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米:走在性别的边缘

吉米:走在性别的边缘

一、吉米:走在性别边缘上(论文文献综述)

高静[1](2020)在《艾丽丝·门罗短篇小说的创作机制研究》文中提出2013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艾丽丝·门罗(Alice Munro,1931—)是加拿大首位摘此桂冠的作家,也是诺贝尔文学史上首位仅凭短篇小说创作而获奖的作家。门罗的作品展现了一直处于主流文学边缘的加拿大文学的无穷魅力,也使得短篇小说(short story)这一长期被误解、被冷落和被低估的文体形式大放异彩。早在20世纪70年代,西方学者就已经开始了对门罗作品的学术研究,中国的门罗研究近年来也有逐渐升温的趋势。国内对门罗的小说研究主要着墨于“女性主义”和“叙事手法”等问题上,而对作家创作的深层意识和作品形成的隐性因素探究不多,对显性的文本下隐含的内涵及深层文学学理问题涉及也相对很少。本文在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门罗文学创作的心理基础为切入点,结合文学地理学、文学心理学、后女性主义和接受美学等理论,对门罗笔下的形象范式、心理动势、隐喻手法、审美表征和文化传承进行多维论述。每部文学作品都是作者“心声”的表露,是什么样的创作心理让作者选择了短篇小说这一文体形式,又是什么样的创作心理决定作者写什么、怎样写、为什么写和写给谁等问题?本文就是要对这些左右着门罗创作机制的种种复杂因素和交互关系进行学理探讨,就是对那些门罗创作过程中不易被察觉的、从那些文本表层难以一窥究竟的甚至连作者自己都难以意识到的隐性因素进行考察和揭示。论文的第一部分是绪论,首先是开宗明义,名实先明,对论文所使用的机制等基本概念进行解释,然后对门罗看似庸常的人生过往和看去波澜不惊的创作历程进行追溯,然后对门罗研究的国内外历史与现状进行评述,渐次将论题引向本论文的核心。第二部分是文章的主体,主要分五个部分展开,从文本分析到心理跟踪,从文本细析到语境关联,从语言表层到修辞界面,从内部研究到外部研究,从纵向掘进到横向影响,依次对门罗创作的心理机制、形象机制、隐喻机制、审美机制和文化传承机制进行分析。第一章从个性心理特征出发,结合地域情结、自卑情结和自主情结三个方面,分析作家独特的心理特征。门罗的童年经历以及成年后的婚姻生活与生命体验,形成了门罗隐秘的心理机制,影响了门罗小说中人物形象的设定、各种意象的内涵以及她对探索人物隐秘的内心世界的兴趣。因此,论文的第二章论述门罗小说的形象定势,即门罗笔下各类人物形象的艺术特色及成因。在门罗的小说中,复杂的男女形象和两性关系隐含着门罗对女性困境以及两性关系的深刻思考。门罗拒绝直白控诉男女两性间的各种冲突,但她开放包容的两性气质观更能抓住读者的心,这有别于传统女性主义的性别观。独特的生活体验、文化认知和审美感受使门罗得以利用简约的文学语言和各种修辞手段,赋予寻常事物以丰富的文化内涵。门罗正是透过日常生活中的这些普通意象来探讨人性的复杂,传达自身的感悟,从而给人以深刻启迪。这是论文第三章所着力探讨的内容。而第四章和第五章则从读者反应角度和文本之外的因素诠释门罗作品的美学风格。门罗作品真实细腻地记录了主人公顿悟的心智成长历程,又以“琐碎化”、“碎片化”为媒介,将作家内心活动和思想轨迹传递给读者,从而引起读者的共鸣。第五章重点考察作为作家的门罗与所处大环境的关系及其受到的外部文化的三维影响,考察门罗和广阔的社会历史背景及西方文学传统的密切关联,考察其所受到的熏染和浸润及其在作品中的能动反映。每个作家都有自己的独特个性,正是其个性特征决定其面对相同的社会语境、文化传承和各种外部影响时才能产生不同的“化学反应”,才能创造出具有独特美学表征和思想蕴含的文学作品。结语部分进一步分析门罗小说的艺术成就与其独特的心理动势间的关系。家庭背景、宗教背景、婚姻经历、性别身份和文化传承都会对作家的创作主题和艺术手法产生诸多影响,但这些影响作用于每个作家的结果却大异其趣。文学作品是作家心理建构的产物,其创作过程是一个包括文学家自己的需求、欲望、感觉、直觉、情感、想象等心理功能在内的极其复杂的过程。门罗是一位了解人类心灵的作家,对自然、人物和世事有深刻的认知和敏锐的感知,正是这种独特的审美心理指引着门罗摒弃宏大叙事、倾力庸常描写,才使其作品看似寻常却奇崛,在小说美学上实现了新的突破。

王峰灵[2](2019)在《艾丽丝·门罗短篇小说的女性书写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加拿大作家艾丽丝·门罗在近60年的创作生涯中,潜心于短篇小说创作,共创作了 14部短篇小说集,近200个故事。门罗专注于书写小镇平凡人物,尤其是平凡女性的日常生活。她们的生活看似平淡乃至平庸,但她们的爱恨情仇都在这“死水微澜”里。这里蕴藏着女性微妙敏感又复杂难解的心理变化与情感成长。门罗特别善于捕捉日常生活中普通女性心理的隐情与波动,不仅彰显出不同于男性作家的特异气质,也书写出不同于一般女性主义的文学世界。门罗的写作姿态,明显受到了 20世纪中期以来西方社会轰轰烈烈的妇女解放运动和女性主义思潮的影响。她完整经历了女性主义多个发展阶段,在女性书写中审视女性生活的诸多历史与现实问题,形成了独特的女性观。门罗的成长经历让她深刻体会到女性在两性世界的生存困境并以此作为其写作的主题。其独特的成长经历与多重身份、加拿大多元文化背景等赋予门罗女性书写以复杂性和深刻性。本论文通过精读门罗文本,梳理女性主义与门罗文学之路的关系,分析门罗笔下的女性形象,提炼其不同于一般女性主义的女性观,总结其女性书写的主题,从而揭示门罗女性书写的深刻内涵。全文包括以下主要内容:绪论着重阐述门罗文学之路及国内外对门罗短篇小说的研究现状,厘清国内门罗研究存在的问题与不足,进而阐明本论文的研究要点与目标。第一章追述加拿大地域文化、个人成长经历对门罗写作的深刻影响,并由此进一步探寻门罗自身女性意识觉醒的可能轨迹,进而探讨其成熟理性、温和平静的女性观。门罗生长于加拿大一个美丽但又闭塞的小镇,这促使她萌生了一种文化意味上的“边缘心态”。边缘心态使门罗在生活上不同于传统的家庭妇女,在创作上也有异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加拿大文坛主流女性主义书写。第二章力图厘清女性主义与门罗女性书写之间微妙而复杂的关系,以此阐释门罗女性书写的特殊性与复杂性。门罗的文学创作几乎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来的女性主义思潮同步,但阅读其文本便不难发现门罗独有的女性主义特质。结合门罗的成长经历及其多次访谈记录,本章试图分析门罗独特的女性意识;并在此基础上探讨门罗不同于一般女性主义的女性观。门罗在长期的创作中逐步自觉地形成了一种温和的女性观,从而突破了传统书写对女性形象和性际关系的曲解,跳出了男女两性“非此即彼”的程式化循环。第三章着重分析门罗笔下不同的女性形象。细读其作品,我们便发现,地域色彩、女性主义只是其笔下女性人物的表面标签。她们有老有少,来自不同行业,仍然能够清楚地感知到男权社会的阴影存在。因此,她们或者面临某种生存困境,或者遭受某种误解,或者掀起某种情感和心理波澜,但她们最后都跟自己或他人达成了和解。她们的心理变化、情感成长已然超出二元对立的两性观,使我们看到更丰富、更真实的世界和人生。第四章总结门罗女性书写的主题意蕴。尽管每个女性人物的生活和故事不完全相同,但都不同程度地体验了婚恋、做母亲、年老和死亡等过程。在这些不同的人生过程中,不同的选择最终促成了不同的人生境遇。概括起来,门罗书写触及了成长、婚恋、母女、离开等主题,意在探讨女性在男权社会里怎样得到相对的独立空间,由此思索如何与这世界和谐相处而非破坏乃至颠覆这世界。第五章论析门罗小说的闪光点之一,即女性主题和叙事艺术的巧妙结合,旨在分析门罗小说的叙事策略、叙事视角、书信体叙事和开放式结尾对其女性书写的作用与意义。结语通过总结和引申“边缘”的文化意义审视门罗女性书写的意义。门罗的女性书写是一种融合共通的姿态,消解了男性/女性、男权中心/绝对女性、文明/野蛮、中心/边缘、城市/乡村等的对立对抗。沿着门罗的道路,文明可以思考,男女两性可以互融共通,其普遍的本质是人类性。同时,只有两种性状的动态互动才能够实现对对方的观察和反思,而静态对抗则难以实现。以此观之,“边缘”不是“有益而必要的补充”,而是一种重要的文化场域,能够提供更丰富的文化资源、更多样的观察视角、更灵活的生存姿态、更柔和的处世态度。由此,门罗的文学世界才能被打开,其真正的价值才能被发现。

