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基础设施资产证券化合约经济分析

我国基础设施资产证券化合约经济分析

论文摘要

资产证券化起源于上世纪的七十年代初,最初主要是运用于银行坏帐处理、房地产融资等领域,后来逐渐扩展到其他领域。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资产证券化在大型基础设施领域得到广泛的运用,我国也已成功实施了基础设施资产证券化。与实践相比,国内研究关注较多的是不良贷款资产证券化,对基础设施资产证券化的研究比较薄弱。因此,加强对基础设施资产证券化的研究非常必要,对于我国基础设施融资也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本文的研究工作和结论如下: 第一部分(第二章、第三章)对资产证券化的核心问题和基础设施融资方式演化进行了系统分析。第二章系统地研究了资产证券化的特征,对过手证券、担保债券和转付证券的交易结构进行了比较;分析了资产证券化的运行机制,即资产重组机制、风险——收益真实化机制和信用增级机制;论述了资产证券化各参与方的地位、作用和合约关系;在此基础上概括了资产证券化的一般运行过程。 第三章通过比较各种基础设施融资方式的演进,说明了基础设施融资方式市场化的总体趋势以及证券化融资相对于其他融资方式的特有优势,阐述了我国实施基础设施资产证券化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基础设施不同投融资模式的选择主要取决于特定国家的宏观经济管理能力和资本市场的发育完善程度,其演进趋势呈现出由市场化水平较低的政府融资方式向投资主体多元化、运营市场化的融资方式过渡的特征。证券化作为一种新兴的项目融资方式在我国基础设施融资中具有投资风险小、融资成本低和使用范围广的独特优势,是基础设施融资未来的发展方向。 第二部分(第四、五、六章)分别从基础设施资产证券化合约的角度,研究了合约经济的三个层次的问题。第一层次是分析基础设施资产证券化合约的风险和可能获得的收益增加,确定基础设施项目是否采用资产证券化。第二个层次的问题是分析资产证券化的基础资产规模与范围,确定一个证券化项目的服务对象以及采用何种证券化方式。第三个层次的问题是分析证券化合约的履约要素,保证融资目标的实现。三个方面的问题密切相关。 第四章着重从收益和成本角度回答基础设施资产证券化合约第一个层次问题。研究本章得出的基本结论是:参与主体的收益主要取决于证券化规模、融资期限和前期成本的投入;在存在非对称信息时,资产证券化有利于减少代理成本、管制成本和交易成本;但实施资产证券化合约也要面临汇率风险、利率风险、法律风险和政治风险这些环境风险,以及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提前偿还风险以及第三方风险等运作风险,还有建设风险和经营风险等特有风险。是否实施证券化取决于参与主体对风险收益的比较。 第五章着重分析基础设施资产证券化合约第二个层次问题。通过对基础设施资产证券化的基础资产选择以及基础设施项目收益证券化、基础设施贷款证券化和基础设施离岸证券化这三种合约模式的研究,本文认为现阶段在我国更适宜推行的是项目收益证券化与离岸模式相结合的模式,优先/附属结构是资产支持证券合约内容的最优设计,附属结构的比例越低,越有利于满足投资者的资本限制。而投资者通过保留全部或部分附属证券,可不产生或减少由于信息非对称产生的流动性成本。 第六章着重分析基础设施资产证券化合约的第三个层次问题。本章分析了基础设施资产证券化合约的履约要素,包括证券化价格的决定与报酬设计、信息不对称、法律障碍、税收障碍以及其他障碍。这些因素都是影响基础设施资产证券化合约实施的重要因素。 第三部分(第七章)在前面分析的基础上,明确指出在当前推行基础设施资产证券化的可行性、基础设施资产证券化环境的培育,在对国内已经实施的有代表性的基础设施资产证券化案例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推进我国基础设施资产证券化的一些可行措施建议。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的研究背景
  • 1.1.1 我国基础设施投融资现状
  • 1.1.2 基础设施资产证券化的发展趋势
  • 1.2 本文研究内容和方法
  • 1.2.1 研究方法
  • 1.2.2 研究内容和基本框架
  • 1.3 论文的创新点及研究意义
  • 1.3.1 创新点
  • 1.3.2 研究意义
  • 第2章 资产证券化的理论研究与发展综述
  • 2.1 理论研究综述
