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上部癌与胃下部癌临床病理的特点及淋巴结转移规律的对比研究

胃上部癌与胃下部癌临床病理的特点及淋巴结转移规律的对比研究

论文摘要

前言胃癌是临床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消化道肿瘤的第一位。到目前为止,手术仍然是治疗胃癌的最佳方法。目前胃癌的外科治疗从单纯以解剖学为基础的手术进入了一个以肿瘤生物学、免疫学及解剖学为一体的合理手术方案选择。众所周知,胃癌的预后不仅取决于合理、恰当的治疗,其生物学行为和淋巴结转移对预后亦有重要影响。自从陈峻青1980年报道了简明实用的胃癌外科分型起,之后有肯定了胃癌生长方式、大体分型是胃癌诸多病理学的基础。把它们结合起来,能充分反映胃癌的生物学行为,用胃癌的生物学行为指导外科的治疗,经过长期的临床实践活动,已被广泛推广使用。胃癌部位的不同,其临床病理特点和生物学行为都有差异。本次研究主要分析胃上部癌和胃下部癌的病理生物学行为及淋巴结转移规律,以期找到他们的异同和对预后的影响,进一步为合理选择治疗方案提供线索。目的通过对经中国医大附属第一临床医院肿瘤外科实施胃癌根治术的病例资料进行分析,探讨胃上部癌和胃下部癌之间临床病理生物学的差异以及相应淋巴结转移的规律,揭示其临床意义,以便采取合理、有效、规范的治疗措施。方法收集1981年9月~2001年9月在中国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肿瘤科行胃癌标准根治术(D2)以及扩大根治术(D2以上)的病历资料,患有胃上部癌或胃下部癌的病例一共1837例,根治程度为A级或B级。其中胃上部癌321例,胃下部癌1516例,男性1360例,女性517例。所有病例术后淋巴结剪取个数均大于或等于15个,术后标本及淋巴结均经我院胃癌研究所资深教授诊断,对比胃上部癌和胃下部癌两组间临床病理因素的差异以及淋巴结转移的区别,结果加以统计学分析。结果胃上部癌患者的性别构成、病灶直径、大体类型、分化程度和生长方式、浸润深度、病理分期、浆膜受侵和断端残留等方面(P<0.05)与胃下部癌相比存在明显差异,并且有各自的淋巴结转移规律。在患者年龄、淋巴结转移总数和淋巴结转移站的方面,两组间没有统计学差异。结论胃上部癌的临床病理生物学行为和淋巴结转移规律和胃下部癌之间存在着多方面差异,胃上部癌表现出比较恶的生物学行为特征。和胃下部癌相比,胃上部癌的病灶较大,呈浸润型弥漫生长、分化程度低、浆膜易受侵、病期偏晚等特点,具有较强的侵袭性和蔓延趋势,而在淋巴转移方面并不突出,这可能是胃上部癌预后较差的重要原因。

论文目录

  • 一、摘要
  • 中文论著摘要
  • 英文论著摘要
  • 二、英文缩略语
  • 三、论文
  • 前言
  • 材料和方法
  • 实验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四、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 五、参考文献
  • 六、附录
  • 综述
  • 在校期间科研成绩
  • 致谢
  • 个人简介
  • 相关论文文献

    • [1].子宫内膜癌淋巴结转移及预测模型研究[J].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19(12)
    • [2].淋巴结转移在胃癌临床研究中的现况[J]. 中国肿瘤临床 2013(22)
    • [3].女性早期胃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分析[J]. 中华普通外科学文献(电子版) 2020(02)
    • [4].胃癌14v组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及转移对患者预后的影响分析[J]. 实用癌症杂志 2015(03)
    • [5].胃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组数与预后相关性分析[J]. 中国肿瘤临床 2014(21)
    • [6].淋巴结转移比率在预测淋巴结转移乳腺癌患者预后中的价值[J].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2011(07)
    • [7].甲状腺乳头状癌咽旁淋巴结转移一例[J]. 临床外科杂志 2019(11)
    • [8].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淋巴结转移的高危因素及对预后的影响[J]. 中外医疗 2017(29)
    • [9].临床Ⅰ期非小细胞肺癌淋巴结转移风险的相关因素分析[J]. 中国临床研究 2018(03)
    • [10].放射性核素~(125)Ⅰ粒子治疗恶性淋巴结转移瘤患者的临床疗效研究分析[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4(04)
    • [11].超声弹性成像技术预测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中央组淋巴结转移的价值[J]. 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 2014(05)
    • [12].大肠癌术前淋巴结转移列线图预测模型的建立和验证[J].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20(04)
    • [13].高淋巴结转移兔舌癌移植瘤模型建立的研究进展[J]. 医学综述 2016(07)
    • [14].胃癌第8p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因素分析[J]. 安徽医药 2014(05)
    • [15].胃癌14v组淋巴结转移的影响因素及其对预后的影响[J]. 广东医学 2013(10)
    • [16].HIF-1α与恶性肿瘤淋巴结转移关系的研究进展[J]. 现代医药卫生 2010(24)
    • [17].对1~3个淋巴结转移乳腺癌患者放疗的系统评价[J].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2017(01)
    • [18].绝经后子宫内膜癌患者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诊断价值及相关机制研究[J]. 中国妇幼保健 2016(24)
    • [19].外周血Angiopoietin-2 mRNA定量表达与早期胃癌淋巴结转移状态的关系[J]. 临床消化病杂志 2013(01)
    • [20].VEGF-C在食管癌中的表达及其与淋巴结转移相关性研究进展[J].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09(01)
    • [21].Ⅱ/Ⅲ型胃食管结合部腺癌淋巴结转移的影响因素及其对预后的影响[J].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2018(11)
    • [22].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淋巴结转移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 浙江医学 2015(11)
    • [23].大肠癌淋巴结转移相关临床病理因素分析[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5(06)
    • [24].肿瘤出芽与直肠癌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研究[J].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2020(05)
    • [25].淋巴结转移度对食管癌患者预后的影响[J]. 肿瘤防治研究 2010(07)
    • [26].食管癌术后区域性淋巴结转移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的预后分析[J]. 中国肿瘤临床 2010(10)
    • [27].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伴多处淋巴结转移1例报告[J]. 山东医药 2009(42)
    • [28].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中肠系膜下动脉低位结扎下第3站淋巴结转移危险因素分析[J]. 创伤与急危重病医学 2020(02)
    • [29].超声造影和弹性成像对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中央组淋巴结转移的价值[J].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0(09)
    • [30].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在胃癌淋巴结转移中的分级与诊断意义研究[J]. 世界复合医学 2017(03)

    标签:;  ;  ;  ;  

    胃上部癌与胃下部癌临床病理的特点及淋巴结转移规律的对比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