李相征[3](2019)在《从互文性视角看《忠犬巴比》翻译项目的文化翻译》文中研究说明互文性作为一种文本理论,最初是由法国符号学家朱莉娅·克里斯蒂娃提出的。克里斯蒂娃主张,任何一个文本都是在它以前的文本的遗迹或记忆的基础之上产生的,或者是在对其他文本的吸收和转化中形成的;它强调文本与文本之间的关联作用。经过不断完善与发展,互文性已经延伸到翻译研究领域。本篇实践报告是基于美国作家埃莉诺·阿特金森所着的儿童文学作品《忠犬巴比》翻译实践展开的。该小说源自一则真实故事,故事背景发生在苏格兰,以忠诚的小狗巴比为线索而展开。巴比的主人因患肺炎去世,但是巴比不愿意离开主人,选择留在墓园陪伴着他。小说中原文作者引用了《圣经》中的话语、借鉴了其他作家作品,介绍了有关基督教基本知识,还使用了许多苏格兰习语,这为本文探讨文学作品的互文性与翻译的关系提供了良好依据。本篇实践报告以互文性为理论基础,综合考虑历史、信仰、风俗、社会习惯等文化因素,对《忠犬巴比》中俚语、俗语、圣经以及诗歌引用的翻译进行分析。通过寻找源语文本和其他文本之间的互文指涉,减少在翻译过程中文化意象所承载的信息缺失,从而挖掘出原作者想要传递的文化信息,进而用目的语向目标读者传达源语所蕴含的文化信息,实现源语文化和目的语文化之间的对等。最后,译者在本篇实践报告以互文性为理论支撑,探究翻译工作如何处理儿童文学作品中文化特色语句的翻译,并探讨采取什么样的翻译策略来创作出满足目标读者期待的译文。本篇翻译报告总结了原文的互文性并试图在译文中体现该互文性。

陈晓[4](2019)在《跨文化语境下的国产商业电影研究(2002-2017)》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将国产商业电影置于产业研究、文本研究、文化研究的交叉视野之中,在电影史、电影理论及电影批评的框架下,旨在厘清2002-2017年国产商业电影的纷繁面貌。首先,在时间上对其进行微观层面的断代划分,历时考察国产商业电影的生发环境及流变状况。第二,结合“本土性”表达及“国际化”表达两条共时线索,力图解释国产商业电影生成、变化、发展的主体因素,勾画出该领域范畴内丰富立体的文化图景。第三,综合实证研究方法,尝试以跨文化视角透视国产商业电影的输出问题,并给予相应的方法论延伸及讨论。基于此,本文将分作六个部分展开论述。“绪论”部分界定本文的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对已有的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述评,指出目前研究中缺乏对国产商业电影集中化、系统化、理论化的论述,并由此提出本文的主体研究架构。第一章“国产电影商业环境的生成”描述新世纪后的国产商业电影延续了中国早期电影的娱乐属性,生发于政策-经济生态圈、媒介生态圈以及跨域合作生态圈所构成的复杂语境当中。政策-经济生态圈以开放的市场经济体制为基础,通过股份制、院线制的建立,促成中国电影产业的体系化发展。媒介生态圈以内容生产领域的“IP转化”及内容流通领域的“互联网+电影”战略性格局,建立国产商业电影的跨媒体运营模式。跨域合作生态圈广泛利用资金与人才优势,以“合拍片”生产为基本路径,使国产商业电影迈入全球化商品行列。第二章“国产商业电影的意识形态表述”指出国产商业电影受到内在文化势力的深刻影响,官方、资本方、大众三股力量的互动,根本性地决定了国产商业电影的差异性面貌与本土性表达。官方以向大众输出主流意识形态为根本目的,通过与资本方的联姻,促成“主旋律”电影转向“主流商业片”。从对“主旋律”的商业化重述,到对“样板戏”的娱乐化改写,主流话语从显性在场转变为隐性在场。资本方以商业营利为根本目的,在实践层面搭建不同文化相互沟通的桥梁,生产出兼顾多方文化需求的电影产品。其中,商业电影的历史空间呈现出想象性叙述的特征、动作类型片自觉践行主流意识形态的“询唤”功能、贺岁片全面迎合流行文化与消费语境、文艺片流露出电影艺术的退守与反抗姿态。大众文化从“沉默者”转为一股显在力量,既处在官方与资本方的引导之下,又因其自反性而促使电影市场不断进行自我更新。电影“粉丝”通过协商性参与的方式,进入商业电影生产流通的各个环节。以“青春片”为代表,大众群体自身的属性成为资本方的创作指南。“新主流”电影的出现,既表明“现象级”作品源自于大众文化“时代面向”的刺激和培育,也反映出多股文化力量共同促动了集体欲望的影像化宣泄。第三章“国产商业电影影像美学新质”指出国产商业电影受到外来文化引导,文本实践逐渐与世界商业电影范式达成共识,并自觉进行着影像美学现代性的重新建构。在影像符号层面,国产商业电影对异域景观实行“标签化”处理,在银幕上勾勒出世界范围内的“文化认知地图”。一方面,大量涌现的西方符号明示着西方文化的强力渗入;另一方面,在外来文化的映照下,跨文化个体同时流露出对本地文化强烈的复归心态。在镜头修辞层面,制造影像“吸引力”成为国产商业电影重塑“电影性”的重要目的与途径。对“蒙太奇”的活用展现出国产商业电影的速度“变奏”;“数字长镜头”标示出国产商业电影的数字技术转向。在故事题材层面,国产商业电影在类型化叙事的流变过程中,不断分化、变异、繁殖出多样式的类型片。“奇幻片”糅合西方元素与本土文化,成为国产商业电影类型融合的先驱范例;“一本多拍”作为新样态的跨国改编形式,彰显出类型深度融合的可能性。在母题内涵层面,情感母题、寻找母题及英雄母题均与世界电影的创作潮流构成互文关系,指向人类共通的价值选择。第四章“国产商业电影的海外之旅——以北美市场为参照系”将北美地区中国商业电影的市场接受作为切入口,论述国产商业电影所遭遇的真实文化壁垒。古装大片的热潮与失落印证着北美市场的“选择性阅读”模式,而“华狮”及“华语片”的推广开拓了各类型商业电影的发行路径。国产商业电影“输出”的基本困境在于面临着结构性的文化霸权,中国电影作为“外语片”,难以获得“准”商业片待遇,始终未能进入北美主流市场。国产商业电影遭受“冷遇”的另一重因素在于中美观众的文化认知差异,基于对中美在线影评网站的实证考察,美国观众重“形式”、重技术以及自觉的跨文化立场与中国观众形成鲜明对比。现象背后的深层原因指向中美不同的文化语境,即普遍意义上的高/低文化语境差异,以及不同的观影模式,即审美机制上的类型/故事传统差异。《英雄》与《长城》作为两部具备典型“访美”特质的作品,值得重点关注。《英雄》之于中国电影商业化、国际化取向的历史功绩应当予以重新追认;《长城》标志着中美合作的深度开展,而“杂交”文本的缺陷阻碍了其背后深刻世界性主题的有效传播。第五章“国际坐标内国产商业电影的精进路径”尝试以更高的标准要求当前历史语境中的国产商业电影。国产商业电影在取得长足进步的同时,时刻遭遇着本土文化裂变与外来文化冲击所带来的种种难题。面对如此纷杂的跨文化语境,国产商业电影的发展方向应当坐落于世界电影的版图之中,以文化之间的良性互动为基础,回归具有主体性特质的中国电影范畴,扮演好国家电影、文化商品、图像档案等多重角色。