  • 2.1.1 资产证券化的基础理论研究
  • 2.1.2 资产证券化的操作流程和运作机制
  • 2.1.3 资产证券化与经济发展关系研究
  • 2.2 国外资产证券化的发展
  • 2.2.1 美国资产证券化的发展历程
  • 2.2.2 欧洲发达国家的资产证券化
  • 2.2.3 亚太地区资产证券化进程
  • 2.3 国内资产证券化的初步实践和基础设施资产证券化案例
  • 2.3.1 珠海高速公路证券化
  • 2.3.2 徐州观音机场证券化
  • 2.3.3 对案例的分析与总结
  • 2.4 国际发展差异及其启示
  • 第3章 基础设施资产证券化融资模式的比较优势分析
  • 3.1 基础设施建设融资的典型模式
  • 3.1.1 A模式:政府投融资、政府经营
  • 3.1.2 B模式:政府投资下的市场化运作
  • 3.1.3 C模式:项目融资
  • 3.1.4 D模式:投资主体多元化下的市场运作
  • 3.1.5 各种投融资模式的演进
  • 3.2 基础设施资产证券化融资模式的比较优势
  • 3.2.1 投资分散,投资风险小
  • 3.2.2 运作相对简单,融资成本低
  • 3.2.3 融资方式适用范围广
  • 3.3 基础设施资产证券化的可行性分析
  • 3.3.1 国际资本市场可以借鉴的成功经验
  • 3.3.2 国家财政政策性融资的有力配合
  • 3.3.3 部分基础设施资产证券化的初步经验
  • 3.3.4 国内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和完善
  • 3.3.5 大量潜在的资产支持证券的投资者
  • 3.3.6 券商的逐步成熟
  • 3.4 小结
  • 第4章 基础设施资产证券化合约主体及其风险收益
  • 4.1 基础设施资产证券化的合约主体
  • 4.1.1 发起人
  • 4.1.2 特设机构
  • 4.1.3 代发行机构
  • 4.1.4 信用担保机构
  • 4.1.5 资信评级机构
  • 4.1.6 投资者
  • 4.1.7 服务人
  • 4.1.8 受托管理机构
  • 4.2 基础设施资产证券化的收益分析
  • 4.2.1 基础设施资产证券化产生收益的原因
  • 4.2.2 资产证券化对各参与主体的影响
  • 4.2.3 影响基础设施参与主体收益的相关因素
  • 4.3 基础设施资产证券化的风险识别与风险控制
  • 4.3.1 风险识别及其评价
  • 4.3.2 风险控制措施
  • 4.4 小结
  • 第5章 基础设施资产证券化的类型与合约设计
  • 5.1 基础资产的特征分析与选择标准
  • 5.1.1 基础资产的特征分析
  • 5.1.2 基础资产的选择标准
  • 5.1.3 我国基础设施资产证券化中最适宜的基础资产
  • 5.2 基础设施资产证券化合约模式
  • 5.2.1 项目收益证券化合约模式
  • 5.2.2 项目贷款证券化合约模式
  • 5.2.3 离岸证券化合约模式
  • 5.2.4 基础设施资产证券化的模式选择分析
  • 5.3 资产支持证券合同的设计
  • 5.3.1 标的资产为单一抵押资产的资产支持证券设计
  • 5.3.2 抵押资产打包和资产支持证券重新设计
  • 5.3.3 比较
  • 5.4 小结
  • 第6章 基础设施资产证券化的运作技术
  • 6.1 基础设施资产证券的定价与报酬设计
  • 6.1.1 静态现金流量报酬率法
  • 6.1.2 静态利差法
  • 6.1.3 总回报率情景分析法
  • 6.1.4 期权调整利差法
  • 6.1.5 结论
  • 6.2 基础设施资产证券化中的信息不对称与博弈模型
  • 6.2.1 模型假设
  • 6.2.2 博弈模型及分析
  • 6.2.3 结论
  • 6.3 基础设施资产证券化现实运作障碍
  • 6.3.1 法律障碍分析
  • 6.3.2 税收障碍分析
  • 6.3.3 会计制度
  • 6.3.4 社会中介机构的缺位
  • 6.3.5 外汇管理体制的障碍
  • 6.4 小结
  • 第7章 研究结论及建议
  • 7.1 研究结论
  • 7.2 留待继续研究的问题
  • 7.3 展望与建议
  • 7.3.1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 7.3.2 大力发展资本市场
  • 7.3.3 规范中介服务
  • 7.3.4 积极引导投资者,提高其素质
  • 7.3.5 恰当发挥政府的作用
  • 7.3.6 规范基础设施的收费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相关论文文献

