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进入20世纪以来,世界范围内城市化的进程不断加速推进。但是近年来,城市发展的主要形式是城市的无序扩张,这种形式与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城市的目标背道而驰。城市扩张在空间布局上的混乱和社会功能上的分离引起了一系列环境问题:交通需求剧增,城市环境受到更严峻的压力,城市发展问题激化。小汽车主导的出行方式成为现代城市居民生活的标志性特征,交通问题是现代城市发展中最突出的问题。“短距城市”理论认为,现代城市发展问题的根源是决策者错误的发展观和居民不正确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要解决这些复杂问题不能孤立的调整交通体系规划,而要通过城市发展过程中结构-功能的协同优化,提高可持续出行的普及率,引导城市的主体修正其行为,进而改变不科学的城市发展模式。“短距城市”就是一种面向生态城市和可持续发展理想的城市发展模式。除了论文的研究背景(第二章)和研究结论(第八章),本论文的主体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第三、四、五章)介绍“短距城市”的理论体系;第二部分(第六章)介绍“短距城市”综合评价方法体系;第三部分(第七章)评述“短距城市”的实践研究。论文的第一部分首先回顾了城市发展研究的理论发展历程,并梳理了和“短距城市”理论相关的各种经典理论和当代的重要思想流派,并对各种理论和思想流派的主要贡献和代表性成果进行了总结和分析评述,阐明了“短距城市”理论形成的理论基础和思想来源。“短距城市”是一种“供给导向型”城市发展模式,它的概念在区域尺度指自然包围城市的网络或线性多中心结构,在城区、邻里单元尺度包含结构紧凑、功能多样和景观优美三要素。“短距城市”的概念中蕴含了生态极限、演替性、多样性、协同共生性、优势种、最小限制因子、本地性等生态学内涵。“短距城市”是面向生态城市的一种城市发展模式,是实现生态城市理想的具体途径之一;“短距城市”是对新城市主义的继承和发展;“短距城市”是比“无车城市”、“低能耗城市”等相关概念更为综合的城市发展模式。“短距城市”的研究对象在空间尺度上以城区和邻里单元为主;选址用地类型上包括自然绿地、褐地和内城开发三种形式。“短距城市”的研究内容分两个层次:从复杂系统的角度,将城市发展研究分为表征城市发展的背景和基础的城市涵构子系统和表征城市发展具体内容的城市结构、交通运输、能流物流和社会经济四个子系统,分别研究各自系统的发展规律和相互间的关系;从城市发展的时间脉络看,“短距城市”理论要求关注整个城市发展的生命周期,而不仅仅是规划和设计的阶段。公众参与和评价监督贯穿整个周期发展的始终。对“短距城市”的评价管理包括回顾评价和展望评价两个层次。本论文还提出了以“对自然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危害最小化”和“人类福利和社区情感的最大化”为核心,包含分属五个研究子系统的15项“短距城市”发展的目标体系,以及以“短距离”和“适宜的高密度”为核心的25项“短距城市”内涵体系。“短距城市”模式强调理论对城市发展实践的指导意义,其理论体系的实现需要科学的综合评价方法提供保障。论文的第二部分首先在回顾了国内外相关的城市发展指标体系研究的基础上,以“短距城市”对子系统的划分方法构建指标体系的框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从备选指标集中筛选15项核心指标,构成评价指标体系(用于回顾评价),核心指标和辅助指标共同构成建设指标体系(用于展望评价)。其次,运用基于生物控制论的敏感性模型进行系统结构分析:构建准则矩阵,根据指标体系十五项核心指标相对于生物控制论十八项系统准则的相关性,评价指标体系结构的完整性;构建影响矩阵,根据核心指标之间的相互影响和被影响关系,对指标体系核心主题的系统角色进行辨识,分析各核心指标在评价系统中的地位,为制定相应的管理对策提供依据。最后,本论文分级构建了指标体系的综合评价指数,用以从整体综合和局部分析两个角度开展城市发展评价。对于三级核心指标,即评价指标体系,首先应用模糊逻辑学和标准函数对指标值进行标准化处理。通过评价玫瑰图的绘制,可以得到整个评价系统和三级核心指标两个层次的综合指数评价结果;对于二级指标主题(子系统),首先通过Delphi-AHP法对所有三级指标赋权值,再进行加权平均,计算各二级主题对应的主题综合指数。通过评价树的绘制,可以得到整个评价系统和二级主题两个层次的综合评价结果。论文的第三部分中,论文对“短距城市”的实证研究进行了评述。为了验证理论体系运用于城市发展和建设的可能性和有效性,提出“短距城市”理论的研究项目“生态城市:面向适宜城市结构和可持续交通体系的城市发展研究”在欧洲选择了七个分属不同国家和城镇、不同社会经济背景、不同空间尺度、不同自然气候条件的研究区域开展“短距城市”发展模式的实践研究。