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特细砂混凝土配比设计与高扬程泵送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马刚[1](2019)在《激发剂对风积沙微粉胶凝体系性能的影响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混凝土与水泥制品行业的转型升级,向着低碳高效的绿色发展,越来越多的固体废弃物被应用于辅助胶凝材料以及水泥的生产。本课题针对内蒙古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响沙湾的风积沙活性低且不易利用这一问题,结合现代激发工艺,对风积沙进行活性激发,将激发后的活性风积沙微粉作为辅助胶凝材料应用于水泥混凝土中,并对风积沙微粉复合胶凝材料的水化机理进行分析,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将研磨不同时间后的风积沙微粉等质量替代30%水泥制作胶砂,进行抗压强度试验,发现随着风积沙研磨时间的增加,胶砂各龄期抗压强度先增大后减小,当研磨50min时,风积沙微粉胶砂各龄期抗压强度最大。(2)将三类激发剂分别与风积沙进行一体化粉磨50min后制得的活性风积沙微粉等质量替代30%水泥制作胶砂,进行抗压强度试验,优选出2种硫酸盐类激发剂、2种碱类激发剂和1种醇胺类激发剂,在合适的掺量下进行正交试验,选取出的最佳配比作为复合激发剂配比:Na2SO4为0.25%、CaSO4为0.65%、Na2SiO3为0.25%、Ca(OH)2为0.05%,TEA为0.03%。(3)将正交优选的复合激发剂与风积沙进行一体化粉磨50min后制得的活性风积沙微粉等质量替代30%水泥制作胶砂,对激发前、后的风积沙微粉进行胶砂抗压强度、水化热试验,并采用场发射扫描电镜(SEM)对风积沙微粉复合胶凝材料3d、7d、28d的水化产物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激发后风积沙微粉胶砂各龄期抗压强度均有所提高,28d抗压强度提高最为显着,抗压强度提高了14%,反应生成物中存在丰富的纤维团簇状C-S-H凝胶与细长柱AFt晶体相互交织,形成空间网状结构,填充孔隙,使胶砂试样结构致密,并且复合激发剂可提高风积沙微粉复合胶凝材料早期水化速率,加速放热峰值的时间。(4)将复合激发剂与风积沙进行一体化粉磨50min制得的活性风积沙微粉等质量替代30%水泥拌制混凝土,研究复合激发剂对风积沙混凝土抗压强度、抗氯离子渗透能力、耐磨性、收缩以及抗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同水胶比下,与激发前风积沙微粉混凝土相比,激发后风积沙微粉混凝土各龄期抗压强度均有所提高,7d抗压强度提高最为显着,耐磨性、抗氯离子侵蚀能力也相应提高,且大于粉煤灰混凝土,但激发后风积沙微粉混凝土收缩变形较大,均大于激发前风积沙微粉混凝土与粉煤灰混凝土;与粉煤灰混凝土相比,2种风积沙微粉混凝土抗冻性差,冻融循环100次后,已发生了破坏。
陈剑,顾晓彬,高海浪[2](2019)在《高扬程泵送机制砂混凝土试验研究与应用》文中认为以C40高扬程泵送机制砂混凝土为对象,通过配合比优化设计与试验,研究了水胶比、砂率、粉煤灰掺量等对混凝土的工作性及力学性能的影响,并对混凝土的施工性能进行验证性分析。结果表明:水胶比为0.37、粉煤灰掺量为25%、砂率为42%时,配制的机制砂混凝土具有最优的工作性,28 d抗压强度达到52.8 MPa,电通量为964 C,符合设计要求。对现场浇筑的混凝土进行取样测试,工作性满足施工要求,泵送前的倒置坍落度筒排空时间在5 s以内,泵送后的倒置坍落度筒排空时间在5~10 s,具有良好的施工性能。
汪彭生,邵欣,章环境[3](2018)在《特细砂混凝土的研究现状及研究展望》文中研究指明特细砂在混凝土中应用越来越普遍,但是存在分层离析、裂缝等问题,论文针对特细砂混凝土应用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阐述,并总结了以往工程中对特细砂混凝土的理论研究以及相关应用情况,并对此提出几点研究展望。
张佳佳[4](2018)在《高与超高强混凝土收缩调控及相关问题研究》文中认为抗压强度超过100MPa的高与超高强混凝土由于水胶比很低,在不开裂的状态下通常表现出良好的耐久性,例如高抗冻性、高抗渗性等。然而环境干燥、低水胶比等因素使得高与超高强混凝土早期收缩大,胶凝材料用量大导致其早期水泥水化放热量大。针对高与超高强混凝土早期温湿度变形大、易开裂以及脆性高的问题,本文旨在研究其早期收缩、温度场和力学性能,深入探索实现高与超高强混凝土高性能化的方法。本研究首先设计了三个系列不同强度等级的普通和内养护高与超高强混凝土的配合比。通过试验测定了高与超高强混凝土早期收缩及内部温湿度的发展规律。试验结果表明普通养护和内养护高与超高强混凝土的早期收缩及内部相对湿度发展均呈两阶段模式。高与超高强混凝土由于水胶比很低,早期自收缩较大,沸石和陶粒内养护均可有效降低其早期自收缩,延缓其内部湿度下降。基于钢环约束试验,对普通和内养护高与超高强混凝土的早期抗裂性能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普通高与超高强混凝土抗裂性差,干燥条件下很容易开裂,而内养护能够有效提高其早期抗裂性。通过密封条件下的钢环约束试验结果反算高与超高强混凝土的早期有效收缩应变,对比分析了普通和内养护的高与超高强混凝土的徐变松弛性能。力学性能方面,基于预切口梁三点抗弯试验,分析了高与超高强混凝土的断裂力学性能,试验结果表明普通和内养护的高与超高强混凝土脆性均很高。相比于沸石内养护,陶粒内养护对高与超高强混凝土的开裂强度、抗拉强度和特征长度造成了更明显的折减。钢纤维的引入并未提高高与超高强混凝土的开裂强度和抗拉强度,但明显改善了其脆性。在早期温度场研究中,建立了考虑水泥水化的高与超高强混凝土温度场计算模型,通过大尺寸平板试验对模型进行了验证,采用该模型计算了一维传热条件下,不同季节不同时刻浇筑的普通和内养护高与超高强混凝土路面板以及柱子的温度场,考察了强度等级、内养护、环境因素等对高与超高强混凝土温度场的影响,并给出了合理的控温建议。
