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高磷锰矿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高磷锰矿,硫酸锰,可行性
高磷锰矿论文文献综述
李周强,高长安[1](2016)在《高磷锰矿制取硫酸锰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以高磷锰矿为原料进行制取硫酸锰的试验,探索用其制取硫酸锰的可行性,为更好地利用高磷锰矿资源和促进企业转型升级提供技术支持和保障。(本文来源于《现代矿业》期刊2016年09期)
黄国平[2](2015)在《高磷锰矿浸出液除磷工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钢铁产业的迅猛发展,逐渐带动了电解金属锰产业的飞跃发展,导致锰矿资源的需求日益增加。目前,我国锰矿资源以贫矿为主,高磷锰矿数量不断增加。其矿物组分复杂,杂质含量高,开采难度大,严重制约着我国的工业经济发展。磷是钢铁生产过程中的有害物质,会降低钢材的焊接性能、可塑性、冷弯性、韧性等,进而影响钢材产品质量。因此,研究有效的除磷工艺技术,提高低品位高磷锰矿的资源利用率,促进锰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所用的高磷锰矿选自重庆市城口县,Mn品位10.54%,P品位6.39%,P/Mn为0.391,还含有大量的杂质元素;锰的物相主要是碳酸锰相;磷主要以正磷酸钙、羟基磷酸钙、焦磷酸钙形式存在于磷灰石或胶磷矿中。高磷锰矿经硫酸浸取时,磷灰石溶解,p H降低,酸性增强,焦磷酸根逐渐转化为正磷酸根。因此,高磷锰矿浸出液中主要含有PO43-和少量的P2O74-。本文采用化学沉淀法对高磷锰矿浸出液进行除磷实验,重点研究了除磷剂的种类、投加量、反应p H条件对除磷效果的影响。实验确定了不同种类除磷剂的除磷效率,以及适宜的药剂投加量和反应p H条件。氧化钙和硫酸亚铁(Fe2+)对酸性高磷锰矿浸出液除磷效果不佳。硫酸铁(Fe3+)的最佳除磷条件为p H=3~5,n(Fe/P)=1.5~2,脱磷率可达99.64%以上。硫酸亚铁/双氧水(Fenton法)在p H为3~5时,n(Fe/P)=2,n(H2O2/Fe)=0.5~1.0条件下,磷的去除率达到99.83%,剩余磷含量低于13.32mg/L。聚合硫酸铁除磷的最佳p H值范围也为3~5,n(Fe/P)=0.75~1.0,除磷效果达到了99.76%~99.9%;硫酸铝对高磷锰矿浸取液除磷时,最佳的除磷条件为p H=4~5,n(Al/P)=1.0,可以获得99.71%的除磷率。采用聚合硫酸铁和硫酸铝复合除磷时,当加入的金属离子n(M/P)=n(Al/P)+n(Fe/P)>0.7时,可取得较高的除磷效率;并且Al3+投加量少,而聚Fe投加量多的情况下,磷浓度低于21.71mg/L,除磷效率符合要求。采用聚合硫酸铁-硫酸铝-氧化镧叁元复合除磷时,加入的La3+能够有效地提高相同条件下聚合硫酸铁-硫酸铝复合除磷的除磷效率。采用XRD、XRF、FT-IR等仪器对除磷后的沉淀物进行分析表征,确定了铁盐、铝盐、镧盐除磷机理。主要是利用Fe3+、Al3+、La3+水解产生大量的金属羟基络合物,能够吸附大量磷酸根,生成无定型结构的金属磷酸盐,实现除磷目的。但是吸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吸附一部分Mn2+,造成锰离子的损失。(本文来源于《重庆大学》期刊2015-05-01)
