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与程序:对当前博物馆建筑和展览空间设计的一些思考

概念与程序:对当前博物馆建筑和展览空间设计的一些思考

一、观念与程序——当前博物馆建筑与展示空间设计的若干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张静雅[1](2021)在《基于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的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研究成果梳理》文中研究表明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的建筑大环境进入转型性发展阶段,陕西省作为历史文化发祥地,其所继承下来的建筑本土原生风格受到了强烈的冲击,面临建筑系统的重新构成。随着国内外交流的日益增多,国外建筑思潮不断冲击影响着陕西省本土建筑风格,建筑市场一度呈现“西方化”与“国际化”。但对于陕西省本土文脉的建筑思想还未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就盲目接受国外建筑理论,使得建筑实践脱离建筑理论,建筑实践的繁荣景象与建筑理论的极度匮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造成这种结果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缺乏对陕西省现有的建筑理论系统性的总结、提炼和研究,导致建筑理论远远落后于建筑实践。本课题研究以论题的方式展开,采用文献计量法与内容分析法,对能够体现陕西省当代建筑思想的基础资料进行了基本统计分析。基础资料包括:陕西省建筑师在建筑领域进行的探索、建筑期刊及会议论文、专业着作、陕西省高等院校建筑类硕博士论文和陕西省当代建筑作品等。在本课题组,已有人进行建筑期刊及会议论文、陕西省建筑思想的建筑师和陕西省当代建筑作品的研究。本论文则透过陕西省高校建筑学硕博士论文来看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的发展。统计分析的时间段均控制在1949年至今,其中因所收集到的陕西省建筑学硕博士论文的发表是在1980年之后,所以本篇文章主要研究发表硕博士论文之后的时间。首先,本文以时间为纵轴,运用文献计量法统计分析了1984-1989年段、1990-1999年段、2000-2009年段和2010-2020年段四个历史时段的建筑学硕博士论文;其次,从统计分析的结果出发,梳理了不同时期的研究热点,并从数据特征、理论特征和关键词特征三个方面对硕博士论文进行分析。随后,提出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由原创思想与引进思想两部分组成,对这两部分分别进行了归纳和总结;最终,笔者对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在建筑学硕博士论文方向的发展进行了梳理探讨。

杨凌宇[2](2021)在《遗址保护理念下的遗址博物馆建筑设计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进展,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与必要性越来越引起了国际社会的思考与重视。我国关于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与研究工作也随着城市化脚步的推进逐步开展,遗址保护理念作为文化遗产保护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伴同博物馆的职能将共同促进遗址博物馆的发展。为应对我国复杂多样的遗址类型,需要一套完整系统地遗址保护与展示的方法。遗址博物馆作为我国遗址保护与利用的主要形式,在过去的数十年间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了比较充足的实践探索。通过建设遗址博物馆,能够保证文化遗址免受风雨侵蚀,从而能够良好地进行遗址的保护与展示,并能对社会大众产生良好地文化输出,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然而对于涉及学科众多的遗址博物馆,对于其遗址保护与展示的设计问题仍有一些争议与困惑,本文就是在融合多学科的前提下,探讨遗址保护理念下的遗址博物馆建筑设计策略。文章首先在明确遗址博物馆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的前提下,总结与梳理了国内外对于遗址保护与遗址博物馆设计的研究现状以及已有研究成果的概述。明确遗址保护重要性与必要性的前提下,笔者站在建筑学专业的角度对遗产保护理念、遗址博物馆的相关理论以及博物馆建筑理论的内容进行了系统的梳理,针对本文重点研究的对象——遗址博物馆的现存实例进行实地调研与分析,从中得出现存遗址博物馆建筑设计中的优势与不足;其次,以建筑类型学理论方法为依据从建筑空间适用性、建筑形态协调性、建筑文化凸显性三个方面入手来展开论述,确立遗址博物馆建筑设计原则,总结探讨遗址博物馆建筑设计方法与策略;最后,在明确建筑设计策略与保护理论的基础上,结合笔者所参与的工程实例——房山长沟大墓博物馆进行逐一的反馈与分析。本文希望通过当下遗址博物馆建筑理论与实践的总结,丰富遗址博物馆建筑设计策略的同时,为当代遗址博物馆建筑的发展提供一些思考与建议,也希望对后来建筑学领域的师生或建筑师们在未来相关项目的研究和设计实践中提供理论依据与技术支撑。

