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本文通过对季羡林一生的散文创作进行梳理,从四个方面论述了季羡林散文的文本价值:一、季羡林散文创作分期;二、季羡林散文创作的思想内容;三、季羡林散文的艺术特征;四、季羡林散文的审美价值。一代文学巨擘季羡林,给我们带来了一“季”令人艳“羡”的散文之“林”。他的散文创作从1929年至2006年,可以分为四个时期。第一时期为1929年至1947年。第二时期为1952年至1966年。第三时期为1978年至80年代中期。第四时期为80年代后期至2006年。季羡林的散文创作横亘数十年光阴,内容丰富,取材广泛,寓意深远,堪称散文创作的瑰宝。《牛棚杂忆》记录了文革的苦难记忆,是文革的缩影,具有史料价值。它折射出了深邃的反思精神,表现出作者豁达的乐观精神,人物的心理呈现真实。季羡林的一生对两位母亲有同样崇高的敬意和同样真挚的爱慕:一位是祖国母亲,一位是亲生母亲。散文中表现出了强烈的爱国之情和念母之情,这种拳拳赤子情绵绵一生。季羡林有数篇怀念故人的散文,具有深刻的思想价值和深重的艺术力量。怀人散文通过真人真事描绘了各色人物形象,无论师长还是朋友,在他笔下都鲜活灵动。他的散文表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季羡林与动物感情深厚,心有灵犀。笔下的植物洋溢着生命之美,并能抒发他的各种真情怀。游记散文创作表现了他深厚的写作功底,能使读者从中感悟到深刻的文化意蕴。季羡林的散文表现出了生命意识。他有豁达的生命观,并积极探寻生命的价值,生命意识彰显。季羡林的散文独具魅力,具有鲜明的艺术特征。感情真挚,以情动人。选材广泛,平凡之中见真理,琐细之中见精神。着重结构,体现出韵律美,使读者得到美的享受。季羡林的散文语言丰富,显示出灵活多变的特点。他用手中的调色板,增添了语言的绚丽美,表现出深邃的思想。文章中引经据典,旁征博引,善用活用诗词。散文表现出幽默的特点,不拘一格。散文中善于运用“影子”意象,闪现着种种不同的影子。汇集了纷繁的“影子”意象,有重叠之影,影子呈现出独特的魅力,体现出光和影的交错。季羡林的散文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体现出20世纪一代文人的生存历史,具有“史”的作用,是五四以后现代散文的传承,具有积极的现实价值。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大师的睿智和清醒——读季羡林《糊涂一点,潇洒一点》[J]. 中关村 2020(02)
- [2].收藏大家季羡林[J]. 金融博览(财富) 2020(05)
- [3].《季羡林谈人生》[J]. 当代电力文化 2018(01)
- [4].季羡林北大書齋[J]. 现代出版 2017(01)
- [5].季羡林小楷抄书[J]. 新湘评论 2015(06)
- [6].季羡林的逃课往事[J]. 中国工人 2015(05)
- [7].季羡林养花[J]. 恋爱婚姻家庭(月末) 2020(01)
- [8].季羡林为写作找出路[J]. 山西老年 2020(03)
- [9].国学大师季羡林的留学之路[J]. 留学 2020(16)
- [10].不取巧的季羡林[J]. 课堂内外(作文独唱团) 2020(09)
- [11].比鸡起得早的季羡林[J]. 故事家 2018(22)
- [12].季羡林抄书[J]. 传奇.传记文学选刊 2019(03)
- [13].季羡林:健康长寿要服老[J]. 科学养生 2017(12)
- [14].季羡林的婚姻与爱情[J]. 幸福 2018(02)
- [15].季羡林的不安[J]. 高中生 2018(10)
- [16].季羡林:健康长寿要服老[J]. 益寿宝典 2018(05)
- [17].季羡林:“为自己不是右派而愧疚”[J]. 长江文艺 2016(23)
- [18].我的老师季羡林先生[J]. 今日教育 2016(12)
- [19].季门弟子首次评述季羡林先生学术思想和丰富人生[J]. 山东画报 2016(15)
- [20].《季羡林评传》首发暨《季羡林作品全集》编纂启动仪式在济南举行[J]. 山东画报 2016(19)
- [21].立传怀往圣 树碑继绝学[J]. 山东画报 2016(17)
- [22].2016深圳读书月重磅活动《季羡林评传》新书分享会在深圳书城举行[J]. 山东画报 2016(22)
- [23].智慧永存,书香不散[J]. 人生十六七 2016(24)
- [24].野老话家常——读季羡林《我的童年》随感[J]. 作文通讯 2017(05)
- [25].你有这样的名片吗[J]. 故事会 2017(04)
- [26].季羡林的真[J]. 知音励志 2017(02)
- [27].见其物 萌其情 得其法——《夹竹桃》(第一课时)教学与评析[J]. 小学教学设计 2017(10)
- [28].《清华园日记》中季羡林的散文创作[J]. 学园 2016(34)
- [29].素材七 季羡林的手抄本[J]. 高考 2017(Z1)
- [30].书摘[J]. 教育家 201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