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浅述体育课信息反馈的方法和作用(论文文献综述)
周思俊[1](2021)在《完整-核心环节的分解教学法在广州体育学院乒乓球限选课教学中的实验研究》文中指出
朱瑶[2](2021)在《小学生体育课中高强度身体活动水平的影响因素研究 ——以上海市18所小学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不足已成为全球共同面对的卫生健康问题。通过研究分析身体活动不足问题的成因,寻求提高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水平的有效途径是当前公共健康的热点与焦点。小学阶段是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也是养成良好身体活动习惯的重要时期。学校是小学生进行身体活动的重要场所,学校组织的体育课则是小学生身体活动的主要载体,肩负着为学生提供系统性身体活动的教育职能。然而我国目前尚无体育课堂教学因素与小学生体育课身体活动水平之间关系的研究。体育教学是一个整体系统,只有充分优化调控其构成要素,如学生、教师、教学组织以及教学环境等因素,才能使体育课堂活动在学生体质健康的促进中发挥最大效益。因此,小学生在体育课上的身体活动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是探讨如何提升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水平的关键切入点,是制定小学生身体活动水平提升方案的重要依据。研究目的:描述小学生体育课身体活动水平的整体状况,以及其在性别、BMI、城郊区域等特点上存在的差异;分析影响小学生体育课中高强度身体活动水平的因素;针对当前上海市小学体育课中高强度身体活动时间的积累现状,提升针对性建议及改善方案。研究方法: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测试法、访谈法和数理统计法探究小学生的体育课身体活动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本研究使用Acti Graph GT3X+型号的三轴加速度计对上海市6个区随机抽取的18所小学共545名学生的44节体育课身体活动水平进行测量;使用《体育课开展情况与影响因素的调查问卷》对学生背景信息、体育课安排情况以及影响因素进行调查;使用SPSS21.0统计软件和Excel 2016对所有采集的问卷数据和身体活动水平进行录入。采用描述性统计对问卷数据以及小学生体育课堂身体活动的整体情况进行分析;采用T检验和方差分析探讨不同性别、BMI、城郊区域学生的身体活动水平的差异;采用相关分析及回归分析探讨不同因素与学生体育课中高强度身体活动水平的影响。研究结果:(1)在一节35 min的常规体育课中,学生平均静态行为时间为16.50min,约占体育课总时间的47.14%;平均低强度身体活动时间为10.66 min,约占体育课总时间的30.47%;平均中高强度身体活动时间为7.84 min,约占体育课总时间的22.39%。(2)不同性别小学生体育课的中高强度身体活动水平存在显着性差异,其中男生显着高于女生(M男=8.35 min,M女=7.82 min,P<0.05);不同BMI小学生体育课的中高强度身体活动水平没有显着性差异(M体重过低=8.03min,M体重正常=7.88min,M超重=7.68min,P>0.05);不同城乡区域小学生体育课的中高强度身体活动水平存在显着性差异,且城区小学生体育课中高强度身体活动时间高于郊区小学生(M城=8.21min,M郊=7.69min;P<0.05)。(3)学生参与体育课的态度(β=0.130,P<0.05)与学生对体育课增强成就感的认知(β=0.135,P<0.05)对小学生体育课中高强度身体活动水平有显着的影响;教师的教龄(β=-0.212,P<0.05)与教师的责任心(β=0.015,P<0.05)对小学生体育课中高强度身体活动水平具有显着的影响;教学内容(β=0.151,P<0.05)与教学评价反馈(β=0.121,P<0.05)对小学生体育课中高强度身体活动水平有显着的影响;学习氛围(β=0.189,P<0.05)与同伴支持(β=0.073,P<0.05)对小学生体育课中高强度身体活动水平有显着的影响。研究结论:(1)上海市小学生体育课中高强度身体活动水平与健康促进的推荐量还有很大差距。小学生体育课平均MVPA时间仅为7.84 min,占体育课总时间比例为22.39%,未达到课堂总时间的50%的推荐量;(2)不同性别学生之间体育课中高强度身体活动时间差异显着,表现为男生高于女生;城郊区域学生之间体育课中高强度身体活动时间差异显着,表现为城区学生高于郊区学生;而不同BMI学生之间体育课中高强度身体活动时间不具有显着差异;(3)持有积极体育态度且能够从体育课中获得较高成就感的学生体育课MVPA时间更长;教龄较短、责任心较高的体育教师所在班级的学生有更长的MVPA时间;在教学组织过程中,教学内容趣味性越强、师生互动越积极,学生的MVPA时间越长;营造积极的体育学习氛围,鼓励积极的同伴互动,有助于学生体育课MVPA时间的累积。
赵丽红[3](2021)在《健身气功组合练习对初中学生注意力影响的实验研究》文中提出健身气功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之一,被列为健康中国建设的重点扶持项目,具有“调心”“调身”“调息”的独特功效。健身气功注重“调心”,要求动作导引和意识活动相配合,意随形走,这和注意力机制中对意识的控制相吻合。因此本研究以促进健身气功在青少年人群的传播为导向,以健身气功、注意力及中医相关的理论依据为切入点,着重探讨健身气功对初中学生注意力的影响。在验证现有大众化的健身气功功法(本研究以健身气功·易筋经为例)对注意力影响的基础上,重在探究重新编排的针对调养心脑而专门设计的健身气功组合与健身气功·易筋经对注意力干预的效果差异,为健身气功对初中学生注意力的干预提供理论依据及实践参考,进而为健身气功在青少年人群中的推广注入强有力的动力。本研究首先运用文献资料法,通过梳理健身气功的“调心”机理以及中医有关注意力分析的文献,确定选取调养心脑功效针对性更强的动作,进而提出论题;再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明确组合练习的编排方法;然后用上述方法再结合特尔菲法和数理统计法筛选所需动作、进行动作排序、规划动作间连接,直到最后编排出完整的组合,同时确定将健身气功·易筋经作为对照组要习练的功法,以对比两者对注意力效果的差异。之后,经实验法对注意力影响效果进行验证,具体内容:(1)实验对象:石家庄市行唐县实验中学七年级三个班学生。(2)实验内容:实验组习练健身气功组合,对照1组习练健身气功·易筋经,对照2组正常上体育课。(3)实验时间:2020年9月到12月,为期十六周。(4)实验实施过程:分为跟练模仿单个动作、独立熟悉整套功法、强化练习意识导引三个阶段。(5)实验测试指标:以注意力的分配、广度、稳定性和转移四个品质为指标。最后运用数理统计法与逻辑分析法将实验前后的测试数据进行分析,得出实验结果。研究结果:(1)在注意力稳定性方面,通过16周不同内容的健身气功干预后,对照1组、实验组、对照2组注意力稳定性测试结果分别为18.500±1.202、20.340±1.197、16.44±1.550,实验前后3个组的P值分别为0.035、0.000和0.342。另外,对照1组和对照2组之间P=0.037;对照1组和实验组之间P=0.032;对照2组和实验组之间P=0.000。这表明对照1组和实验组的得分比对照2组差异更显着,且实验组得分明显优于对照1组得分。