朱梦婷[5](2019)在《故国文化的认知建构:论谭恩美小说中的传统中式婚姻书写及其流变》文中指出中国文化书写是历代美国华裔文学作品中的共同主题,是美国社会环境下中美两种异质文明碰撞交流的文化产物,浓缩着以华裔作家为思想先锋的华裔群体对中国文化的认知与解读。作为美国华裔文学繁荣时期的代表作家,谭恩美在其作品中植入了个人情感和家族记忆;她对旧时中国社会传统婚姻形态的独特书写,使其有别于其他华裔作家,成为以她为代表的美国新一代土生华裔认知故国文化的文学表现形式之一。从处女作《喜福会》到最新力作《奇幻山谷》,谭恩美笔下的传统中式婚姻既表现了女性群体婚恋际遇下的共同命运,又呈现出婚恋故事书写上的时代差异,折射出活跃在20世纪80年代后的新一代土生华裔故国文化认知的历史表征和时代发展。为了进一步挖掘谭恩美文学作品中的这一社会文化意蕴,本文拟从其《喜福会》、《灶神之妻》、《接骨师之女》和《奇幻山谷》这四部不同时期长篇小说中的传统中式婚姻书写入手,结合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的文化历史理论,考察以谭恩美为代表的新一代土生华裔的核心文化意识建构和文化认知流变态势。本文认为,谭恩美笔下传统中式婚姻的悲剧共性是新一代土生华裔对故国文化的历史性偏向解读,取决于他们在美国主流文化语境下形成的核心文化意识;而其在不同时代阶段对婚恋悲剧的书写差异则意味着新一代土生华裔对故国文化的认知行为模式是呈动态变化的,受80年代中后期以来美国社会文化的时代发展影响,表现出一定趋势的历史流变。基于对谭恩美不同时期小说作品里传统中式婚姻书写的综合研究和对比分析,文章提出,受制于美国现代华裔移民境域下形成的母语文化意识,以作家谭恩美为代表的美国新一代土生华裔对故国文化的认知心理表现出“重文化行为差异,轻文化价值认同”的核心特征,催生了他们认知中与美国现代文明格格不入的、恪守传统人伦秩序的封建守旧文化印象。然而,在这一核心文化意识之下,新一代土生华裔在不同时代阶段的认知行为模式并非是一成不变的。随着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社会文化语境下多民族文化融合趋势的发展,他们的故国文化认知行经了朴素经验时期、外部符号时期和内部成长时期三大阶段,主要呈现出文化认知符号化的时代性发展态势。

