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翻译产品数量急增,翻译市场不断膨胀,翻译研究纵深发展,我们期待着翻译批评的理性化探索、总结和开拓。在回顾、整理和比较了古今中外翻译批评研究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一个翻译批评的定义:所谓翻译批评,是翻译研究的一个重要分支,是批评者运用翻译研究以及其他相关理论,或者参照一定标准和尺度,对具体的翻译现象(包括译作、译者、译事、译论和翻译过程等)进行的分析和评论,以提高译者的整体素质和翻译的整体质量,推动翻译学的发展。翻译批评既有科学性又有艺术性,其说服力既来自理性力量也源于感性力量。翻译批评不是简单的评价对错,而是大写的批评,一种强调“肯定性”(或称建构性)与“自治性”的翻译批评,一种有着自身不可取代地位的批评的批评。翻译批评的整体框架即批评视野由三个要素构成,分别是翻译批评的主体、客体和参照系。读者批评、专家批评和译者批评这三种不同批评主体构成三种批评类型,作用不同,理论意义也不同。同时,我们对具备一定素养的翻译批评者提出了专业化的要求。翻译批评的客体包括译品、译者、译事、译论和翻译过程,尤其是把后三者纳入翻译批评的对象,是对翻译批评研究本质的扩充和提升,目光不再局限于翻译批评的结果(译品)。翻译批评的参照系由翻译批评的标准和模式组成。前者有三个层面:社会道德标准、行业规范和学术尺度。翻译批评在深入到学术层面时才牵涉到翻译批评的模式。本文列举并归纳了植根于三大翻译批评传统、代表三大翻译批评转向的三大类型的翻译批评模式:其中有以文本分析为基础的语文学派模式、结构主义模式、量化分析模式,也有以外部因素为分析基础的模式,还有全局模式。当代翻译批评应该以阐释和评价为己任,以质的规定性作为概念基础,以过程描述作为主要倾向,同时不排除价值和非价值判断(例如审美判断和非道德判断)而又有文化解释力的理论,作为翻译批评的完整的方法论模型,力图达到一种理想化的批评话语导向。同时,时代的发展,生产力的解放,思维观念的更新,特别是翻译批评标准和翻译批评学术模式的多样、动态发展,注定了传统、单一、封闭、保守、模式化的翻译批评正在被,也必将被开放、多元、动态、选择的翻译批评所代替。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论政党文化研究的两个范式[J].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1)
- [2].谈课堂教学中的数学探究[J]. 中国校外教育 2012(19)
- [3].新时期教学论研究的现状与走向[J]. 教育研究 2009(03)
- [4].高中数学研究性学习方式的探究[J]. 青春岁月 2016(17)
- [5].论领导文化的建构[J].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06)
- [6].小企业情境中的创新和技术战略研究[J]. 管理世界 2009(11)
- [7].本科层次中小学教师职前教育课程体系的建构性研究[J]. 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