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随着20世纪60年代著名经济学家舒尔茨提出人力资本的概念以来,人们逐渐认识到人力资本是影响经济增长的重要生产要素,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人力资本的作用。而且由于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物质资本的作用会相对减弱,人力资本的作用将越来越重要,而人力资本频繁的或大规模的流动,无疑会对经济产生不利的影响。中部地区作为人口流出大省,如何解决在“中部崛起”的过程中由于人力资本流动所带来的经济问题就成为人们越来越关注的焦点问题。本文首先介绍了有关人力资本流动的理论和国内研究现状,论述了中部地区人力资本现状及其流动情况,用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模型分析了人力资本对于中部地区经济增长速度的影响以及人力资本对于产业结构发展的影响。接着,文章结合中部地区人力资本现状,将冗余理论及其关于可靠性的一些知识引入到人力资本的储备问题中来,建立了人力资本冗余系统,并对其可靠性进行了预测。最后,文章讨论了如何做到人力资本冗余系统的可靠性和经济性统一的问题,并对中部地区现实的人力资本状况从政策措施等方面提出了进一步的对策和建议。本文结合中部地区现实的人力资本情况建立人力资本冗余系统,为各级人力资本配备一定的冗余,目的是为了有效的解决中部地区的人力资本流动问题,一方面能解决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另一方面又能有力的保证中部地区发展所需的人力资本。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为中部地区解决现实的人力资本问题提供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法和建议。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河南省 在中部地区崛起中奋勇争先[J]. 小康 2020(07)
- [2].江西省高等教育发展与中部地区各省份的差距研究[J]. 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20(02)
- [3].明光市中部地区小麦高产主要环境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J]. 农家参谋 2020(14)
- [4].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背景下中部地区“全面崛起”的实证检验——基于中部地区6省81个地市级政府的绩效考察[J].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02)
- [5].发挥优势促进中部地区高质量崛起[J]. 中国经贸导刊 2018(33)
- [6].基于开放视角中部地区崛起的进展、问题与对策[J]. 城市 2019(04)
- [7].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 奋力开创中部地区崛起新局面[J]. 理论导报 2019(05)
- [8].中部地区发展大有可为[J]. 理论导报 2019(05)
- [9].中部崛起是区域协调发展关键一环[J]. 中国金融家 2019(06)
- [10].以高质量发展开创中部地区崛起新局面[J]. 金融经济 2019(15)
- [11].打造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源[J]. 政策 2019(09)
- [12].在中在中部地区崛起大局中推动湖北高质量发展[J]. 湖北政协 2019(08)
- [13].中部地区的崛起与协调发展[J]. 区域经济评论 2019(05)
- [14].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 金融经济 2019(17)
- [15].中部崛起规划新要求与湖北支点建设的责任担当[J]. 学习月刊 2017(10)
- [16].中部地区地方高校社会捐赠的现状及对策[J]. 煤炭高等教育 2017(05)
- [17].中部地区实现全面崛起的挑战与重点路径[J]. 区域经济评论 2018(01)
- [18].率先行动 持续开拓 再创东、中部地区发展新辉煌[J]. 宏观经济管理 2017(01)
- [19].一图读懂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十三五”规划[J]. 中国产经 2017(01)
- [20].中部地区省级开发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汉川经济开发区为例[J]. 领导科学论坛 2017(03)
- [21].把实施“一带一部”战略作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的重要支撑[J]. 新湘评论 2017(07)
- [22].中部地区如何发力先进制造?[J]. 智慧中国 2017(03)
- [23].五大重点任务助力中部地区崛起[J]. 当代江西 2016(12)
- [24].提升中部地区产业竞争力的路径选择——评《中部地区引进区域性战略投资者研究》[J]. 领导之友 2016(04)
- [25].国家发改委召集中部六省商谈中部地区崛起规划[J]. 变频器世界 2015(04)
- [26].要闻[J]. 中国经济周刊 2015(30)
- [27].风险投资视角下中部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路径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5(22)
- [28].陈润儿主持召开省政府常务会议传达贯彻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工作座谈会和部分地方减税降费工作座谈会精神[J]. 河南省人民政府公报 2019(11)
- [29].中部地区六省会城市形象调查报告[J]. 新媒体与社会 2014(04)
- [30].国务院关于大力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的若干意见[J].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 20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