胡小波[6](2019)在《希罗力学思想研究》文中指出对于力学思想史的探讨是理解力学与物理学在近代早期的融合或近代科学兴起的关键环节,也是理解机械论自然观产生的必要条件,更加有助于深入理解人工与自然的关系、数学物理学的兴起,甚至是现代性的产生过程。然而以柯瓦雷为代表的科学革命史家所形成的编史学传统认为近代力学诞生于惯性定律,传统的力学史大都把注意力集中在惯性定律及其前提条件和后续影响上,而没有关注一些更具体的东西,即强调近代的力学理论而忽略了对力学实践的细致分析。更为重要的是,这种力学编史学传统对于古希腊的力学思想的关注不够甚至忽略,因为从十七世纪力学家所讨论的某些内容中可以看出近代的力学在一定程度上仍然延续着古希腊力学。如果不了解古希腊力学,就不可能深入地理解近代力学的发展。因而要描绘更全面的力学图景,不仅要关注抽象的力学定律和原理,也要关注物质性的力学实践,更要追溯力学在古希腊的渊源。古希腊的力学传统大致可以分为四种:亚里士多德传统、阿基米德传统、亚历山大里亚的理论传统和亚历山大里亚的技术传统。亚里士多德意义上的力学并非关于自然物的理论,而是关注构造和操作机械等人工物,以完成自然本身不可能完成的事情,从而为人的目的服务。在这个意义上,力学不讨论自然运动,而是讨论违反自然的运动,各种力学实践也被认为超出了关于自然知识的物理学范围,从而形成了力学与自然哲学(或者物理学)的对立,以至于理性的古希腊人对力学一直抱着怀疑的态度,并将力学以及人工构造物置于形而上学之下。在亚里士多德之后,力学沿着两大方向发展,一种是更加数学的和理论的,另一种是更加实践的和技术性的。前者以阿基米德为代表,后者以亚历山大里亚学派为代表,希罗是该学派的核心人物。希罗(Heron of Alexandria,约公元10-70年)的研究领域涉及力学、数学、光学和机械学等诸多方面,流传下来的着作主要有《力学》和《气动力学》等十一部着作,现汇编于《希罗全集》中。本文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通过对国内外大量关于希罗力学的研究资料进行分析,结合对希罗原始文献的研究,完成了对希罗力学的历史发展、内容范围和特点等方面的系统整理和总结,尽力勾画出一幅能够全方位展现希罗力学思想的图景。本文具体从五个方面展开论述:其一,希罗认为力学科学包括理论部分和实践部分,前者包括几何学、算术、天文学和物理学,纳入了诸如力和重量等抽象概念之间的关系,后者包括金属加工、建筑、木工、绘画和与这些技艺相关的手工活动,主要与实践者的专业活动相关。他的力学文本呈现了这两种知识之间的双向互动,力学实践通过力学理论知识的应用得到发展,而这种发展带来的一系列问题所需要的解释又刺激了力学理论的发展。在《力学》中,希罗描述了五种简单机械,即轮与轴、杠杆、楔子、滑轮和螺旋,并将秤作为所有机械的解释模型,使所有机械现象得到解释。在《气动力学》中,希罗不仅基于空气的性质描述了许多让人感到惊奇的气动装置,而且也使用秤来解释其中的虹吸管装置。希罗将秤作为一种对力学机械进行解释的模型,一方面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另一方面消除了机械或者力学与自然之间的对立,因为机械因其产生的结果看起来似乎很奇妙或悖谬而被认为超出了关于自然知识的物理学范围,秤的模型把机械的运作追溯到自然原理,使机械和其他力学现象整合到自然哲学的解释框架中,随着力学现象的被解释,它们就成为物理学的一部分而不是对它的挑战。其二,希罗所生活年代的数学主流是欧几里得—阿基米德几何学,呈现出一种复杂的精确数学形式和充分发展的演绎论证的实践,而在诸如土地测量、贸易、建筑或管理等领域的实践者所采用的方法往往基于数值计算和近似值,通常被视为数学的“应用”甚至“较低”的形式。在这一幅数学实践极为两极化的图景中,希罗增加了一些描述,应用欧几里得-阿基米德式的证明和方法发展了更具力学性(或者机械性)和实用性的几何学,将力学、计算和测量被纳入几何学中,反映出这种两极化的中间部分——两者的融合。希罗的几何力学展示了从几何工具到机械工具、从几何对象到机械对象的过渡,一方面通过将几何学应用到力学中,把证明的概念扩展到包括工具(或仪器)证明,为几何学创造了一个权威性基础;另一方面把力学证明和阿基米德式证明联系起来,认为力学是一种基于证明的理论性学科,但是他的力学几何比传统的欧几里得-阿基米德几何具有更大的有效性范围。此外,希罗极大地扩展了几何学在社会和现实语境中的力量,模糊了专业数学和几何学之间的界限,而这种界限常常被用来贬低与理论有关的实用技能。在几何力学的应用过程中,希罗不仅把力学作为一种研究方法和表达工具,而且突破了数学(主要是几何学)的纯粹逻辑角色,将数学与力学紧密结合起来,使得二者相得益彰。其三,希罗力学中所涉及最多的是自动机,通过追溯自动机的词源发现,其本质不仅有现代所定义的“自动化”,更有物品的自发式生产,即出现当下图景中不该出现的事物,也就是说自动机实际上并不是试图完美地模仿生命体,而是要超越生命体,通过它们作为一个具有潜力的构造物的地位来产生奇迹和敬畏,然后将其用于宗教热情。在古希腊宗教节日游行和神庙中对自动机的使用,不仅是古希腊宗教体验中多方面的人与神的互动的一部分,凸显了其宗教或者政治功能,而且把机械的专业知识与神圣的技艺联系在一起。就希罗而言,他的自动机描述可以被用来探讨盛大游行背后大量的宗教和世俗权力的特点,把从宗教实践中得到的灵感运用到其他发明中,明确的表示一些发明是用于神庙的。从某种程度上来看,希罗的自动机与神以及神话之间的联系是他进行力学实践的核心,即他认为技术和神的力量是紧密联系的,一方面,神话成为力学实用技术的渊源,有助于提高实用技术在知识层次的地位,另一方面,在宗教语境中的惊奇被发展成由机械技能和专业知识的展示引发的惊奇,在语境之外表现为更多的人从事力学。通过对希罗力学语境化的分析,构建了一幅古希腊思想中关于自动机的可靠图景。其四,希罗使用“惊奇”的概念回应了亚里士多德对实用知识的批判,把智力成分添加到力学的效用中,消除了惊奇和实用之间的区别,把实际效用中的消极部分从力学中剔除;希罗认为通过知觉来论证的方法——使用机械装置产生的奇妙景象直接来论证——是优于哲学论证的,提出作为一种知识形式的力学在认识论上可以与哲学相提并论,但它依然保持着强大的实践后果。在此基础上,希罗构建了一幅作为强大而独立的知识形式的力学图景。在这幅图景中,希罗没有着眼于描述力学实践的“技术进步”,而是对力学装置所涉及的安全作了哲学上的意向性思考,认为力学与哲学在最终的追求目的上是一致的——宁静,而在数学家与哲学家的论战中,他又把力学作为一种论证的工具来反对哲学家,试图贬低哲学家的论述,将两者的方法论置于相互竞争的位置,认为哲学家的方法是似是而非的且是不确定的,而数学家因为几何论证是不容置疑的最终获得成功。在此希罗意义上的“哲学”大致呈现出两个含义,首先把它描绘成一个综合的探究领域,即普遍意义上的“爱智慧”;其次将哲学分为内容上相互交叉但实践者又是不同的两类:哲学家和数学家的各自领域。其五,《力学》的早期传播得益于《数学汇编》第八卷的摘录和伊本·路加的阿拉伯语译本。在康曼丁那的拉丁语译本完成之后,包括希罗对五种简单机械的理论处理在内的力学思想被圭多巴尔多和伽利略采用,将其作为十六世纪理论力学的组织原则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近代力学体系构建的尝试。相比之下,《气动力学》可能由于所描述的气动装置被归为“魔法的运作”,虽然对当时的理论力学贡献不大,但也激发了欧洲世界的人文学者、数学家、工程师和工匠对力学的兴趣,并为这些人之间的联系与沟通提供了一个恰当的契合点,布翁塔伦等人对希罗的气动力学进行了实践,所设计建造的普拉托利诺花园可以被视为《气动力学》的现实版本,而比林库乔和和阿莱奥蒂等人对《气动力学》的评论与注释,实现了古代的气动力学向近代科学的转变,此外希罗对空气的认识对伽利略、波义耳等人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促进了近代科学物质理论的诞生。关于希罗力学着作的传播与影响,不仅体现了科学发展的连续性,也体现了希罗及其力学文本在近代科学建立过程中的作用。总之,通过对希罗力学思想的整体研究,丰富了古希腊力学思想,揭示了其发展过程中的流与变,澄清了古希腊的“力学”及其相关的概念,不仅有助于重新评价希罗和古希腊力学,而且有助于理解世界图景的力学化进程,对力学史的研究大有益处。

