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淑芳河北省涉县第四中学056400
理论联系实际,是一切科学研究的起源和归宿,是指导中学各学科教学发展的有效手段,因此,也是中学物理教学所必须遵循的原则和承担的任务。物理学科的相关因素也决定了这一点。
一、物理学科的发展历史
物理学是自然学科的一个重要分支,同其他自然学科一样,它是人们在认识、探索自然的过程中,不断分析、归纳、总结、验证而逐步建立起来的。由社会实践而抽象上升为理论,再由理论知识转而指导生产生活实践,物理学在理论与实际的结合过程中得以不断完善和成熟,可以说物理学的产生发展离不开“理论联系实际”这一规律和原则。
二、物理学科的知识建构
选择与现实生活实践紧密相关的物理知识,选择与实验活动紧密相关的物理教学方式,才能激发学生求知与思考的兴趣和欲望,才能有助于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发现问题、探索奥秘的思维习惯,才能有助于推动物理学科的健康发展。
三、物理学科的教学目的
物理学科的教学同其他学科的教学过程和目的一样,不但在于传授给学生物理学的基础知识和理论,更在于教给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任何对人类实践缺乏指导意义的理论和知识都是呆滞的、缺乏生命力的。
可见,物理学科从产生到发展,再到其终极目标,都离不开“理论联系实际”这一哲学命题。
但在当前中学物理教学实践中,在理论联系实践方面,仍然存在着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第一,现行的中学物理教材和教辅资料,尽管在内容的安排、习题的设计、难易程度的把握等方面,已开始注意与生产生活实践相结合,但仍然存在模式化、理想化、抽象化的倾向,缺乏现代意识和生活气息,脱离中学生生活实际。尤其一些辅导资料中的习题,更是缺乏浓厚的物理学科氛围,机械搬用书本知识,弱化了物理学科本身的情趣和吸引力。
第二,从当今物理学科的教学方式和目的来看,在教学过程中,口头描述替代了实验操作,凭空想象替代了观察体验,本可以手、眼、脑并用的趣味教学活动变成了单调枯燥的“满堂灌”;受传统“应试教育”的限制,对解题规范化和答案准确性的要求超过了对物理现象本质认知程度的要求。知识与实践的脱离,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如何在物理教学中加强理论联系实际,从而提高教学效果?笔者提出了以下建议:
1、转变教学观念,充分认识“理论联系实际”对物理教学的指导意义。要明白,教会学生运用物理知识去认识或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学科教育的宗旨。
2、要善于引导学生在基础理论与生活实际之间沟通联系。既能为学科知识构架一个现实环境,突出理论的实践价值,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又能从现实生活入手,设计出渗透学科知识的物理问题,使学生能在饶有兴趣的实践情境中掌握基础理论或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观察生活、收集素材,将理论与实际融会贯通。
3、加强物理实验,通过实验验证理论,运用理论指导实验。首先要加强课堂演示实验,创设赏心悦目的物理实验情境,通过对学生强烈的感官刺激,激发学生思维。其次要开足教材要求的实验操作课程,增加学生自己动手的机会,使学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加深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理解,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判断与创新能力。
4、加强物理教学与社会生活的联系,提倡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物理知识来自于社会生活,现实社会生活也就是学生学习运用物理知识的大课堂。要带学生走进厂房工地,观察卷扬机或塔吊的结构特点,了解滑轮的工作原理,及思考如何利用动滑轮与定滑轮的配合提高工作效率;带学生到新建的家属楼,让学生设计电路的走向及开关,利用所学电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做到既方便生活又节省能源。要通过诸如此类的实践活动,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