孙思[3](2012)在《高磷锰矿机械选矿及化学选矿脱磷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锰矿多为高磷锰矿,磷对钢铁危害甚大。近年来,随着钢铁产业的迅猛发展,我国锰系铁合金及金属锰产量快速增长,锰矿石的消费量也逐年增加,富锰矿日益减少,这使得矿物组成复杂的难选矿石所占比例日益增大,高磷锰矿的处理和资源化利用问题日益突出。因此,结合高磷锰矿的综合利用,研究经济有效的脱磷技术,是提高锰资源保障率,促进矿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针对重庆某高磷锰矿,首先利用多种分析手段从高磷锰矿资源化利用的角度对其基本性质进行了初步分析,然后分别采用机械选矿和化学选矿方法对其进行有效地脱磷试验,并详细讨论了各阶段对工艺效果起主要作用的参数条件。结论如下:本文所用的高磷锰矿石含水率低、密度在1.2-1.5g/cm~3。其固体相主要包括四磷化锰相、碳酸锰相、焦磷酸钙相等。锰矿石中主要含有Mn、P、Ca、Si等元素,其中锰含量达29.3%、磷含量2.7%、钙含量12.3%、硅含量9.7%、铁1.0%、铝0.87%等。在强磁选-反浮选脱磷实验中,探索了氧化石蜡皂用量、油酸钠用量、碳酸钠用量和硅酸钠用量对Mn回收率、P/Mn以及锰精矿回收率的影响。通过实验可知:强磁选一段选别,可分选出含锰31.3%、含磷0.66%,磷锰比0.021的锰精矿。当选取氧化石蜡皂用量0.8kg/t,油酸钠用量0.4kg/t,碳酸钠用量6kg/t,硅酸钠用量2.0kg/t进行反浮选实验时,矿石锰品位33.35,磷品位0.34,P/Mn0.010,锰回收率达到89.5%,精矿回收率84%,此时为最佳浮选效果。稀酸活化-类Fenton氧化-反浮选除磷实验:结果表明,选择在电场作用下用0.2mol/L硫酸浸出锰矿,同时添加双氧水使之与溶出的Mn2+构成类Fenton氧化体系促进有机磷解胶,最后将酸浸后的锰矿石进行反浮选脱磷实验,可使矿石磷品位降低至1.58,磷锰比降低至0.065,锰回收率92.9%。高温氧化焙烧-酸浸除磷实验:结果表明,经各个温度焙烧-酸浸后的锰矿石磷锰比均有所降低。当高磷锰矿在800℃和1000℃下焙烧-酸浸后锰品位有所提高,与原矿相比分别升高了14.5%和19.9%。当焙烧温度为1000℃时,高磷锰矿中P/Mn低至0.006,脱磷率达到91.4%,锰回收率为97.0%。电场强化加酸浸取除磷实验:结果表明,直接用硫酸浸取高磷锰矿时,有电场的情况下锰的浸出率较高,与添加软锰矿的实验相比,锰浸出率也较高。利用酸浸过程中溶出的Ca~(2+)、Mg~(2+)等离子与磷酸盐直接生成难溶物除去部分磷,并在此基础上投加石灰浆以及调节pH值联合除磷,当石灰浆投加固液比为1:15,溶液pH值为3.0时,浸出液除磷率可达98.1%,锰的损失率仅为4%。对除磷后的硫酸锰溶液进行除铁-电解实验,结果表明,金属锰能够在阴极板上沉积。(本文来源于《重庆大学》期刊2012-04-01)
张文山,何东平,石朝军,李基发,梅光贵[4](2010)在《高磷锰矿除磷方法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论述了高磷锰矿除磷的方法原理,工艺流程、技术条件和试验结果;获得了电解金属锰平均含磷0.000 85%较低的好结果。(本文来源于《中国锰业》期刊2010年02期)
陶长元,刘晓波,杜军,刘作华,曹渊[5](2007)在《高磷锰矿浸取除磷的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某高磷锰矿为原料,以硫酸浸出,通过考察矿浆浓度、反应温度、浸出时间、搅拌速度、酸浓度对矿石中锰和磷的浸出效果,提出了浸取过程中抑制高磷矿石磷浸出的最佳条件;并讨论了浸出液中除杂的工艺条件。实验得到的最佳浸出工艺为:在60℃矿浆浓度为40 g/L的0.5 mol/L的硫酸中,调节转速为50~100 r/min,浸出时间持续45~60 min左右,矿石中锰的浸出率可以达到95%以上。结果表明,在浸出后期通过调节溶液pH,可以降低浸出浆中的磷,脱磷率可以达99%以上。(本文来源于《中国锰业》期刊2007年03期)