(2)在注意力分配方面,实验干预后对照1组、实验组、对照2组测试结果分别为29.980±2.013、27.080±1.819、24.38±2.009,3个组实验前后检验的P值分别为0.001、0.036、0.716。另外,对照1组和对照2组之间P=0.000;实验组和对照2组之间P=0.048;对照1组和实验组之间P=0.034。这表明实验干预后对照1组和实验组比对照2组得分有显着性差异,且对照1组明显优于实验组得分。(3)在注意力转移方面,干预后对照1组、实验组、对照2组的测试结果分别为98.6±11.431、100.04±8.757、83.52±8.987,3个组实验前后检验的P值分别为0.024、0.025、0.947。另外,对照1组和对照2组之间P=0.040;实验组和对照2组之间P=0.009;对照1组和实验组之间P=0.841。这表明实验干预后对照1组和实验组比对照2组得分有显着性差异,但对照1组和实验组之间无显着性差异。(4)在注意力广度方面,干预后对照1组、实验组、对照2组注意力广度的测试结果分别为75.100±6.224、76.840±4.537、77.620±4.668,3个组实验前后的P值分别为0.765、0.918、0.504,P值均大于0.05。另外,对照1组和对照2组之间P=0.517;实验组和对照2组之间P=0.810;对照1组和实验组之间P=0.651。这表明实验干预前后各组间和组内的注意力广度均无差异。研究结论:1、健身气功组合编排:本组合由四套功法中对调养心脑针对性更强的动作编排而成,并经专家认定编排合理,且经实验验证其对注意力影响效果显着,尤其是注意力稳定性。2、健身气功对初中学生注意力四个品质的影响:(1)针对调养心脑而专门设计的健身气功组合比健身气功·易筋经更能够显着提高初中学生注意力的稳定性,对提高初中学生注意力具有核心影响力。(2)健身气功组合练习可显着提高初中学生注意力转移、注意力分配和注意力稳定性,其与对照功法健身气功·易筋经有同样效果。(3)健身气功组练习对初中学生注意力广度的影响效果不显着,与对照功法健身气功·易筋经得到同样结果。(4)除注意力广度外,对其余三个注意力品质的影响程度上,两个健身气功组优于普通体育组。
王凯[4](2021)在《上海市高中体育专项化羽毛球课程教学质量调查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认为好的教育就是培养终身体育者,但经过小学到中学十几年的体育学习,学生却未能掌握一项运动技能,基于帮助学生熟练的掌握一项运动技能,提高运动兴趣及运动参与,形成良好的锻炼习惯,着重培养其终身体育意识。上海市于2012年,以全市17所高中为试点,率先开启了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改革工作。经过这几年的不断发展,上海市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改革,已经由实验阶段转向全面推广阶段。因此,高中体育专项化课程的教学质量,成为上海市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改革全面推广阶段最重要的保证。本文以上海市高中体育专项化羽毛球课程教学质量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观察法、测量法、数理统计法、因子分析法以及逻辑分析法,对8所抽样高中的羽毛球专项课教学质量进行了调查研究,并分析影响课程教学质量的因素,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1.大部分羽毛球专项课教师在课前对教案准备情况较好,教学目标制定较合理,比较符合学生实际水平。但就专家对教案评阅情况来看,仍有三成专家认为教案文字使用的规范程度不高,教学目标设定与教学内容选择的不合理等现象。2.羽毛球专项课形成了以“学生自评为主,师评和互评为辅”的课堂评价形式。教师在专项课教学中语言较准确、动作示范较准确、反馈语言具体、总体反馈质量较高。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关系良好,形成了很好的课堂氛围。3.随着上海市高中体育专项化课程改革的推进,羽毛球专项班学生的技能普遍有所提高,但体能却未有明显增长,在四项素质考核中,仅有速度素质略有提升,男生在引体向上,女生仰卧起坐项目,以及耐力素质等均有所下降。根据观课发现,羽毛球专项课中存在静态教学偏多,中段频率运动占比大,未能有较高强度的身体活动,教师在课程安排也存在一定问题,没有很好的组织学生进行体能训练,这也是学生体能未有增长的主要原因。4.经过羽毛球专项课学习后,学生的运动兴趣普遍得到提升。试点学校羽毛球专项班学生,对羽毛球专项技能掌握情况良好,但对专项技能的运用还未达到自动化阶段,教师在专项课堂教学中未能对学生进行很好的体育品德培养,学生在课外未能自主进行体育锻炼,其终身体育意识培养效果不佳。5.羽毛球专项课程结束后,对第一批与第二批试点学校羽毛球专项班学生的专项技能再次进行测试,各项技能得分较前测都有很大提升,表明高中体育专项化改革一直处于利好趋势。在进行深入分析后发现,第一批试点学习羽毛球专项班学生技术掌握情况,要优于第二批试点学校羽毛球专项班学生。6.通过因子分析,将羽毛球专项课程教学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归为羽毛球专项课程教学因素,教师因素,学生因素,学校体育环境因素,学校管理因素这五大因素。在今后的羽毛球专项课程教学改革中也是需着重考虑和改善的,希望本研究所得出的结论,为推动上海市高中体育专项化改革的良性发展和全面实施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孟丝雨[5](2020)在《高校网球专项教学改革 ——以橙球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使用橙球训练在高校网球专业学生初学阶段产生的效果和影响作为研究对象,以16名湖南体育职业学院2018级社会体育专业网球专项的零基础学生为实验对象进行实验,将分别使用橙球和标准球进行学习的两个随机实验组学习网球一段时间后的测试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本次研究的意义在于,在初学过程中利用器材降低学习难度,提高学生的入门速度,让学生在初学阶段快速克服对球的不适应,用更短的时间结合技术与击球,在完成教学进度的基础上提高学习质量。实验组每周上3次课,每次课的时长为90分钟,总上课时间为15周,一共45次课。所有测试时间全部包含在其中。从第五周起,每周一至周五,每人每天课后完成500个墙球,至墙球测试结束,共15天。主要测试内容为底线正手定点多球、底线反手定点多球、发球和场地对打测试,并在实验中期加入墙球测试。测试分别对以上五个项目进行数量测试评分,并对底线正手、底线反手和发球进行技术动作评分。通过实验我们得到8组数据,橙球组所有项目的评分均值都高于标准球组,且通过SPSS的独立样本T检验后,所有数据的P值均小于0.05,检验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在底线正、反手和发球技术的初学过程中,橙球的训练效果都要优于标准球训练。对于每一个刚接触网球的人来说,橙球相较于标准球重量更轻,弹性更小,球速更慢,使用橙球更易于掌握,这也符合教学中从易到难的学习原理。所以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在网球运动的入门阶段,将常规的标准网球替换成气压只有50%的橙球,可以提高学生的入门速度,让学生在初学阶段快速克服对球的不适应,用更短的时间结合技术与击球,在完成教学进度的基础上提高学习质量。
