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本文的目标是:以经济全球化和政治多极化为时代背景,以中国的和平崛起和21世纪前期重要战略机遇期等思想为动力,以地区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发展为基础,来回答中国外交应因中国崛起而在方式与战略上的策略。中国地区主义战略研究既是对中国和平崛起思想的积极丰富,同时也是中国和平发展进程的可供选择的重大战略实践。本文的主要内容就是回答了三个具有挑战性的核心问题:(1) 从时代背景、思想动力、理论基础与历史形态四个方面回答了为什么要进行中国地区主义战略研究的问题;(2) 从概念、核心内涵及制约因素三个方面回答了什么是中国地区主义战略学理内核的问题;(3) 以东亚和欧盟的地区主义发展进程为分析和实证对象回答了如何实践中国地区主义战略的问题。与中国现有的地区主义研究相比较,本文的主要创新体现为:(1) 将地区主义研究从纯粹的理论解释和静态的描述形态提高到外交战略与实践的高度上来。(2) 对地区主义战略概念及其特征进行了学术性界定与阐释。(3) 对中国地区主义战略内涵进行了学理性的建构,并提出了制度性地区主义战略与开放性地区主义战略等新概念和新观念。(4) 对中国地区主义战略进行了经验的实证分析。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南太平洋的发展地区主义:概念、特征与进展[J]. 南海学刊 2019(04)
- [2].理想与现实:泰国的亚洲地区主义[J]. 印度洋经济体研究 2020(04)
- [3].地区主义:理论形态与实践模式[J]. 大连干部学刊 2018(06)
- [4].东盟共同体:东亚新地区主义的基本范式[J]. 理论观察 2016(12)
- [5].开放的地区主义:中国地区合作的新路径[J]. 教学与研究 2017(06)
- [6].比较地区主义:理论进展与挑战[J]. 国际论坛 2017(06)
- [7].中国对东亚新地区主义构建的作用[J]. 大庆社会科学 2015(06)
- [8].中国-东盟关系与东盟地区主义近期互动解析——以南海问题为例[J]. 太平洋学报 2016(08)
- [9].东亚地区主义何以走向衰落?[J]. 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 2015(05)
- [10].东亚文化认同与建构——认识东亚地区主义的一个视角[J]. 大家 2012(06)
- [11].拉美地区主义视角下的中拉整体合作[J].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2017(05)
- [12].中国—南盟地区主义:建构及挑战[J]. 南亚研究季刊 2014(04)
- [13].亚洲的大国协调与复合地区主义[J]. 国外理论动态 2015(02)
- [14].新地区主义对维护亚太安全的作用——《新地区主义与亚太地区结构变动》读后感[J]. 黑龙江史志 2014(15)
- [15].对“抵抗”的抵抗——埃格纳之批判的地区主义批判[J]. 世界建筑 2012(05)
- [16].东亚地区主义发展路径的基本特征:政府主导与过程中展开[J]. 国际展望 2012(03)
- [17].东亚金融地区主义的支撑与掣肘之分析[J]. 理论界 2012(08)
- [18].新地区主义在东亚合作中的作用探究[J]. 理论界 2011(06)
- [19].东亚地区主义研究评析[J]. 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 2011(03)
- [20].浅析东亚地区主义进程[J]. 经济视角(中旬) 2011(09)
- [21].析东南亚地区主义的发展——从马来西亚与东盟关系的视角[J]. 商场现代化 2010(18)
- [22].中国面向西南开放的地区主义战略分析[J]. 东南亚南亚研究 2010(04)
- [23].新地区主义视角下的冷战后亚太地区合作[J]. 东南亚纵横 2009(01)
- [24].东北亚新地区主义萌芽及其影响[J].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09(03)
- [25].重塑亚洲观念:新地区主义研究的中国视角[J]. 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 2018(02)
- [26].在制衡与依赖之间:韩国地区主义战略的进程与特点[J].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4)
- [27].发展地区主义与东亚合作[J]. 国别和区域研究 2019(01)
- [28].新地区主义与美国的对外贸易政策协调[J]. 国际经济评论 2014(04)
- [29].地区主义浪潮陷入低谷[J]. 人民论坛 2012(04)
- [30].“新地区主义”发展的原因及其特点[J]. 创新 2009(03)
标签:中国论文; 地区主义战略论文; 学理构建与经验的实证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