陈桢[6](2007)在《高磷锰矿解磷微生物选育及解磷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锰矿多为高磷锰矿,磷对钢铁危害甚大。传统锰矿脱磷工艺均存在设备能耗大,环境污染严重等缺点。为此,提出了资源综合利用程度高,环境污染小,能耗成本少的微生物脱磷技术。本文研制出一种新的解磷微生物,为开发经济有效的锰矿微生物脱磷新技术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工艺参数。从湘潭锰矿矿区植物根系土壤中分离出多株菌株,通过溶磷圈法初筛和摇瓶复筛,筛选出解磷效果较好的菌株9株,其中效果最好的P69溶磷量为12.75 mg/100mL,对P69进行了初步鉴定,确认为青霉属。以P69为出发菌株,进行了紫外和微波的复合诱变。通过诱变后菌株在PKO固体培养基和液体培养基上的结果选育高效解磷菌株,其中以紫外—微波复合诱变后菌株UM-5解磷效果最好,其解磷量达到为27.78mg/100mL,是出发菌株解磷量的2.18倍。通过实验,确定其具有较好的遗传稳定性。以菌株UM-5为研究对象,对其培养条件进行了四因素叁水平的正交实验。通过对正交实验结果的数据处理,得到培养条件对UM-5的影响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pH值,摇床转速,水浴温度,接种量。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单因素实验和培养基组分影响实验,确定了最佳培养条件及组分为:蔗糖28 g,KNO3 3.5 g, Ca_3(PO_4)_2 0.9 g ,FeSO_4 0.01g,KCl 0.5g,MgSO_4 0.5g,蒸馏水1000mL,初始pH 5.0,摇床转速150 r/min,水浴温度30℃,接种量10 mL。在此条件下,UM-5的五天的解磷量为45.74mg/100mL,解磷效率达到50.8%。对菌株UM-5进行耐金属离子Mn2+、Fe2+和目的矿石的驯化。通过驯化,菌株得到了改良,大大提高了活性。以驯化菌进行了锰矿脱磷实验,考察了各因素对锰矿脱磷效率的影响。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矿石粒度为-74μm,矿浆浓度15%,装液量为100mL时,经重金属离子和矿浆驯化培养的菌株UM-5的解磷率可达77.8%,是原始菌的4.77倍,是诱变菌的1.57倍。驯化菌处理的高磷锰矿P/Mn由原来的0.0109降为0.0024,符合冶金用锰的要求。(本文来源于《湘潭大学》期刊2007-05-01)
张萍萍,田学达,张小云,陈桢[7](2006)在《一种黑曲霉对高磷锰矿脱磷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简要分析了高磷锰矿石脱磷的必要性;总结了当前脱磷工艺的研究现状及方法;讨论了微生物脱磷的地球化学和生化基础,探讨了微生物脱磷的机理。从锰矿石中磷的存在形态着手,用一株诱变得到的黑曲霉进行了高磷锰矿脱磷试验。通过该方法,对磷的质量分数为0.19%的锰矿石,磷的去除率为78.5%,脱磷后锰矿中磷的质量分数下降为0.04%。(本文来源于《矿业研究与开发》期刊2006年05期)