罗明[3](2020)在《岭南园林空间营造手法在当代岭南博物馆中的借鉴与运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古典园林是中国人传统空间观的载体,岭南园林作为中国古典园林的三大地方类型之一,既具有中国古典园林的传统,又因受到岭南气候和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形成鲜明的地域特点,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岭南园林通过精巧的造园手法使得水石、花木和建筑相结合,形成一个立意丰富、可游可憩、极富体验性的人居环境,其蕴涵的空间智慧至今依旧适用。本论文选取岭南园林和当代岭南博物馆进行关联性研究,试图将岭南园林的空间营造手法合理地运用至当代岭南博物馆的空间设计中。选择当代岭南博物馆设计作为研究成果的落脚点,原因主要有两点:其一,对当代岭南博物馆来说,以人的观展体验为中心、注重人的情感参与已经成为发展的趋势,其体验性设计与岭南园林极富体验性的空间特征非常契合。其二,当代岭南博物馆和岭南园林两者在路径设计、空间组织和意境营造上具有一定的共通性,这种共通性是其他类型建筑不完全具备的。因此,本文着重从路径设计、空间组织和意境营造三个方面深入探寻岭南园林空间与当代岭南博物馆空间的关联性,以此研究岭南园林空间营造手法在当代岭南博物馆中的借鉴与运用。一方面期望使岭南园林的空间艺术在当代得到传承与发扬,另一方面也为丰富当代岭南博物馆的空间体验提供若干解决策略与实现途径,而其中普适化的设计手法,也能为其他类型的当代建筑提供相应的设计参考。本论文的主体结构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论述岭南园林空间与当代岭南博物馆空间的关联性,先从岭南园林的角度分析了岭南园林的空间营造特征,再从博物馆的角度分析当代岭南博物馆的发展趋向,阐明其与岭南园林空间特征的相似性,再分别论述当代岭南博物馆设计借鉴岭南园林空间营造手法的重要性与可行性,为本题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第二部分主要从行走路径、视觉路径以及两者的结合三个方面对岭南园林路径设计手法进行解读,分析其路径设计手法在当代岭南博物馆中的运用,得出当代岭南博物馆可借鉴的路径设计策略。第三部分主要从空间与环境的融合、空间整体性、空间渗透性以及空间对比四个方面对岭南园林空间组织手法进行解读,分析其空间组织手法在当代岭南博物馆中的运用,得出当代岭南博物馆可借鉴的空间组织策略。第四部分主要从意象组织、光影设计以及知觉通感三个方面对岭南园林意境营造手法进行解读,分析其意境营造手法在当代岭南博物馆中的运用,得出当代岭南博物馆可借鉴的意境营造策略。最后,通过以上的阐述和分析总结出岭南园林空间与当代岭南博物馆空间的共通点,并基于对岭南园林空间营造手法的借鉴,归纳出当代岭南博物馆的路径设计、空间组织和意境营造的策略。需要说明的是,论文中所举博物馆案例并非都基于园林手法进行设计,但案例的空间特征与相应的园林手法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和共通之处,侧重点放在对于实物的直观感受和体验效果,而不囿于当初设计者的创作意图,以期在当今社会环境和设计语境下,为博物馆或其他类型建筑的设计提供一定的思路和参考。

杭进峰[4](2020)在《当代博物馆空间构成与展陈模式的整合设计研究》文中提出以“人的体验”为中心,在文化丰富、经济发展、科技发达的多重作用下,当代博物馆建设越来越关注一种多元复合化的综合体验。一方面,博物馆建筑空间的需求升级,成为人们感知文化艺术、获得体验的“关联容器”。另一方面,不断涌现的博物馆展陈新方式方法,激发和改变人们的思维方式,强化了观众的知觉体验。在博物馆空间多元化和展陈多样化的发展驱动下,博物馆实践中逐渐出现了如苏州博物馆、卡塔尔国家博物馆,通过将空间构成与展陈模式整合化考虑,从而带来了“1+1>2”的震撼体验效果。回顾国情,我国正历经从聚焦建设经济技术“硬实力”,走向注重增强国际文化话语“软实力”的阶段,如何通过各种媒介包括博物馆建筑和展陈促成新颖的文化体验、讲好中国故事,于博物馆设计而言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以整合设计的思维方法为切入,提出了博物馆空间构成与展陈模式整合设计研究的课题。在第一章绪论部分,论述了课题的缘起,并对实践中博物馆空间与展陈的矛盾提出了三个课题的现实着力点:空间组织与展陈规划的体系脱离、空间形态与展陈手段方式的配合问题、空间元素与展陈媒介的相互冲突问题,其也成为了文章架构整合框架的线索。第二、三章梳理了博物馆空间构成与展陈模式的发展脉络及当代特征,利用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分别从建筑学空间建构、博物馆学展陈设计的视野归纳出空间构成、展陈模式的组成要素,为整合框架的搭建提供了理论基础。第四章引入整合设计思维及方法,从回应现实着力点的角度,搭建出组织、塑形、物质元素三个不同层面的整合框架,并提出了融合性、整体性与一体化的整合原则指引。论文第五、六章为核心章节,以大量的设计案例和自身实践论述了组织、塑形、物质元素三个层面整合设计策略,建立了组织层面“空间流线与展陈结构的融合”、“空间与展陈的功能复合模式”;塑形层面“空间构形与展陈表现的协调”、“空间界面与展陈表现的协调”;物质元素层面“空间元素与展陈设备一体化”、“环境光与展示光协同一体”三个子领域的博物馆空间构成与展陈模式整合设计的方法模型,并提出了连贯思维、多角度切入设计的方法模型策略。论文主要形成以下研究成果:从实践建构的角度解析了当代博物馆空间构成和展陈模式的组成要素,并成为指向博物馆空间构成及展陈模式整合设计研究的重要理论基础;结合整合思维方法,提出了研究组织、塑形、物质元素研究博物馆空间构成与展陈模式整合设计的三个不同层面和视角,并指出了融合性、整体性、一体化的整合原则指导;从不同层面提出了博物馆空间构成与展陈模式的整合设计策略,并建立了方法模型。本文的整合设计研究,希望能够从设计实践的角度优化当代博物馆设计,提升博物馆的综合体验。

