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要点分析赵任

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要点分析赵任

青岛平建建筑安装股份有限公司山东青岛266700

摘要: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良好向前的发展,在建筑工程方面能力的进步也是大家有目共睹的。在建筑工作实施的过程中,混凝土浇筑技术的作用对整个建筑工程项目的影响是十分重要的。混凝土的浇筑技术不是一项简单的工作,并且它是非常具体和全面的,是一项系统的技术。所以,施工人员一定要好好的运用这项技术,在施工时一定要严格把控混凝土的质量以及浇筑技术的质量,跟随当今时代的发展,使我国的建筑工程的整体水平不断提升。

关键词: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

1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要点分析

1.1材料选择和配比

用于建筑工程项目施工中的砂石、水泥以及钢筋等各种材料,应该结合设计需求,做好进场现场工作,同时还要抽查建筑材料的质量、规格以及类型等。目前比较常用的水泥主要包括普通硅酸盐水泥、硅酸盐类以及矿渣等类型。在进行水泥类型的选择时,应在保证其强度等级要求的基础上,尽量选择较大富裕系数且用水量较少的型号。普通水泥在标准稠度条件下的需水量一般在21%~27%左右,在强度等级相同的基础上,施工单位可以适当选择需水量在21%左右的水泥型号。在选择矿物质细掺料时,应选择具有较好水化活性的掺料以降低水泥的用量,这样可以有效降低施工成本。同时应选择需水量比较小的细掺料,这样可以有效提高混凝土的流动性。另外还应根据混凝土强度等级的不同而选择相应的细掺料,例如当混凝土等级在C60以下时,应选择II级粉煤灰等作为掺料;而在C60到C80的混凝土中则应掺入磨细矿渣等细掺料。

在准备好混凝土施工前后的材料之后,需要开展混凝土的拌和工作。在开展混凝土配合比施工之前,需要检验选定的配合比,并且要检验不同配合比形成的材料差异,找到满足混凝土施工浇筑需求的配合比。在确定了混凝土的配比之后,应该严格控制混凝土的搅拌过程以及搅拌顺序,使混凝土能够按照配合比混合。

1.2材料管理

选择可靠的材料后,还要对材料进行妥善保管,加强对材料使用的控制。项目施工建设中,混凝土技术对材料与添加剂的要求较高,所以要对施工中应用到的各类材料和添加剂进行控制。工程项目施工建设中的大部分材料都要与水相互结合才能正常使用,在对水泥进行控制的过程中,要对水泥材料购入渠道进行验证,从具有生产资质的厂商处购买具备合格证明的水泥材料。在施工建设期间,工作人员还要在施工中对现场材料的运输、存放、调取、使用加强监管,确保材料的质量,并对整个施工过程进行监管。

1.3运输

当混凝土的搅拌工作完成以后,下一步就是混凝土运输。在运输的过程中有许多方面都需要格外留意:首先就是要完全掌握运输过程中使用的设备,并做好完整的应对失误的措施,保障在运输途中混凝土的质量不出现问题;其次就是要尽可能的缩短运输时间,并保证搅拌机械内充分润湿,混凝土的塌落度、和易性控制可由此得到更好保障;最后就要保证运输泵的质量,连接处要足够牢固避免漏出浆体,同时也要注意保持运输泵的清洁,不要出现泥沙的残渣,使混凝土不能正常运送。保持运输泵的流畅性是运输过程中较为重要的一步。

2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要点分析

2.1施工前准备

混凝土浇筑前期工作是建设项目施工的关键环节。浇筑混凝土前,应保证混凝土原材料的质量,并对水泥的种类和质量进行检测。施工前注意复核过程,确保混凝土强度、初凝时间等参数满足施工要求。审核无误后,要求抽样检验,检验结果合格后方可开始浇筑。

2.2基础混凝土浇筑

(1)混凝土的浇筑分层有三种:①全面分层:混凝土从短边向长边浇筑,在分层浇筑过程中,第一层混凝土初凝前浇筑第二层混凝土。②分段分层:分段分层方案适用于厚度小但结构面积或长度大的情况。③斜面分层:混凝土振捣应从浇筑层下端逐渐上移动。斜面分层方案主要用于长度较大的结构。由于泵送混凝土坍落度大、流动性好,施工中应严格振捣,避免出现不密实和漏振现象。