保亮[5](2018)在《乌蒙山区超高扬程泵送高性能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大跨径连续刚构桥主梁要求采用耐久性、流动性及抗渗透性良好的高性能混凝土材料。但近年在连续刚构桥的建设过程中,很多悬臂现浇主梁在拆模不久后便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裂缝,甚至一些箱梁在浇筑后23天内出现了贯穿性裂缝,因此早期裂缝的产生已成为连续刚构桥施工过程中的一个共性问题,明显地违背了应用高性能混凝土材料来提高结构耐久性的设计宗旨。基于上述背景,该研究在云南省交通运输厅科技计划资助下,依托云南麻昭高速公路牛家沟特大桥工程在建项目,开展了如下研究工作:(1)开展了依托连续刚构桥主梁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工作。以连续刚构桥设计方案为基础,结合依托工程所在乌蒙山区腹地立体气候明显、昼夜温差大等气候条件,以提升高性能混凝土强度、耐久性及工作性能为目标,采用理论计算和正交试验相结合的方法,提出了适用于本工程的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参数。在此基础之上,通过一系列的高性能混凝土耐久性试验,验证了该配合比在依托工程中的适用性。(2)研究了高性能混凝土在超高扬程泵送过程中的指标分析与泵控方法。首先,开发了一套能够快速、全面地对高性能混凝土可泵性进行检测的设备(U型仪、J型仪、L型仪),制定了分析指标与操作流程;其次,探讨了高性能混凝土在超高泵送管道中的沿程压力损失规律,提出了高扬程低阻力的管路布置方案;最后,结合高性能混凝土泵送方案,提出了泵送工程的施工安全保障措施。(3)研究了连续刚构桥悬臂施工期主梁非荷载型裂缝的喷雾控制技术。首先,探讨了连续刚构桥悬臂施工期主梁产生早期裂缝的主要原因;其次,针对高性能混凝土非荷载型裂缝的产生机理,提出了智能化的喷雾养护方案,并通过室内试验验证了该喷雾养护技术在控制高性能混凝土材料非荷载型裂缝方面具有良好的效果;最后,基于高空大体量混凝土养护难点(尤其是梁底悬空处),提出了一套连续刚构桥悬臂施工期箱梁腹板与底板的智能喷雾养护方案。该研究成果,可为山区高墩大跨径连续刚构桥的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泵送施工提供参考,同时对防止连续刚构桥悬臂施工期箱梁结构早期非荷载型裂缝的产生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唐志华[6](2017)在《掺磷渣粉高性能机制山砂混凝土制备及工程应用》文中提出贵州地区机制山砂存在的颗粒级配差,石粉含量高,需水量大,收缩量大等性能不良问题不利于机制砂混凝土的应用,论文依托贵州省科技厅技术基金项目《磷渣超细粉的制备及其在高性能灌浆料和混凝土中的应用》(黔科合GZ字(2015)3013),开展了机制山砂混凝土配制技术研究。主要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如下:通过换用两种级配的石子、砂子(掺用水洗砂),调整砂率,改善混机制山砂凝土级配,提高了混凝土和易性;调整引气剂、消泡剂的搭配比例分别为万分之3.5、万分之2时,机制山砂混凝土的拌合性能,强度等性能改善相对较为明显;采用P.O52.5水泥配制混凝土,减少了水泥和水的用量,减小了机制山砂混凝土收缩,提高了其耐久性能;掺用纤维,提高了机制山砂混凝土力学性能。研究了磷渣粉混凝土配制技术。研究了磷渣粉对水泥、砂浆的物理力学性能、微观结构的影响;设计磷渣粉和粉煤灰混凝土正交对比试验,通过研究磷渣粉混凝土配比技术以改善混凝土性能,分别研究了磷渣粉比表面积,磷渣粉粉煤灰复掺比例,磷渣粉粉煤灰代替水泥比例对混凝土工作性能、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磷渣粉比表面积1300m2/kg,磷渣粉与粉煤灰掺量比例为80%:20%,复合粉代替水泥比例20%(正交组合C2B3A3)的C30混凝土在该种情况下工作性能、力学性能相对较好。对配制出的混凝土进行电通量、收缩、碳化、钢筋锈蚀、抗渗、抗冻的耐久性系统试验,结果表明磷渣超细粉降低了混凝土电通量,减小了其收缩和碳化深度,提高了其抗渗抗冻性能,显着提高了混凝土耐久性能。其原因是磷渣粉的微填充效应,减小了胶凝材料的空隙率提高了其密实度。磷渣粉后期的火山灰反应也增加了其产物的密实度。SEM图表明磷渣粉表面润滑的玻璃体态物质改善了混凝土的微观结构。磷渣粉混凝土二次水化反应产生的一些玻璃晶体态产物包裹在其表面,提高了其密实堆积效果,改善了混凝土的微观结构。能谱图和定量结构分析显示磷渣超细粉混凝土磷元素重量百分比达到了0.9%,原子百分比达到了0.7%,对试验起到了验证作用。XRD试验结果表明,磷渣粉参与水化反应生成一些磷酸铝产物共存于水化体系中,对混凝土早期反应起到了缓凝作用,为其后期反应产物的更好生成和紧密堆积创造了良好条件,提高了其后期密实度,改善了其耐久性能。将配制出的高性能机制山砂混凝土成功应用到贵阳轻轨工程中,实现了国内磷渣粉-纤维机制山砂混凝土在轻轨中的应用。对配制出的混凝土进行了综合效益分析,结果表明综合效益显着。