朱厢炜[5](2020)在《建筑设计全过程实录及其评析 ——以自贡恐龙博物馆和中国彩灯博物馆为例》文中研究表明自贡恐龙博物馆和中国彩灯博物馆分别是我国1980年代和1990年代的代表性建筑作品,两座建筑的设计全过程所反映的内涵有着跨越时空的价值和意义。本文通过大量详实的历史文献资料,呈现了两座建筑设计的全过程,并从多个角度评析了这两座建筑的时代性意义和当代启示。论文共由七章组成,章节之间呈现顺序递进的关系。第一章绪论,表明了本研究的课题背景,研究目的与意义,对已有研究进行了综述,展现了本文的基本逻辑与框架。第二章,对我国1949年至1989年的建筑创作环境进行了概述,介绍了与两座建筑直接相关的自贡恐龙文化和彩灯文化。第三章,以实录的形式再现了展开建筑设计之前,包括前期策划等在内的诸多事件。第四章,以实录的形式再现了从建筑设计竞赛到建成的整个过程。第五章,呈现了自前期策划到建成后包括专业机构等在内的广大人民群众对两座建筑的评价。第六章,从建筑策划、建筑后评估、建筑设计竞赛、建筑设计、建筑伦理、建筑与城市文化的维度对研究对象进行了评析,揭示了其在这几个维度的意义和对当下建筑业的启示。第七章结论,总结了本文的研究成果,审视了此次研究中的创新与不足,对未来进一步的研究提出了展望。全文共约22万字,图片123幅,表格36个

李泊衡[6](2020)在《历史信息与场所营造的统筹方法 ——金陵大报恩寺二期遗址博物馆设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论文依托于南京中华门外黄泥塘片区的城市设计实践项目。金陵大报恩寺二期遗址博物馆在城市设计中确定为原址营造。论文分为上下篇两个部分,上篇为金陵大报恩寺二期遗址博物馆方案设计,主要包括设计表现、设计分析与技术图纸;下篇是关于历史信息与场所营造的统筹方法的专题研究。针对原址建设的遗址博物馆如何在场所营造中回应历史信息,并满足当代社会发展需求的问题展开研究。首先,对一期遗址博物馆的选址策略与设计原则、二期遗址历史信息进行认知,明确研究背景。其次,论证历史信息与场所营造的关联性,明晰场所营造的前提是遗址保护、目标是回应历史,阐述历史信息的提取策略与场所营造的表达过程。最后结合案例分析,从布局整合、空间操作、结构应对、流线组织、形式沿革等五个方面归纳统筹设计的策略方法。力求在符合文物保护法规与设计原则下,充分发挥遗址的多向价值,统筹历史信息与场所营造,服务当代社会。全文字数约44000字,图121幅。

黄梓栋[7](2020)在《基于观众行为模式解析的当代博物馆公共空间设计策略研究》文中指出在21世纪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当代博物馆的社会职能不断扩大,成为集收藏、研究、展览、教育和休闲娱乐于一身的多元文化场所。作为我国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博物馆代表着一个城市乃至一个国家的文化形象,更是衡量一个社会文化繁荣程度的重要指标。近十几年来,我国各地的博物馆建设持续升温,无论是场馆的建设数量、规模,抑或是场馆的服务性能、展览品质等,都处于一个快速上升的过程。而随着当代博物馆职能的不断扩大,公共空间作为公众能够到达并参与的部分,承担了除展览以外的大部分功能活动。有研究指出,公共空间塑造的好坏与否,是观众愿不愿意周而复始地前往博物馆进行活动的关键……当代博物馆公共空间在博物馆空间构成中的作用越发重要,具有一定的研究意义。本文由当代博物馆公共空间主要特征出发,确定了基于观众行为模式解析的研究思路。通过对当代博物馆公共空间中观众行为模式的调研与分析,结合相关文献阅读,基于空间的适宜可用性属性,梳理出当代博物馆公共空间不同组成部分的描述因子。继而引入空间句法理论,通过空间句法理论的合适参数量化空间模式的描述因子。并以广东省博物馆作为模拟分析的实际案例,提出基于观众行为模式解析的当代博物馆公共空间空间句法设计策略。希望通过空间句法这一辅助分析策略,为设计师提供实时的设计反馈,使得当代博物馆公共空间的设计能更加高效、有依据地进行,作为对传统设计方法的一点小小补充。本文一共有六个章节,第一章通过对博物馆的价值与意义、我国博物馆的发展状况和当代博物馆公共空间重要性以及主要特征的阐述,明确本文的研究背景和研究目的等,并对国内、外的相关研究综述做了梳理;第二章主要通过对当代博物馆的起源、公共空间的定义和公共空间主要特征的梳理,确定了基于观众行为模式解析的研究思路;第三章是在第二章的基础上,阐述了基于观众行为模式解析的当代博物馆公共空间设计策略的可行性。并通过实地调研分析,基于观众行为模式与空间的适宜可用性属性,初步得出当代博物馆公共空间不同组成部分的空间定位描述性因子;第四章是在前者的基础上,引进空间句法理论对相关的空间定位描述因子进行量化;第五章是基于空间句法对描述因子的量化分析,以广东省博物馆为例,对当代博物馆的公共空间不同组成部分分别提出空间句法的设计策略;第六章则为本文的研究局限和未来展望。碍于笔者能力有限,本文的研究尚浅。对于空间句法的学习时间更是短暂,导致文章存在着许多的不足和错误,还望读者的见谅与批评指正,笔者一定虚心接受,努力改正……

孔岑蔚[8](2020)在《博物馆城市 ——基于文化遗产展示的城市研究新视角》文中指出在当下城市千城一面、城市文化缺失的乱象之中,城市中具有“岁月价值”与“历史痕迹”的文化遗产不断被新的批量性建筑和功能规划所取代,当代城市建筑与城市文化的“同质性”早已代替原有城市中的“历史性”与“纪念性”,已然成为了城市风貌的超真实状态。针对城市的现状问题,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文化遗产展示的城市理念——“博物馆城市”作为回应。将城市理解为博物馆,意在通过博物馆的视角,将城市空间看作为一种可被参观与阅读的“博物馆属性场所”。城市不仅是恒定的物理功能空间,更是一个可被编辑的、具有“博物馆属性”的系统体系。将博物馆与城市相并置,强调的是“博物馆具有的城市文化性”和“城市空间所具有的博物馆性”二者之间的同构可能,形成由“城市”与“博物馆城市”的二元对立理解,走向一种“博物馆城市”的文化系统理解。作为文化遗产利用的有效手段,展示是基于保护的基础上对文化遗产的有效利用,是传承文化遗产的有效方法。将城市空间作为展示场所,通过博物馆属性的视角来保护、传播城市文化遗产,进而建构起另一种塑造城市文化形象的研究视角。城市中文化遗产的独特性和差异性构成了城市独有的城市文化,众多历史性城市为文章论点提供了合理论据。本研究通过对具有博物馆属性的城市类型分析,将其划分为“历史遗迹”、“城市整体历史风貌”、“众多博物馆机构”、“城市记忆与事件”和“艺术展览活动”五种博物馆城市类型,通过具体城市实例的研究,梳理文化遗产展示在城市文化形成过程中所起到的核心作用,进而归纳城市中文化遗产展示的有效方法。文章试图提出博物馆城市的具体设计原则与策略。基于文化遗产传承的核心目的,提出了“保护性”、“再利用性”、“可持续性”、“公共性”和“差异性”五个具体原则。在具体的设计策略层面,通过“宏观的城市形态”、“中观的城市空间”和“微观的文化展示”三个层面的构建面向,确立了与之相应的“旧城遗产意象”、“博物馆区块”、“城市空间叙事”三个具体设计策略。文章认为,博物馆城市理念对于当代中国城市形象、城市文化和城市公共教育的建设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文章整体通过理论研究——实例研究——方法研究的系统论述,以期为当代城市研究提供有益参照。