王裕霖[6](2019)在《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中的媒介责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从2014年最近一次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调研结果看,我国青少年的体质健康整体情况不容乐观(如近视率居高不下)。同时,随着媒介技术及其相关应用的迅猛发展,媒介对人们的社会生活产生多方面潜移默化的影响。基于此,本文拟从媒介化社会背景出发,运用媒介责任理论、健康信念模型等相关理论,结合相关专家建议,在科学界定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中媒介责任的定义的基础上,提出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的促进过程中媒介应该履行相关责任的缘由,构建媒介应履行社会责任的具体内容,揭示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中媒介责任的履行现状。本研究不仅是对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促进领域相关理论的扩充和媒介责任理论研究领域的丰富,同时也从媒介传播层面为增强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的实践提供了可借鉴的参考模式。以“媒介责任”、“体质健康”、“青少年”、“履行现状”、“媒介沉溺”等为关键词,通过多种途径收集与本研究相关的文献资料并归纳分析。从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中媒介责任的概念、缘由、内容等层面,初步构建了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中媒介责任的理论框架;运用问卷调查法,选取上海、江苏、浙江、安徽4省市(分别选取1个省会城市和1-2个县级市为调查区域)的993名中小学生为研究对象(问卷调查对象),从青少年个体层面了解其媒介使用情况;同时,结合对10名家长的深度访谈,从质性层面揭示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中媒介责任履行的实然状态。研究结果显示,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中的媒介责任定义可分为广义和狭义定义。狭义定义指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媒介及其从业人员在传播活动(包括传统媒体的媒体传播活动与新媒体的媒体传播活动)中,为促使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提高应履行的法律、道德等公共责任和社会义务。广义定义泛指当前媒介化社会中的所有传播活动(包括传统媒体的媒体传播活动与新媒体的媒体传播活动)对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影响因素产生作用的过程中其应该履行的社会责任。媒介及其中的从业人员作为责任主体,通过信息的收集、加工与一定的传播行为或者活动对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对青少年体质健康的社会影响因素产生一定作用,在此过程中媒介应承担这一系列社会责任。根据问卷调查数据及访谈结果,揭示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中媒介责任履行的现状:在体质健康知识方面,新媒介成重要获取途径;在体育技能传授方面,媒介对青少年个体影响较大;在体质健康氛围强化方面,媒介的强化责任有待提升;在体质健康意识引领方面,媒介对健康素养影响优于体育素养;在不良习惯矫正方面,青少年不良习惯的纠正须多媒介合作;在媒介沉溺防制方面,家庭、学校、社会亟需借助媒介的合力。构建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过程中媒介履行责任的模式,建立“媒介—体育素养与生活方式—健康水平”的传播模式。其中,从媒介出发,将其划分为媒介自身的内容创新以及媒介的功能,共为两条逻辑路径,分别是“媒介内容—体育素养——健康水平”和“媒介功能—生活方式—健康水平。”为强化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媒介责任的履行,建议媒介提升内容品质,提高青少年的体质素养与健康素养;在传播活动中,呼吁青少年减少屏幕时间,增强自我控制力,合理使用媒介产品;鼓励青少年参与室外活动与体育运动,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
李博[7](2018)在《学科交叉视域下我国体育学知识演化的多维研究》文中提出从学科交叉视角出发,运用文献资料调研、历史分析、社会网络分析、文献计量分析、内容分析、逻辑分析等方法,从历史、知识流动、研究内容三个维度对体育学学科知识演化进行研究。历史维度主要采用历史分析的方法梳理体育学各分支学科和改革开放以前我国体育学的发展脉络,知识流动维度主要是结合学科交叉测度指标体系、托尼比彻的学科分类理论、社会网络理论对改革开放至今体育学学科交叉态势进行量化分析,研究内容维度主要采用知识图谱的方式展示并分析体育学和不同学科群交叉的研究热点。研究结果表明:1、体育学的演化经历了“问题研究形态”、“研究领域形态”、“学科范畴形态”三个阶段,学科交叉是体育学形成和壮大的主要途径。体育学最原始的知识形态是以运动技术或者是运动技能为表现形态的实践性知识,为了满足科学化需求,和医学、教育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交叉,逐渐演化成为一个包含众多分支学科的综合性知识体系。2、我国体育学经历了清末效仿德日,民国学习欧美,新中国成立初期全面学苏,改革开放以后全面发展四个阶段。和西方相比我国体育学发展是非线性、碎片化的,但在学科起源、学科演进动力、学科结构演化等方面都存在相似之处。改革开放以后的我国体育学逐渐形成了中国特色的体育理论体系,在知识体系日渐完善的同时逐渐彰显出更多的学术性。3、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体育学知识体量和知识流量都实现了跨越式的增长,知识体量的变化是非线性的波动的,经历了复苏期、指数增长期、逻辑增长期3个阶段,知识流量的增长是线性的,呈现出持续增长的态势。和其他学科相比,体育学在整个学科体系中的地位较低,学科开放性不高,学科知识体量的增长大部分都是学科“自繁衍”的结果。北京奥运会后,这些现象在逐渐改观,学科开放性在逐渐增加,体育学由“外延式发展”逐渐转向“内涵式发展”。4、我国体育学和外部学科交叉呈现出两大趋势。一是从学科交叉的多样性来看,和体育学交叉融合的学科数量越来越多,学科交叉的跨度越来越大,体育学和外部学科交叉所形成的知识流量的分配由混乱向着有序化发展,学科之间的交叉关系逐渐稳固。二是从学科交叉的聚和性来看,体育学和外部学科交叉融合的强度越来越大,学科交叉网络密度越来越高,学科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5、苏联模式对我国体育学知识体系的影响非常明显,随着体育人文社会学科的勃兴,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体育学开始了“科学革命”,进入21世纪后“科学革命”逐渐结束,体育学进入“常规科学”阶段,通过“范式融合”我国体育学由偏向自然科学、教育学的知识体系演化成为综合性的知识体系。