焦佳[7](2017)在《邯郸特细砂配制中等强度混凝土的试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邯郸地处平原地区,有着丰厚的特细砂资源,相比较而言邯郸的中砂粗砂资源就显得相对短缺。邯郸地区所用砂子大部分为特细砂。基于这一特点,如何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科学有效的合理利用廉价特细砂资源配制出满足施工条件的混凝土成为了邯郸地区工程建设发展的重要问题。基于这一特定条件,我国早在八十年前就有利用特细砂配制混凝土的工程实践。本试验首先对原材料进行了基本试验分析和研究,对比了试验中所用特细砂和普通中粗砂的区别,采用了正交设计与对比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特细砂混凝土的工作性、物理性和耐久性进行研究。正交设计的试验方案以水胶比(0.40,0.43,0.46)、砂率(28%、30%、32%),单位用水量(175kg、180kg、185kg),空列为因素,建立L9(34)试验方案表。在正交试验结果的基础上进行了对比性的研究,选取不同掺量的粉煤灰拌制的混凝土,对其坍落度、强度、静弹性模量进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主要受到砂率的影响,各个因素对混凝土拌合物和易性的影响权重值分别为:砂率49.6%、水胶比35.6%、单位用水量14.8%。特细砂混凝土坍落度最高可达170mm。混凝土在掺加粉煤灰后其和易性受到明显的改善,减少了坍落度的损失;并且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未掺加粉煤灰的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变化规律类似。掺加粉煤灰后会稍微降低其抗压强度,并且随着粉煤灰掺量的增多,强度降幅越大;当水胶比为0.4,砂率为30%,单位用水量为175kg时,其混凝土拌合物抗压强度满足试验要求,故利用特细砂配制中度等级混凝土是可行的;特细砂混凝土弹性模量量变化规律与普通混凝土相同,即混凝土的龄期与弹性模量成正相关。但粉煤灰的掺加可以有效减小混凝土的弹性模量,并且随着掺量的增多,混凝土弹性模量越小;当用普通中砂配制强度等级为C30、C35、C40混凝土时,特细砂混凝土可分别节约20.7元/m3、20.3元/m3、19.9元/m3。
付杰[8](2016)在《毛乌素沙地砂高强混凝土力学性能及抗冻特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前,国内外研究者对沙地砂高强混凝土性能进行了许多研究,但是针对沙地砂高强混凝土抗冻性能方面研究还没有相关文献报道,本文首先进行粉煤灰掺量和沙地砂替代率不同沙地砂高强混凝土抗压强度、劈裂拉伸强度、静力受压弹性模量试验,分析粉煤灰掺量和沙地砂替代率对沙地砂高强混凝土抗压强度、抗拉强度和静力受压弹性模量影响,然后设计四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研究水胶比、粉煤灰掺量、砂率和沙地砂替代率对沙地砂高强混凝土在盐碱溶液和水两种介质中抗冻性能影响,测得不同冻融循环次数下沙地砂高强混凝土动弹模量,通过方差分析和极差分析,确定沙地砂高强混凝土最优配合比。主要结论如下:1)进行粉煤灰掺量和沙地砂替代率不同沙地砂高强混凝土抗压强度和劈裂拉伸强度试验,分析粉煤灰掺量和沙地砂替代率对沙地砂高强混凝土抗压强度和抗拉强度影响。实验结果表明:①随着沙地砂替代率增加,沙地砂高强混凝土抗压强度和抗拉强度呈先增大后减小趋势,沙地砂替代率20%时抗压强度和抗拉强度达到最大值;②随着粉煤灰掺量增加,沙地砂高强混凝土抗压强度和抗拉强度呈先增大后减小趋势,粉煤灰掺量15%时抗压强度和抗拉强度达到最大值。2)进行粉煤灰掺量和沙地砂替代率不同沙地砂高强混凝土静力受压弹性模量测定实验,分析粉煤灰掺量和沙地砂替代率对沙地砂高强混凝土静力受压弹性模量影响,实验结果表明:①随着沙地砂替代率增加,沙地砂高强混凝土静力受压弹性模量呈先增大后减小趋势,沙地砂替代率20%时,沙地砂高强混凝土静力受压弹性模量达到最大值;②随着粉煤灰掺量增加,沙地砂高强混凝土静力受压弹性模量呈逐渐减小趋势。3)设计4因素3水平正交实验,进行沙地砂高强混凝土在盐碱溶液和水环境下冻融试验,测得不同冻融循环次数下动弹模量,分析水胶比、粉煤灰掺量、砂率和沙地砂替代率对沙地砂高强混凝土抗冻性能影响。通过极差分析和方差分析得到沙地砂高强混凝土最优配合比:水胶比0.24、粉煤灰掺量10%、砂率35%、沙地砂替代率30%。
邵欣[9](2014)在《特细砂混凝土的二级界面研究》文中指出我国将特细砂应用在混凝土中进行施工建设已有半个多世纪的历史了,而且随着经济的发展,至今特细砂已经应用越来越广泛,不仅在混凝土中应用,已经演化成了一种建筑资源。人们对特细砂混凝土的各种性能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特细砂的颗粒级配较差,空隙率大(比中粗砂大10%-20%),比表面积大。用这种特细砂配制混凝土,如果配制方法或者后期养护方式不当,不仅混凝土强度降低而且会出现裂缝,因此对特细砂混凝土展开全面并且系统的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尤其是从微观的角度对特细砂混凝土进行更加系统的研究。本文利用辽河流域的特细砂配制了特细砂混凝土,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不同水灰比条件下的特细砂混凝土的二级界面的微观结构,并分析不同水灰比对二级界面微观结构的影响,对界面区的产物水化硅酸钙凝胶(C-S-H凝胶)进行了能谱分析,对界面区的C-S-H凝胶钙硅比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1)抗压强度测量结果:混凝土抗压强度测量结果水灰比为0.45的抗压强度最大,而水灰比为0.4的试块由于水泥没有完全水化,而且发生了自干燥现象,水灰比并不高。(2)扫描电镜结果:水灰比偏低的二级界面微观结构要比高水灰比的更致密一些,对宏观的抗压强度有一定的影响。(3)能谱分析结果:水灰比为0.45的特细砂混凝土的二级界面的C-S-H凝胶钙硅比最低,其他水灰比的混凝土二级界面区的C-S-H凝胶钙硅比在1.5-2.1之间,波动不大。