(2)大体积混凝土应在振动极限前进行第二次振捣,以消除粗骨料和水平钢筋下部混凝土泌水产生的水分和空隙,提高混凝土与钢筋之间的抓力,防止混凝土下沉产生裂缝,减少内部微裂缝,增加混凝土密实度,提高混凝土抗压强度,从而提高抗裂性,振捣压实如图2所示。

图2混凝土分层浇筑振捣范围及深度

(3)大体积混凝土施工采用分层浇筑时,应注意水平施工缝的处理:①应清除浇筑面上的浮浆、弱混凝土层和松散石子,使粗骨料均匀暴露;②上层混凝土浇筑前,混凝土表面的污垢应使用加压水冲洗至完全湿润,但不得有水;③对于非泵送低流动性混凝土,浇筑上部混凝土时应采取接浆措施。如果在浇筑混凝土时有施工缝出现时,施工人员应根据裂缝程度不同采用相应的处理方式。在对比较细小的裂缝进行处理时,可首先采用环氧浆液来进行充填修补。而对较大的裂缝则应首先将裂缝位置凿除,并形成八字凹槽,然后在进行修补后再用环氧浆液进行充填。此外还应准确判断裂缝类型,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2.3振捣施工

在振捣施工时,首先应合理选择振捣设备,例如混凝土中存在较大粒径集料时,施工人员可以采用振幅比较大、而振动频率相对较低的振捣设备。此外,还应根据混凝土结构位置的不同来选择不同的振捣设备,例如在对建筑顶板混凝土进行振捣时,应选择平板式振捣设备;而在对厚度较大的建筑基础底板等位置进行振捣时,则应选择插入式振捣设备。同时在振捣施工中要严格控制振捣时间。振捣时间的确定与振捣设备类型以及振捣频率密切相关。例如如果采用的是插入振捣设备时,在一个作业点应进行15~30s的持续振捣;而在采用平板式振捣设备进行振捣作业时,应在同一点位进行25~40s左右的振捣;如果选择的是附着式振捣设备,则应进行约2min的振捣。施工人员在振捣过程中应必须观察混凝土状态,当其表面有薄层水泥浆出现且气泡不再冒出时,应立即停止振捣,以免发生离析现象。

2.4后浇带浇筑

浇筑后浇带混凝土前,必须对施工缝进行处理:清理接缝处的垃圾,凿去表面松散的砂石,使混凝土表面变粗糙,用水冲洗干净,并充分湿润24h。清除接缝处积水,铺设15mm厚水泥砂浆,砂浆配合比应与先浇混凝土中的砂浆配合比一致。不同类型的后浇带浇筑混凝土的时间不同:①伸缩后浇带一般为施工后60d,混凝土的浇筑时间取决于第一次浇筑混凝土的收缩完成情况。②沉降后浇带应在建筑物沉降基本完成后进行。在一些实际工程中,如果设计单位对后浇带的留置时间有要求,则浇筑后浇带混凝土应符合设计要求;后浇带混凝土必须为无收缩混凝土,可采用具有膨胀效果的外加剂和普通水泥配制。后浇筑混凝土强度应比原混凝土强度提高一个等级,其配合比应通过试验确定。

2.5混凝土养护

混凝土浇筑完成后,需要及时维护。混凝土根据可塑性分为高塑性和低塑性,对于低塑性的混凝土必须在刚结束施工之后就进行保护措施,常见的是喷雾式,而高塑性的混凝土在12h之内进行洒水式的养护即可,目的是为了保持混凝土的状态不干燥。这些养护措施也会随着季节的变化进行一些改变,如在夏季,为了减少温差防止裂缝出现就要铺盖带水的草帘子,在冬天的话就要为了避免寒冷对混凝土带来的侵害而进行一系列的保暖措施。

结语

施工单位在应用混凝土浇筑技术进行建筑工程的施工建设时,要充分了解混凝土浇筑技术的应用特点和施工要求,并严格按照设计标准和工艺流程来进行混凝土的选料配比、加强对所有施工工序的质量控制,提高混凝土浇筑的质量和效率。同时要不断总结混凝土浇筑的施工经验,加强技术创新,对混凝土浇筑技术加以完善和改进,从而全面提高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和水平。

参考文献:

[1]郭富萍.建筑工程中屋面防水施工技术研究[J].山西建筑,2018,44(08):95-96.

[2]张一龙.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技术应用[J].江西建材,2019(6):185-186.

标签:;  ;  ;  

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要点分析赵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