冯立华[7](2018)在《大江健三郎的文学世界》文中研究说明本论文采用文本解读的方法,将大江健三郎的小说与同时期的随笔、演讲结合,将一部作品与同主题的系列作品相结合,将单篇作品放置于作品系列之中,对构成的系列小说做整体探讨,进而对大江的文学世界进行整体的梳理和研究。尽管在半个多世纪里,大江文学的主题、作品风格不断变化,其创作道路还是有迹可寻的。根据其创作风格与主题特点及文学道路上的转变等方面,本论文在他人研究的基础上将大江的创作活动分为四个阶段,并按照时间顺序对其文学进行解读、辨识。第一期从1950年代的《奇妙的工作》到1960年代前半《个人的体验》为止,可以认为是存在主义占主流的阶段;大江文学经历了迷茫到新生的转变,是将西方的存在主义东方化、本土化的过程;第二期从1960年代后半到1970年代末期的《同时代的游戏》,是大江文学关照个人危机与人类危机的阶段;第三期从1980年代到1990年代末《空翻》为止,大江文学走出70年代的低谷,其主题关注的是人类全体的死与再生问题;第四期为新世纪的文学,大江将目光从关注全体人类转为个人内心的恢复,重整旗鼓,继续前行。根据这四个时期的划分,论文分四章进行论述。第一章“存在的焦虑”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以存在主义主题的短篇小说《死者的奢华》和《他人之足》为中心进行探讨。初期的短篇表现了存在主义的两个侧面:“徒劳的外部世界”和“幸福的内面”。第二部分是大江笔下的日本战败图景。关于日本战败,他表现出了两个视点,其一是以少年的视角描写战争末期少年的日常生活,如《饲育》、《拔芽击仔》、《意外之哑然》系列,另一个视角是以战后数年的大学生视角描写战后被占领状态下的生活,如《人羊》、《先跳后看》、《战斗的今日》等构成的系列。笔者认为大江是从战争的残酷波及到少年、构成了残酷的成人仪式的视角表现他的战争观的。第三部分主要以长篇小说《我们的时代》和《个人的体验》为中心进行论述。从文学表现“性的人”、“政治的人”的踯躅,到回归现实的抉择,经历了从迷茫到新生的过程,成功地将西方“自由选择”、主张“他人即地狱”的存在主义与东方的“正视现实、顺应社会”、“人与社会相和谐”的理念融合,人的存在与客观现实达成了统一,大江文学找到了新的出路。论文的第二章研究大江第二期的文学创作。第二期的创作延续了第一期作品的死亡主题,那种对死亡的恐惧与憧憬,随着现实生活中残疾长子的出生和共同生活,转变为探寻如何在疯狂中生活下去的关于自我拯救和全体人类救济的更广阔的人文关怀。笔者将这一时期大江的创作概括为“唤醒危险意识”,危险主要体现在两方面,其一,是国家主义与天皇制对包括作者在内的民众的吸引与影响,这种影响不仅仅在政治的层面发挥作用,更主要的是已经扎根于精神层面,可以说大江以自身为示范,表现的正是这一点。这个主题一直吸引着他,从初期的《17岁》和《政治少年之死》等作品,一直到这一时期的《父亲呵,你要去向何方?》、《请告诉我们在疯狂中生活下去之路》、《亲自为我拭去泪水之日》以及《月男》。本文以《亲自为我拭去泪水之日》为中心详细进行了解读。其二,是威胁全体人类生存的核武器及环境恶化,表现这个主题的作品有《核时代的隐遁者》、《濒死鲸鱼的代理人》、《洪水涌上我灵魂》、《摆脱危机者的调查书》等,在这里以《洪水涌上我灵魂》为中心探讨大江有关这方面的创作,同时将大江的另一巅峰作品《同时代的游戏》作为大江为人类开出的一份药方放在这部分讨论。尽管《同时代的游戏》不太被评论家认同,但不可否认其无论在艺术手法还是创作的主题方面都是继往开来的重要作品。第三章主要讨论1980、1990年代的作品世界。进入1980年代的大江文学继续关照人类的拯救,不过在创作手法上有了很大的改变。1980年代初期又回到了他所擅长的短篇小说创作,采用将若干个短篇构成一个系列,从不同的侧面表现主题的方法。这种创作方法获得了成功。小说创作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将多主题的《同时代的游戏》分解化、单一化和重组。《如何杀树》所收的八篇中、短篇小说分解了《同时代的游戏》的重要情节,再次确认了《同时代的游戏》未能清楚表述的主题;《M╱T与森林不可思议的故事》则将《同时代的游戏》的故事构成和叙述方法单一化,使得《同时代的游戏》的故事结构更加清晰。大江小说的叙述者也发生了变化,经历了第一人称叙述的转折点作品《致令人怀念之年的信》后,第三人称叙述开始登上舞台,互文的方法也开始于这个时期,女性逐渐成为小说的重心。进入1990年代,大江的两部作品《燃烧的绿树》与《空翻》主要围绕新兴宗教的问题展开,在这两部作品里大江以“没有信仰者的祈祷”为主线,深入剖析了当代社会人们内部精神的空虚,以及边缘人物因为得不到社会关照进而从新兴宗教中寻求治疗的社会问题。在这一章里笔者以点带面,从“雨树”的暗喻、与残疾儿共生、灵魂的救赎视角考察了大江如何通过文学关照全体人类。第四章研究在新世纪的文学创作。大江进入文学创作的“后期”,创作视角从对全体人类的关照转回到个人内心的恢复,然后继续前行。这些“后期工作”大都以与作家自身重叠、名为长江古义人的老作家为叙述者,基本上以社会发生的真实事件为背景,讲述作家身边的故事,重新表达自己的思考。本章共分为两大部分进行的解读,第一部分以《奇怪的二人配》三部曲为中心,探讨从个人内心的恢复到老人继续“愚行”的过程;第二部分归结为如何继续诉说希望,《两百年的孩子》是继《治疗塔》之后的另一部具有科幻性质的小说,作品以崭新的视角将从暴力中解救人类的希望赋予孩子,至于《水死》则是将国家主义的暴力推演到了极致来呈现,在绝望中展现了永不放弃的女性形象,在“最后的小说”《晚年样式集》里,面对自然和人为的对人类生存的双重威胁,叙述者古义人没有屈服,实现了“回心”,以更大的希望照亮了前行的黑暗壁垒,实现了超越。论文结论认为大江文学是在绝望中永不放弃为个人、为社会、为人类追寻希望的过程。

玛莎·艾伯森·法曼,李霞[8](2014)在《性别与平等的进化缩影:一个女权主义者之旅1》文中认为我们对美国法律中的平等概念应该重新审视。以波西亚女子法学院的建立和法院对穆勒诉帕里贡案(穆勒诉俄勒冈州案)等案件的裁决为开端,美国女性对以两性间相同待遇为倡导的性别平等的追求,以及对改善女性地位的追求逐渐发展。尽管美国女性在选举、就业、财产方面已经获得了与男性法律上的平等地位,但对公民利益的分配仍然存在着严重的不平等。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是由于美国人认为自治权的位阶高于平等权,因此打着自治更重要的幌子牺牲了大量的平等,而忽略了在这个共同生活的国家中,到处都充满触发式的依赖和永恒脆弱的事实。

夏玉玲[9](2014)在《“格林之原”的文化意蕴 ——格雷厄姆·格林小说的一种解读》文中认为格雷厄姆·格林是英国现代主义文学高峰过后的第一批重要作家之一。“格林之原”是格林在其小说中建构的一个多维的、想象的、具有隐喻意义的空间,是其作品的多重文化意蕴的表征。从格林的知识分子立场出发,通过文化视角来研究格林的小说,有助于揭示其小说深刻的文化内涵,从而廓清格林小说世界的独特之处及其在战后英国文学多元化建构过程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格林的创作是一种跨地域写作,他所建构的“格林之原”具有内涵丰富的文化表征。格林一生漂泊不定,足迹遍及五大洲。他早期的旅行出于一种逃避欧洲文明中心的文化诉求,而后期的旅行主要是为了近距离地观察和了解现代世界复杂的地缘政治景观。“格林之原”既是指客观人文地理景观,也是指人的精神图景和社会政治图景。因此,探讨格林小说所建构的地理空间、精神空间和政治空间,对深入理解格林小说的文化意蕴具有特殊意义。在格林的小说中,地理空间有着涉及现代城市与乡村、国内与国外文化的宽广内涵。格林早期小说创作多以英国城市为背景,描绘出一幅现代城市的荒原图景。现代城市滋生了暴力与罪恶,战时城市废墟幻化成恐怖的幽闭空间。郊区的发展带来了大众文化的兴盛,同时也加重了知识分子与大众的疏离感。这也就意味着格林在创作“格林之原”的城市空间时,把人的价值与生活环境联系了起来,从而赋予小说独特的文化内涵。格林后期小说多以异域他乡为背景。不论是非洲的塞拉利昂、刚果,还是美洲的墨西哥,抑或是战火延绵的越南,这些异域空间在格林笔下都变成了欧洲都市荒原的延展。非洲无法治愈现代人的精神创伤,也无从挽救欧洲文明;墨西哥遭受阉割的社会精神状态象征着失落了的人性本真;而越南东方风情的神秘面纱后面则是一个阴郁、恐怖的乱世图景。这幅纵横交错的认知地图实现了现代地理空间与20世纪西方文化之间的相互烛照。格林小说中精神空间的内涵更为丰富。“格林之原”不仅仅是一个地理空间,它还包括内在景观,即人物内心世界的隐喻空间,涉及现代人的信仰与道德、异化与孤苦等内在性投射。格林在小说中建构了宗教信仰这一维度的空间,并在大众文化体系的参照中对人物的信仰世界进行剖析。格林小说中的人物往往处于逃亡、追捕的过程中或处于放逐异乡的境遇中,外部力量对个体空间的挤压让人感到无处可逃,由此产生了深深的幽闭恐惧。不断的空间变迁使生活在其中的人们无所适从,缺乏家园感和归属感。身处英国城市,现代人却发现记忆中的理想家园已经无迹可寻;身处异乡的人虽然眷恋故土,然而家园已经无以返回;试图在异乡重建家园的理想也随之幻灭;最终,家园以异化的形式出现在小说中,象征着现代人业已逝去的精神家园。格林小说中的政治空间同样涵纳了作家的许多深刻而郑重的思考。格林注重表现政治空间及政治空间隐喻背后的文化、历史、意识形态和权力等多层次的逻辑关系。他通过透视欧洲的社会阶层空间,着重观察与描述边缘化的人物与社会统治势力之间的关系及其互动。格林对第三世界地缘政治形态的描绘渗透着强烈的价值判断和个人感受。小说中“私人生活场景”与“政治生活场景”并置,架构起一幅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图谱,形成一种异质空间的政治隐喻,反映了政治语境下现代人的焦虑不安与道德挣扎,渗透着作家对政治与人性、忠诚与背叛、个人主义与民族主义等问题的严肃思考。可以说,格林正是以一个西方知识分子的立场去理解和表现人性与政治的冲突,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格林真挚的人文主义关怀。格林在其小说中建构了一个独特的“格林之原”。它是一个多层次的、多维的文学想象空间和隐喻空间,既包括人文地理空间,也包括人的精神空间和社会政治空间,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因此,“格林之原”呈现为一幅反映20世纪人类境遇和精神世界的文化景观,表达了作家对现代人的生存状态以及西方文明的现状与命运的深切关怀与忧思。