本文从微观的角度研究了特细砂混凝土,在特细砂混凝土的研究领域具有创新性,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提出了特细砂混凝土的二级界面问题,为今后的特细砂混凝土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闫乙鹏[10](2013)在《象山港跨海大桥海工混凝土的设计与过程控制关键技术研究》文中提出我国海岸线绵长,沿海地区的海洋工程很多,海洋工程等基础建设是海洋资源和海洋空间开发利用的重要保障。临海城市深水港的建设对沿海城市经济持续高速发展将起到十分重要的拉动作用,比如,港口码头、跨海大桥等。而这些工程的建设主要依靠的是混凝土结构材料。混凝土结构具有易于加工成型、生产能耗低,原料来源广,工艺简单,成本低;并且还具有耐久、防火、适应性强,能够与钢材形成强度更高结构性能更好的工程结构材料,因此在现代工程建设当中极为重要。但是混凝土由于其自身特点,在人为或自然条件下,其寿命是有一定使用年限的。因此为了保证一些大型及重要混凝土结构的使用寿命,高性能混凝土技术应运而生,然而我国在高性能混凝土的原材料控制、配合比设计、施工以及大型海洋工程的超长耐久性研宄方面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因此本次研宄结合象山港跨海大桥实际工程的需要,展开跨海大桥混凝土结构超长耐久性以及高性能混凝土应用关键技术研宄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研宄主要依托象山港跨海大桥工程,针对跨海大桥基础部位结构尺寸大,工程环境复杂恶劣,混凝土方量大,浇注时间长等特点,开展大体积海工混凝土材料核心技术体系的系统研宄与开发。结合象山港大桥所处的特殊环境,系统研宄施工场地资源和环境,评价混凝土劣化的潜在规律,采用大掺量矿物掺合料密实骨架堆积原理,研宄矿物掺和料对海工混凝土工作性、主要力学性能及其发展变化的影响规律;掌握高性能海工混凝土的制备技术,提出施工质量评价体系,制定相应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技术指南。研宄采用粉煤灰与矿粉双掺,以及粉煤灰-矿粉-硅灰三元复掺技术,针对不同掺量的掺合料选择正交表进行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对C15C55不同强度等级海工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进行了优化,研宄了矿物掺和料掺量与配伍对海工混凝土的工作性、力学性能、耐久性能性能的影响规律,海工高性能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和施工工法,并通过试验研宄矿物掺和料掺量及掺配方式对海工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的影响规律。同时,对海工混凝土抗硫酸盐侵蚀性能和早期抗裂性能进行了研宄。在此基础上,研宄矿物掺和料在耐久混凝土中的作用机理,为象山港跨海大桥设计施工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撑。
二、特细砂混凝土配比设计与高扬程泵送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特细砂混凝土配比设计与高扬程泵送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激发剂对风积沙微粉胶凝体系性能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风积沙的特征及应用研究 |
1.2.1 风积沙的特征 |
1.2.2 风积沙在水泥混凝土中的研究现状 |
1.3 粉体的活性激发 |
1.3.1 机械研磨激发 |
1.3.2 化学外加剂激发 |
1.3.3 高温热活化 |
1.4 风积沙微粉活性激发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
1.5 课题主要研究目的和内容 |
2 原材料及试验方法 |
2.1 试验原材料 |
2.2 试验方法及依据 |
3 风积沙研磨时间对胶砂抗压强度的影响 |
3.1 研磨时间对风积沙微粉粒度分布的影响 |
3.2 风积沙研磨时间对胶砂抗压强度的影响 |
3.3 应用灰色关联分析风积沙微粉粒度分布与胶砂抗压强度的关系 |
3.4 本章小结 |
4 单一激发剂对风积沙微粉胶砂抗压强度的影响 |
4.1 不同掺量的硫酸盐对风积沙微粉胶砂抗压强度的影响 |
4.2 不同掺量的碱对风积沙微粉胶砂抗压强度的影响 |
4.3 不同掺量的醇胺对风积沙微粉胶砂抗压强度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5 复合激发剂对风积沙微粉胶砂抗压强度的影响 |
5.1 正交试验 |
5.1.1 正交水平因素 |
5.1.2 试验结果及极差分析 |
5.2 复合激发剂对风积沙微粉复合胶凝体系性能的影响 |
5.2.1 复合激发剂对风积沙微粉粒度分布的影响 |
5.2.2 复合激发剂对风积沙微粉胶砂抗压强度的影响 |
5.2.3 机理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6 复合激发剂对风积沙微粉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
6.1 复合激发剂对风积沙微粉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影响 |
6.1.1 对风积沙微粉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影响 |
6.1.2 微观形貌分析 |
6.2 复合激发剂对风积沙微粉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的影响 |
6.3 复合激发剂对风积沙微粉混凝土耐磨性的影响 |
6.4 复合激发剂对风积沙微粉混凝土收缩变形的影响 |
6.4.1 对早龄期风积沙微粉混凝土自由收缩变形的影响 |