本文以笔者所负责的两个案例研究为主,通过案例研究的实践成果,对“短距城市”的理论内涵进行深入的阐释,并应用综合评价方法对案例研究在实施“短距城市”模式前后进行比较评价。最后,本文还论证了“短距城市”模式在中国城市发展中应用的可行性和必要性;从发展目标制定、规划程序、交通模式发展、综合评价方四个方面具体分析了“短距城市”对中国城市发展的启示和借鉴;提出了“短距城市”模式在中国应用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和不足。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堆焊修复的裂纹管道的失效评价方法[J]. 西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01)
- [2].难采储量优选及评价方法研究[J]. 科技风 2020(14)
- [3].基于高通量测序的伴随诊断试剂临床评价方法及运用[J].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0(07)
- [4].堰塞体稳定性快速评价方法研究[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20(09)
- [5].浅谈语文课前三分钟演讲与评价[J]. 文学教育(上) 2019(01)
- [6].国内外健康信息素养评价方法研究进展[J]. 中国公共卫生 2018(09)
- [7].加速企业创新方法探究[J]. 才智 2018(32)
- [8].基于证据理论的教师选拔评价方法研究[J]. 现代职业教育 2020(24)
- [9].体育评价方法的生成性研究[J]. 中国学校体育 2010(02)
- [10].如何进行评价教学[J]. 江西教育 2017(06)
- [11].MOOC综合评价方法及标准研究[J].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17(05)
- [12].初中英语教学形成性评价的方法研究[J]. 校园英语 2016(33)
- [13].略谈美术课堂教学的评价方法[J]. 陕西教育(教学版) 2016(10)
- [14].新课标下英语口语教学的有效评价[J]. 学子(理论版) 2016(24)
- [15].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评价方法探析——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例[J]. 知识文库 2016(23)
- [16].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渔船标准船型评价方法》的通知[J].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报 2017(02)
- [17].优化评价方法,提升小学英语课堂有效性[J]. 考试与评价 2016(12)
- [18].牛津初中英语教学的形成性评价方法运用[J]. 中学生英语 2017(08)
- [19].浅谈中小学教师评价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新课程(中) 2016(11)
- [20].新课改背景下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评价方法改革研究[J]. 新课程导学 2017(09)
- [21].高职英语教学中形成性评价方法改革探析[J]. 长江丛刊 2017(02)
- [22].优化评价方法 挖掘学生发展潜能[J]. 文理导航(下旬) 2017(02)
- [23].新课改背景下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评价方法的运用[J]. 祖国 2017(08)
- [24].良言一句三冬暖——教师评价方法初探[J]. 教师 2017(06)
- [25].基于统计学原理下的学生学业成绩评价方法探讨及策略[J]. 现代职业教育 2017(08)
- [26].“以生为本”品德评价新思路的探索[J]. 广西教育 2017(09)
- [27].例谈小学英语课程评价方法的多样性[J]. 疯狂英语(教学版) 2017(03)
- [28].高中英语课堂引入时文阅读的实践与探索[J]. 校园英语 2017(12)
- [29].初中英语教学中形成性评价方法的实施[J]. 作文成功之路(中) 2017(07)
- [30].基于台湾经验的大学生学习成长档案的建立与管理[J]. 艺术品鉴 2017(04)
标签:短距城市论文; 综合评价方法论文; 可持续出行论文; 网络多中心格局论文; 紧凑结构论文; 多功能论文; 敏感性模型论文; 分级评价指数论文; 指标评价玫瑰论文; 指标评价树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