孙煜[10](2013)在《《电影音乐,一段历史》—译介及其音乐美学相关问题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电影的历史不过百年多一点,而音乐自电影诞生的那天就陪伴着它。我国学术界对电影音乐的研究也是在近30年才出现了大量的优秀成果。然而,国外的同行们对于电影音乐相关问题的研究大致始于20世纪初,可以说起步较早并且硕果累累。本文以《电影音乐,一段历史》的译介作为出发点,对于该文献将电影音乐的转变放在整个电影工业的转变进行探讨的观点尤为肯定。该部着作的历史观视角是它的一大特点,其中几个部分的时间段也都反映出整个电影工业受到了社会、经济、技术等因素的影响而发生的转变,从宏观的角度看待电影音乐美学的发展。此外,本文结合笔者所接触到一些有关电影音乐的英文文献,对电影音乐美学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归纳与阐述。

二、吉米:走在性别边缘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吉米:走在性别边缘上(论文提纲范文)

(1)艾丽丝·门罗短篇小说的创作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门罗的生平及小说创作简述
    第二节 门罗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第三节 选题意义、研究方法及研究思路
第一章 门罗创作的心理机制
    第一节 情感体验中的地域情结
    第二节 逃离想象中的自卑情结
    第三节 细节描摹中的自主情结
    小结
第二章 门罗创作的形象机制
    第一节 反叛与内省的女性形象
    第二节 沉默与怯懦的男性形象
    第三节 相生与相克的两性关系
    小结
第三章 门罗创作的隐喻机制
    第一节 门罗笔下的空间隐喻
    第二节 门罗笔下的动物隐喻
    第三节 门罗笔下的服饰隐喻
    小结
第四章 门罗创作的审美机制
    第一节 门罗小说的入俗之美
    第二节 门罗小说的顿悟之美
    第三节 门罗小说的碎片之美
    小结
第五章 门罗创作的文化传承机制
    第一节 南安大略哥特文学的滋养
    第二节 美国南方文学传统的影响
    第三节 英国苏格兰叙事元素的浸润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呈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2)艾丽丝·门罗短篇小说的女性书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艾丽丝·门罗研究综述
        一、国外研究概况
        二、国内研究概况
        三、门罗研究的问题
    第三节 研究意义、思路、方法和内容
        一、研究意义
        二、研究思路和方法
        三、研究内容
第一章 地域文化背景与门罗的女性书写
    第一节 加拿大的多元文化背景
        一、殖民史与边缘文化的“突围”
        二、移民潮与多元文化的形成
        三、独特的地缘文化与宗教背景
    第二节 门罗的边缘心态与女性书写
        一、边缘心态——打开门罗女性世界的钥匙
        二、小镇——边缘心态的表征
    第三节 门罗的文学之路
        一、独特的生命体验
        二、加拿大女性主义运动与门罗的女性意识
        三、加拿大英语文学传统与门罗的女性书写
第二章 女性主义与门罗的女性书写
    第一节 女性主义思潮面面观
    第二节 门罗女性书写的特点
    第三节 女性意识与温和的女性观
        一、女性意识的苏醒
        二、温和的女性观
第三章 门罗短篇小说的女性形象书写
    第一节 聪颖敏感而早熟的少女形象
    第二节 “疯女人”形象
    第三节 传统的家庭妇女形象
    第四节 独立的职业女性形象
第四章 门罗女性书写的多重主题
    第一节 成长:认知的觉醒与自我追求
    第二节 婚恋:隐忍·觉醒与自我追寻
    第三节 母女:对抗到和解
    第四节 离开:家园隐喻与冲动
第五章 门罗短篇小说的女性叙事
    第一节 女性视角的自我言说
    第二节 碎片化情节的拼凑
    第三节 书信体叙事的运用
    第四节 含混的开放式结尾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3)从互文性视角看《忠犬巴比》翻译项目的文化翻译(论文提纲范文)

ACKNOWLEDGEMENTS
ABSTRACT
摘要
1 TASK DESCRIPTION
    1.1 Introduction to the novel and its author
    1.2 Introduction to the translation project
    1.3 The Content of the translation report
2 TRANSLATION PROCESS
    2.1 Pre-translation preparations
    2.2 Translation process
    2.3 Post-translation review
3 THEORETICAL FRAME
    3.1 Intertextuality
    3.2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tertextuality and translation
    3.3 Macro-intertextuality and micro-intertextuality
4 ANALYSIS OF CHINESE TRANSLATION AND INTERTEXTUALITY OF GREYFRIARS BOBBY
    4.1 Macro-intertextuality and the Chinese translation of Greyfriars Bobby
    4.2 Micro-intertextuality and the Chinese translation of Greyfriars Bobby
        4.2.1 Idioms and proverbs
        4.2.2 Biblical allusions and the Christianity
        4.2.3 Literary allusions
5 CONCLUSION
REFERENCES
APPENDIX