6、在现代科学聚合性发展趋势推动下和学科之间可通约性的规制下,我国体育学知识流出和知识流入两个视角下学科交叉呈现出趋同化的发展趋势。体育学和应用科学、软科学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和纯科学、硬科学的关系越来越疏远,体育学向着“软性化”、“实用化”的方向发展。生物学医学学科群、教育学心理学学科群、经济学学科群成为了体育学关系最为稳定的3个交叉学科群。7、和体育学交叉文献数量最多的是教育学心理学学科群,其次是经济学学科群、医学生物学学科群、信息科技学科群、人文类学科群、法学政治学管理学学科群。体育学和不同学科群交叉形成的研究热点存在“边缘效应”,体育学和远缘学科交叉尽管研究成果数量不多,但是研究成果的丰富度、异质度更高,研究热点的数量也相对更多。8、北京奥运会对体育学和外部学科的交叉融合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无论是高频关键词、高突现率关键词还是聚类标注词,奥运会是出现次数最为频繁的词汇,几乎每一个学科交叉领域都有涉及奥运会的研究。在北京奥运会的关照下,体育学学科内部的扩张力和学科外部的渗透力不断增强,使得体育学和外部学科的交叉融合进一步深化。9、理论研究薄弱是体育学学科地位低下的根本原因。大部分的学科交叉研究都是其他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单向渗透至体育学领域,体育学无法贡献出具有影响力的理论。理论贫乏和方法的缺失使得体育学在和其他学科进行知识交换时总是扮演知识受馈者的角色,无法形成有效的知识回馈,为此付出的代价就是让渡学科的话语权,造成的后果就是体育学和其他学科在交叉融合的过程中始终处于被动地位。
王培宇[8](2018)在《河南省高中篮球选项教学班学生技战术能力培养状况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体育课程改革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教育部在2003年和2017年分别颁布修订了《普通高中体育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在《标准》中强调要一切为了学生,要“以学生为本”,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和特长,让学生自主地选择教学课程,培养学生养成终身锻炼地意识。新课程标准强调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实施素质教育,关注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主动参与到体育运动的积极性,培养科学锻炼的意识习惯,对高中体育课进行改革,实施选项教学。高中体育选项教学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多彩,教学手段更加多样化,教学评价更加灵活,在很大程度上顺应了高中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及规律,能够满足学生的锻炼需求,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篮球是高中生最喜欢的运动项目之一,参与度比较高。但在走访调查中发现高中篮球选项班技战术教学缺乏系统性,教学内容简单,在文献调查中发现篮球选项班学生技战术能力培养方面文献较少,学生在篮球选项课中掌握了哪些技能,学会了哪些战术,教师如何培养技战术能力,有必要进行深入研究。本文用过文献法、访谈法、实地调查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逻辑法等研究方法对河南省高中篮球选项教学进行调查研究,了解学生掌握技战术能力情况,梳理总结成功经验,对现有存在问题提出解决对策,以促进学生提高篮球运动能力,并为推进篮球选项教学更好的发展提供参考依据。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河南省示范性高中开设篮球选项教学的时间较长,有绝大多数的学校开设了五年以上,而且都是从高一开始开设篮球选项教学班;大部分学校的场地能满足教师对篮球技战术能力的教学需求;篮球选项班普遍都存在着学生人数过多的情况。2.大部分教师将培养学生兴趣,使学生掌握一技之长,熟练掌握项目的基本动作和让学生自觉运用掌握的运动技能参加体育活动及竞赛为培养学生技战术的目标。在篮球技术的教学中,大部分教师教授的技战术内容学生基本上能够完成并会指定分组让学生进行练习交流,大多数学生认为教师按照学生技战术掌握熟练程度进行内容衔接比较合理,教学模式和方法新颖,很喜欢教师上课,仅有少部分数的学生认为自己学习篮球技战术存在一定的难度。3.绝大部分学生对学校开展篮球选项教学持支持态度,而且大部分学生选择篮球选项课是也是因为兴趣爱好,对于选择篮球项目的目的,大部分学生是为了增进健康、增强体质,有少部分学生认为自身有基础,可以有效提高运动技术水平,也可以放松身心,恢复体力。4.河南省示范性高中在选项课编班方面是所有专项全部统一编排分班,教师在制定教学内容时,大多数教师选择简单容易的内容,偏重基本技术教学,少部分教师会考虑到学生想学的内容和实战性强的技战术,缺乏战术类内容教学,进攻战术的教授比例高于教授防守战术。大部分学生希望学习到更多基本技战术,少数学生希望学习到关于裁判竞赛的拓展知识。大部分学生对于篮球基本技术掌握程度好,对于篮球战术掌握情况不容乐观。5.在篮球选项班的学习中,有大部分的教师认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处于积极的状态,绝大多数学生的运动技术水平提高,可以基本掌握所学的篮球运动技能,更喜欢打篮球并且增强了体能,在课余时间也会经常的参加篮球体育活动,少数学生养成了体育锻炼的习惯,树立了终身体育的意识。6.在篮球选项教学的评价体系中,绝大多数的教师选择了通过知识与技能的方法考核评价,有少部分的教师会参考学生平常的学习态度,情意表现和合作精神进行评价,多数学生认为增加篮球教学考核可有效激发学习积极性。7.河南省高中篮球选项教学的主要问题是开展比例较低,在示范性高中开展篮球选项教学的比例还不足10%;篮球选项班班级学生人数较多,学生水平差异大,无法进行区别对待;教师所教技战术内容不够系统,战术内容较少,存在教学不严谨放养式教学的情况;对学生期末考核标准不明确,学生参与课外篮球活动和竞赛少。8.促进篮球选项教学班学生技战术能力培养应该增加体育选项教学宣传工作,重视学生技能培养;实施分层教学,以学生技战术基础能力分开教学,精选学科内容,课程内容结构化,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增加篮球选项课考核,建立多元学习评价体系,制定课外活动任务,增加校内联赛;加大篮球体育教师的师资力量,加强在岗篮球体育教师再培训。
