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管型喉罩与气管导管术中对腹腔镜患者影响的临床研究

双管型喉罩与气管导管术中对腹腔镜患者影响的临床研究

朱雪梅(鞍山市中心医院麻醉科114001)

【中图分类号】R826.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16-0250-01

【摘要】目的比较全麻中双管型喉罩与气管导管对患者血流动力学影响及并发症研究。方法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剔除术40例,随机分为喉罩组(L组)和气管导管组(T组)各20例,分别采用双管型喉罩与气管插管进行通气,比较两组在手术过程中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及并发症研究。结果L组术后苏醒时间明显较T组要短(P<0.01),拔出喉罩或导管时L组与T组的血压、心率变化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L组仅有1例术后出现多痰,2例出现咽痛,T组出现较多渗血、痰多、声音嘶哑、咽痛、反流病例。结论双管型喉罩对气道刺激小,对患者术后影响小。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0年1-12月本院40例ASAⅠ−Ⅱ级拟行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剔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L组(n=20)和T组(n=20),术前血尿常规、肝肾功能胸透及心电图均无明显异常。两组一般资料经卡方和t检验无显著性差异(P>0.05),详见表1.

表1L组和T组一般情况比较

1.2麻醉方法:术前禁食、禁饮8小时,术前30min肌注阿托品0.5mg、安定10mg,入室后监测Bp、HR、R、SpO2、ECG等后开放静脉通路,经静脉推注芬太尼4ug/kg,丙泊酚靶控输注2.0-4.0ug/ml至患者入睡,睫毛反射消失,静脉推注维库溴铵0.1mg/kg,3min后即行气管插管或置入双管型喉罩,T组选择内径为6.5-7.0mm的气管导管,L组均置入3-4号双管型喉罩,成功后连接麻醉机行机械通气。通气参数设为:VT6-8ml/kg,I:E=1:2,RR为12-16次/分,维持PetCO2在35-45mmHg,术中以靶控输注丙泊酚(2.0-4.0ug/ml),瑞芬太尼(3.0-4.0ng/ml)维持,每隔30min酌情追加维库溴铵,撤镜后即停止丙泊酚及瑞芬太尼的输注,待患者清醒、保护性反射恢复,吸痰后拔出喉罩或气管导管,所有操作均由同一组麻醉医生和助手协作完成、

1.3观察指标:记录入室时诱导前、置入或拔出喉罩(气管导管)前后各时点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的变化,观察拔出喉罩或气管导管前后是否出现呛咳、反流、呕吐、误吸,记录术后2小时的咽痛及声音嘶哑发生率。

1.4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组间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

2结果

2.1血流动力学的变化:L组喉罩置入均一次操作成功,T组有1例2次插管成功。置喉罩或插管时、拔出喉罩或导管时L组与T组MAP、HR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详见表2。

表2L组和T组各时点血流动力学的变化(-x±s)

2.2并发症:L组仅1例术后出现多痰,2例出现咽痛,且术后1天自愈,T组术中均未见体动、呛咳、呕吐、反流、误吸的发生,但拔管时T组出现渗血、痰多、声音嘶哑、咽痛、反流的病例较多,详见表3。

表3两组并发症比较(n,%)

3讨论

气管插管使交感神经兴奋,儿茶酚胺释放增加,导致血压升高、心率增快等心血管反应,为了抑制插管反应,常使患者处于深麻醉状态以抑制交感神经[1],以往腹腔镜手术多采用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对患者影响较大,对于高龄及合并有心血管病患者,插管、拔管时血流动力学变化易引起高血压、心率失常等严重后果,术后易发生肺部感染、苏醒时间长、排痰不畅、喉头水肿、声音嘶哑、咽痛等并发症。本组结果显示,即便在深麻醉诱导后进行气管插管,患者的血压、心率仍较诱导后明显升高,与喉罩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术毕拔出气管导管时,由于麻醉作用已基本消失,血压、心率的升高更明显,与喉罩操作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双管型喉罩插入操作容易,首次操作成功率为98%[2],置入双管型喉罩血压、心率升高不明显,对患者影响较小,易于耐受,心血管反应小,麻醉深度要求浅。

参考文献

[1]张国楼.全麻气管插管期心血管副反应的防治.临床麻醉学杂志,2001;17(12);673.

[2]ParlGD,hecleHV,jayantA.HaemodynamicandhispectralindexresponsetoinsertionofSLIPAcomparisionwiththelarynagealmaskairwayAnaesth.Lntensive,2008,36:404.

标签:;  ;  ;  

双管型喉罩与气管导管术中对腹腔镜患者影响的临床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