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壳聚糖作为一种天然的碱性聚合物材料,近年来已成为质子交换膜研究领域中的热点。纯壳聚糖干膜在室温下的质子传导率极低,相当于绝缘材料。为此,本文对壳聚糖进行质子酸掺杂、离子液体掺杂等改性处理,使其成为质子导体。实验探索了壳聚糖膜的制备方法。制备了硫酸-壳聚糖、磷酸-壳聚糖、草酸-壳聚糖、氨基三甲叉磷酸(ATMP)-壳聚糖四种质子酸-壳聚糖复合膜。质子酸的掺杂使质子电导率得到提高,然而复合膜的机械性能较掺杂前有所下降。室温下,掺杂硫酸、草酸、ATMP的壳聚糖膜的拉伸强度分别由纯膜的71.58 MPa降低至27.11 MPa、63.05 MPa、8.51 MPa。ATMP含量为34.78%的壳聚糖复合膜在相同条件下电导率提高最大,30℃无水条件下,其电导率为3.08×10-5 S·cm-1;当温度为140℃时,该复合膜的电导率达1.55×10-3S·cm-1。制备了1-丁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盐(BMIMPF6)、氯代1-丁基,3-甲基咪唑盐(BMIMCl)、三氟乙酸丙胺盐(TFAPA)三种离子液体与壳聚糖的复合膜。离子液体的掺杂使壳聚糖膜的质子电导率得到了显著的提高,但膜的机械性能由71.58MPa下降至36.89 MPa以下。其中,BMIMCl-壳聚糖(摩尔比1:1)复合膜的电导率最高,50℃时其干膜的电导率为1.05×10-4 S·cm-1,当温度达到240℃时,其电导率增至1.19×10-2S·cm-1。本实验还对硫酸、草酸、氨基三甲叉磷酸、BMIMCl、TFAPA几种物质与壳聚糖的复合膜进行了红外分析、热失重分析及机械强度测定。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含(4-磷酸)苯侧基聚芳醚砜的合成及杂化[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10(06)
- [2].侧基磺酸型含氟聚芳醚的合成[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08(05)
- [3].阳极水含量对车用燃料电池性能影响[J]. 电源技术 2018(09)
- [4].改性聚偏氟乙烯接枝共混聚苯乙烯磺酸膜的制备与性能[J]. 物理化学学报 2009(10)
- [5].PEM燃料电池阴极传质过程的二维数值模拟[J]. 电源技术 2009(11)
- [6].国产材料燃料电池膜电极的性能研究[J]. 电源技术 2009(03)
- [7].船用燃料电池参数监控系统[J]. 上海海事大学学报 2008(01)
- [8].2MW氢燃料电站运行情况[J]. 中国氯碱 2018(02)
- [9].基于不同电极位置的PEMFC运行特性研究[J]. 电源技术 2012(02)
- [10].扩散层孔隙率随机分布对燃料电池性能的影响[J].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 2010(03)
- [11].国内外车用燃料电池研究现状及思考[J]. 现代商贸工业 2019(10)
- [12].主链刚性对磺化聚芳醚砜电解质膜性能的影响[J].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2012(05)
- [13].磺化含芴聚醚醚酮酮的合成及与八苯胺基POSS的杂化[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12(06)
- [14].PEMFC液滴阻断流道传输现象研究[J].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2009(01)
- [15].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模型的比较分析与仿真[J]. 电源技术 2011(12)
- [16].PEMFC超调现象的研究[J]. 电池 2008(02)
- [17].PEMFC二维稳态水传输模拟分析[J].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2010(05)
- [18].氢燃料电池的应用研究进展[J]. 山东化工 2015(09)
- [19].PEMFC冷起动仿真模型发展现状及进展[J]. 电源技术 2009(04)
- [20].浅论燃料电池的国内外研究与进展[J]. 现代化工 2010(S2)
- [21].PEMFC在不同电流密度下的冷起动特性仿真[J]. 电池 2009(03)
- [22].氢燃料电站在氯碱工厂的成功应用[J]. 氯碱工业 2018(04)
- [23].燃料电池技术发展及应用现状综述(上)[J]. 现代车用动力 2018(02)
- [24].直接利用葡萄糖的液流催化燃料电池改进[J]. 环境工程学报 2018(10)
- [25].氢能燃料电池的能效因数和法拉第效率因数的测定[J]. 物理通报 2014(07)
- [26].基于正交试验的低压燃料电池性能[J].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12)
- [27].燃料电池技术发展及应用现状综述(下)[J]. 现代车用动力 2018(03)
- [28].流道对ab-PBI膜高温燃料电池阴极传质的影响[J].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02)
- [29].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用催化剂碳载体对比[J]. 上海汽车 2013(07)
- [30].不同膜微生物燃料电池的性能[J]. 太阳能学报 20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