陶羊羊[9](2017)在《“官方话语”和“民间话语”的对接 ——近代我国民众体育官方话语体系的历史演变》文中研究说明体育话语是人们和体育“互动”时产生的言语行为,它代表着民众对体育的需求、理解,表达着喜欢、不满、愤怒等各种情绪。体育话语来源于生活,同时又记录着民众和体育的互动,研究体育话语可以了解民众对体育需求的转变,为当下民众体育发展提供历史经验。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历史与逻辑分析法以时间为线索对近代我国民众体育官方话语体系历史演变展开研究。研究主体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对话语、话语体系、民众体育概念进行界定;第二部分阐述了什么是“官方话语”,什么是“民间话语”,分析了“官方话语”和“民间话语”的特点;第三部分是构建官方话语和民间话语对接的理论基础;第四部分梳理了不同时期政府发布的体育文件,对《奏定学堂章程》、《壬子癸丑学制》、《推广体育计划案》、《国民体育法》、《国民体育实施方针》从话语主体、语境、文本三个方面进行话语分析,并阐述这一时期内官方话语和民间话语对接的主要矛盾、矛盾产生原因和解决措施,总结民众体育官方话语体系的演变规律;第五个部分是历史经验和现实启示。
张文博[10](2017)在《网球专项课程准备活动的应用研究》文中指出一堂完整的网球课程应该分为课前准备活动、教学训练的主体内容、以及课后的拉伸活动,而与教学训练的主体内容相比,课前的准备活动则容易被忽略。基本上,课前准备活动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之后的课堂教学的实践效果,所以不容忽视,因此研究这个课题的初衷就是将网球课前的准备活动与实际上课内容紧密联系起来。根据北京体育大学体育教育专业2015级网球专项班的学期计划安排,从而设计出针对每堂课的准备活动,选取一个班作为实验班,采用设计出的准备活动;选取另一个班作为对照组,按照老师原有的设计进行,并在学期结束后,对实验班学生进行相关ITN技术水平标准评估,最终形成一套完整的学期准备活动计划,以确保准备活动与专项训练相吻合,从而获得使准备活动与正式上课训练内容很好的连贯起来,目前根据在中国知网所能查到的资料来看,在网球教学的准备活动方面的研究较少,且主要为近些年所着,可以基本判断在关于网球准备活动的研究方面还处于刚刚起步的状态。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实验法,通过三轮实验,四个环节的专门性准备活动设计网球专项班学生准备活动基本方案并加以实施,由此能更好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准备活动与正式教学内容做到有效过渡,并与正式上课教学训练内容基本相关。结论如下:在准备活动方案的干预下,还是对学生的技术水平提高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形成一套针对网球专项课的专门性准备活动;在教学评价上可以实现准备活动与正式教学内容的有效衔接,使学生可以更快更便捷的接受上课所学所练的内容。
二、浅述体育课信息反馈的方法和作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述体育课信息反馈的方法和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2)小学生体育课中高强度身体活动水平的影响因素研究 ——以上海市18所小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1.1 国家对促进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的重视 |
1.1.2 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与体质健康具有重要关系 |
1.1.3 体育课是儿童青少年进行身体活动的重要途径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身体活动的概念、分类、测量与评价 |
2.1.1 身体活动的概念 |
2.1.2 身体活动的分类 |
2.1.3 身体活动的测量与评价 |
2.2 身体活动与身心健康的相关研究 |
2.3 国内外关于学生体育课中高强度身体活动水平的研究 |
2.3.1 国内关于学生体育课中高强度身体活动水平的研究现状 |
2.3.2 国外关于学生体育课中高强度身体活动水平的研究现状 |
2.4 影响学生体育课中高强度身体活动水平的相关因素研究 |
2.4.1 个体因素 |
2.4.2 教师因素 |
2.4.3 课堂教学因素 |
2.5 小结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问卷调查法 |
3.2.3 测试法 |
3.2.4 访谈法 |
3.2.5 数理统计法 |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
4.1 上海市小学生体育课身体活动水平总体情况 |
4.2 不同性别小学生体育课身体活动水平的差异分析 |
4.3 不同 BMI 小学生体育课身体活动水平的差异分析 |
4.4 城郊区域小学生体育课身体活动水平的差异分析 |
4.5 小学生体育课中高强度身体活动水平的影响因素 |
4.5.1 学生因素对体育课中高强度身体活动水平的影响 |
4.5.2 教师因素对体育课中高强度身体活动水平的影响 |
4.5.3 教学组织因素对体育课中高强度身体活动水平的影响 |
4.5.4 教学环境因素对体育课中高强度身体活动水平的影响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件 1:家长告知书 |
附件 2:体育课开展情况与影响因素的调查问卷 |
附件 3:访谈提纲 |
(3)健身气功组合练习对初中学生注意力影响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文献综述 |
1.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1.1 健身气功 |
1.1.2 注意力 |
1.1.3 意识 |
1.2 研究现状 |
1.2.1 健身气功的研究现状 |
1.2.2 注意力的研究现状 |
小结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资料法 |
2.2.2 访谈法 |
2.2.3 特尔菲法 |
2.2.4 实验法 |
2.2.5 数理统计法 |
2.2.6 逻辑分析法 |
2.3 研究思路构架图 |
2.4 研究创新 |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
3.1 健身气功组合练习的编创 |
3.1.1 健身气功组合练习编创的指导思想和习练目标 |
3.1.2 健身气功组合练习的编排程序 |
3.1.3 动作选取的原则和组合编排规则 |
3.1.4 以书籍和文献为主的理论依据 |
3.1.5 以专家调查结果为依据 |
3.1.6 以实验验证的干预结果为依据 |
3.1.7 健身气功组合练习的内容及音乐 |
3.2 健身气功对初中学生注意力影响的实验结果与分析 |
3.2.1 实验前实验组与对照组注意力测试结果分析 |
3.2.2 实验前后各组注意力稳定性品质差异分析 |
3.2.3 实验前后各组注意力分配品质差异分析 |
3.2.4 实验前后各组注意力转移品质差异分析 |
3.2.5 实验前后各组注意力广度品质差异分析 |
结论与建议 |
研究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4)上海市高中体育专项化羽毛球课程教学质量调查及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1.1 上海市全面推进高中体育专项化改革的契机 |
1.1.2 进一步推进高中体育专项化课程改革的需要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高中体育专项化概念研究 |
