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知觉动作研究主要秉承两种不同的研究思路,即信息加工理论和生态学观点,它们代表了不同的知觉动作匹配水平。以信息加工理论为基础的传统知觉预判研究采用按键反应或口语报告等非代表性的反应方式探讨专家优势,是一种低水平的知觉动作匹配,生态学观点侧重用真实动作评价运动表现及专家优势,是一种高水平的知觉动作匹配。本研究以信息加工理论、生态学观点和情绪视角为切入点,以虚拟现实技术为支撑,以网球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对其接发球时的知觉动作表现进行了探讨。研究1证实了不同知觉动作匹配水平对接发球表现的影响,同时进一步支持了专家优势学说,丰富了知觉动作研究的成果;研究2以虚拟环境为情绪诱发手段,同时尝试模拟消极情绪发球情景,探讨情绪对网球运动员接发球表现的影响,结果也在一定程度上为情绪和运动表现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支持。主要结果如下:(1)随着发球视频阻断时间的增加,一级运动员、二级运动员和业余爱好者的预判准确率均上升,反应时缩短。但在球和球拍接触前100ms时的预判准确率没有显著差异,约为随机概率(50%)。(2)按键反应的准确率高于动作反应的准确率,反应时多于动作反应的反应时;一级运动员动作反应的准确率显著高于业余爱好者,业余爱好者动作反应的准确率显著低于按键反应的准确率。与业余爱好者相比,一级运动员的接发球判断反应时更短,击球点靠前,时机更准确。(3)一级运动员口语报告和真实动作反应的准确率显著高于二级运动员和业余爱好者,一级运动员真实动作反应的准确率高于口语报告准确率,二级运动员和业余爱好者则相反且差异显著。(4)一级运动员口语报告反应时显著快于二级运动员和业余爱好者,一级运动员接发球时的身体启动时间显著早于二级运动员和业余爱好者,二级运动员身体启动时间显著早于业余爱好者,一级运动员和二级运动员的挥拍启动时间显著早于业余爱好者,一级运动员身体运动总时间显著多于二级运动员和业余爱好者,二级运动员也显著多于业余爱好者,一级运动员挥拍总时间显著少于二级运动员和业余爱好者,二级运动员挥动球拍的总时间显著少于业余爱好者。(5)积极虚拟环境中普通大学生的精力、愉悦感水平升高,紧张、愤怒、疲劳、状态焦虑水平降低,皮电、高频HRV显著升高;而消极虚拟环境中的精力、愉悦感水平降低,紧张、愤怒、疲劳、状态焦虑水平升高,皮电、呼吸、低频HRV显著升高,高频HRV显著降低。(6)消极情绪时的接发球时机判断明显延迟,反应时增加,T2区间一般接发球时机的次数显著增多,T1区间的最佳的接发球时机次数显著减少,T0和T3区间的错误次数增多。积极情绪对网球运动员接发球时机的判断没有明显影响。(7)消极虚拟发球情景能够诱发消极情绪,状态焦虑水平显著升高,愉悦度水平显著降低。(8)消极虚拟发球情境中,运动员的接发球表现下降。一级运动员和业余爱好者接发球时的身体启动时间和挥拍启动时间均显著增加,业余爱好者的挥拍总时间显著增加,一级运动员的挥拍总时间则没有显著变化。(9)不论是一级运动员还是业余爱好者,消极虚拟发球情景中的两次接发球表现均没有显著差异,但业余爱好者的变化稍大。结论:(1)知觉预判以信息加工为基础,信息量增加有利于运动员预判绩效的提高。一级运动员的预判准确率更高,反应时更快。(2)不同知觉动作匹配水平影响接发球表现,高水平的知觉动作匹配更能体现专家优势,一级运动员真实动作接发球的表现更好。(3)一级运动员能够更准确的把握接发球的时机,击球点更靠前,接发球的效率更高。(4)虚拟网球发球情境中,网球运动员有良好的接发球表现。(5)积极和消极虚拟环境能够诱发相应情绪,而消极虚拟环境诱发的情绪变化大,生理激活水平高。(6)消极情绪不利于运动员对接发球时机的预判,积极情绪对接发球时机没有显著影响,这可能是由于消极虚拟环境诱发消极情绪的延续效应长,积极情绪诱发积极情绪的延续效应短。(7)消极虚拟发球情景能够诱发消极情绪如状态焦虑,导致运动员的接发球表现下降。(8)一级运动员消极虚拟情景中的接发球表现优于业余爱好者,并表现出一定的专家优势。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留守儿童个体歧视知觉在被忽视和自尊间的中介作用[J].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0(01)
