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对少体系统的深刻理解有助于进一步理解复杂的多体系统,三体系统作为最简单的少体系统,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研究价值。同时,由于少体系统在量子功能器件中潜在的巨大应用价值,使其成为一个研究热点。本文采用二维抛物势场中带负电激子X-模型,计算系统的能级结构,分析系统的尺寸效应、对称性及对称性效应,进行理论验证。第一章中介绍了少体系统以及对称性效应的研究状况,以及激子系统和相关研究背景。第二章是关于理论模型和方法,具体介绍了谐振子乘积基展开法,推导了二维N体系统的Talmi-Moshinsky变换系数和二维三体系统的Talmi-Moshinsky变换系数。第三章中,我们采用矩阵对角化的方法,对束缚在二维抛物势阱中的带负电激子进行研究。计算了系统几个低能态的关联能,它们与限制势的强度之间存在一定的函数关系。我们发现,对于不同的态来说,尺寸效应是不同的。这种现象我们可以通过分析系统隐含的对称性以及对称性效应进行解释。不同的量子态,其几何结构以及运动模式也不同。基于对称性因素,我们讨论各态的特征,发现限制势会导致不同能态之间能级的简并与翻转。第四章,限制在二维抛物势阱量子点中带负电激子的束缚能,计算针对能量最低的两个态进行,分别为基态(L=0自旋单态)和第一激发态(L=1自旋三态)。我们采用不同的束缚势强度以及电子-空穴有效质量比(即重空穴和轻空穴情况),发现束缚能与这两者均存在紧密的依赖关系。第五章总结全文。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双分子链中非线性多激子态的动力学研究[J]. 物理学报 2020(19)
- [2].利用瞬态荧光技术研究单重态激子裂变的温度依赖关系[J]. 中国科学:物理学 力学 天文学 2017(06)
- [3].基于高激子利用率的第三代有机电致发光材料的研究进展[J]. 化学研究 2017(02)
- [4].有序体系与无序体系中单重态激子的裂变过程及其磁场效应[J]. 中国科学:物理学 力学 天文学 2016(03)
- [5].单重态激子裂分的研究进展[J]. 物理化学学报 2016(08)
- [6].有机-无机杂化纳米材料中的杂化激子[J]. 齐鲁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06)
- [7].多重激子效应及其在先进太阳电池中的应用(下)[J]. 太阳能 2012(24)
- [8].激子位置不同微腔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性能模拟[J]. 发光学报 2010(02)
- [9].量子阱单激子光增益实现超低阈值连续波激光[J]. 化学学报 2018(08)
- [10].红荧烯掺杂体系中激子反应的竞争行为[J]. 中国科学:物理学 力学 天文学 2017(02)
- [11].新一代有机电致发光材料突破激子统计[J]. 中国科学:化学 2013(11)
- [12].聚乙炔中双激子和两个单激子的稳态性质[J].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 2011(04)
- [13].共轭高分子中激子演化过程的非绝热动力学研究[J].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2019(05)
- [14].利用瞬态荧光技术研究单重态激子裂变的电荷转移模型[J].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7)
- [15].利用瞬态荧光技术研究单重态激子裂变的分子间距依赖关系[J]. 科学通报 2016(31)
- [16].红荧烯掺杂有机薄膜中的单重态激子裂变过程[J]. 科学通报 2014(20)
- [17].杂质对量子环上荷负电激子的影响[J]. 物理学报 2010(12)
- [18].美研制出首个以激子为基础的电路[J]. 中国计算机用户 2008(24)
- [19].半导体中的激子-声子耦合:基本理论[J].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03)
- [20].氯化银纳米晶的自陷落激子态产生铌碲酸盐玻璃的光限幅效应[J]. 科学通报 2009(05)
- [21].量子环上的负电荷激子[J]. 物理学报 2009(12)
- [22].分子间单重态激子裂变的动力学过程与电荷转移模型的实验研究[J]. 中国科学:物理学 力学 天文学 2018(04)
- [23].激子集成电路[J]. 物理通报 2008(07)
- [24].共轭高分子中激子形成的非绝热动力学研究[J].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2018(06)
- [25].准二维强耦合激子能量的温度依赖性[J]. 半导体学报 2008(07)
- [26].Ⅱ-Ⅵ族稀磁半导体微纳结构中的激子磁极化子及其发光[J]. 物理学报 2019(01)
- [27].共轭聚合物内非均匀场驱动的超快激子输运的动力学研究[J]. 物理学报 2019(17)
- [28].激子的分裂与高效太阳能电池[J]. 影像科学与光化学 2011(01)
- [29].外加磁场下抛物型量子线中的带电激子[J]. 物理学报 2011(07)
- [30].电子关联对聚乙炔中双激子湮灭过程的影响[J].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