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力标准思想在新苏南模式中的实践和探索

生产力标准思想在新苏南模式中的实践和探索

论文摘要

生产力标准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之一,是衡量社会发展水平的根本标准。新苏南模式经过对原有苏南模式的两次改制,变革了原有单一的集体所有制经济,大力发展股份制企业、私有企业以及外资、合资企业,实现了生产力的大幅提高。本文以生产力标准思想为中心,探讨了在新苏南模式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生产力标准的实践情况:在制度创新方面,所有制以及政府职能两个层次上的改革,拓展了生产要素各方面的效能,促进了生产要素的结合;资金创新方面,大量引进外资以及民间资本的繁荣,带来了生产资料的丰富,劳动者素质和就业量的提高,保证了生产力的高速发展;科技方面,企业的技术创新促使苏南生产力水平得到了全面的提升。本文还与时俱进地提出了现代生产力标准应有的新内容:环境保护、社会协调合作、人才的重视和培养都是现代生产力持续发展的基础所在,新苏南模式在今后的发展中要注重土地和水资源的保护,加强模式内外的协调与合作,重视和积极培养人才,确保苏南地区生产力的可持续发展。

论文目录

  • 绪论
  • 第一章 生产力是衡量社会发展的最终标准
  • 1.1 生产力标准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 1.1.1 马克思主义生产力标准思想的一般理论
  • 1.1.1.1 生产力标准思想形成的渊源
  • 1.1.1.2 马克思主义生产力标准思想
  • 1.1.2 马克思主义生产力标准思想的丰富和发展
  • 1.1.2.1 邓小平生产力标准思想
  • 1.1.2.2 “三个代表思想”是对生产力标准思想的再次创新
  • 1.2 生产力标准的核心内容
  • 1.2.1 生产力要素体现生产力的水平与性质
  • 1.2.2 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重要标志
  • 1.2.2.1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标准中的重要因素
  • 1.2.2.2 科学技术促进生产力实现方式的转变
  • 1.2.3 生产方式的矛盾运动状况决定生产力的实现
  • 1.2.4 生产力标准中应有的时代创新内容
  • 1.2.4.1 保护自然是现代生产力标准的应有之义
  • 1.2.4.2 社会协调合作是现代生产力标准的必要内容
  • 1.2.4.3 重视和培养人才是现代生产力发展的重要保证
  • 第二章 新苏南模式的形成及其生产力成就
  • 2.1 苏南模式的特点成就及其局限
  • 2.1.1 苏南模式的特点与成就
  • 2.1.2 90 年代以来苏南模式的发展困境
  • 2.2 新苏南模式的形成及其成就
  • 2.2.1 苏南模式的两次所有制改制
  • 2.2.1.1 一次改制
  • 2.2.1.2 二次改制
  • 2.2.2 新苏南模式的发展特点和生产力成就
  • 2.2.2.1 新苏南模式的发展特点
  • 2.2.2.2 新苏南模式创造的生产力成就
  • 第三章 生产力标准思想在新苏南模式中的实践与发展
  • 3.1 制度创新是新苏南模式发展的基本前提
  • 3.1.1 所有制改革是新苏南模式充满活力的保证
  • 3.1.1.1 所有制改革是新苏南模式发展中生产力标准的要求
  • 3.1.1.2 所有制改革是新苏南模式振兴的起点
  • 3.1.1.3 所有制改革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
  • 3.1.2 政府制度创新是新苏南模式运行的根本保证
  • 3.1.2.1 政府职能是影响苏南生产力实现的重要因素
  • 3.1.2.2 新苏南模式中政府职能的转化
  • 3.2 资金创新是新苏南模式发展的强大动力
  • 3.2.1 外资的大量引进是促进新苏南模式生产力发展的重要途径
  • 3.2.2 引进外资对生产力发展的影响
  • 3.2.3 民间投资是推动新苏南模式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因素
  • 3.3 科学技术创新是新苏南模式发展的关键因素
  • 3.3.1 新技术的大量开发和运用带来生产力的巨大发展
  • 3.3.2 企业技术创新是新苏南模式生产力发展的关键基石
  • 3.4 生产力标准在新苏南模式发展中的新要求
  • 3.4.1 坚持生态治理与环境保护是新苏南模式生产力持续发展的前提
  • 3.4.2 注重模式内外的辩证协调发展是新苏南模式生产力持续发展的保证
  • 3.4.2.1 辩证看待苏南模式的发展
  • 3.4.2.2 注重模式内外的协调发展是生产力持续发展的整体要求
  • 3.4.3 重视人才培养、理顺消化与创新的关系是新苏南模式生产力持续发展的关键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相关论文文献

