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题目: 中国商业保险监管研究——兼顾成本与效率的监管理论与实践
论文类型: 博士论文
论文专业: 技术经济及管理
作者: 吴九红
导师: 郑垂勇
关键词: 商业保险监管,成本收益均衡,监管效率,从业监管,监管人才,保险电子商务,监管评价
文献来源: 河海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保险监管始终是与金融监管、社会保障、经济发展相辅相成的重要问题。但我国保险监管由于模仿国外现成的手段经验的痕迹较多,缺乏对我国经济文化背景的深入分析,导致监管成本尤其是隐性的机会成本上升和监管效率低下,而监管效率的低下又导致了监管成本的进一步上升,从国外保险监管的理论与实践来看,监管理念经历了一个从效率优先的无监管时代,到安全稳定优先的过度监管时代,并进一步朝兼顾效率与稳定的新时代发展,而我国的保险监管还停留在安全稳定优先的时期,对监管的成本与效率问题重视不够。 对监管的效率问题主要有两点未得到足够重视,一是市场行为监管的效率问题,一是以限制资金运用方向来保障保险体系安全的有效性问题。因此本文针对这两方面问题从理论角度分别进行了收益与成本的均衡分析和市场行为监管的博弈模型分析以及保险资金运用安全稳定与效率两难根源的福利函数模型分析,并由此对兼顾成本与收益的监管理念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理论探讨。 对保监会公布的统计数据进行的相关分析表明,我国保险市场是一个寿险主导型的市场,值得注意的是健康险对保费收入、投资和银行存款的作用比较突出,而意外险的重要性并没有有关研究中认为的那样明显,总体营业费用也主要与财产险的赔付相关。垄断一定程度上压制了保险创新,加大对新险种包括模仿下创新的新险种的保护可以推进保险创新。随着从业类型的分化,保险从业监管难度加大,在保险行业协会等机构职能不健全的情况下,应加大政府监管力度尤其是准入监管,放松从业类型的监管。中介监管制度不完善使得我国人才结构出现严重的不均衡,需要加强人才准入和竞业限制的监管。对电子商务监管问题则须在公平一致、信息披露、业务规范、合作交流等方面加强监管。因此,本文以兼顾成本与效率的监管理念为基础,从保险创新的监管推动、从业监管与人才监管、电子商务监管等角度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有关政策建议,最后构建了一套由目标层、领域层和指标层构成的具有递阶层次结构的保险监管评价指标体系,并由此构建了保险监管评价综合指数的概念模型。
论文目录:
前言
摘要
Abstract
目录
插图和附表清单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保险监管理论与实践综述
1.2.1 保险监管理论发展综述
1.2.2 保险监管实践综述
1.3 研究目标与方法
1.3.1 研究目标与指导思想
1.3.2 研究范式
1.3.3 研究方法
1.4 技术路线
1.5 论文框架与主要研究内容
1.6 主要创新
第二章 保险监管收益与成本的均衡分析
2.1 保险监管的目标定位
2.2 保险监管收益
2.2.1 保险监管的边际收益递减特性
2.2.2 保险监管收益衡量及其阶段划分
2.3 保险监管成本
2.3.1 保险监管的直接成本
2.3.2 保险监管的间接成本
2.4 保险监管均衡
2.4.1 保险监管收益与成本的组合
2.4.2 保险监管的均衡分析
2.5 保险监管理念探析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保险市场行为监管及其博弈分析
3.1 保险市场行为监管
3.2 保险监管力度结构
3.3 商业保险监管力度博弈模型
3.3.1 模型假设
3.3.2 建立模型
3.3.3 模型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保险业安全稳定与效率的模型研究
4.1 保险体系稳定与效率的理论分析
4.1.1 保险资金运用——影响保险体系稳定与效率的核心问题
4.1.2 保险体系稳定与效率的理论
4.2 保险资金运用安全与效率两难的模型分析
4.2.1 模型假设
4.2.2 模型分析与结果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中国保险市场系统分析与垄断创新的博弈模型分析
5.1 中国保险市场系统分析
5.1.1 中国保险市场结构
5.1.2 我国保险业整体偿付能力
5.1.3 我国保险业统计指标分析
5.2 垄断条件下我国保险创新及其监管的经济与博弈分析
5.2.1 我国保险市场的垄断现状及当前的主要问题
5.2.2 保险创新的经济内涵
5.2.3 垄断因素对保险创新的影响
5.2.4 保险创新的若干博弈分析
5.3 推动我国保险创新发展的措施建议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保险从业与人才监管研究
6.1 保险从业及从业发展模式
6.1.1 保险从业归类与发展趋势分析
6.1.2 保险从业发展趋势分析
6.2 保险从业监管模式的演变及趋势
6.2.1 保险从业监管模式及其演变
6.2.2 保险从业监管模式发展趋势
6.3 我国保险从业监管制度研究