李鹏飞[9](2019)在《基于三维累积可视的展陈空间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针对当前展陈空间设计的空间视觉分析工具相对匮乏,难以量化并科学有效地指导设计,设计者多从展品角度进行空间设计,较少关注人的体验,尤其是动态视觉体验层面。随着建筑设计逐渐向人性化和精确化方向发展,基于个体的空间视觉感知研究逐渐被重视,但现有研究多从静态视觉和二维层面进行研究,较少从动态视觉和三维层面进行分析探讨。研究从路径-视觉关联性视角审视展陈空间与视觉体验的关系,以展陈空间为切入点,以运动路径为分类依据,以三维累积可视分析技术为方法内核,对展陈空间进行分类、路径提取和三维建模,运用三维累积可视分析算法进行计算,归纳总结不同路径类型下的路径特征与动态视觉特征,探讨路径-视觉之间的关联性,最终提出展陈空间设计优化方法,推动展陈空间智能化、精准化设计,优化动态视觉体验,提升展陈空间品质。研究借助Grasshopper参数化平台,结合Ladybug视觉分析相关程序,构建三维累积可视分析算法,分析具体步骤为:首先,基于场地测绘或方案设计进行三维建模;其次,将模型导入grasshopper平台,运用Quelea算法与行为注记法进行路径拾取,设置相关参数;其三,运行算法进行模拟分析,以路径细分视点生成单点视域数据并进行累加,得出空间中的累积可视度分布;最后,对结果数据进行分析,得到该空间累积可视分布状态及动态视觉特征。新技术的应用将二维静态的视域分析转变为模拟个体沿路径运动的视觉信息,进而得到三维视觉信息分布状态的方式,并可实时修改并得到反馈。纯粹的空间分析模式屏蔽了现实环境中的多种影响因素,扩展了对于在构思和设计内容中的一些潜在约束并获得较为清晰的理解。论文的主要成果总结如下:基于路径对展陈空间进行分类,运用三维累积可视分析工具,归纳总结不同路径类型下的路径与动态视觉特征,为空间视觉感知研究提供量化依据与理论基础;在技术层面将累积可视分析引入展陈空间,优化构建三维累积可视分析算法;在此基础上,从“路径-视觉”关联性视角出发,以人的动态视觉体验为目标,整合相关理论与技术提出展陈空间设计优化方法,为展陈设计与优化提供量化依据与指导。展陈空间设计应重新回归人的体验感知,适应时代需求,结合前沿技术,表达空间的人本主义内涵,实现展陈空间设计向更高层级跃迁。

赵君香[10](2019)在《博物馆视觉信息的传播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视觉信息的有效传播在博物馆中的重要性日趋凸显。近些年,随着我国博物馆建设数量不断增加,博物馆传播能力的提升成为一个重要议题。博物馆如何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和新媒体应用拓展传播途径,博物馆如何通过视觉信息的传播提高传播效率,取得传播效果,博物馆如何通过有效策略提高受众的视觉素养和审美能力等等问题都有待于深入研究。本研究以博物馆视觉信息的传播为研究对象,汲取近年来视觉信息传播和文化研究理论成果,主要基于马莱兹克传播场模式和受众中心论,试图建构博物馆视觉场,探索视觉信息的传播规律。基本路径是以视觉元素组成、特征、编码解码方式、视觉信息传播模式为突破口,概括博物馆视觉场的实体与虚拟、现象与表征、静态与动态的统一性,考察视觉场的影响因素,提出如何通过建构视觉场提升博物馆视觉信息传播效果。视觉场是文化结构、视觉主体与受众发生互渗、互动的场域,由物质、活动和虚拟三种形态组成。社会环境以及受众心理空间同样构成博物馆视觉场的一部分,受众心理空间的表达依赖于空间视觉力场的构造。本研究通过博物馆实地考察,对受众留言分析,对国内外博物馆馆长、策展人、管理人员、志愿者、受众的访谈,从博物馆的视觉环境、视觉信息呈现与视觉叙事、媒介社会环境,结合受众视觉感知综合分析获得当前博物馆视觉信息的传播现实图景。在媒介融合时代和“以受众为中心”的新博物馆学理念下,以理论与实践结合方式探索了博物馆视觉场的构建、视觉信息传播的策略和内外场域的媒介构成,探究博物馆传播者如何使受众更好进行意义建构。本研究围绕博物馆的视觉场构建、受众行为的演进以及二者之间相互促进影响的两条逻辑脉络展开。研究发现,“受众中心论”将受众整合到博物馆自身已有的结构框架中,新博物馆学的兴起,将博物馆重心由“物”转向了“人”。博物馆实践创新侧重于应对当前的受众需求,建立博物馆内部与外部、物质场域的相关性。博物馆要满足公众日益增长的多元需求,就要与受众形成交融互动、同生共在、内化发展的关系。参观博物馆的受众行为从凝视到交互,再到沉浸,体现出更深层的“参与性”“体验性”“分享性”特征。博物馆的发展更加注重观众在整个传播活动中的参与,传播形态更加虚拟化、科技化和场景化。博物馆视觉场转变为场景丰富大众体验的多维场域。三种传播形态是并行存在的关系,受到社会环境、受众需求和媒介技术的影响,博物馆传播发展每个阶段的重点不同,呈现出某一种形态更为突出的状态,并不会互相取代。受众对视觉场建构的影响表现在:博物馆视觉场传播形态的演进和受众行为的演进过程密切相关,双方相互促进、相互影响。全文分为八个部分,由绪论、结论与展望,以及主体部分六章内容组成。第一章是对核心概念的界定和理论探究。论述了博物馆视觉信息的构成要素和重要性,分析了博物馆作为大众媒介,其媒介特征表现为:具有持续不断的内容生产、文化信息的交换体系、针对受众的意义阐述、情感共鸣的艺术语境和建构公共活动的集体空间。分析了传播过程的编码方式和解码途径,并参照大众传播理论中的马来兹克模式构建出视觉信息传播的基本模式。第二章基于受众中心论,分析了博物馆受众的社会环境,以及博物馆针对受众个体和受众群体的传播目的。