    • [1].论生产力标准[J]. 广东培正学院学报 2010(01)
    • [2].新阶段的群众路线和中国共产党[J]. 领导决策信息 2018(06)
    • [3].对生产力标准的辩证理解——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J]. 济南职业学院学报 2008(06)
    • [4].必须坚持社会主义生产力标准与价值标准的统一——兼与汪海波、何伟与胡钧等三位教授商榷[J]. 经济学动态 2011(11)
    • [5].坚持生产力标准:改革开放成功的根本原因[J]. 人民论坛 2018(33)
    • [6].试论中国共产党判断社会公正的生产力标准[J]. 生产力研究 2009(14)
    • [7].略论生产力标准的相对性与绝对性[J]. 生产力研究 2008(21)
    • [8].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几个问题[J]. 实事求是 2012(05)
    • [9].马克思生产力理论的财政解读[J]. 经济研究参考 2017(09)
    • [10].科学把握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研究中的唯物史观——兼评“生产关系决定生产力论”和“唯生产力标准论”[J]. 清华政治经济学报 2014(01)
    • [11].邓小平生产力标准思想的历史维度及其当代价值[J]. 成功(教育) 2013(16)
    • [12].论生产力标准与价值标准的统一[J]. 江汉论坛 2012(09)
    • [13].坚持生产力标准,践行科学发展观,做学院科学发展的引领者[J]. 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04)
    • [14].科学发展观视角中的生产力[J]. 南京财经大学学报 2008(02)
    • [15].新阶段的群众路线和中国共产党[J]. 中国领导科学 2017(09)
    • [16].试论党的纯洁性建设的衡量标准[J]. 中共太原市委党校学报 2015(04)
    • [17].唯物史观实践标准与生产力标准的统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哲学新探[J]. 喀什师范学院学报 2010(04)
    • [18].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思考[J]. 今日南国(理论创新版) 2008(05)
    • [1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哲学思考[J].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S2)
    • [20].再谈中日关系史分期的标准问题——比较汪向荣和苏崇文关于中日关系史划分问题的观点[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 2010(09)
    • [21].生产力标准与人民利益标准的辩证关系[J]. 新西部(理论版) 2014(18)
    • [22].要充分认识公有制主体地位在我国的厚重价值——兼与赵振华教授商榷[J]. 管理学刊 2011(03)
    • [23].正确全面理解生产力标准 实现科学发展观[J].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2008(08)
    • [24].浅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功能思维模式演进[J]. 新西部(理论版) 2013(20)
    • [25].论人的个性发展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J].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6)
    • [26].生态文明视域下生产力标准新论[J]. 当代经济研究 2013(10)
    • [27].关于判断经济制度先进落后和工作是非的生产力标准与价值标准[J]. 经济学动态 2011(10)
    • [28].试论党的纯洁性建设的衡量标准[J]. 中共山西省直机关党校学报 2015(04)
    • [29].实践语境与生产力标准——对马克思主义是“道德相对主义”的回应[J]. 道德与文明 2019(05)
    • [30].生产力标准新论[J]. 经济研究导刊 2015(07)

    标签:;  ;  ;  ;  

    生产力标准思想在新苏南模式中的实践和探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