6.3.1 我国保险从业人员市场构成
6.3.2 我国保险从业人员市场发展趋势
6.3.3 我国保险从业监管内容与方式
6.3.4 我国保险从业监管模式及其选择
6.3.5 我国保险从业监管政策建议
6.4 中国保险人才系统分析
6.4.1 保险人才需求现状
6.4.2 保险人才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
6.4.3 保险中介制度缺陷对保险中介人才市场发展的影响
6.5 保险监管人才的位熵探析
6.5.1 国内保险监管人才特点及其熵分析
6.5.2 运用人才社会位评价保险监管人才
6.5.3 提高保险监管人才社会位、降低人才与组织熵的途径探讨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保险电子商务监管及其政策建议
7.1 我国保险电子商务发展现状
7.2 保险电子商务监管要点
7.3 我国保险电子商务的政策建议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保险监管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8.1 构建保险监管指标体系的意义
8.2 保险监管指标体系设计侧重点的选择——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8.2.1 保险监管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原则
8.2.2 我国保险指标体系现状
8.3 保险监管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8.3.1 偿付能力水平评价指标
8.3.2 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指标
8.3.3 保险市场总体评价指标
8.3.4 保险创新能力评价指标
8.3.5 保险监管综合评价指数
8.4 本章小结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9.1 结论
9.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成果
致谢
插图和附表清单
图1.1 《中国商业保险监管研究——兼顾成本与效率的保险监管理论与实践》技术路线
图2.1 保险监管的边际收益递减特性示意图
图2.2 保险监管成本曲线
图2.3 保险监管成本与收益示意图
图3.1 我国保险业统计数据中的半年度效应
表3.1 保险监管力度与保险企业经营选择的静态博弈
表3.2 保险监管力度与保险企业经营选择的静态博弈(简化)
图3.2 监管人的混合策略
图3.3 保险企业的混合策略
图5.1 中国保险业整体偿付能力溢额估算(对数)
图5.2 中国保险业整体偿付能力充足率估算(%)
图5.3 中国保险业整体偿付能力充足率(估算)(%)(6个月平均)
图5.4 中国保险业整体偿付能力充足率趋势(估算)(%)(6个月平均)
图5.5 中国保险业整体偿付能力溢额趋势(估算)(对数)
图5.6 我国保险业发展趋势(对数)
表5.1 中国保险业有关统计指标相关性分析(相关系数×100)
表5.2 财产险公司保费收入状况表(2004年10月) 单位:万元
表5.3 人寿险公司保费收入状况表(2004年10月) 单位:万元
图5.7 保险创新的规模效应和学习效应
图5.8 保险创新的外部性
图5.9 垄断对创新的替代效应
图5.10 垄断对保险创新的挤出效应
表5.4 国内保险公司缺乏创新能力的博弈分析
表5.5 外资保险公司对我国保险创新影响的博弈分析
表5.6 自由竞争模式下保险创新的博弈分析
表6.1 我国保险中介机构设立数量表
表6.2 山西省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人才学历结构表(2001)
表6.3 中国保险中介机构执业形式和执业条件制度比较
发布时间: 2005-04-25
参考文献
- [1].中国省域保险监管制度研究[D]. 王毅.西南财经大学2011
- [2].中国保险监管质量研究[D]. 李薇.吉林大学2011
- [3].金融开放条件下我国保险安全问题研究[D]. 赵利胜.吉林大学2004
- [4].中国保险业经营模式变迁与监管机制创新[D]. 侯祖戎.华中科技大学2005
- [5].保险监管中的法定偿付能力度量问题研究[D]. 李健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6
- [6].中国政府保险监管体制研究[D]. 王冬芳.中国人民大学2005
- [7].中国保险业效率研究[D]. 吕秀萍.天津财经大学2007
- [8].中国保险监管环境研究[D]. 张胜.武汉大学2013
- [9].中国保单持有人利益保护制度研究[D]. 徐慧丹.西南财经大学2010
- [10].我国保险监管体系法律研究[D]. 祝杰.吉林大学2011
标签:商业保险监管论文; 成本收益均衡论文; 监管效率论文; 从业监管论文; 监管人才论文; 保险电子商务论文; 监管评价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