构建出博物馆受众“认知-情感-技能三维度素养培养”模式图;将受众视为意义的积极建构者;不同受众个体的文化素养、视觉素养和媒介技能影响传播效果,因此应成为培养的着力点。对于受众群体,通过创设文化信息交换体系、多元文化环境有助于其提升文化自信并加强价值认同。第三章主要从分析视觉场的物质形态场构建、视觉信息呈现与阐释方式入手,聚焦不同时期、不同类型的博物馆建筑空间、展品案例,对博物馆的视觉场域建构、视觉秩序形成、受众多感官体验策略、艺术通感、交互式视觉传播、志愿者人际传播等内部传播环境进行阐述,引导受众进行视觉体验和意义解读。良好的视觉秩序可以使得观者视线的序列、起伏和转移都能够因其空间设计而形成连贯多样的视觉线路;各视觉要素在形式上都具有程序化的特点,体现于受众的视知觉在建构过程中对视觉经验和审美心理的感知、选择和同构。第四章以博物馆中最常见的展览活动形态,即视觉场的传播内容地域文化展览和国际展览,探索展览视觉表现和内容的视觉修辞、传播过程中的视觉隐喻、视觉叙事来阐述如何实现精神层面的展览主题有效传播,通过多元文化叙事的展览增进文明的互鉴互赏。展览经过策展人员诠释、说明,由点到线,充分关注展品之间、媒介之间关联性以形成视觉叙事和视觉隐喻呈现展品价值。第五章从博物馆展示的虚拟环境、媒介方式、博物馆数字化形态对视觉信息传播功能的影响、电视媒介对信息的重构来研究博物馆视觉艺术及文化呈现,探求博物馆虚拟视觉场的构建。场域的迁移体现在:由内到外、由真实到虚拟,突破博物馆实体边界传播。各媒介平台、社会机构与博物馆协同合作,共同构建跨媒体的博物馆文化叙事,实现视觉信息的多样化传播。结合可视化技术运用,媒介融合传播效果优于比传统的展示方式;但博物馆对视觉信息的传播不能过度依赖数字技术和社会渠道,仍需要发挥传播主体功能深入传播文物本体的价值内涵。第六章主要对山东博物馆、山东美术馆个案分析,进行实证研究,归纳了博物馆视觉信息传播的影响因素。从媒介社会学角度,博物馆应被看作一个社会系统,受众进入其中,从而建立起新的社会体系,形成一种新的社会身份,并与博物馆的其他要素构成新的社会关系。基于此,本研究将田野调查获得的质性材料运用扎根理论和社会网络分析法,揭示博物馆视觉信息传播效果问题并综合分析原因。主要影响因素有:传播环境与视觉秩序;展品呈现与信息阐释;展览的多样化叙事;媒介应用与拓展。本章也是对视觉场建构的案例补充和实践验证。在最后的“结论与展望”部分,研究发现了视觉场三种形态下博物馆与受众的关系;构建了博物馆视觉信息传播的视觉场整合模式,提出博物馆馆内外视觉信息的传播策略;并以对中外博物馆在视觉信息、艺术思想、多元文化、城市形象传播基础上内在发展规律获得启示,进行研究展望。传统博物馆的功能多以收藏保护文物珍品、研究和展示为主,而城市化发展、文化艺术生态繁荣的环境下博物馆具有复合功能,大众传播与公共文化服务性增强。博物馆未来的发展趋势将定位为文化生产、阐释、传播和体验的公共中心,并嵌入城市文化系统和大众社交网络之中;受互联网思维与科技发展影响,将会出现更多的实体与虚拟博物馆结合的传播形态;大众传播为博物馆拓展更宽广的传播路径和范围,融合媒介为博物馆提供更多藏品阐释与展示的新方式。创新内容、重组资源、跨界融合,视觉信息传播将助力博物馆文化传承与传播。

二、观念与程序——当前博物馆建筑与展示空间设计的若干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观念与程序——当前博物馆建筑与展示空间设计的若干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的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研究成果梳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中国当代建筑理论研究
        1.3.2 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发展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框架
    1.6 论文创新点
2 陕西当代建筑理论研究对象的确立与分析
    2.1 相关概念的限定
        2.1.1 当代
        2.1.2 建筑学
        2.1.3 建筑理论
        2.1.4 陕西当代建筑理论
    2.2 硕博士论文的收集
        2.2.1 确定高校研究范围
        2.2.2 论文收集的网上整理
        2.2.3 论文收集的实地调查
    2.3 硕博士论文的层次分析
        2.3.1 四所高校论文的统计分析
        2.3.2 陕西建筑思想流派倾向
        2.3.3 国外建筑思想的冲击
    2.4 本章小结
3 陕西省建筑学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
    3.1 统计分析的基本范围和建筑理论框架
        3.1.1 基本范围
        3.1.2 建筑理论框架
        3.1.3 纵向时间段划分
    3.2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硕博士论文梳理
        3.2.1 硕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3.2.2 硕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3.2.3 硕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3.2.4 博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3.2.5 博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3.2.6 博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3.3 长安大学建筑理论硕士论文梳理
