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本文以管角螺为研究对象,对生殖系统和消化系统进行了初步的形态解剖和组织学研究,目的是了解管角螺的繁殖方式、形态结构特征以及摄食、消化机制。并开展管角螺的人工繁育、稚螺的中间培育、海区养殖方式探索的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管角螺生殖系统和人工繁育的研究:利用解剖学和组织学的方法,研究了管角螺生殖系统的结构特征,并结合管角螺的人工繁育试验,对管角螺的繁殖生物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在非繁殖季节,管角螺生殖腺薄,体积小,精巢为橘黄色,卵巢为白色,繁殖季节,生殖腺饱满,体积变大,精巢颜色加深,卵巢变为灰黄色。解剖学上可以通过阴茎和缠卵腺来判断雄雌。从性腺切片可知在粤西海区管角螺一年有两次繁殖季节。人工繁育结果表明:管角螺在珠海东澳岛冬季可以进行繁殖(11~12月,水温16.5~24℃)。整个胚胎发育阶段都在卵囊内进行,属直接发生型,出膜后即为稚螺,其繁育过程没有自由生活的浮游幼虫阶段。繁殖期内亲螺有多次交尾现象,交配时间长达一个多月,冬季产卵囊速度较慢,约为0.5片/时。水温16.5~24℃时,需45~50d完成胚胎发育,孵化率较高。2.稚螺的中间培育试验:2011年4月至8月开展了对稚螺各阶段食性、露空耐干性、底质以及海区中间培育的试验研究。1).稚螺食性结果表明:在水温17~20.5℃,稚螺出膜7d后能主动摄食投喂的鲜活幼贝,前7d的壳高日增长量为0.34mm·d-1,壳宽日增长量为0.11mm·d-1,个体体重增长量为0.0024g·d-1,7d后摄食鲜活幼贝饵料的30d内稚螺的壳高日增长量为0.417mm·d-1,壳宽日增长量为0.17mm·d-1,个体体重增长量为0.01g·d-1;2).稚螺耐干性试验结果表明:温度越高,稚螺的露空时间越短;3).底质试验结果表明:细沙底质组的稚螺的壳高、壳宽、体重生长显著高于无底质组,(P<0.05),细沙底质组的成活率75%也高于无底质组的65%,所以细沙底质比无底质更适合稚螺的培育;4).稚螺海区培育结果表明:稚螺在海区培育的壳高日增长0.236mm·d-1,壳宽日增长0.124mm·d-1,体重日增长0.033g·d-1;体重增长率显著高于室内养殖条件。3.管角螺消化系统和幼螺海区网箱养殖的研究:利用解剖学和组织学的方法,研究了管角螺消化系统的结构特征,并结合管角螺幼螺的海区网箱养殖试验,对管角螺的摄食机制、消化机制以及食性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管角螺的消化道依次由口、喉、嗉囊、后食道、胃、肠、直肠和肛门构成。食道前段为宽大的嗉囊,之后官腔变细为后食道,消化道在胃部转折向前,胃完全包裹在肝脏当中,肠细且直。肌肉质的长吻生于喉部,呈内翻状态,喉管位于吻内,方便于摄食和收缩。齿舌囊位于吻腔之后,喉管的下方。齿舌包被在齿舌软骨的表面,可伸入吻腔切刮食物。齿式为1·1·1,中央齿一个,侧齿一个,无边缘齿。幼螺网箱养殖结果表明:幼螺摄食量大,消化吸收快,生长快,对投喂的饵料有一定的选择性;经过1a的养殖,幼螺壳高增加了78.6﹪,壳宽增加了92.8﹪,螺重增加了1029.4﹪,全年平均壳高日增加0.1mm·d-1,壳宽日增加0.06mm·d-1,螺重日增加0.12g·d-1,在阳江,4~11月份为幼螺快速生长期,12~3月份生长速度较慢,在1月份,出现生长停滞,螺重呈现负增长的现象。在自然海区的养殖条件下,季节性的温度变化对幼螺生长影响大,短期的降雨导致的盐度变化对幼螺生长影响较小。养殖幼螺的螺重与壳高的呈幂函数曲线关系,幂函数方程:W=0.000003H3.7306, R2=0.943,壳高与月龄的线性关系:H=2.8454M+36.505, R2=0.9846;体重与月龄幂函数关系:W=0.6367M1.5322,R2=0.9475;整个养殖期间,幼螺全年成活率为96%。不同网箱养殖结果表明:在相同的养殖条件下,有废旧轮胎附着基的网箱内幼螺生长速度较无附着基的网箱快。4.网笼吊养:于2010年8月和2011年4月在阳江市允泊湾分别开展了管角螺幼螺密度和在最佳密度条件下养殖试验。网笼养殖密度对幼螺生长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经过60天密度试验,各密度组幼螺壳高、体重的生长均呈指数生长,除D1密度组生长离散(SV)增加,其它四个密度组生长离散(SV)降低。