(4)跨文化语境下的国产商业电影研究(2002-201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产业浪潮:“国产商业电影”作为研究对象
    二、间性思维:“跨文化语境”作为研究视角
    三、他山之石:西方理论视野与中国商业电影
    四、激荡新世纪的国产商业电影
第一章 国产电影商业环境的生成
    第一节 政治-经济生态圈:电影产业的体系化发展
        一、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开放形势
        二、股份制:电影企业作为主体
        三、院线制:全国放映网络的建立
    第二节 媒介生态圈:国产商业电影的跨媒体运营
        一、内容生产:从叙事文本到IP转化
        二、内容流通:“互联网+电影”格局初显
    第三节 跨域合作生态圈:商业电影作为全球化商品
        一、资金与人才:“合拍片”的双翼
        二、“铁三角”:地缘文化想象中的内地/香港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国产商业电影的意识形态表述
    第一节 国家形象:主流意识形态的宏观构建
        一、从“主旋律”到“主流商业片”
        二、重大历史题材的商业化重述
        三、“样板戏”的娱乐化改写
    第二节 商业资本:体制与市场的博弈空间
        一、历史空间的想象性叙述
        二、动作类型片的“询唤”功能
        三、贺岁片:消费时代的文化“共谋”
        四、文艺片:“艺术”的退守与抗争
    第三节 大众选择:“沉默者”的广泛参与
        一、超越“盗猎”:“粉丝”文化的协商性
        二、青春片:定制“怀旧”与城市想象
        三、“新主流电影”:集体欲望的影像化转喻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国产商业电影影像美学新质
    第一节 异域景观:符号与“文化认知地图”
        一、“标签式”的区域符号
        二、普遍“在场”的西方符号
        三、跨文化个体符号的复归
    第二节 语言形式:镜头与“吸引力”修辞
        一、分流与面向:重塑“电影性”
        二、蒙太奇:电影速度的“变奏”
        三、长镜头:数字“渐近线”的生成
    第三节 故事题材:情节与类型化叙事
        一、分化与异变:多元化的类型电影
        二、类型融合:奇幻片的“皮”与“骨”
        三、“一本多拍”:新样态的跨国改编
    第四节 母题内涵:普遍化的价值共鸣
        一、“真情至上”:人际关系与情感母题
        二、“在路上”:“漂泊/归乡”与寻找母题
        三、“中心视点”:个体呈现与英雄母题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国产商业电影的海外之旅——以北美市场为参照系
    第一节 “访美”之选:国产商业电影的北美发行现状
        一、选择性阅读:古装大片在北美的热潮与失落
        二、发行新势力:“华狮”与“华语片”的推广
        三、期待错位:文化霸权下的“外语片”
    第二节 “他者”之镜:比较视野下的中美在线网站影评
        一、非对称性:国产商业电影的正/负向传播
        二、高/低语境之辩:“故事”传统与“类型”传统
    第三节 《英雄》的全球视野与“东方主义”再考察
        一、电影偏向力:基于商业与市场的试验
        二、毁誉参半:差异性的文化分野
        三、策略性本质主义:对“东方主义”的回应
    第四节 “杂交”的《长城》:本地、国际与“墙”
        一、混搭的类型:奇幻、怪兽与西部片
        二、黏合“分裂”:英雄与禁军的形象塑造
        三、环球议题:“饕餮”危机与有“缝隙”的墙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国际坐标内国产商业电影的精进路径
    第一节 中国电影:主体性的再确认
    第二节 资本并流:多样化的再生产
    第三节 图像档案:人文价值的再书写
    本章小结
结语:商业电影尚在进行时
参考文献
附录A: 2002-2017年年度国产电影票房前十数据统计
附录B: 2002-2017年北美上映国产院线电影名录
博士期间发表成果
致谢

(5)故国文化的认知建构:论谭恩美小说中的传统中式婚姻书写及其流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母亲的家族往事再现:谭恩美的传统中式婚姻书写
    一、谭恩美笔下的“传统中式婚姻”
        (一) 未可知的人生托付
        (二) 躲不过的家族契约
        (三) 不可言的无爱荒原
        (四) 挣不脱的命运枷锁
    二、婚恋悲剧背后的民族婚恋文化
        (一) 因循守旧的婚恋环境
        (二) 言传身教的两性准则
        (三) 墨守成规的婚嫁礼俗
        (四) 抱残守缺的婚姻观念
第二章 新一代土生华裔的故国文化认知及其建构
    一、谭恩美婚恋文化书写下的故国文化认知
        (一) 建立家族秩序的宗法思想
        (二) “父”权失语的家长权威
        (三) 跨越家庭语境的相对男权
        (四) “人”性黯然的天道意志
    二、新一代土生华裔的故国文化认知建构
        (一) 土生华裔群体的故国文化认知图式
        (二) 新一代土生华裔的文化意识及其建构
第三章 新一代土生华裔故国文化认知的时代嬗变
    一、谭恩美传统中式婚姻书写的阶段性流变
        (一) 故事情境创设的多维化
        (二) 女性情感救赎的主体化
        (三) 婚恋情节言说的本真化
    二、新一代土生华裔故国文化认知的时代发展
        (一) 80年代:朴素经验阶段
        (二) 90年代:外部符号阶段
        (三) 21世纪:内部成长阶段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宄成果