        3.3.1 硕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3.3.2 硕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3.3.3 硕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3.4 西安交通大学建筑理论硕士论文梳理
        3.4.1 硕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3.4.2 硕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3.4.3 硕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3.5 西北工业大学建筑理论硕士论文梳理
        3.5.1 硕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3.5.2 硕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3.5.3 硕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3.6 本章小结
4 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的总结呈现与解析
    4.1 陕西省四所高校建筑理论硕士论文分类汇总
        4.1.1 硕博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4.1.2 硕博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4.1.3 硕博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4.1.4 高校导师代表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
        4.1.5 硕博士论文特征总结
    4.2 陕西省四所高校硕士论文选题的共同点
        4.2.1 建筑创作论
        4.2.2 居住建筑
        4.2.3 生态建筑学
        4.2.4 建筑评价理论
    4.3 陕西建筑思想流派倾向的硕博士论文分析
        4.3.1 建筑方针
        4.3.2 民族性的现代化演绎
        4.3.3 地域性建筑的新作为
        4.3.4 可持续发展(园林景观——城市环境意识)
    4.4 本章小结
5 国外建筑思想的引进
    5.1 引进建筑思想的硕博士论文统计
        5.1.1 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
        5.1.2 高校导师代表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
    5.2 国外建筑思潮的发展
        5.2.1 经典现代主义建筑思潮
        5.2.2 现代主义之后的建筑思潮
    5.3 国外建筑理论引进的热点问题
        5.3.1 经典现代与先锋流派引进的统计分析
        5.3.2 国外建筑师及其设计理念引进的统计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
    6.1 研究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图录
    表录
附录
致谢

(2)遗址保护理念下的遗址博物馆建筑设计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遗址博物馆研究的社会背景
        1.1.2 遗址博物馆研究的学术背景
    1.2 研究意义和目的
        1.2.1 研究意义
        1.2.2 研究目的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遗址博物馆国外研究现状
        1.3.2 遗址博物馆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与范围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范围
    1.5 研究内容与框架
第二章 遗址博物馆相关理论的整体性认知
    2.1 遗址及其相关理念与原则
        2.1.1 遗址的概念
        2.1.2 遗址保护的概念
        2.1.3 文化遗产保护的相关规则
        2.1.4 遗址保护的原则
    2.2 建筑类型学理论概述与应用
        2.2.1 建筑类型学起源及含义
        2.2.2 建筑类型学的特点
        2.2.3 建筑类型学设计方法的意义
        2.2.4 建筑类型学在遗址博物馆中的应用
    2.3 遗址博物馆相关理论概述
        2.3.1 遗址博物馆的概念
        2.3.2 遗址博物馆的特征
        2.3.3 遗址博物馆的分类
        2.3.4 遗址博物馆的功能
    2.4 当代遗址博物馆建筑发展概况
        2.4.1 国内外遗址博物馆的产生
        2.4.2 国内遗址博物馆的发展
    2.5 小结
第三章 国内遗址博物馆建筑现状调研与分析
    3.1 国内遗址博物馆建筑现状调研
        3.1.1 调研对象
        3.1.2 调研内容与方法
    3.2 调研对象现状梳理
        3.2.1 西汉南越王墓博物馆
        3.2.2 广州南越王宫博物馆
        3.2.3 周口店遗址博物馆
        3.2.4 盛乐古城博物馆
        3.2.5 元上都遗址博物馆
    3.3 调研情况现状总结
        3.3.1 遗址博物馆建筑设计影响因素