各密度组的生长表现差异显著,生长率、特定生长率和日增重都随密度的增大而降低,特定生长率(SGR)与养殖密度(D)存在着显著的三次项回归关系(SGR=0.8573+0.1532D-0.0051D2+0.00005D3,R2=0.9991)。D2、D3密度组管角螺的生长速度最快,最佳养殖密度为30个/笼(D3密度组)。海区网笼吊养实验结果表明:选取养殖密度为30个/笼,经过100d的海区吊养,幼螺壳高增加了34.7%,体重增加了157.4%,壳高平均日增长0.18mm,体重平均日增长0.173g,成活率为98%。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福寿螺幼螺假死行为的诱导[J]. 生物灾害科学 2017(02)
- [2].福寿螺卵和幼螺抗逆性的初步研究[J]. 浙江农业科学 2011(04)
- [3].不同温度、底质和饵料对管角螺孵化和稚、幼螺生长的影响[J]. 南方水产 2009(03)
- [4].上海市青浦区有螺地区土壤中钉螺数量与幼螺孵化关系的研究[J].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19(02)
- [5].不同饵料对方斑东风螺幼螺生长的影响[J].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2017(04)
- [6].辣椒碱对外来入侵种福寿螺的急性毒性作用[J]. 湖北农业科学 2014(14)
- [7].温度、盐度对香螺幼螺耗氧率和排氨率的影响[J].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2014(03)
- [8].浙南双季稻区福寿螺的种群动态[J]. 浙江农业科学 2010(06)
- [9].藁杆双脐螺的人工饲养研究[J]. 热带医学杂志 2020(10)
- [10].食物缺乏对方斑东风螺幼螺代谢的影响[J]. 海洋环境科学 2011(02)
- [11].露空胁迫对管角螺成活率的影响[J]. 海洋通报 2017(01)
- [12].化肥基施对水稻田福寿螺的影响[J]. 植物保护 2009(01)
- [13].不同底质、饵料种类和日投饵量对管角螺幼螺生长的影响[J]. 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 2012(02)
- [14].非螺区输入钉螺分布及扩散规律的初步观察[J].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2009(11)
- [15].管角螺的生物学特性及养殖[J]. 水产科学 2008(01)
- [16].方斑东风螺的耗氧率及饲养水中溶氧变化的初步研究[J]. 福建水产 2010(04)
- [17].方斑东风螺脂肪需求量的研究[J]. 饲料研究 2008(04)
- [18].江西省福寿螺分布现状及其在稻田的消长动态[J]. 湖南农业科学 2016(10)
- [19].方斑东风螺脱壳病防治方法探讨[J]. 现代渔业信息 2011(11)
- [20].温度对福寿螺生长发育及摄食的影响[J]. 南方农业学报 2011(08)
- [21].螺迪在杀螺上的应用[J]. 科学养鱼 2012(02)
- [22].福寿螺的繁殖与生长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 2015(11)
- [23].福寿螺在水稻田的消长规律及其田间分布动态[J]. 中国农学通报 2009(03)
- [24].蜗牛在果树上的为害及防治[J]. 农村新技术 2020(04)
- [25].方斑东风螺肉壳分离病病因的初步研究[J]. 现代渔业信息 2011(10)
- [26].钉螺不同季节及不同螺龄酚氧化酶活力研究[J].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2010(09)
- [27].养殖水体清理螺的方法[J]. 科学养鱼 2016(06)
- [28].4种重金属盐对泥东风螺幼螺的急性毒性试验[J]. 福建农业学报 2012(03)
- [29].五种常用消毒剂对管角螺幼螺的急性毒性试验[J]. 海洋湖沼通报 2018(01)
- [30].低盐胁迫对细角螺幼螺呼吸排泄的影响[J]. 海洋渔业 201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