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在我国中小企业发展受阻、农村金融发展困难重重的今天,民间金融问题备受学术界关注。作为一种独立于国有金融体系之外而存在的金融形态,民间金融以多种形式广泛存在于我国城乡。我国民间金融发展现状如何,它究竟有多大的规模,民间金融对我国经济有哪些影响?本文围绕这些问题逐层展开探讨。首先,本文简要概述了我国民间金融的发展历程和现状,在此基础上归纳出我国民间金融具有四大特征:(1)分布广泛性;(2)资金来源的私人性;(3)资金用途的非生产需求优越性:(4)区域差别性。并分析了民间金融由“地下”逐渐转向“阳光化”、“专业化”的大趋势。其次,本文通过民间经济金融部门、货币数量论方程成立等相关假设,建立了数学模型,估算出我国民间金融资金规模的增长速率,借助前人的测算基础,估算出我国1991—2006年的民间金融资金规模,从中得出民间金融处于低增长阶段的结论。第三,本文从正、负两种不同效应角度,分析了民间金融经济效应。先从动员储蓄、收集投资信息、监管控制、便利交易、分散风险、支持技术创新和增加竞争等方面,阐述了民间金融对我国经济的正面效应;然后从其资金流动不可控制性、反宏观调控可能性、不利于市场统一性和缺乏风险可控性等方面,分析了民间金融对经济的负面效应。最后,本文对进一步完善我国金融体系,改进和规范我国民间金融提出一系列建议:通过加快国内利率市场化的步伐;建立和完善担保、破产和征信等制度;构建农业保险体系,建立以动产担保制度为核心的抵押融资机制;增加农村正规金融的供给;拓展多种投资渠道等方式以营造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缓解金融抑制;建立健全与民间金融相关的法律法规;建立存款保险、市场准入、信息披露和对责任者的惩戒等制度,规范民间金融的发展;允许和鼓励对经济增长有促进作用的民间金融形式的存在和适当发展,坚决打击利用民间金融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的行为;加强监督,规范民间金融的从业行为;建立非正规金融部门与正规金融部门的联系等等。
论文目录
中文摘要英文摘要目录第1章 导言1.1 研家背景与选题目的1.2 文献综述1.2.1 民间金融的概念界定1.2.2 民间金融的研究现状1.3 研究框架第2章 我国民间金融的发展现状及其特点分析2.1 我国民间金融的发展历程2.2 我国民间金融的存在形式2.2.1 传统形式的新变化2.2.2 新形式的组织结构2.3 我国民间金融现状呈现出的特点2.3.1 分布的广泛性2.3.2 资金来源的私人性2.3.3 资金用途的非生产需求优越性和区域差别性2.3.4 逐渐“阳光化”和专业化第3章 我国民间金融资金规模的测量3.1 理论假设3.2 模型选择3.2.1 货币流动速率变动率的估算3.2.2 由回归分析得出数量模型3.3 实证估算3.3.1 民间金融资金规模增长率的估算3.3.2 民间金融资金规模的估算第4章 民间金融对经济发展影响机制分析4.1 民间金融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4.1.1 民间金融能提高社会储蓄率4.1.2 民间金融能更好地收集地方投资信息4.1.3 民间金融在监管控制上具有优势4.1.4 民间金融更能便利交易,从而能快速满足需求4.1.5 民间金融能分散风险4.1.6 民间金融能有效支持技术创新4.1.7 民间金融能通过增加竞争,从而提高金融体系效率4.2 民间金融对经济增长的消极作用4.2.1 民间金融的活动增大了社会资金流动的不可控制性4.2.2 民间金融的活动,减弱了货币政策的效果,削弱了宏观金融调控的能力4.2.3 民间金融的存在不利于形成统一的金融秩序4.2.4 民间金融的潜在风险可能会影响社会稳定第5章 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5.1 主要结论5.2 政策建议5.2.1 继续深化相关制度和金融体制改革,营造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缓解金融抑制5.2.2 通过立法、建立相关制度和加强监管等手段,积极引导民间金融的健康发展参考文献致谢附录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民间金融论文; 资金规模论文; 经济效应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