        3.3.2 我国遗址博物馆建筑现存问题总结
        3.3.3 遗址博物馆建筑设计目标梳理
    3.4 小结
第四章 遗址博物馆建筑设计原则与策略
    4.1 遗址博物馆建筑设计原则
        4.1.1 建筑空间适用性原则
        4.1.2 建筑形态协调性原则
        4.1.3 建筑文化凸显性原则
    4.2 遗址博物馆建筑空间适用性设计策略
        4.2.1 建筑选址设计策略
        4.2.2 建筑布局设计策略
        4.2.3 建筑功能设计策略
        4.2.4 建筑流线设计策略
        4.2.6 建筑空间适用性设计策略总结
    4.3 遗址博物馆建筑形态协调性设计策略
        4.3.1 建筑形态创作生成原则
        4.3.2 自然环境协调设计策略
        4.3.3 城市环境协调设计策略
        4.3.4 建筑形态协调性设计策略总结
    4.4 遗址博物馆建筑文化凸显性设计策略
        4.4.1 建筑文化凸显的意义
        4.4.2 遗址文化信息的提取
        4.4.3 建筑文化凸显性设计策略
    4.5 小结
第五章 北京房山长沟大墓博物馆工程设计实践
    5.1 房山长沟大墓博物馆工程项目概述
        5.1.1 工程项目概况
        5.1.2 遗迹现状概况
    5.2 房山长沟大墓博物馆工程项目总体规划
        5.2.1 保护规划范围
        5.2.2 周边规划条件
    5.3 房山长沟大墓博物馆工程设计实践应用
        5.3.1 建筑空间适用性设计策略应用
        5.3.2 建筑形态协调性设计策略应用
        5.3.3 建筑文化凸显性设计策略应用
    5.4 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图片索引
附录B 表格索引
附录C 线上调研分析表
附录D 毕业设计图纸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个人简历

(3)岭南园林空间营造手法在当代岭南博物馆中的借鉴与运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当代博物馆空间体验的多元化趋势
        1.1.2 全球趋同背景下保持建筑的地域特色
        1.1.3 传统与现代建筑空间的有机结合
    1.2 研究范畴及内容
        1.2.1 研究对象的选取
        1.2.2 概念的界定
        1.2.3 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1.3 研究现状
        1.3.1 岭南园林的相关研究
        1.3.2 当代岭南博物馆的相关研究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5 研究方法及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框架
第二章 岭南园林空间与当代岭南博物馆空间的关联性
    2.1 岭南园林空间营造特征
        2.1.1 岭南园林空间的渗透性特征
        2.1.2 岭南园林空间的垂直性特征
        2.1.3 岭南园林空间的宅园合一特征
    2.2 当代岭南博物馆的发展趋向与岭南园林空间特征的相似性
        2.2.1 寓教于乐的互动体验
        2.2.2 小型化的主题体验
        2.2.3 复合化的功能体验
    2.3 当代岭南博物馆设计借鉴岭南园林空间营造手法的重要性
        2.3.1 传承岭南园林空间艺术
        2.3.2 塑造岭南地域场所精神
    2.4 当代岭南博物馆设计借鉴岭南园林空间营造手法的可行性
        2.4.1 基础环境——岭南文化的开放、融通、务实性
        2.4.2 营造重点——使用者的空间体验感
        2.4.3 空间效果——四维时空的动态连续性
    2.5 当代岭南博物馆借鉴岭南园林空间营造手法的设计方向选择
        2.5.1 路径设计
        2.5.2 空间组织
        2.5.3 意境营造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岭南园林路径设计手法在当代岭南博物馆中的借鉴与运用
    3.1 行走路径的设计
        3.1.1 水平路线的环绕叠合
        3.1.2 垂直路线间的高效联系
        3.1.3 垂直路线的曲折变化
    3.2 视觉路径的设计
        3.2.1 视线牵引
        3.2.2 视线渗透
    3.3 行走与视觉路径的结合设计
        3.3.1 路线与视线的连续
        3.3.2 路线与视线的突变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岭南园林空间组织手法在当代岭南博物馆中的借鉴与运用
    4.1 空间与环境融合
        4.1.1 空间与外围自然环境相互渗透
        4.1.2 在建筑空间中再现自然
        4.1.3 空间表现人文历史环境
        4.1.4 空间适应气候环境
    4.2 空间整体性
        4.2.1 整体中的空间独立表现
        4.2.2 整体中的空间组合序列
    4.3 空间渗透性
        4.3.1 竖向渗透空间——中庭空间
        4.3.2 水平渗透空间——庭院空间
        4.3.3 邻接渗透空间——敞廊空间
    4.4 空间对比
        4.4.1 空间体量对比
        4.4.2 空间主次对比
        4.4.3 空间虚实对比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岭南园林意境营造手法在当代岭南博物馆中的借鉴与运用
