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题目: 山西农业节水模式研究
论文类型: 硕士论文
论文专业: 农业推广
作者: 张建国
导师: 贾志宽
关键词: 农业节水,水资源,模式,山西
文献来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山西在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水资源(依据人均、公顷均水资源量)排序中列第29位,是严重的缺水省份。随着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人口增加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特别是工业用水、城市生活用水和生态建设用水将会有大幅度增加,山西水资源短缺的矛盾将进一步加剧。解决山西缺水的一项重要措施就是节水。农业是用水大户,农业节水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研究山西农业节水模式,推广先进的节水技术对于实现山西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改善生态环境具有十分重要意义,同时对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也有重要促进作用。 本文采用系统综合分析、定性、定量分析与归纳演绎提炼相结合的方法,对国内外农业节水研究动态进行了综述,对山西水资源开发利用特点及存在问题进行了评价,对山西农业节水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接着以农业节水基础理论为指导,在深入分析山西农业节水潜力和模式技术体系的结构与功能基础上,结合各区域的具体情况,将现有农业节水技术进行优化组装、集成配套,构建了四种节水模式,并提出了各模式实施配套技术。主要结论如下: 1.按1998~2000年3年全省平均灌溉引水量42.89亿m~3这一供水水平分析,预测到2010、2020、2030年,通过采取渠道防渗、田间工程建设、先进节水技术和农业节水等措施,山西相应年节约水量分别可达9.18亿m~3、13.30亿m~3、16.92亿m~3。这对于保持二十一世纪农业可持续发展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2.农业节水模式是一种动态模式,随生产发展和水资源变化而改变。选择农业节水模式必须遵循适地性、效益性、持续性、整体性和可操作性原则。 3.农业节水模式的技术体系一般由农业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工程节水技术、农作节水技术和管理节水技术等四个子系统组成,在不同地区和不同时段有不同的内容和侧重点。 4.根据山西地形地貌特点、水资源条件、灌溉设施状况、经济发展水平和农业种植结构等情况,构建了四种农业节水模式,即自流灌区与泵站灌区节水改造农业节水模式,缺水井灌区有限灌溉农业节水模式,山丘区旱作农业节水模式和城市郊区高新农业节水模式。
论文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言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1.3.1 农业节水研究进展
1.3.2 国外农业节水现状与发展趋势
1.3.3 我国农业节水现状与发展趋势
1.4 研究技术方案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山西水资源开发利用状况
2.1 自然地理和灌溉工程概况
2.1.1 自然地理
2.1.2 灌溉工程发展概况
2.2 水资源总量
2.3 水资源特点
2.3.1 水资源总量匮乏,人均、公顷均占有量低下
2.3.2 降水年内、年际变化丰枯悬殊,且连续干旱
2.3.3 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
2.3.4 水土流失严重,河流含沙量大
2.4 水资源开发利用存在问题
2.4.1 重点经济区水资源供需矛盾日趋尖锐
2.4.2 地下水超采严重,水资源遭到破坏
2.4.3 水质污染严重,水环境进一步恶化
2.4.4 用水效率低下,水资源浪费严重
2.5 农业用水概况
第三章 山西农业节水潜力分析
3.1 山西农业节水的重大战略意义
3.1.1 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3.1.2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需要
3.1.3 二十一世纪粮食安全和改善生态环境的需要
3.1.4 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需要
3.1.5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
3.2 山西农业节水现状及存在问题
3.2.1 山西农业节水现状
3.2.2 山西农业节水存在主要问题
3.3 山西农业节水潜力分析
3.3.1 农业节水的理论基础
3.3.2 二十一世纪初山西农业节水目标
3.3.3 山西农业节水潜力分析
第四章 山西农业节水模式探讨
4.1 农业节水模式的概念、意义与选择原则
4.1.1 农业节水模式的概念、意义
4.1.2 农业节水模式的选择原则
4.2 山西农业节水模式的结构与功能
4.2.1 农业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子系统
4.2.2 工程节水技术子系统
4.2.3 农作节水技术子系统
4.2.4 管理节水技术子系统
4.3 山西农业节水模式分析
4.3.1 自流灌区与泵站灌区节水改造农业节水模式
4.3.2 缺水井灌区有限灌溉农业节水模式
4.3.3 山丘区旱作农业节水模式
4.3.4 城市郊区高新农业节水模式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5.1 主要结论
5.2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发布时间: 2007-04-06
参考文献
- [1].山东省节水灌溉研究[D]. 李进凯.山东大学2006
- [2].我国粮食作物水足迹与区域虚拟水运移[D]. 姚懿真.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2018
- [3].泰安市岱岳区农业节水问题研究[D]. 刘晓琼.山东农业大学2016
- [4].基于水资源高效利用的农业用水结构体系[D]. 徐丹.河北工程大学2016
- [5].上海农业灌区节水管理对策以及激励机制探讨[D]. 汤美娜.华东师范大学2015
- [6].宁夏农业节水机制研究[D]. 张自军.西安理工大学2002
- [7].山东省农业节水技术推广机制研究[D]. 李凤娇.山东农业大学2015
- [8].潍坊市农业节水的战略研究[D]. 李成军.河海大学2005
- [9].青铜峡灌区农业节水的农田水土环境响应研究[D]. 杨丽慧.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2016
- [10].干旱地区膜下滴灌条件下土壤盐分运移规律研究[D]. 许策玉.长安大学2012
相关论文
- [1].山西晋城节水型社会建设研究[D]. 马向瑜.四川农业大学2007
- [2].陕西旱作节水农业技术研究[D]. 杜成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5
- [3].山西农业非工程节水技术研究[D]. 廉华玲.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
- [4].西北地区节水农业发展战略研究[D]. 李猛.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
- [5].淮河流域农业节水技术与措施研究[D]. 王浩.河海大学2007
- [6].我国节水型社会评价指标体系以及方法研究[D]. 蒲晓东.河海大学2007
- [7].山西省旱作节水农业技术研究[D]. 王新安.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4
- [8].潍坊市农业节水的战略研究[D]. 李成军.河海大学2005
- [9].农业节水技术潜力评价方法研究[D]. 庄严.中国农业科学院2006
- [10].宁夏农业节水机制研究[D]. 张自军.西安理工大学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