6.4.2 对风积沙微粉混凝土后期收缩变形的影响 |
6.5 复合激发剂对风积沙微粉混凝土抗冻性的影响 |
6.5.1 对混凝土抗冻性的影响 |
6.5.2 微观形貌分析 |
6.6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研究成果 |
致谢 |
(2)高扬程泵送机制砂混凝土试验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0前言 |
1 配合比优化设计 |
1.1 原材料 |
1.2 试验方案 |
2 试验结果与分析 |
2.1 水胶比对机制砂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见表5) |
2.2 砂率对机制砂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见表6) |
2.3 粉煤灰掺量对机制砂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
3 机制砂混凝土的工程应用 |
3.1 机制砂混凝土施工配合比 |
3.2 机制砂混凝土的施工性能 |
4 结语 |
(3)特细砂混凝土的研究现状及研究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特细砂混凝土研究现状 |
2.1 特细砂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研究 |
2.2 外加剂和掺合料在特细砂混凝土中的使用研究 |
2.3 碾压混凝土应用特细砂的研究 |
2.4 铁路工程中特细砂混凝土的应用 |
2.5 特细砂混凝土在水下的应用 |
2.6“三低一高”设计原则在工程中的应用 |
2.7 纤维材料在特细砂混凝土中的应用 |
2.8 沙漠特细砂的应用 |
3 特细砂混凝土研究展望 |
3.1 对某个区域或流域内的特细砂进行系统的研究 |
3.2 采用图像识别技术研究特细砂混凝土 |
3.3 针对特细砂的形态效应进行研究 |
3.4 针对特细砂混凝土的界面性能做研究 |
4 结语 |
(4)高与超高强混凝土收缩调控及相关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对照表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问题 |
1.2.1 高与超高强混凝土配制技术 |
1.2.2 收缩调控相关研究 |
1.2.3 温度场相关研究 |
1.2.4 抗裂性评价和力学性能 |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
第2章 试验用原材料和混凝土配合比 |
2.1 试验用原材料 |
2.2 混凝土配合比 |
第3章 高与超高强混凝土早期收缩及内部温湿度发展 |
3.1 本章引言 |
3.2 试件成型和收缩试验方法 |
3.3 自由变形和温度变形的剥离 |
3.3.1 自由变形的剥离 |
3.3.2 温度变形的剥离 |
3.4 普通高与超高强混凝土收缩试验结果分析 |
3.5 内养护对高与超高强混凝土收缩和内部相对湿度的影响 |
3.6 内养护收缩调控机理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高与超高强混凝土抗裂性评价 |
4.1 本章引言 |
4.2 钢环约束试验 |
4.3 普通养护的高与超高强混凝土早期抗裂性分析 |
4.4 内养护的高与超高强混凝土早期抗裂性分析 |
4.5 混凝土环有效收缩的计算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高与超高强混凝土力学性能 |
5.1 本章引言 |
5.2 预切口梁三点抗弯试验方法 |
5.3 预切口梁三点抗弯试验结果分析 |
5.4 应力-裂纹宽度关系 |
5.5 钢纤维对高与超高强混凝土力学性能影响 |
5.5.1 钢纤维掺量设计 |
5.5.2 钢纤维对高与超高强混凝土断裂参数影响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高与超高强混凝土温度场 |
6.1 本章引言 |
6.2 温度场计算模型 |
6.2.1 考虑水泥水化放热的热传导方程 |
6.2.2 水泥水化放热速率的确定 |
6.2.3 计算参数的确定 |
6.2.4 大尺寸高与超高强混凝土平板温度场试验与模型验证 |
6.3 高与超高强混凝土路面板温度场模拟 |
6.3.1 计算模型 |
6.3.2 边界条件 |
6.3.3 节点温度计算方法 |
6.3.4 计算结果与分析 |
6.4 高与超高强混凝土柱温度场模拟 |
6.4.1 计算模型及边界条件 |
6.4.2 计算方法 |
6.4.3 计算结果与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本研究的局限性和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5)乌蒙山区超高扬程泵送高性能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
1.2.2 高性能混凝土超高扬程泵送技术 |
1.2.3 高性能混凝土早期养护技术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二章 乌蒙山区C55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
2.1 山区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原则 |
2.1.1 设计原则分析 |
2.1.2 控制指标 |
2.1.3 采用的原材料 |
2.1.4 试验遵循的规范与试验设备 |
2.2 基于全计算法的高性能混凝土基准配合比设计 |
2.3 基于正交试验法设计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 |
