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纳米银具有体积效应、表面效应、量子尺寸效应和宏观量子隧道效应,在抗菌、医药、光学、催化、超导电子学及数据存储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受到科研人员的极大关注。纳米银的性质是由其结构决定的,因此制备尺寸、形状、单分散性、表面微结构等可控的纳米银是研究者一直努力的方向。合成纳米材料的方法很多,微乳法是合成纳米材料最有效的方法之一,使用该方法能够制备出稳定性高、单分散性好、粒径小的纳米银颗粒。本论文采用十二烷基硫酸纳(SDS)/正丁醇/环己烷/溶液四组分微乳体系(SDS作为表面活性剂,正丁醇作为助表面活性剂,环己烷作为油相),用水合肼还原硝酸银溶液制备了具有稳定性高、单分散性好的小尺寸纳米银颗粒。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在特征吸收波长条件下,获得纳米银生长过程的重要信息。使用透射电镜获得纳米银的形貌、尺寸和单分散性。研究了微乳液中正丁醇浓度对纳米银尺寸的影响,考察了硝酸银的初始浓度和合成温度对纳米银生长速率的影响。根据Mie理论以及实验结果估算了纳米银的表观生长速率常数和活化能。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微乳液体系中正丁醇浓度的增加,反应速率增大,合成的纳米银尺寸减小。增加反应物硝酸银溶液浓度和温度可增加生成纳米银的速度,但是不能改变纳米银的尺寸。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心理护理对实施计划生育手术者的临床效果及SDS评分分析[J]. 心电图杂志(电子版) 2020(01)
- [2].SDS剂量对还原法制备兔毛角蛋白溶液的影响[J]. 天津纺织科技 2020(02)
- [3].胰蛋白酶、SDS对三疣梭子蟹酚氧化酶活力的影响[J]. 江西水利科技 2017(01)
- [4].甲醇与SDS对日本鳗鲡肠道蛋白酶催化活性的影响机理[J].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2017(04)
- [5].氧化石墨烯与SDS复配对水合物生成特性影响[J]. 常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02)
- [6].超声波辅助SDS反胶束体系前萃米糠蛋白的工艺研究[J]. 中国油脂 2017(03)
- [7].SDS/凹凸棒土对水中碱性嫩黄的吸附及性能[J].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14(06)
- [8].铽-依诺沙星-SDS敏化荧光猝灭法检测雷公藤红素[J]. 分析测试学报 2012(01)
- [9].铽-环丙沙星-SDS敏化荧光猝灭法检测雷公藤红素[J]. 分析试验室 2011(08)
- [10].外源水杨酸对番茄幼苗SDS毒害的缓解效应[J].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01)
- [11].阴离子表面活性剂SDS对番茄幼苗若干生理指标的影响[J]. 安徽农业科学 2008(35)
- [12].基于SDS的群体决策和知识创新关系研究[J]. 商场现代化 2008(31)
- [13].无机盐对SDS溶液表面张力的影响[J]. 化工时刊 2008(10)
- [14].SDS增敏紫外分光光度法测磺胺嘧啶[J]. 黑龙江医药 2008(05)
- [15].SDS改性沸石对碱性品红的吸附性能研究[J]. 广州化学 2014(04)
- [16].系统管理对糖调节受损患者代谢指标及SDS评分的影响[J].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3(07)
- [17].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SDS对比分析[J]. 赣南医学院学报 2010(04)
- [18].碱性蛋白酶在SDS反胶束萃取中的应用[J]. 食品工业科技 2008(05)
- [19].添加SDS对剩余污泥水解系统中硫的影响[J]. 中国给水排水 2017(03)
- [20].SDS表面活性剂在纳米尺度多层石墨烯的吸附自组装分子模拟[J]. 化工学报 2015(07)
- [21].超声辅助SDS反胶束反萃取花生蛋白的工艺研究[J]. 粮油食品科技 2013(02)
- [22].阴离子表面活性剂SDS对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的急性毒性效应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J]. 海洋环境科学 2012(02)
- [23].超声作用下SDS反胶束后萃大豆蛋白的比较研究[J]. 粮油加工 2010(02)
- [24].超声波技术在SDS反胶束萃取中的应用研究[J]. 中国食品添加剂 2010(03)
- [25].SDS存在下肌红蛋白在乙炔黑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研究[J]. 分析试验室 2009(06)
- [26].无机盐(SDS和CaCl2)用量对天然橡胶生胶性能的研究[J]. 广东化工 2015(04)
- [27].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实验教学尝试[J]. 教学仪器与实验 2009(07)
- [28].超声波辅助SDS反胶束前萃花生蛋白研究[J]. 粮食与油脂 2012(07)
- [29].SDS的提纯及其临界胶束浓度的测定[J]. 化工设计通讯 2017(03)
- [30].论SDS在化学实验室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