- [2].对知觉经验的一个形式分析[J]. 哲学动态 2020(01)
- [3].农村留守儿童歧视知觉、学业求助与学业拖延的关系[J]. 安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1)
- [4].“知觉与空间”:毕业设计课程教学研究[J]. 装饰 2020(01)
- [5].知觉压力对老年人抑郁的影响:有调节的中介模型[J].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20(01)
- [6].探测任务知觉负荷对注意促进效应的影响[J]. 心理学探新 2020(01)
- [7].疼痛和不公正知觉的相互关系[J]. 医学与哲学 2020(11)
- [8].医学高职生生涯阻碍知觉现状调查与分析[J]. 科技视界 2020(29)
- [9].流动儿童歧视知觉与心理健康关系的元分析[J]. 心理学报 2020(11)
- [10].精品赏鉴[J]. 营销界 2019(04)
- [11].知觉表征论视角下的知觉环境依赖性特征[J]. 科学技术哲学研究 2019(06)
- [12].降低消费者购买知觉风险策略分析[J]. 现代经济信息 2017(23)
- [13].从未知到已知-超感体验对先验知觉的创新设计[J]. 创意与设计 2018(05)
- [14].情景知觉中的信息界定:从主观预期到“惊奇”算法[J]. 心理与行为研究 2016(06)
- [15].从语义学角度分析知觉经验表征[J]. 社科纵横 2017(03)
- [16].知觉经验与知觉信念之第三条道路——基于戴维森与麦克道尔之争[J]. 自然辩证法通讯 2017(04)
- [17].认知可渗透性与知觉辩护[J].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7(06)
- [18].知觉辩护的直接性与不可错性[J]. 学术月刊 2015(12)
- [19].初中留守儿童歧视知觉及其与问题行为的关系:社会支持的中介作用[J]. 中国特殊教育 2016(01)
- [20].建筑空间与心理知觉[J]. 科技展望 2016(04)
- [21].聋生个体歧视知觉与自尊的关系:社会支持的中介作用[J]. 中国特殊教育 2016(03)
- [22].谈知觉基本特性在生活中的体现[J]. 现代装饰(理论) 2014(12)
- [23].流动儿童歧视知觉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自我隐瞒的中介作用[J]. 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1)
- [24].留守儿童个体歧视知觉与应付方式关系[J]. 中国公共卫生 2015(03)
- [25].流动儿童歧视知觉与问题行为——心理弹性的调节作用[J].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5(03)
- [26].指示性思维与知觉经验[J]. 清华西方哲学研究 2019(01)
- [27].探析书法艺术中的知觉[J]. 大观 2020(06)
- [28].贫困地区高中生歧视知觉对学业成就的影响:抑郁倾向的中介作用[J].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20(21)
- [29].少数民族地区3~6岁幼儿知觉推理能力的发展特点——基于拉萨7所幼儿园的调查[J]. 教育信息化论坛 2020(05)
- [30].尽享自然,绿色“养”吧 纯净喂养ABC之追根溯源宝宝餐[J]. 父母必读 2014(05)
标签:虚拟环境论文; 虚拟发球情景论文; 情绪论文; 知觉动作匹配水平论文; 网球运动员论文; 接发球表现论文; 专家优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