2.3.1 正交试验 |
2.3.2 压力泌水率及抗压强度分析 |
2.3.3 综合指标分析 |
2.3.4 高性能混凝土配比综合分析 |
2.4 高性能混凝土性能试验 |
2.4.1 混凝土圆环开裂试验 |
2.4.2 混凝土抗渗试验 |
2.4.3 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试验 |
2.4.4 混凝土抗冻融试验 |
2.4.5 混凝土热特性试验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高性能混凝土的超高程泵送控制技术研究 |
3.1 高性能混凝土可泵性评价方法 |
3.2 高性能混凝土泵送性试验设备的开发 |
3.2.1 U型仪 |
3.2.2 J型仪 |
3.2.3 L型仪 |
3.3 高性能混凝土泵送性检测试验 |
3.3.1 U型仪测试结果分析 |
3.3.2 J型仪测试结果分析 |
3.3.3 L型仪测试结果分析 |
3.3.4 综合分析 |
3.4 高性能混凝土泵送机械泵送参数计算方法 |
3.4.1 泵送效率计算方法 |
3.4.2 泵送效率影响因素分析 |
3.4.3 高性能混凝土泵关键参数计算 |
3.5 高性能混凝土泵送管道优化布置 |
3.5.1 高性能混凝土泵送管道优化设计 |
3.5.2 高性能混凝土超高扬程泵送输送管道的优化布置 |
3.6 高性能混凝土超高扬程泵送堵塞原因分析与控制方法 |
3.6.1 混凝土方面的原因与控制方法 |
3.6.2 混凝土泵送机械方面的原因与控制方法 |
3.6.3 混凝土泵送管路方面的原因与控制方法 |
3.6.4 堵塞的征兆及控制方法 |
3.6.5 泵机洗管方法选用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悬臂施工期高性能混凝土构件早期养护技术研究 |
4.1 连续刚构桥上部结构大体积高性能混凝土悬臂施工期水化热分析 |
4.1.1 高性能混凝土热力学参数 |
4.1.2 0#块水化热分析模型 |
4.1.3 水化热计算结果分析 |
4.2 悬臂施工期高性能混凝土构件非荷载型裂缝控制方法 |
4.2.1 混凝土非荷载型裂缝分类 |
4.2.2 高性能混凝土非荷载型裂缝成因 |
4.2.3 高性能混凝土裂缝防治措施 |
4.3 高性能混凝土养护试验 |
4.3.1 试验梁制备 |
4.3.2 试验梁智能喷雾养护方案设计 |
4.3.3 试验梁智能喷雾养护设备制作 |
4.3.4 智能喷雾设备对高性能混凝土构件的早期养护效果评价 |
4.4 连续刚构桥悬臂施工期箱梁腹板底板智能喷雾养护方案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6)掺磷渣粉高性能机制山砂混凝土制备及工程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研究技术路线 |
1.5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机制山砂混凝土配制技术的研究 |
2.1 试验材料及试验方法 |
2.1.1 水泥 |
2.1.2 骨料 |
2.1.3 粉煤灰 |
2.1.4 磷渣粉 |
2.1.5 外加剂 |
2.1.6 聚丙烯纤维 |
2.1.7 试验方法 |
2.2 机制山砂混凝土基准配比的设计 |
2.3 机制山砂混凝土骨料优化技术研究 |
2.4 机制山砂混凝土外加剂技术研究 |
2.5 机制山砂混凝土P.O52.5 水泥技术研究 |
2.6 聚丙烯纤维在混凝土中的应用研究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磷渣粉在机制山砂混凝土中的应用研究 |
3.1 磷渣粉砂浆研究 |
3.1.1 磷渣粉研究 |
3.1.2 磷渣粉水泥需水量、凝结时间的研究 |
3.1.3 磷渣粉砂浆和易性能、凝结时间和力学性能研究 |
3.1.4 磷渣粉砂浆微观结构研究 |
3.2 磷渣粉在机制山砂混凝土中的应用研究 |
3.2.1 磷渣粉-粉煤灰复合掺和料对混凝土工作性能的影响 |
3.2.2 磷渣粉-粉煤灰复合掺和料对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磷渣粉机制山砂混凝土耐久性及微观结构研究 |
4.1 混凝土耐久性能研究 |
4.1.1 混凝土收缩试验 |
4.1.2 混凝土电通量试验 |
4.1.3 混凝土的碳化试验 |
4.1.4 混凝土钢筋锈蚀试验 |
4.1.5 混凝土抗渗性试验 |
4.1.6 混凝土抗冻性试验 |
4.2 混凝土微观结构研究 |
4.2.1 SEM观察分析 |
4.2.2 能谱图分析 |
4.2.3 XRD观察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高性能机制山砂混凝土工程应用及效益分析 |
5.1 高性能磷渣超细粉机制山砂混凝土工程应用 |
5.2 高性能混凝土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 |
研究生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7)邯郸特细砂配制中等强度混凝土的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混凝土用砂技术要求 |
1.2.1 混凝土用砂的分类 |
1.2.2 砂在混凝土中的作用 |
1.2.3 混凝土用砂的主要技术要求 |
1.3 特细砂混凝土国内外发展应用现状 |
1.3.1 国外特细砂混凝土的发展及应用现状 |
1.3.2 国内特细砂混凝土的发展应用现状 |
1.4 本文研究内容 |
1.5 本章小结 |
第2章 原材料基本性能 |
2.1 水泥 |
2.2 粉煤灰 |
2.3 细骨料 |
2.4 粗骨料 |
2.5 水 |
2.6 减水剂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配制特细砂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