    • [1].基于外部性理论私人参与基础设施融资的行为博弈分析[J]. 资源开发与市场 2020(02)
    • [2].内陆开放背景下贵州基础设施融资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 贵州商学院学报 2019(02)
    • [3].我国基础设施融资模式选择的文献综述[J]. 科技经济导刊 2018(03)
    • [4].试论城镇化进程中的市政基础设施融资困境与对策[J]. 居舍 2018(10)
    • [5].债券市场与基础设施融资:国际经验[J]. 银行家 2017(09)
    • [6].基础设施融资:道阻且长[J]. 英语文摘 2014(06)
    • [7].夯实“一带一路”基础设施融资机制[J]. 中国财政 2017(13)
    • [8].基于国外经验的安徽城镇基础设施融资改革取向[J]. 安徽行政学院学报 2015(06)
    • [9].我国城市基础设施融资平台创新:基础设施融资银行[J]. 金融理论与实践 2014(02)
    • [10].建立基础设施融资银行 解决城市建设融资问题[J]. 财经问题研究 2014(S1)
    • [11].我国城镇化进程中的基础设施融资[J]. 经济研究参考 2013(13)
    • [12].山东农村基础设施融资问题探究[J]. 商 2012(15)
    • [13].城市基础设施融资模式创新[J]. 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 2012(22)
    • [14].浅析黑龙江省农业基础设施融资现状及对策[J]. 商业经济 2011(05)
    • [15].基础设施融资理论文献评析[J]. 情报科学 2010(05)
    • [16].地方政府基础设施融资模式创新研究[J]. 社会科学 2009(11)
    • [17].东西部基础设施融资模式的实证比较研究[J]. 现代管理科学 2008(07)
    • [18].国外基础设施融资方式对河北省的启示[J]. 北方经贸 2014(11)
    • [19].海洋经济建设中基础设施融资模式研究——以浙江省为例[J]. 商场现代化 2012(20)
    • [20].城市基础设施融资方式的运用分析[J]. 财经界(学术版) 2011(12)
    • [21].我国基础设施融资渠道拓展分析[J]. 时代金融 2011(23)
    • [22].用基础设施证券化破解基础设施融资难题[J]. 经济师 2009(12)
    • [23].新融资方正在缩小非洲地区的基础设施融资缺口[J]. 国际融资 2008(09)
    • [24].拓展我国城市基础设施融资渠道的探讨[J].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09(S2)
    • [25].西安市基础设施融资问题研究[J]. 企业科技与发展 2009(06)
    • [26].关于交通基础设施融资问题的思考[J]. 交通标准化 2008(05)
    • [27].基础设施融资之PPP模式[J]. 现代商业 2018(18)
    • [28].新疆城镇化基础设施融资问题研究[J]. 中国经贸导刊 2013(26)
    • [29].基于可销售性的城市基础设施融资方式研究[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 2009(02)
    • [30].城市基础设施融资创新与制度规制[J]. 管理科学文摘 2008(Z1)

    标签:;  ;  ;  ;  

    我国基础设施资产证券化合约经济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