2.1.2 体育课程教学质量的概念界定 |
2.2 国内外相关研究 |
2.2.1 国内关于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的研究 |
2.2.2 国内外关于教学质量评价研究 |
2.3 综述小结 |
第3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问卷调查法 |
3.2.3 专家访谈法 |
3.2.4 测量法 |
3.2.5 数理统计法 |
3.2.6 因子分析法 |
3.2.7 逻辑分析法 |
第4章 结果与分析 |
4.1 上海市高中体育专项化羽毛球课程教学准备质量分析 |
4.1.1 羽毛球专项课程教案准备质量分析 |
4.1.2 羽毛球专项课程教学目标质量分析 |
4.1.3 教学内容质量分析 |
4.2 上海市高中体育专项化羽毛球课程教学过程质量分析 |
4.2.1 羽毛球专项课程教学步骤安排的质量分析 |
4.2.2 羽毛球专项课程教法与学法的质量分析 |
4.2.3 羽毛球专项课教学评价分析 |
4.2.4 课堂氛围 |
4.2.5 人际关系 |
4.3 上海市高中体育专项化羽毛球课程教学效果分析 |
4.3.1 学生羽毛球专项技能掌握与运用情况分析 |
4.3.2 学生羽毛球专项技术技评成绩分析 |
4.3.3 学生体能发展情况分析 |
4.3.4 学生运动兴趣发展情况分析 |
4.3.5 学生体育品德及情意表现培养 |
第5章 上海市高中体育专项化羽毛球课程教学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
5.1 因子分析KMO和 Bartlett检验 |
5.2 因子提取 |
5.3 因子分析结果 |
5.3.1 羽毛球专项课程教学因子 |
5.3.2 教师因子 |
5.3.3 学生因子 |
5.3.4 学校体育环境因子 |
5.3.5 学校管理因子 |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6.2.1 完善激励考核机制 积极开展教学视导 |
6.2.2 拓宽师资选聘渠道 加强教师技能培训 |
6.2.3 探讨专项技术特点 把握重点优化方案 |
6.2.4 改良基础场地设施 营造良好教学环境 |
6.2.5 合理安排专项练习 强化身体素质训练 |
6.2.6 及时总结课堂反馈 扫除专项教学盲点 |
附录 1 上海海市高中体育专项化羽毛球课程教学质量调查及影响因素研究(教师问卷) |
附录2 上海市高中体育专项化羽毛球课程教学质量调查及影响因素研究(专家问卷) |
附录3 上海市高中体育专项化羽毛球课程教学质量调查及影响因素研究(学生问卷) |
附录4 专项技能测试方法及评分标准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高校网球专项教学改革 ——以橙球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小结 |
第2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分析法 |
2.2.2 数据收集法 |
2.2.3 专家访谈法 |
2.2.4 实验法 |
2.2.5 数理统计法 |
2.3 实验设计 |
2.3.1 实验课程设计的理念与思路 |
2.3.2 实验对象与分组 |
2.3.3 实验时间与地点 |
2.3.4 实验器材 |
2.3.5 训练计划 |
2.3.6 测试方法 |
第3章 实验结果 |
3.1 橙球训练对墙球练习水平的影响 |
3.2 橙球训练对底线正手击球水平的影响 |
3.3 橙球训练对底线反手击球水平的影响 |
3.4 橙球训练对发球水平的影响 |
3.5 橙球训练对场地对打练习水平的影响 |
3.6 橙球训练对技术评分的影响 |
3.6.1 橙球训练对底线正手技术评分的影响 |
3.6.2 橙球训练对底线反手技术评分的影响 |
3.6.3 橙球训练对发球技术评分的影响 |
第4章 讨论 |
4.1 墙球训练 |
4.1.1 墙球训练的作用 |
4.1.2 橙球对墙球训练的影响 |
4.2 对底线技术的影响 |
4.2.1 多球练习对底线技术的意义 |
4.2.2 橙球对底线技术训练的影响 |
4.3 对发球技术的影响 |
4.4 对场地对打的影响 |
4.5 对技术动作的影响 |
4.6 实验存在的不足 |
4.7 论文的创新点 |
第5章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学生基本情况测试登记表(男) |
附录 B 学生基本情况测试登记表(女) |
附录 C 墙球考核登记表 |
附录 D 场地对打考核评分表 |
致谢 |
(6)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中的媒介责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向 |
1.2.1 影响青少年体质健康的因素 |
1.2.2 媒介责任及其相关研究进展 |
1.2.3 媒介传播对青少年体质健康的影响 |
1.2.4 国外相关研究进展 |
1.2.5 综述小结 |
1.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研究方法 |
2 核心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核心概念 |
2.2 理论基础 |
3 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中媒介责任的结构 |
3.1 缘由: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中媒介为何履责 |
3.1.1 缘于媒介的社会公器定位 |
3.1.2 缘于媒介的社会功能 |
3.1.3 缘于媒介特别是新媒介传播存在的问题 |
3.2 内容: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中媒介应履行的主要责任 |
3.2.1 青少年体育与健康课堂的延伸责任 |
3.2.2 青少年体育参与行为的促进责任 |
3.2.3 青少年体质健康负面影响的遏制责任 |
4 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中媒介责任履行的实然状态 |
4.1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
4.1.1 问卷调查对象 |
4.1.2 访谈对象 |
4.2 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中媒介责任履行现状 |
4.2.1 健康知识:新媒介成重要获取途径 |
4.2.2 体育技能:媒介对青少年个体影响较大 |
4.2.3 氛围强化:媒介的积极影响有待提升 |
4.2.4 意识引领:体育素养的引领责任有待提高 |
4.2.5 习惯矫正:青少年不良习惯的纠正须多媒介合作 |
4.2.6 沉溺防制:家庭、学校、社会亟需借助媒介形成合力 |
5 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中媒介责任模式及履行策略 |
5.1 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中媒介责任模式 |
5.2 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中媒介责任履行策略 |
5.2.1 提升媒介内容品质,培育青少年体育健康素养 |