(6)希罗力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本文研究方法和结构内容
        1.3.1 研究方法
        1.3.2 结构内容
第2章 希罗之前的古希腊力学发展
    2.1 古希腊力学的范围
        2.1.1 重物的提升
        2.1.2 武器投掷装置
        2.1.3 模仿生命体
        2.1.4 提水装置
        2.1.5 球的制作和天体模型
    2.2 阿契塔与力学科学的建立
    2.3 亚里士多德力学
        2.3.1 力学的认识论地位
        2.3.2 作为力学分支的运动学
        2.3.3 《力学问题》
    2.4 阿基米德力学
        2.4.1 《论平面的平衡》与《论浮体》
        2.4.2 阿基米德机械
    2.5 亚历山大里亚学派
        2.5.1 克特西比乌斯
        2.5.2 拜占廷的斐洛
        2.5.3 维特鲁威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希罗力学文本中的实践与解释模型
    3.1 《力学》
        3.1.1 五种简单机械
        3.1.2 机械的解释模型:秤
        3.1.3 简单机械的组合
    3.2 《气动力学》
        3.2.1 气动力学装置
        3.2.2 气动力学理论
        3.2.3 虹吸管原理及其解释模型
    3.3 杠杆与圆:希罗关于秤的思想来源
        3.3.1 柏拉图的称量技艺
        3.3.2 《力学问题》中的秤
        3.3.3 阿基米德对秤的类比
    3.4 力学与自然哲学之间的融合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希罗的几何力学
    4.1 数学的理论与实践
        4.1.1 数学与作为其分支的力学
        4.1.2 近东的实践几何学传统
        4.1.3 阿基米德几何学中的力学方法
    4.2 希罗的几何力学
        4.2.1 计算、测量与希罗公式
        4.2.2 几何学中的力学方法
        4.2.3 力学的几何学化
        4.2.4 几何学与专门知识
    4.3 力学在其它数学分支的应用——以光学为例
        4.3.1 屈光学
        4.3.2 反射光学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更广泛语境下的希罗力学分析——以自动机为例
    5.1 现代学术中的古代自动机
        5.1.1 作为哲学工具
        5.1.2 作为娱乐玩具
        5.1.3 作为科学工具
        5.1.4 语境的问题
    5.2 古希腊思想中的自动机
        5.2.1 词源与词形
        5.2.2 自动之门与移动的祭仪雕像
        5.2.3 自动机和惊奇
        5.2.4 自动机的主题
    5.3 宗教游行中的自动机
        5.3.1 节日游行与泛感官化的体验
        5.3.2 狄奥尼索斯的自动神殿
        5.3.3 阿提库斯的泛雅典娜节船
        5.3.4 永无止境的泉水
        5.3.5 宗教游行自动机对政治的影响
    5.4 神庙自动机
        5.4.1 作为净化与重生的轮子
        5.4.2 祭坛上的雕像
        5.4.3 神庙之门
        5.4.4 其它案例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希罗力学中的哲学思考
    6.1 力学实践与哲学惊奇
        6.1.1 惊奇与人工构造物的实用性
        6.1.2 知觉的论证
        6.1.3 哲学惊奇
    6.2 内心宁静的追求
        6.2.1 弩炮技艺的文本叙述
        6.2.2 战争的威胁与安全的追求
        6.2.3 力学与哲学在追求上的一致性
    6.3 对哲学家的反对
        6.3.1 作为构造人工物的力学与哲学的竞争
        6.3.2 作为数学分支的力学与几何论证的不容置疑
        6.3.3 希罗的范式论证与元数学修辞传统
    6.4 古代力学的哲学接受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希罗力学的传播与影响
    7.1 帕普斯《数学汇编》与希罗力学
    7.2 希罗力学在阿拉伯世界的传播
        7.2.1 伊本·卢卡与《力学》的阿拉伯译本
        7.2.2 《力学》第二卷的波斯语抄本
    7.3 希罗力学在西方的传播
        7.3.1 《力学》阿拉伯译本在西方的传播
        7.3.2 《气动力学》在西方的传播
    7.4 希罗力学的影响
        7.4.1 普拉托利诺花园——希罗气动力学的近代实践
        7.4.2 古代的气动力学向近代科学的转变
        7.4.3 微粒思想与近代物质理论
        7.4.4 圭多巴尔多与《力学之书》
        7.4.5 斜面问题的近代处理方法
    7.5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本研究的结论
    8.2 主要创新点
    8.3 不足和未来研究
参考文献
附录 A 希罗着作列表
附录 B《力学》目录
附录 C《气动力学》目录
附录 D《力学问题》的35 个问题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7)大江健三郎的文学世界(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思路和论文框架
第一章 存在的焦虑
    第一节 存在主义的监禁主题
        一、徒劳的外部世界??《死者的奢华》
        二、幸福的内部世界??《他人之足》
    第二节 “战后派”文学的洗礼??《饲育》与《人羊》
        一、关于战争文学的两个视点
        二、残酷的“成人仪式”
    第三节 迷茫与新生
        一、软弱的“性的人”??《我们的时代》系列
        二、回归现实与突破困境??《个人的体验》
第二章 唤醒危险意识
    第一节 有关天皇伦理的思考??《亲自为我拭去泪水之日》系列
        一、“父亲”形象的复原
        二、绝对天皇伦理的相对化
    第二节 危机与救赎
        一、“核”威胁下的“终末论”??《洪水涌上我灵魂》
        二、边缘与中心的对立??《同时代的游戏》
第三章 对人类全体的关照
    第一节 关于“雨树”的暗喻??《倾听“雨树”的女人们》
        一、“雨树”暗喻的提起
        二、“雨树”暗喻的多义性
    第二节 与残疾儿共生
        一、集大成的《醒来吧,新人》
        二、家庭根据地的建设??《静静的生活》
    第三节 “死与再生”主题的再建
        一、存在的超越:《被河马咬了》
        二、灵魂救赎的变奏:《万延元年的足球队》与《致令人怀念之年的信》
        三、与宗教的亲密接触:《燃烧的绿树》和《空翻》
第四章 新世纪的再出发
    第一节 个人内心的恢复
        一、易碎的人:面向死亡之生死观的《被偷换的孩子》
        二、回归与新生:暗喻的《愁容童子》
        三、超越恢复的界限:老人“愚行”的《别了,我的书!》
    第二节 诉说希望
        一、活在“当下”:神力“少年”根底的《二百年的孩子》
        二、揭露真相的《水死》
        三、叙述者的“回心”:“最后的小说”《晚年样式集》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8)性别与平等的进化缩影:一个女权主义者之旅1(论文提纲范文)

引语
一、性别平等的悖论
二、一个女权主义者的平等理解之旅 (9)
三、已取得的平等——后平等时代女权主义者
四、平等的未来

(9)“格林之原”的文化意蕴 ——格雷厄姆·格林小说的一种解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言
第一章 格林的游历与“格林之原”的建构
    第一节 格林的游历与跨地域写作
    第二节 “格林之原”的文化表征
第二章 “格林之原”的地理空间
    第一节 “格林之原”中的英国城市
    第二节 “格林之原”中的非洲
    第三节 “格林之原”中的墨西哥
    第四节 “格林之原”中的越南
第三章 “格林之原”的精神空间
    第一节 大众文化语境下的信仰焦虑
    第二节 逃亡过程中的内心放逐
    第三节 对远逝的精神家园的守望
第四章 “格林之原”的政治空间
    第一节 格林对政治的阐释
    第二节 社会各阶层空间的建构
    第三节 政治空间及其隐喻
    第四节 个人空间与政治空间的并置
结语
格林主要作品创作年表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

(10)《电影音乐,一段历史》—译介及其音乐美学相关问题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言
    (一) 选题理由
    (二) 研究现状
    (三) 学术空间
一 詹姆斯·威尔兹比奇与他的《电影音乐:一段历史》
    (一) 作者简介
    (二) 《电影音乐:一段历史》
    (三) 各章节概述
二 对本书电影音乐美学思想的综合评价
    (一) 其他文献资料的研习
    (二) 综合评价本书电影音乐美学观点
三 对我国电影音乐美学研究的前瞻
    (一) 从上述材料看我国电影音乐研究现状与差异
    (二) 方法的借鉴
四 尾声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电影音乐,一段历史》翻译
    前言
    感谢
    1. 介绍
    第一部分 音乐与“无声”电影(1894-1927)
        2. 起源.1894-1905
        3. 五分钱戏院
        4. 故事片(长片)1915—1927
    第二部分 音乐与早期“有声”电影(1894-1933)
        5. 声音漫长的出现,1894—1926
        6. 维塔风和幕维通,1926-1928
        7. 好莱坞早期有声电影,1928-1933
    第三部分 “古典风格”好莱坞电影的音乐(1933-1960)
        8. 电影音乐的“黄金时期”,1933—1949
        9. 战后的创新以及为生存而奋斗,1949—58
    第四部分 后古典时期的电影音乐(1958-2008)
        10. 电影音乐的“新浪潮”1958-78
        11. 折衷主义,1978-2001
        12. 终曲,2001-2008

四、吉米:走在性别边缘上(论文参考文献)

  • [1]艾丽丝·门罗短篇小说的创作机制研究[D]. 高静. 山东大学, 2020(09)
  • [2]艾丽丝·门罗短篇小说的女性书写研究[D]. 王峰灵.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1)
  • [3]从互文性视角看《忠犬巴比》翻译项目的文化翻译[D]. 李相征. 山东师范大学, 2019(09)
  • [4]跨文化语境下的国产商业电影研究(2002-2017)[D]. 陈晓. 南京大学, 2019(06)
  • [5]故国文化的认知建构:论谭恩美小说中的传统中式婚姻书写及其流变[D]. 朱梦婷. 南京师范大学, 2019(04)
  • [6]希罗力学思想研究[D]. 胡小波. 上海师范大学, 2019(08)
  • [7]大江健三郎的文学世界[D]. 冯立华. 吉林大学, 2018(12)
  • [8]性别与平等的进化缩影:一个女权主义者之旅1[J]. 玛莎·艾伯森·法曼,李霞.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2014(05)
  • [9]“格林之原”的文化意蕴 ——格雷厄姆·格林小说的一种解读[D]. 夏玉玲. 南京师范大学, 2014(04)
  • [10]《电影音乐,一段历史》—译介及其音乐美学相关问题的研究[D]. 孙煜. 西安音乐学院, 2013(10)

标签:;  ;  ;  ;  ;  

吉米:走在性别的边缘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