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题目: 国产单分散聚苯乙烯微球用于生物分离的研究
论文类型: 硕士论文
论文专业: 生物化工
作者: 邵勇军
导师: 刘晓宁
关键词: 单分散,色谱,聚苯乙烯,麦科菲,生物分子
文献来源: 南京工业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单分散聚苯乙烯微球(Microsphere,麦科菲)不仅具有稳定性和机械性能优良、易功能化、耐清洗和长使用寿命等优点,而且具有高分离效率,适宜作为HPLC填料的载体材料。 国产单分散聚苯乙烯微球所装填成的国产麦科菲色谱柱(150×4.6mm),用于IL-2分离的最佳梯度条件为:流动相A液:0.1%TFA、流动相B液:80%乙腈+0.1%TFA、B液在30min内从0%线性增大至100%、流速为1mL/min;在该最佳条件下进行系统性实验,结果表明:麦科菲色谱柱的理论板数、分离度、重复性(RSD)和拖尾因子均能达到药典规定,且理论板数和分离度与SOURCE色谱柱相当;国产麦科菲色谱柱的pH范围为1~14;柱压力降与SOURCE色谱柱相当,而低于Hypersil C8色谱柱和Polaris C18色谱柱的柱压,可在更高流速下操作;麦科菲色谱柱的非极性与SOURCE色谱柱相当,而小于Hypersil C8色谱柱和Polaris C18色谱柱的非极性,更有利于生物分子的活性回收;国产麦科菲分析柱(150×4.6mm)对IL-2进样液的最大载样量为300μg;根据线性放大公式,国产麦科菲制备柱(250×10.0mm)的流速为7.9mL/min;对IL-2的载量为2.36mg;制备柱分离IL-2的纯度和活性经检测,均符合质控要求。 为了推广国产麦科非色谱柱在反相色谱分离中的使用,本文选择七叶皂甙和蛋白(BSA、OVA)作样品,分别在等度洗脱和梯度洗脱条件下进行反相色谱分离。等度洗脱实验结果表明:表面键合C18链的麦科菲有机反相色谱柱(MKF-C18)对七叶皂甙的分离效果,要好于未键合的麦科菲反相色谱柱(MKF-PS)的分离效果;而在同获分离的情况下,MKF-C18柱的背压只有ODSC18色谱柱的背压的1/3左右;由于MKF有机反相色谱柱可在宽pH条件下使用,且对水稳定,因此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麦科菲色谱柱(MKF-C18)在乙腈体积分数为32%时可使四种主要成分:七叶皂甙A、七叶皂甙B、七叶皂甙C、七叶皂甙D之间实现完全分离,四种主要成分的容量因子的对数与乙腈的体积分数呈线性关系,其相关系数均大于0.997。国产麦科菲色谱柱对BSA和OVA的柱效和分离度随线性梯度斜率增大而降低,最佳分离条件为:流动相A液(0.1%TFA)、梯度条件为流动相B(0.1%TFA+80%CH3CN)在30min内从0%线性增大至100%、
论文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国内外制备简介
1.1.1 国外
1.1.2 国内
1.2 在生物分离中的应用
1.2.1 在HPLC中的应用
1.2.2 在其它生化领域的应用
1.3 问题的提出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第二章 国产单分散聚苯乙烯微球色谱柱性能评价
2.1 前言
2.1.1 有关术语
2.1.2 制备色谱
2.2 材料与方法
2.2.1 实验材料
2.2.2 实验仪器
2.2.3 溶液的配制
2.2.4 色谱条件
2.2.5 IL-2纯度的检测
2.2.6 IL-2活性的检测
2.3 结果与讨论
2.3.1 国产麦科菲分析柱分离条件的优化
2.3.2 系统性实验
2.3.3 pH稳定性的考察
2.3.4 柱压力降的考察
2.3.5 柱非极性的考察
2.3.6 国产麦科菲制备柱的考察
2.4 小结
第三章 国产单分散聚苯乙烯微球色谱柱用于皂甙和蛋白的反相色谱分离
3.1 前言
3.1.1 基本术语
3.1.2 反相色谱溶质保留关系式
3.2 材料与方法
3.2.1 实验材料
3.2.2 实验仪器
3.2.3 溶液的配制
3.2.4 色谱条件
3.3 结果与讨论
3.3.1 等度洗脱
3.3.2 梯度洗脱
3.4 小结
第四章 国产单分散聚苯乙烯离子交换树脂用于蛋白的吸附
4.1 前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实验材料
4.2.2 实验仪器
4.2.3 溶液的配制
4.2.4 蛋白浓度的标准曲线的制备
4.2.5 蛋白浓度的测定
4.2.6 蛋白吸附速率的测定
4.2.7 蛋白吸附等温线的测定
4.3 结果与讨论
4.3.1 蛋白吸附速率的测定
4.3.2 蛋白吸附等温线的测定
4.4 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今后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成果
致谢
发布时间: 2007-03-23
参考文献
- [1].羧基化聚苯乙烯微球的合成及在CRP诊断试剂的应用[D]. 张斌.北京石油化工学院2018
- [2].基于高分子材料的微米马达、微米泵的合成以及应用研究[D]. 苏亚军.苏州大学2017
- [3].单分散磺化聚苯乙烯微球的制备及其对重金属离子的快速吸附研究[D]. 龚斌.华南理工大学2018
- [4].基于构建液相芯片的聚苯乙烯微球的合成及应用[D]. 秦学.厦门大学2009
- [5].液相芯片中羧基功能性聚苯乙烯微球的制备、表征及其在生物检测中的应用[D]. 许艳军.厦门大学2008
- [6].改性二氧化硅和聚苯乙烯微球的制备及其研究[D]. 李准.青岛大学2017
- [7].淀粉/水分散系合成聚苯乙烯微球的研究[D]. 关燕霞.广东工业大学2005
- [8].聚苯乙烯金属核壳粒子的制备与表征[D]. 范三军.广州大学2012
- [9].高稳定性磁性荧光多功能化聚苯乙烯微球的制备及其初步应用[D]. 李云红.天津大学2012
- [10].聚苯乙烯微球表面毛发状高分子的制备与表征[D]. 庞美飞.浙江大学2006
相关论文
- [1].单分散聚合物微球的制备及复合导电方面的应用研究[D]. 麻亮.南京理工大学2007
- [2].交联聚苯乙烯微球的合成与功能化[D]. 姚尚风.江南大学2006
- [3].聚苯乙烯微球表面毛发状高分子的制备与表征[D]. 庞美飞.浙江大学2006
- [4].单分散聚苯乙烯微球的表面电性及自组装的研究[D]. 刘丽.华东师范大学2007
- [5].以聚苯乙烯微球为模板合成功能性核壳材料[D]. 张艳萍.东北师范大学2007
- [6].交联型单分散聚苯乙烯微球的合成及表征[D]. 李艺.北京化工大学2004
- [7].分散聚合制备单分散聚苯乙烯阳离子微球[D]. 王占丽.北京化工大学2006
- [8].单分散聚苯乙烯微球的制备及其磁化过程初探[D]. 张琼钢.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2004
- [9].聚苯乙烯功能微球的制备与表征[D]. 戴军.吉林大学2006
- [10].羧基化聚苯乙烯的制备和应用研究[D]. 汪海萍.南京工业大学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