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本文分为四大部分。第一章主要讨论的是黄国彬与香港的宗教文化的因缘。在此章节中,以香港社会与宗教、黄国彬的西学背景与宗教情怀及永远的“童年”和“故乡”情结三部分为展开的线索,首先探讨处在香港经济社会的浪潮中,文人学者的思想及其对创作的影响,在这部分着重强调的是香港的宗教文化对黄国彬的影响;其次通过追溯黄国彬的西方治学的背景,来进一步阐述他的宗教情怀;最后,通过他特有的两种“童年情结”和“故乡情结”来说明“宗教情怀”在黄国彬现实生活中的反映。第二章主要论述的是黄国彬作品中的“孤独意识”,从他的大量作品中所表达出来的这种“孤独意识”,主要体现在都市中的孤独和知识分子与文学的孤独两方面。通过阐述黄国彬在都市中的孤独和文学上的孤独,我们可以发现宗教情怀对他的这种“孤独意识”的深化作用。第三章主要论述了黄国彬“孤独意识”的内涵,分别从他的“孤独意识”与精神家园的守望、“孤独意识”与社会良心及“孤独意识”与文学的真挚三方面来探讨。结语部分总结了黄国彬作品中的“孤独意识”与“宗教情怀”,让我们对黄国彬的整体创作的思想根源有一个整体的认知和感悟,从而让我们更好地了解宗教文化与香港作家的相互影响和不可分割的关系。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弗洛姆人本主义思想理念对网络世界的思考[J]. 中外企业家 2010(10)
- [2].自由意志的不可能实现——西方文学作品中的孤独意识[J].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1)
- [3].浅析石评梅散文的孤独意识[J]. 散文百家(理论) 2020(05)
- [4].孤独意识与死亡意识——弗吉尼亚·伍尔夫文学创作心理探析[J].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2013(12)
- [5].孤独意识与死亡意识——弗吉尼亚·伍尔夫文学创作心理探析[J]. 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4(01)
- [6].孤独与回归——丽水诗人叶丽隽诗歌艺术论[J].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04)
- [7].论卞之琳诗歌的孤独意识[J]. 柳州师专学报 2015(02)
- [8].彼岸一个人的舞蹈——论安妮宝贝小说的孤独意识[J].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2008(03)
- [9].论村上春树文学作品中的消极性[J]. 柳州师专学报 2010(02)
- [10].人生从不散场的孤独——麦卡勒斯小说与张爱玲小说孤独意识的探讨[J].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S2)
- [11].试析《黄金时代》中的孤独意识[J]. 名作欣赏 2020(30)
- [12].精神守望者的孤独歌吟——“拉萨派”代表作家贺中诗歌论[J]. 民族文学研究 2013(05)
- [13].爱伦·坡小说中的孤独意识及其美学意义[J].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1)
- [14].鲁迅与川端康成的孤独意识对其小说漂泊题材的影响[J]. 红河学院学报 2016(06)
- [15].双重文化下孤独意识的重构——解读村上春树的作品[J]. 求知导刊 2015(10)
- [16].论迟子建小说的孤独意识[J]. 参花(文化视界) 2013(02)
- [17].孤独不是悲剧,无法孤独才是——论加缪作品的孤独意识[J]. 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学报 2020(05)
- [18].论萨都剌诗词中的孤独意识[J]. 语文学刊 2015(11)
- [19].论村上春树作品中的孤独意识[J]. 青春岁月 2013(15)
- [20].弗吉尼亚·伍尔夫文学创作心理探析[J].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10(07)
- [21].执着地独行——浅论沈从文的孤独意识[J]. 科技信息 2009(10)
- [22].试论陶渊明的孤独意识[J]. 科技风 2010(05)
- [23].萧红创作中的孤独意识[J].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08(10)
- [24].浅析石评梅孤独意识对其作品的影响[J].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 2010(06)
- [25].倪拗拗和简·爱的孤独及女性意识比较[J]. 文学教育(上) 2014(04)
- [26].论索科洛夫电影中的孤独意识[J].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3)
- [27].鲁迅的孤独意识及其小说创作[J]. 名作欣赏 2008(14)
- [28].论亚历山大·索科洛夫电影中的孤独意识[J]. 齐鲁艺苑 2013(03)
- [29].当代文学品牌的里程碑《平凡的世界》艺术特点研究[J]. 艺术品鉴 2015(07)
- [30].丁玲现代创作中女性意识与孤独意识的嬗变[J]. 湖南城市学院学报 20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