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王老吉大健康企业发展有限公司511458
摘要:进入21世纪以来,国内食品企业之间的竞争愈发激烈,作为食品行业中的中小企业在质量管理问题显得尤为重要,无论从经验总结还是从案例分析来看,食品企业质量管理出现问题,是导致食品事故的频发的主要根源,而在我国中小食品企业在食品行业占有不可或缺的地位,本文就我国中小食品生产企业存在的质量管理问题进行分析,并对这些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食品质量安全质量管理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人人皆知,而作为食品企业而言,质量不仅是企业的生命,更关系着大众民生切实的生命,“民以食为天”,食品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人体的健康,所以食品企业的质量管理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食品安全事故频频发生,“三聚氰胺奶粉事件”、“苏丹红事件”等等,不胜枚举,这些事件的发生有内因外因,但是企业是各种食品的生产者,对产品质量负有主体责任,为了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食品企业首先应该重视、加强质量管理,保障食品的安全。
1、重视国家法律法规、相关标准的学习
可以说2008年以前,国家对食品安全没有引起足够重视,直到“三聚氰胺奶粉事件”的发生,食品安全上升到了立法的高度,依法治理食品安全正迅速渗透到各监管部门和工作实践中,因此企业要重视学习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不能唯利是图,去做违法的事,有句话说得好,“人的生命与健康至高无尚,企业家的血管里应该流淌着道德的血液”。自2009年以来国家颁布了一系列食品安全相关的法律法规,如2009年6月1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2009年7月8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为督促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规范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质量安全监督检查工作、保障食品质量安全,国家质监总局制定的自2010年3月1日起执行的《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监督检查规定》以及国家质监总局2009年10月22日修订的《食品标识管理规定》等,这是国家加强食品质量安全的一种重要方式,只有懂法了,才能引导企业向更好的方向发展,以质量赢得信誉才是光明之路。
2、全员参与质量管理
ISO9000八项质量管理原则中原则三为全员参与,强调全体员工是每个企业的基础,一个公司的质量管理不仅需要最高管理者的正确领导,还有赖于全员的参与,而不是很多企业老板所认为的:“产品质量是质量管理部门的事,与其他人无关”这样的观念。产品质量是企业活动的各个环节、各个部门全部工作的综合反映。企业中任何一个环节、任何一个人的工作质量都会不同程度地、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产品质量。因此必须把企业所有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调动起来,不断提高人员的素质,上自厂长、下至工人人人关心质量问题,人人做好本职工作,才能生产出用户满意的产品,这就是全员参与质量管理的含义。
全员参与质量管理(TQC)要求每一个人都对产品质量负有责任,及时发现质量问题,并把问题解决于发源地。举例说,生产线上的每名员工均有责任及时发现质量问题并寻找其根源,不让任何有质量缺陷的产品进入下一工序。在很多日本企业,员工甚至有权力在发现质量问题时将生产线停下来。因为全面质量管理的观念之一是,质量的恒定比高产出量更重要。也就是说,在TQC中,与强调通过检验员严把质量关相比,更强调全员把关,无论各工序可能的质量问题有多少,这种方法都会因为降低了不合格品的产生而使企业节约大量的成本,并且更能保证质量,因此,全员把关的方法更具现实意义。
3、从源头控制,把好原料进货关。
食品生产同其它各行业相比,更有其自身的特殊要求,一环扣一环,在整个食物链条中,尤其是原料供应源最为重要,这一环节出了问题,要想生产出合格产品将无从谈起,甚至造成无法挽回的经济损失和对社会产生的危害。因此,不论原辅材料供应商是来自农村还是其它生产企业,进厂的原辅材料质检部门必须根据相关标准进行验收,查验供应商的生产许可证、检验报告以及产品合格证明文件等,并且要求供应商对化肥、农药、兽药、添加剂、饲料等的使用都必须符合国家标准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必要时送样到质监局时进行检验,确保原辅材料质量合格。
4、生产过程全程控制
产品质量是生产出来的,不是检验出来的,检验只是保障产品质量的一种手段,单靠检验来保证产品质量是不可行的,必须全程控制。在我们国家,产品实现过程中往往是重检验,轻过程,导致了食品安全问题的屡次发生。产品实现过程有很多工序,例如产品研发、原辅材料进货、生产过程、包装、检验、成品终端管理、出厂运输等等,因此企业必须熟悉生产产品的流程,根据每个工序自身的特点,认真加以分析(包括风险分析),制定严格的操作规程或管理制度,并有效实施,加强生产加工过程的全程控制,建立健全全面的食品质量管理体系,才能保证食品的质量安全,否则说不定哪个环节就会出现问题。
5、建立食品添加剂使用管理制度
食品添加剂的质量安全与产品的质量安全息息相关,为了确保能够识别成品及半成品与原辅料批次、加工记录的关系,实现产品的可追溯性,防止质量安全事故的发生,应建立食品添加剂使用管理制度。企业应制定食品添加剂的采购、验收、存放、领用、使用、标识等各项规定,建立食品添加剂购进台帐、使用台帐,标明生产厂家、生产日期和批号、数量、时间等等,以便于追溯;食品添加剂的存放管理要由专人负责,分类标识明确,以防误用,并且实行严格的出入库制度,做到帐、卡、物相符。
食品添加剂必须是食品用途的添加剂,添加剂产品说明书的内容必须真实,禁止使用化工原料或不符合食品卫生要求的非食用添加剂。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要严格按照GB276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要求进行添加,不得随意扩大使用范围或使用量。使用后,要在产品标签或标识说明上“配料”项中严格按照GB7718《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标准要求进行明确标注,不得隐瞒欺骗消费者。
6、建立产品可追溯性体系。
可追溯性是指从供应链的终端(产品使用者)到始端(产品生产者或原料供应商)识别产品或产品成分来源的能力,即通过记录或标识追溯农产品的历史、位置等能力。建立可追溯性系统,就是确保能够识别产品批次与原料批次、加工和分销记录的关系,需要时实现产品的可追溯性。建立了产品的可追溯性系统后,如果哪批产品出了质量问题,可以根据生产记录、原料使用记录、原料进货记录等查找问题产品批次(生产日期及批号);根据问题产品批次、销售台帐、出入库记录等能够迅速将问题产品的去向确定后召回,以最大限度降低损失。三鹿奶粉事件导致公司很快破产,据调查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原因就是公司没有建立可追溯性体系,含有三聚氰胺的鲜奶用于了哪个批次奶粉的生产,又销往什么地方,都无从查找,即使合格的产品也无从确认,因此建立可追溯性体系非常有必要,它能够帮助我们梳理产品的来龙去脉。
结语
目前,我国食品行业是基本对外资全面放开,国内的食品企业是直接要与具有丰富质量管理经验,质量管理方法先进的外资企业直接竞争,但是食品企业的质量管理能力与国际食品业的质量管理能力相比存在巨大差距,所以提升占绝对地位的中小型食品企业的质量管理水平就显得尤为重要,甚至关乎真个行业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肖玫,李锐,马传龙.我国食品质量安全问题与食品生产全面质量管理研究[J].江苏农业科学,2011(1):342-345.
[2]程雪艳.浅析我国食品质量安全的现状及解决问题的措施[J].大众标准化,2011(S2):45-47.
[3]杨志英.我国食品质量安全与全面质量管理探究[J].科技与企业,2011(16):16-17.
[4]刘世明,我国食品质量安全预警管理现状及应对研究[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11(5):256-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