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背景:慢性心力衰竭是一组常见的临床综合征,是多种心脏疾病的终末阶段,其发病率和死亡率日益增加,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生活质量。传统的治疗手段虽然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心衰症状,但均难以从根本上恢复心肌细胞数量。近年研究表明,干细胞动员可促进心肌细胞再生和血运重建,为心衰的治疗开辟了一条新途径。然而,在将干细胞动员广泛应用于临床前仍面临众多的难题,细胞因子动员剂的不良反应依然是限制其临床推广应用的关键。与西药动员剂相比,传统中药有着来源方便、疗效确切、毒副作用小、多靶点作用的特点,正逐步成为促进心肌再生的研究热点。目前大多动物试验已经取得积极结果,并显示出其独特的优势,但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关于中药对人骨髓干细胞动员的临床研究国内外尚不多见。参附注射液是临床常用中药注射剂之一,临床治疗心衰疗效显著。本文在观察参附注射液对心功能影响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其对骨髓干细胞的动员作用,对进一步阐明中药抗心衰的机制及推动中医药在干细胞领域的应用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目的:观察参附注射液对慢性心衰患者心功能及骨髓干细胞动员的影响。方法:将63例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医辨证属心肾阳虚型),随机分为对照组(n=32),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n=31),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参附注射液,治疗1周总结疗效。结果:1.两组中医症状总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55%,对照组为71.88%,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2.两组中医证候总积分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总积分均明显下降(P<0.01),但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3.两组治疗前后单项症状积分改善比较:两组治疗后心衰各症状积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下降(P<0.01或0.05),但治疗组在改善心悸、气短、胸闷(痛)、乏力、畏寒肢冷、浮肿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4.两组心功能分级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3%,对照组为84.3%,治疗组有效率虽高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5.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超声指标改善比较:两组治疗后LVEF、SV、CO、LVESD、LVEDD、FS、E/A比值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或0.05);组间比较,治疗组LVEF、SV、CO、LVEDD、FS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1或0.05),LVESD、E/A比值虽较对照组有改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6.两组治疗前后血浆NT-proBNP含量变化比较:两组治疗后血浆NT-proBNP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但治疗组下降更明显(P<0.05)。7.两组治疗前后外周血CD34+细胞数量变化比较:治疗组治疗后外周血CD34+细胞数目较治疗前明显升高,统计学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对照组治疗后外周血CD34+细胞数目虽较治疗前有升高,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8.两组安全性观察: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无不良反应发生,治疗后肝肾功能及血尿便常规较治疗前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参附注射液是临床治疗心力衰竭的安全、有效中药制剂,可明显减轻心衰患者的症状、体征,有效改善心功能,显著降低血浆NT-proBNP含量,并能显著增加外周血CD34+细胞数量,促进骨髓干细胞动员,这可能是其改善心功能的机制之一。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骨髓干细胞动员治疗冠心病[J]. 国外医学(老年医学分册) 2009(06)
- [2].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骨髓干细胞动员的临床研究[J]. 武警医学 2008(09)
- [3].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骨髓干细胞动员治疗大鼠肝损伤的实验研究[J]. 农垦医学 2009(06)
- [4].巨噬细胞在骨髓干细胞动员促深静脉血栓溶解中的作用[J].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2009(03)
- [5].骨髓干细胞动员抑制脑缺血损伤神经细胞凋亡的研究进展[J].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2008(02)
- [6].G-CSF在心血管疾病方面的临床研究进展[J]. 心脏杂志 2014(01)
- [7].参附注射液对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骨髓干细胞动员的影响[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9(04)
- [8].兔冬眠心肌模型骨髓干细胞动员及心肌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基因表达[J].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2009(04)
- [9].骨髓干细胞动员治疗脑缺血损伤促进血管新生的研究现状[J].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08(22)
- [10].骨髓干细胞动员结合冠状动脉介入在慢性缺血性心脏病患者中的疗效观察[J]. 浙江医学 2014(06)
- [11].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对骨髓干细胞动员的研究进展[J]. 农垦医学 2009(03)
- [12].骨髓干细胞动员与脑缺血耐受[J]. 中医学报 2010(01)
- [13].骨髓干细胞动员治疗心肌缺血的研究进展[J]. 科技视界 2012(27)
- [14].干细胞动员在缺血性疾病中的应用[J]. 中国基础科学 2012(02)
- [15].骨髓干细胞动员预防血管内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的临床研究[J]. 中国医学工程 2011(08)
- [16].骨髓干细胞动员治疗冠心病的研究进展[J]. 疑难病杂志 2010(04)
- [17].糖尿病心肌缺血大鼠骨髓干细胞动员及心肌组织细胞因子的表达[J].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7(01)
- [18].骨髓干细胞动员对创伤失血犬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J]. 西南国防医药 2010(07)
- [19].骨髓干细胞动员在心脑血管疾病中的研究进展[J]. 中国科学:生命科学 2015(12)
- [20].兔冬眠心肌模型骨髓干细胞动员及心肌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基因表达[J].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2008(13)
- [21].骨髓干细胞动员抑制TGF-β非经典通路对抗大鼠心肌纤维化的研究[J].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0(03)
- [22].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帕金森病32例[J]. 中国医药导报 2013(30)
- [23].有氧运动协同骨髓干细胞动员对心肌梗死后心电图和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影响[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5(19)
- [24].骨髓干细胞动员对缺血性脑卒中血管新生的影响[J].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3(05)
- [25].心肌梗死后的骨髓干细胞动员和心肌细胞凋亡[J]. 河北医药 2009(06)
- [26].三七总皂苷动员心肌梗死大鼠骨髓干细胞出髓效率的实验研究[J]. 中国中药杂志 2009(07)
- [27].三七总皂苷对不同时点心梗大鼠心肌VEGF、bFGF蛋白表达的影响[J].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09(11)
- [28].丹参通络解毒汤联合骨髓干细胞动员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内皮的保护作用[J].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7(10)
- [29].脑脉通对骨髓干细胞动员保护大鼠脑缺血损伤的影响[J].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0(13)
- [30].骨髓干细胞动员对动脉粥样硬化破裂斑块的稳定与修复作用[J].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20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