3.1 特细砂混凝土 |
3.2 特细砂混凝土的配制原则 |
3.2.1 低砂率 |
3.2.2 较高胶凝材料用量 |
3.2.3 低流动性原则 |
3.2.4 合理利用矿物掺合料和外加剂 |
3.3 特细砂混凝土的特点 |
3.4 特细砂配制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
3.4.1 基于抗压强度的配合比设计方法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特细砂配制混凝土和易性试验研究 |
4.1 混凝土和易性 |
4.2 正交试验设计 |
4.2.1 正交设计试验方案 |
4.2.2 试验配合比与试验结果 |
4.2.3 坍落度试验分析 |
4.3 对比试验设计 |
4.3.1 试验配合比与试验结果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特细砂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研究 |
5.1 混凝土抗压强度 |
5.2 正交设计试验 |
5.2.1 试验方案 |
5.2.2 试验结果 |
5.2.3 试验结果分析 |
5.2.3.1 极差法分析混凝土抗压强度 |
5.3 对比设计试验 |
5.3.1 试验方案与结果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特细砂混凝土静弹性模量的试验研究 |
6.1 混凝土静弹性模量 |
6.2 混凝土静弹性模量试验方法 |
6.3 特细砂混凝土静弹性模量试验结果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邯郸特细砂混凝土的经济性分析 |
7.1 普通混凝土定量分析 |
7.2 特细混凝土定量分析 |
7.3 经济性分析 |
7.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8)毛乌素沙地砂高强混凝土力学性能及抗冻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二章 原材料 |
2.1 胶凝材料 |
2.2 集料 |
2.3 沙地砂 |
2.4 外加剂 |
2.5 水 |
第三章 粉煤灰掺量和沙地砂替代率对沙地砂高强混凝土力学性能影响 |
3.1 实验方案设计 |
3.2 沙地砂高强混凝土试件制备及养护 |
3.3 沙地砂高强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 |
3.4 沙地砂高强混凝土劈裂拉伸强度试验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粉煤灰掺量和沙地砂替代率对沙地砂高强混凝土弹性模量影响 |
4.1 试验方案设计 |
4.2 试验步骤 |
4.3 静力受压弹性模量测试结果 |
4.4 试验结果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沙地砂高强混凝土抗冻性能试验 |
5.1 高强混凝土冻融试验方案设计 |
5.2 冻融试验过程 |
5.3 盐碱溶液对沙地砂高强混凝土抗冻特性影响 |
5.4 水介质对沙地砂高强混凝土抗冻特性影响 |
5.5 正交试验最优组确定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及参与课题 |
个人简介 |
(9)特细砂混凝土的二级界面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的提出 |
1.2 特细砂混凝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特细砂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研究 |
1.2.2 特细砂混凝土的工程应用研究 |
1.3 混凝土界面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界面区的研究技术的发展情况 |
1.3.2 混凝土界面过渡区的力学性能的研究进展 |
1.3.3 混凝土界面过渡区氯离子扩散的研究进展 |
1.3.4 混凝土界面面积面积率的计算方法研究 |
1.3.5 混凝土界面过渡区的改善方法的的研究进展 |
1.4 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
1.5 本文主要内容及技术路线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5.3 技术路线 |
1.5.4 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特细砂混凝土的配制及抗压结果分析 |
2.1 特细砂混凝土配制原则简介 |
2.2 实验原材料及试验方法 |
2.2.1 原材料与配合比 |
2.2.2 混凝土的抗压试验结果与分析 |
2.3 小结 |
第三章 特细砂的微观形貌以及混凝土二级界面的微观结构 |
3.1 相关理论知识研究 |
3.1.1 细骨料颗粒形态相关知识 |
3.1.2 混凝土界面问题及扫描电镜相关理论研究 |
3.2 扫描电镜样品制备及试验方法 |
3.3 特细砂表面形态微观结构观测及分析 |
3.4 扫描电镜试验结果与分析 |
3.4.1 扫描电镜试验结果 |
3.4.2 扫描电镜图片分析 |
3.5 小结 |
第四章 C-S-H凝胶能谱分析试验 |
4.1 能谱分析相关理论知识 |
4.2 能谱分析结果及分析 |
4.2.1 二级界面特细砂颗粒的能谱分析结果 |
4.2.2 二级界面C-S-H凝胶能谱分析结果 |
4.3 C-S-H凝胶钙硅比的计算 |
4.4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1.1 本文得出的主要结论 |