张萍萍[8](2006)在《高磷锰矿微生物脱磷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微生物在环境保护方面的应用前景越来越广阔。本文就微生物在锰矿石的脱磷领域进行了菌种的选育、菌株的鉴定、PM55菌株微生物学特性、脱磷条件的优化、以及该菌株脱磷的机理进行了初步研究。本文通过一系列试验,从多种样品中广泛筛选脱磷菌,共筛选得脱磷效果较好的脱磷菌8株,且均为霉菌,分别为PM1、PM2、PM12、PM22、PM55、PM63、PM64、PM66。其中,PM55脱磷效果最好,经进一步鉴定,确认为曲霉属。以PM55菌株为出发菌株,进行紫外诱变,并根据PM55诱变后在PKO固体及液体培养基的脱磷效果来指示诱变效应,选育出一株脱磷能力明显提高的菌株PM-2-9。菌株PM-2-9溶磷量比未诱变前增加了1.8倍左右。因此,菌株PM-2-9将作为以后的脱磷研究试验的菌源。利用正交试验对菌株PM-2-9的培养条件进行优化,得到了脱磷培养条件影响的重要性顺序。在此基础上,开展单因素试验进一步研究确定了菌株PM-2-9的最佳培养条件。其最佳培养基条件为:发酵母液1L、Ca3(PO4)2 0.9g/L、葡萄糖4.0 g/L、NaNO3 0.3 g/L、培养基初始pH值6.0左右、水浴温度30℃、摇床转速150r/min,培养时间4d。在此结果上的进行发酵,溶磷量为118.81mg/L。在上述培养条件下,对菌株PM-2-9进行了脱磷特性研究,讨论了脱磷的机理。结果表明,脱磷的原因除了菌株代谢产有机酸外可能还包括菌株过量摄磷。因此,脱磷试验采用摇瓶培养菌株直接脱磷,而不是用发酵液脱磷。对菌株PM-2-9进行耐重金属离子和目的矿石的驯化。驯化培养后的菌株,活性得到较大程度的提高,实现了菌株的改良。比较了原始菌和驯化菌对目的矿石的脱磷率,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结果。初步确定了菌株PM-2-9对高磷锰矿脱磷的工艺参数,为进一步的研究打下了良好的试验基础。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矿石粒度为-74μm、矿浆浓度15%、接种量为10%条件下,经重金属离子和矿浆驯化培养的菌株PM-2-9的脱磷率是未驯化菌1.46倍,脱磷率达85.21%。驯化菌处理的高磷锰矿P/Mn由原来的0.0109降为0.0016,符合冶金用锰的要求。高磷锰矿微生物脱磷运行成本低,不产生二次污染,工艺简单,既有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来源于《湘潭大学》期刊2006-05-01)
张萍萍,田学达,刘树根,陈桢[9](2006)在《高磷锰矿脱磷技术研究现状与展望》一文中研究指出总结了高磷锰矿石脱磷技术的现状,对强磁选—反浮选、强磁选—焙烧、强磁选—黑锰矿、炉外脱磷、还原焙烧—氨浸和微生物脱磷技术进行了分析,认为微生物脱磷能耗低,无污染,锰回收率高,是值得重视和深入研究的方法。(本文来源于《中国锰业》期刊2006年01期)
张永伟[10](2005)在《高磷锰矿微波辐射—强磁选联合工艺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0.20 mm粒级用微波辐射-强磁选联合选矿工艺和单纯强磁选工艺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前者比后者富锰效应更佳,一次锰产率提高20%达70%,给矿锰品位提高3.49%~7.70%达31%~36%,锰回收率提高5.08%~11.42%达82%~88%,且有一定降磷作用,给矿降磷率为10.71%~48.00%,但精矿磷含量没有降低,提示微波强磁联合选矿工艺在氧化脱磷方面仍需进一步研究。(本文来源于《中国锰业》期刊2005年04期)
