作用认识不一,不少教师的理念往往滞后于时代发展的要求,不同程度上呈现出“重理论轻实践”、“重科学轻技术”和“重知识轻技能”的价值倾向,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价值取向。因此,建立并运行完善的“高职课程质量保证体系”,把影响课程质量的各个关键环节和要素纳入质量保证的范围,对高职院校持续有效地改善课程质量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文的研究逻辑是:比较借鉴——调研归因——根源探寻——模型构建。在扫描借鉴世界主要国家高职课程质量保证特点的基础上,通过实地调研,发现影响当前高职课程质量的主要问题并分析问题产生的现实困境和思想根源,据此尝试建构完善的高职课程质量保证体系。全文共分五章,第一章导言,阐明了问题的提出,概述了本文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意义,并对历年来高职课程研究方面的文献作了综述。第二章,分析了美国、澳大利亚和德国在高职课程质量保证方面的特点,便于对我们有一定的启示。第三章,我国高职课程质量现状的实证调查。通过对全国高职院校师生的网上问卷调查,部分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校长访谈以及上海地区137家各类企业的实地调查,了解广大师生、企业行业以及学校管理层对高职课程质量的现状判断、问题诊断以及改革预期。第四章,制约高职课程质量的瓶颈问题与根源探析。根据第三章的调研结果笔者归纳为课程资源匮乏、课程管理粗放和课程理念滞后,并对其原因进行了深度解剖。第五章,基于全面质量管理的高职课程质量保证体系重构。在定义高职课程质量保证体系概念的基础上,借鉴全面质量管理理论,采用相对简捷明了的“戴明环”来构建高职院校内部的课程质量保证体系的结构模型,对保证体系的覆盖范围、运行程序和组织结构作了界定,并按照八个分类指标进行详细深入的分析。同时,以上海第二工业大学为案例,对高职院校课程质量保证的实践进行了分析与反思。在我国,高职院校的课程质量保证,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实践探索都才刚刚起步。本文的研究还很粗浅,唯一的期望是通过自己的抛砖引玉,能够引起各界热心高职课程改革与实践的有识之士对高职课程质量保证体系的系统研究予以更多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