5.1.2 本文存在的问题 |
5.2 展望 |
5.2.1 改善界面过渡区的测试方法 |
5.2.2 采用图像识别技术 |
5.3 小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论文期间发表文章 |
(10)象山港跨海大桥海工混凝土的设计与过程控制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概述 |
1.2 研究背景 |
1.3 研究进展 |
1.4 研究主要内容 |
1.5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原材料和试验方法 |
2.1 原材料 |
2.1.1 水泥 |
2.1.2 粗集料 |
2.1.3 细集料 |
2.1.4 矿物掺和料 |
2.1.5 外加剂 |
2.2 试验方法 |
2.2.1 工作性测试方法 |
2.2.2 力学性能测试方法 |
2.2.3 氯离子渗透性测试方法 |
2.2.4 抗硫酸盐侵蚀测试方法 |
2.2.5 早期抗裂试验方法 |
第三章 不同等级海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
3.1 设计目标 |
3.2 设计方法 |
3.2.1 水胶比确定 |
3.2.2 胶凝材料用量 |
3.2.3 砂率确定 |
3.3 C15~C55海工混凝土配合比优化设计 |
3.3.1 C15海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
3.3.2 C20海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
3.3.3 C25海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
3.3.4 C30海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
3.3.5 C35海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
3.3.6 C40海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
3.3.7 C50海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
3.3.8 C55海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
3.4 海工混凝土物理力学性能研究 |
第四章 海工混凝土耐久性研究 |
4.1 抗氯离子渗透性能 |
4.1.1 氯离子侵蚀机理及其对钢筋的破坏 |
4.1.2 试验方案 |
4.1.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4.2 海工混凝土抗硫酸盐侵蚀性能 |
4.2.1 硫酸盐侵蚀机理 |
4.2.2 试验方案 |
4.2.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4.3 早期抗裂性能对海工混凝土影响 |
4.3.1 早期抗裂机理 |
4.3.2 试验方案制定 |
4.3.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五章 矿物掺和料在海工混凝土中的作用机理分析 |
5.1 工作性机理分析 |
5.1.1 形态效应 |
5.1.2 增塑效应 |
5.1.3 延迟了水泥的水化效应 |
5.1.4 吸附效应 |
5.2 强度的机理分析 |
5.2.1 优化水泥水化产物 |
5.2.2 提高界面过渡区性能 |
5.2.3 中心质效应 |
5.2.4 诱导激活效应 |
5.2.5 表面微晶效应 |
5.3 耐久性影响机理分析 |
第六章 海工混凝土质量控制及施工工艺 |
6.1 质量控制 |
6.1.1 原材料质量控制 |
6.1.2 施工质量控制 |
6.2 施工工艺 |
6.2.1 缓凝冲水法概念 |
6.2.2 材料及设备机具 |
6.2.3 缓凝冲水施工 |
6.2.4 质量控制 |
6.2.5 注意事项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特细砂混凝土配比设计与高扬程泵送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激发剂对风积沙微粉胶凝体系性能的影响研究[D]. 马刚. 内蒙古科技大学, 2019(03)
- [2]高扬程泵送机制砂混凝土试验研究与应用[J]. 陈剑,顾晓彬,高海浪. 新型建筑材料, 2019(01)
- [3]特细砂混凝土的研究现状及研究展望[J]. 汪彭生,邵欣,章环境.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 2018(11)
- [4]高与超高强混凝土收缩调控及相关问题研究[D]. 张佳佳. 清华大学, 2018(06)
- [5]乌蒙山区超高扬程泵送高性能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技术研究[D]. 保亮. 昆明理工大学, 2018(01)
- [6]掺磷渣粉高性能机制山砂混凝土制备及工程应用[D]. 唐志华. 贵州大学, 2017(04)
- [7]邯郸特细砂配制中等强度混凝土的试验研究[D]. 焦佳. 河北工程大学, 2017(06)
- [8]毛乌素沙地砂高强混凝土力学性能及抗冻特性研究[D]. 付杰. 宁夏大学, 2016(02)
- [9]特细砂混凝土的二级界面研究[D]. 邵欣. 沈阳农业大学, 2014(10)
- [10]象山港跨海大桥海工混凝土的设计与过程控制关键技术研究[D]. 闫乙鹏. 长安大学, 201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