5.2.2 增强青少年自我控制力,呼吁合理使用媒介产品 |
5.2.3 鼓励青少年参与体育运动,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 |
6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7 致谢 |
8 参考文献 |
9 附件 |
(7)学科交叉视域下我国体育学知识演化的多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体育学科研究 |
二、学科交叉研究 |
三、体育学学科交叉研究 |
第三节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一、研究目标 |
二、研究内容安排 |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五节 研究难点及创新点 |
一、研究难点及解决办法 |
二、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研究起点与分析维度的确立 |
第一节 学科的考辨和理解 |
一、学科的起源 |
二、学科的内涵 |
第二节 研究起点的确立 |
第三节 分析维度的确立 |
一、宏观层面——历史维度的确认 |
二、中观层面——知识流动维度的确认 |
三、微观层面——研究内容维度的确认 |
四、三个维度之间的逻辑关系 |
第三章 历史维度下我国体育学学科交叉知识的演化 |
第一节 体育学主要分支学科演化历程 |
一、主要分支学科的确认 |
二、体育教育学 |
三、运动生理学 |
四、运动训练学 |
五、体育心理学 |
六、体育社会学 |
七、各个分支学科演化的特点 |
第二节 中国体育学学科演化历程 |
一、晚清时期(1860年-1910年) |
二、民国时期(1911年-1948年) |
三、改革开放前新中国(1949年-1977年) |
四、改革开放之后新中国((1978年-至今) |
五、中国体育学演化的特点 |
第三节 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
一、学科演进路径模型 |
二、学科交叉的动力机制 |
第四节 学科交叉视野下体育学演化路径分析 |
一、问题研究形态(15世纪文艺复兴至18世纪末) |
二、研究领域形态(18世纪末至19世纪末) |
三、学科范畴形态(19世纪末至今)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知识流动维度下我国体育学学科交叉知识的演化 |
第一节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第二节 我国体育学知识流动总体特征 |
一、我国体育学知识产量增长趋势 |
二、我国体育学跨学科知识流量增长趋势 |
第三节 基于自引与被自引对我国体育学跨学科知识流动的考察 |
一、我国体育学学科自引分析 |
二、我国体育学学科被自引分析 |
第四节 基于学科交叉测度指标对我国体育学学科交叉发展态势的考察 |
一、学科交叉评价模型的构建和测度指标的选取 |
二、1981-1985年我国体育学学科交叉发展态势 |
三、1986-1990年我国体育学学科交叉发展态势 |
四、1991-1995年我国体育学学科交叉发展态势 |
五、1996-2000年我国体育学学科交叉发展态势 |
六、2001-2005年我国体育学学科交叉发展态势 |
七、2006-2010年我国体育学学科交叉发展态势 |
八、2011-2015年我国体育学学科交叉发展态势 |
第五节 基于知识流动网络对我国体育学学科交叉结构演化的考察 |
一、研究方法和数据的获取 |
二、知识流入视角下我国学科交叉结构演化 |
三、知识流出视角下我国学科交叉结构演化 |
四、对于我国体育学学科体系的探讨 |
第六节 基于学科分类对我国体育学亲缘学科演化的考察 |
一、研究方法和数据的获取 |
二、知识流入视角下我国体育学亲缘学科演化 |
三、知识流出视角下我国体育学亲缘学科演化 |
四、对体育学学科性质的探讨 |
第七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研究内容维度下我国体育学学科交叉知识的演化 |
第一节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一、文献检索策略 |
二、学科交叉知识的挖掘 |
三、学科交叉知识的展示 |
第二节 体育学与医学、生物学学科群交叉研究热点演化 |
一、身体素质训练 |
二、学生体质健康 |
三、运动对身体机能、身体素质的影响 |
四、运动损伤 |
五、老年人体育 |
六、运动性疲劳 |
七、肥胖 |
第三节 体育学与教育学、心理学学科群交叉研究热点演化 |
一、竞技运动心理学 |
二、体育教学 |
三、体育教育心理学 |
四、基础教育阶段体育教育 |
五、农村学校体育 |
六、体育专业研究生教育 |
第四节 体育学与经济学学科群交叉研究热点演化 |
一、体育产业与体育市场化 |
二、体育营销 |
三、各分支产业的相关研究 |
四、体育旅游 |
第六节 体育学和信息科技学科群交叉研究热点演化 |
一、体育计算机辅助教学 |
二、体育传播 |
三、体育媒介事件 |
四、体育新闻 |
五、训练、比赛信息化 |
六、体育文献计量 |
第七节 体育学与人文类学科群交叉研究热点演化 |
一、奥林匹克文化 |
二、体育史 |
三、体育文化产业 |
四、民族传统体育文化 |
五、体育翻译与体育英语教学 |
六、体育与艺术 |
第八节 体育学与法学、政治学、管理学学科群交叉研究热点演化 |
一、警察体育、体育犯罪、赛事安保 |
二、体育志愿者服务 |
三、体育赛事管理 |
四、体育法学 |
五、公共体育服务 |
第九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一、研究的主要结论 |
二、对体育学基本理论研究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索引 |
个人简历 |
(8)河南省高中篮球选项教学班学生技战术能力培养状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1.1 体育课程改革的大背景 |
1.1.2 高中阶段学生生理、心理特点及学习需求 |
1.1.3 篮球运动受欢迎的背景 |
1.2 文献综述 |
1.2.1 高中体育选项教学的现状研究 |
1.2.2 篮球选项教学的相关研究 |
1.2.3 学生篮球技战术培养的相关研究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法 |
2.2.2 调查法 |
2.2.3 数理统计法 |
2.2.4 逻辑法 |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
3.1 河南省高中篮球选项教学班学生技战术能力培养现状 |
3.1.1 河南省高中实施体育篮球选项教学学校的现状与分析 |
3.1.2 篮球选项班学生技战术能力培养目标的调查与分析 |
3.1.3 篮球选项班学生技战术教学内容调查与分析 |
3.1.4 篮球选项班技战术教学方法调查与分析 |
3.1.5 篮球选项班技战术教学组织形式调查与分析 |
3.1.6 篮球选项班技战术学习教学模式调查与分析 |
3.1.7 篮球选项班技战术学习效果与评价调查与分析 |
3.2 河南省高中篮球选项教学班学生技战术能力培养过程中存在问题分析 |
3.2.1 河南省高中篮球选项教学开展比例较低 |
3.2.2 篮球选项班班级学生人数偏多 |
3.2.3 学生水平差异大,无法进行区别对待 |
3.2.4 教师所教技战术内容不够系统,教学内容量较少 |
