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东树的学术与古文创作

方东树的学术与古文创作

论文摘要

方东树是嘉庆道光年间桐城派的代表人物之一。方东树一生著述丰富,所作古文主要见于《考槃集文录》。鉴于目前学术界关于方东树的研究以评析其学术思想、文学理论居多,评析其古文成就者不多见。因此,本文以方东树的古文创作为研究重点。方氏一生治学、为文,大体分为四个阶段。方东树“十一岁,初学为文”,自此至27岁左右,是第一阶段。此期学术思想看似博而杂,实亦有宗,即以儒学、主要是宋儒理学为本位。28岁至53岁是第二阶段,其思想表现为不务广博、但求精纯。其所谓“本于一”之“一”,其实就是心性之学。从53岁至68岁左右,是方东树对现实最为关注、以学术经世的意向最为强烈的时期:一是猛攻汉学,捍卫宋学。其二,关注政局,出谋划策。在这方面,最值得赞许的是他忧国忧民,积极探讨禁烟方略。方东树70岁以后的学术思想,以力主博综为重要特色。他晚年困厄难堪,其思想亦因之而有消沉的一面,转而从佛学寻找慰藉。方东树秉承桐城三祖开创的宗风,始终以经世致用为治学宗旨,一贯崇尚程朱理学,重视研究道德性命之学。但是在不同的阶段,因受时政激触以及人生目标的驱动,其学术思想屡有新变。体现了方东树学而不厌、与时俱进的治学精神。方东树认为,关乎世教,这是文章创作的首要原则。以明道、致用作为古文创作的基本使命,这是方东树古文创作论的基石。关于古文创作的语言问题,方东树提出精研字句文法的主张:用“熟事”,而“翻新”;求“华妙”,避“滑熟平易”;句法则须如铸成,一字不可移易。其炼句修辞之法,得力于先秦两汉诸子之文。方东树对于古文章法发表过不少见解。在创作实践中,其擅长的结构安排技法有:以“顿挫之法”济“气势之锐”;“逆卷顺布,往往有两番”。方东树认为,评价诗文创作成就,有无独特的艺术风格是一项重要指标。他认识到,诗文的风格其实就是作家精神气质的结晶。具体体现为:一、诚身、修辞,自有“气骨”。二、以豪宕奇伟为上。三、合乎典则。方东树认为,读书而求甚解,须切记尊圣宗经,而作文尤其要力戒离经叛道。同时又要避免尊圣宗经而不致流于陈腐。关键在于“善因善创,知正知奇”。方东树从事古文创作长达六十余年,得以保存下来的作品约250馀篇。总的看来,无论是学术专著,还是诗作、诗论,在系统、深刻地反映他的思想历程方面都不能与作为文集的《考槃集文录》相提并论。体裁多样的古文是方东树表达理学思想、政治思想、学术见解、文学理念的最为得心应手的载体。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慥慥自勉学与时进
  • 第一节 方东树文章作年考述
  • 一、作年可考之文
  • 二、作年大略可辨之文
  • 三、作年待考之文
  • 四、《考槃集文录》的结集
  • 第二节 方东树学术思想的演进
  • 一、“少时为学,无所不通”
  • 二、“求仁之术,西河是师”
  • 三、“下学上达,慥慥自勉”
  • 四、博综兼容,不废佛道
  • 第二章 祖宋禘汉体用兼重
  • 第一节 潜心性命,存真体微
  • 一、绍“近代真儒”,主汉宋兼容
  • 二、探天理之真,辨性命之要
  • 第二节 识时务之要,救时政之弊
  • 一、明体达用的学术旨趣
  • 二、切中时弊的政治见解
  • 第三节 明考据之用矫汉学之失
  • 一、博综精思的礼学考证
  • 二、清代古音学的简当总结
  • 三、洞明得失的汉学批评
  • 第三章 陈义辨物意尽辞达
  • 第一节 因文见道罄抒心得
  • 一、立意高远,“好构深湛之思”
  • 二、崇实黜虚,言之有物
  • 第二节 “词必己出,另造一番言语”
  • 一、“文从字顺,各识其职”
  • 二、句法如铸成,一字不可易
  • 第三节 章法变化,脉络贯通
  • 一、以“顿挫之法”济“气势之锐”
  • 二、“逆卷顺布,往往有两番”
  • 第四节 以“气骨”见“面目”
  • 一、诚身、修辞,自有“气骨”
  • 二、豪宕奇伟,格高调响
  • 三、宗经征圣,合乎典则
  • 余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后记
  • 相关论文文献

    • [1].桐城派古文创作对小说笔法的吸纳与运用[J]. 中国文学研究 2016(01)
    • [2].论吴汝纶古文创作中的“重文轻理”说[J].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5(04)
    • [3].试论独孤及的奏议文——兼论独孤及古文创作的贡献及地位[J]. 太原大学学报 2009(01)
    • [4].黄道周古文创作研究举隅[J]. 闽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04)
    • [5].释契嵩古文创作艺术浅探[J]. 梧州学院学报 2012(03)
    • [6].韩愈、柳宗元古文创作理论之比较[J]. 群文天地 2012(14)
    • [7].论桐城派“小家”赵炳麟的古文创作[J]. 名作欣赏 2012(33)
    • [8].论杜牧古文创作功能[J].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1)
    • [9].辅时及物——林纾古文创作述论[J]. 福建工程学院学报 2019(05)
    • [10].《春觉斋论文》之“理”探微[J]. 福建工程学院学报 2020(05)
    • [11].吴敏树古文创作刍议[J].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5(06)
    • [12].融汇经史 自成一家——论唐顺之的古文创作[J].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5)
    • [13].韩愈的知识结构及其古文创作[J]. 语文学刊 2015(20)
    • [14].赵怀玉古文创作渊源探论[J]. 江苏理工学院学报 2018(03)
    • [15].“道”与“文”的纠葛:韩愈“文以明道”观新论[J].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06)
    • [16].从《曾国藩家书》看其古文创作之道[J]. 黑龙江工业学院学报(综合版) 2018(10)
    • [17].姚鼐文论及其古文创作研究[J]. 成都师范学院学报 2017(03)
    • [18].晚唐前期古文创作的思想突破与文体新变——以李商隐与刘蜕为中心[J].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06)
    • [19].论李商隐今古文创作经历及其文体观念[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05)
    • [20].“湘乡派”再论[J].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2010(03)
    • [21].陈楙荣古文创作思想评议[J]. 贵州文史丛刊 2008(04)
    • [22].关于章学诚的古文创作理念——兼论章学诚对袁枚的批评[J].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2011(01)
    • [23].论明代抗倭英雄任环的古文创作[J].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7(03)
    • [24].归有光古文非唐宋派论——兼论归有光古文创作特征[J].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6(03)
    • [25].唐宋古文运动革新文风的艺术契机[J]. 兰州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4)
    • [26].赵怀玉对唐顺之接受摭谈[J]. 江苏理工学院学报 2020(03)
    • [27].外质而中膏,声希而味永——林纾《苍霞精舍后轩记》细读[J]. 文史知识 2016(03)
    • [28].气与道俱 斯文斐然——林雨化的古文观及其创作成就[J]. 闽江学院学报 2011(01)
    • [29].论林纾的“韩柳”观[J].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2017(02)
    • [30].明末清初易堂文风的新变及其情感蕴含[J].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0(01)

    标签:;  ;  ;  ;  ;  ;  

    方东树的学术与古文创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