高磷锰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我国钢铁产业的迅猛发展,逐渐带动了电解金属锰产业的飞跃发展,导致锰矿资源的需求日益增加。目前,我国锰矿资源以贫矿为主,高磷锰矿数量不断增加。其矿物组分复杂,杂质含量高,开采难度大,严重制约着我国的工业经济发展。磷是钢铁生产过程中的有害物质,会降低钢材的焊接性能、可塑性、冷弯性、韧性等,进而影响钢材产品质量。因此,研究有效的除磷工艺技术,提高低品位高磷锰矿的资源利用率,促进锰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所用的高磷锰矿选自重庆市城口县,Mn品位10.54%,P品位6.39%,P/Mn为0.391,还含有大量的杂质元素;锰的物相主要是碳酸锰相;磷主要以正磷酸钙、羟基磷酸钙、焦磷酸钙形式存在于磷灰石或胶磷矿中。高磷锰矿经硫酸浸取时,磷灰石溶解,p H降低,酸性增强,焦磷酸根逐渐转化为正磷酸根。因此,高磷锰矿浸出液中主要含有PO43-和少量的P2O74-。本文采用化学沉淀法对高磷锰矿浸出液进行除磷实验,重点研究了除磷剂的种类、投加量、反应p H条件对除磷效果的影响。实验确定了不同种类除磷剂的除磷效率,以及适宜的药剂投加量和反应p H条件。氧化钙和硫酸亚铁(Fe2+)对酸性高磷锰矿浸出液除磷效果不佳。硫酸铁(Fe3+)的最佳除磷条件为p H=3~5,n(Fe/P)=1.5~2,脱磷率可达99.64%以上。硫酸亚铁/双氧水(Fenton法)在p H为3~5时,n(Fe/P)=2,n(H2O2/Fe)=0.5~1.0条件下,磷的去除率达到99.83%,剩余磷含量低于13.32mg/L。聚合硫酸铁除磷的最佳p H值范围也为3~5,n(Fe/P)=0.75~1.0,除磷效果达到了99.76%~99.9%;硫酸铝对高磷锰矿浸取液除磷时,最佳的除磷条件为p H=4~5,n(Al/P)=1.0,可以获得99.71%的除磷率。采用聚合硫酸铁和硫酸铝复合除磷时,当加入的金属离子n(M/P)=n(Al/P)+n(Fe/P)>0.7时,可取得较高的除磷效率;并且Al3+投加量少,而聚Fe投加量多的情况下,磷浓度低于21.71mg/L,除磷效率符合要求。采用聚合硫酸铁-硫酸铝-氧化镧叁元复合除磷时,加入的La3+能够有效地提高相同条件下聚合硫酸铁-硫酸铝复合除磷的除磷效率。采用XRD、XRF、FT-IR等仪器对除磷后的沉淀物进行分析表征,确定了铁盐、铝盐、镧盐除磷机理。主要是利用Fe3+、Al3+、La3+水解产生大量的金属羟基络合物,能够吸附大量磷酸根,生成无定型结构的金属磷酸盐,实现除磷目的。但是吸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吸附一部分Mn2+,造成锰离子的损失。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高磷锰矿论文参考文献
[1].李周强,高长安.高磷锰矿制取硫酸锰试验[J].现代矿业.2016
[2].黄国平.高磷锰矿浸出液除磷工艺研究[D].重庆大学.2015
[3].孙思.高磷锰矿机械选矿及化学选矿脱磷研究[D].重庆大学.2012
[4].张文山,何东平,石朝军,李基发,梅光贵.高磷锰矿除磷方法的研究[J].中国锰业.2010
[5].陶长元,刘晓波,杜军,刘作华,曹渊.高磷锰矿浸取除磷的实验研究[J].中国锰业.2007
[6].陈桢.高磷锰矿解磷微生物选育及解磷特性研究[D].湘潭大学.2007
[7].张萍萍,田学达,张小云,陈桢.一种黑曲霉对高磷锰矿脱磷的研究[J].矿业研究与开发.2006
[8].张萍萍.高磷锰矿微生物脱磷技术研究[D].湘潭大学.2006
[9].张萍萍,田学达,刘树根,陈桢.高磷锰矿脱磷技术研究现状与展望[J].中国锰业.2006
[10].张永伟.高磷锰矿微波辐射—强磁选联合工艺试验研究[J].中国锰业.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