3.2.5 存在教学不严谨,存在放养式教学的情况 |
3.2.6 缺乏学生期末考核标准 |
3.2.7 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少,竞赛少 |
3.3 河南省高中篮球选项教学班学生技战术能力培养对策 |
3.3.1 增加体育选项教学宣传工作,重视学生技能培养 |
3.3.2 加大篮球体育教师的师资力量 |
3.3.3 实施分层教学,以学生技战术基础能力分开教学 |
3.3.4 精选学科内容,课程内容结构化,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
3.3.5 加强在岗篮球体育教师再培训 |
3.3.6 增加篮球选项课考核,建立多元学习评价体系 |
3.3.7 制定课外活动任务,增加校内联赛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 河南省实施篮球选项班高中教师调查问卷 |
附录B 河南省实施篮球选项班高中学生调查问卷 |
附录C 河南省实施篮球选项班高中体育组组长教师访谈提纲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9)“官方话语”和“民间话语”的对接 ——近代我国民众体育官方话语体系的历史演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1.1 话语是人们表达思想的外在表现 |
1.1.2 体育话语关乎民众对体育的需求和理解 |
1.1.3 话语体系研究是目前国内研究热点 |
1.2 研究问题的提出 |
1.3 研究路线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1 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5 研究现状 |
1.5.1 话语体系构建 |
1.5.2 话语体系创新 |
1.5.3 体育话语体系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资料法 |
2.2.2 历史与逻辑分析法 |
3 相关概念界定 |
3.1 话语 |
3.2 话语体系 |
3.3 民众体育 |
4 官方话语和民间话语对接的理论基础 |
4.1“官方”和“民间” |
4.1.1 什么是“官方”?什么是“民间”? |
4.2“官方话语”和“民间话语”的概念、特点 |
4.2.1 官方话语的概念、特点 |
4.2.2 民间话语的概念、特点 |
4.3“官方话语”和“民间话语”的对接 |
4.3.1“官方话语”和“民间话语”对接的理论基础 |
4.3.2 官方话语和民间话语对接的价值 |
4.3.3 官方话语和民间话语对接的路径 |
5 近代我国民众体育官方话语体系演变 |
5.1“晚清”话语体系阶段(1840-1911) |
5.1.1 《奏定学堂章程》的话语分析 |
5.1.2 晚清时期“官”“民”话语对接的矛盾和原因 |
5.1.3 解决措施 |
5.2“北洋政府”话语体系阶段(1912-1926) |
5.2.1 壬子癸丑学制话语分析 |
5.2.2 《推广体育计划案》话语分析 |
5.2.3 北洋政府时期“官”“民”话语对接的矛盾和原因 |
5.2.4 解决措施 |
5.3“南京政府”话语体系阶段(1927-1949) |
5.3.1 《国民体育法》话语分析 |
5.3.2 《国民体育实施方针》话语分析 |
5.3.3 南京政府时期“官”“民”话语对接的矛盾和原因 |
5.3.4 解决措施 |
5.4 近代我国民众体育官方话语体系演变规律 |
5.4.1 近代我国民众体育官方话语自身演变规律 |
5.4.2 近代我国民众体育“官”“民”话语对接的演变规律 |
5.4.3 社会思潮对官方话语演变的催化作用 |
6 近代我国官方话语体系演变的历史经验 |
6.1 官方为解决“官”“民”话语对接的矛盾,不断推行识字运动,提高民众文化水平 |
6.2 官方利用民间话语的反馈做出调整,以适应时代需求 |
6.3 公共知识分子是官方话语和民间话语对接(互动)的桥梁,在近代我国体育“官”“民”话语对接中发挥重要作用 |
7 近代我国官方话语体系演变的现实启示 |
7.1 普及大众教育,提高民众整体文化水平 |
7.2 丰富民众体育民间话语表达路径,增加民间话语反馈力度 |
7.3 重视公共知识分子的解释、说明、收集、反馈作用 |
8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网球专项课程准备活动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准备活动的基本概念 |
1.3.2 准备活动与主体内容的衔接 |
1.3.3 国内研究现状 |
1.3.4 国外研究现状 |
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资料法 |
2.2.2 问卷调查法 |
2.2.3 实验法 |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
3.1 准备活动内容的应用分析 |
3.1.1 第一轮实验组准备活动内容的应用分析 |
3.1.2 第二轮实验组准备活动内容的应用分析 |
3.1.3 第三轮实验组暨全部三轮准备活动内容的应用分析 |
3.2 准备活动内容效果检测与分析 |
3.2.1 实验组与对照组前测效果分析 |
3.2.2 实验组与对照组后测效果分析 |
3.3 准备活动内容学生与授课教师的当堂反馈分析 |
3.3.1 第一轮实验组调查结果反馈分析 |
3.3.2 第二轮实验组调查结果反馈分析 |
3.3.3 第三轮实验组暨全部三轮调查结果反馈分析 |
4 结论与建议 |
4.1 结论 |
4.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 |
附录B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四、浅述体育课信息反馈的方法和作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完整-核心环节的分解教学法在广州体育学院乒乓球限选课教学中的实验研究[D]. 周思俊. 广州体育学院, 2021
- [2]小学生体育课中高强度身体活动水平的影响因素研究 ——以上海市18所小学为例[D]. 朱瑶. 上海体育学院, 2021(11)
- [3]健身气功组合练习对初中学生注意力影响的实验研究[D]. 赵丽红. 河北师范大学, 2021(12)
- [4]上海市高中体育专项化羽毛球课程教学质量调查及影响因素研究[D]. 王凯.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5]高校网球专项教学改革 ——以橙球为例[D]. 孟丝雨. 湖南科技大学, 2020(06)
- [6]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中的媒介责任研究[D]. 王裕霖. 上海体育学院, 2019(02)
- [7]学科交叉视域下我国体育学知识演化的多维研究[D]. 李博. 福建师范大学, 2018(12)
- [8]河南省高中篮球选项教学班学生技战术能力培养状况研究[D]. 王培宇. 河南大学, 2018(01)
- [9]“官方话语”和“民间话语”的对接 ——近代我国民众体育官方话语体系的历史演变[D]. 陶羊羊. 南京体育学院, 2017(08)
- [10]网球专项课程准备活动的应用研究[D]. 张文博. 北京体育大学, 201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