    5.1 结合意象组织营造意境
        5.1.1 植物意象营造意境
        5.1.2 水石意象营造意境
        5.1.3 主题性意象营造意境
    5.2 结合光影设计营造意境
        5.2.1 光影营造模糊暧昧的空间意境
        5.2.2 光影营造静谧平和的空间意境
        5.2.3 光影营造清新明快的空间意境
    5.3 结合知觉通感营造意境
        5.3.1 基于视觉体验营造意境
        5.3.2 基于听觉体验营造意境
        5.3.3 基于综合感觉营造意境
    5.4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本文的主要结论
    思考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4)当代博物馆空间构成与展陈模式的整合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缘起
        1.1.1 当代博物馆建设中所呈现的趋势——多元复合的综合体验
        1.1.1.1 博物馆空间体验的多元化营造趋势
        1.1.1.2 博物馆展陈新方式方法的不断涌现
        1.1.2 当代博物馆实践案例启示
        1.1.3 研究课题的提出——当代博物馆空间构成与展陈模式的整合设计研究
        1.1.4 研究课题的着力点——三个现实矛盾
    1.2 课题的语义辨析
        1.2.1 当代博物馆
        1.2.2 博物馆空间构成
        1.2.3 博物馆展陈设计与展陈模式
        1.2.4 整合设计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博物馆空间的研究现状
        1.3.2 博物馆展陈的研究现状
        1.3.3 博物馆空间与展陈的整合设计研究现状
    1.4 研究目标与意义
        1.4.1 课题的研究目标——优化当代博物馆设计,提升综合体验
        1.4.2 课题的研究意义
    1.5 研究方法及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框架
第二章 当代博物馆空间构成的发展、特征及要素
    2.1 博物馆空间的发展脉络
        2.1.1 原始时代博物馆空间——高堂庙宇,封闭式空间
        2.1.2 古典时代博物馆空间——庙宇范式化,单一式空间
        2.1.3 工业时代博物馆空间——现代主义,展示功能为核的空间
        2.1.4 信息时代博物馆空间——后现代主义,多元开放式空间
    2.2 当代博物馆空间构成的特征表现
        2.2.1 博物馆功能构成的复合化特征:社会职能、内部功能的扩列
        2.2.2 博物馆形态构成的复杂性特征:动态、非线、关联
        2.2.3 博物馆元素构成的多样性特征
    2.3 当代博物馆空间构成的要素分析
        2.3.1 总体布局与空间序列
        2.3.1.1 空间骨架
        2.3.1.2 功能体块
        2.3.2 空间形态
        2.3.2.1 空间构形:体量尺度、构图比例、围合透空
        2.3.2.2 空间界面:质感、色彩、透明度
        2.3.3 空间元素
        2.3.3.1 点
        2.3.3.2 线
        2.3.3.3 面
        2.3.3.4 体
        2.3.3.5 空间中的光
        2.3.4 空间形体之外——场所氛围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当代博物馆展陈模式的发展、特征及要素
    3.1 博物馆展陈的发展脉络
        3.1.1 原始与古典时代博物馆展陈——私人收藏、三位一体式展陈
        3.1.2 工业时代博物馆展陈——以展柜设计为核、标准化的展陈
        3.1.3 信息时代博物馆展陈——数字媒体化、多样化的展陈
    3.2 当代博物馆展陈的特征表现
        3.2.1 博物馆展陈的内涵、主题性变化
        3.2.2 博物馆展陈表现方式、手法从单一到多元
        3.2.3 博物馆展陈元素媒介与技术材料的多样化
    3.3 博物馆学视野下展陈模式的研究
        3.3.1 博物馆学的概念及研究范畴
        3.3.2 博物馆学中展陈设计的两种理解:广义和狭义
        3.3.3 博物馆学视野下的展陈设计的工作程序
        3.3.4 从展陈设计到展陈模式
    3.4 当代博物馆展陈模式的要素分析
        3.4.1 展陈纲要
        3.4.1.1 展陈主题及定位
        3.4.1.2 展陈叙事结构
        3.4.1.3 展陈区块
        3.4.2 展陈表现
        3.4.2.1 表现媒介
        3.4.2.2 表现手法
        3.4.2.3 展陈方式
        3.4.3 展陈元素
        3.4.3.1 展品
        3.4.3.2 展陈设备
        3.4.3.3 展示光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整合设计的框架概述
    4.1 整合思维以及整合设计方法分析
        4.1.1 整合设计以及整合思维
        4.1.2 整合设计所需要的方法路径
    4.2 当代博物馆空间构成与展陈模式整合设计的研究框架
        4.2.1 从设计思维提出博物馆空间和展陈的三个层面理解
        4.2.2 整合的逻辑框架总述:组织、塑形、物质元素,回应三个现实矛盾
        4.2.3 整合的层面——组织
        4.2.4 整合的层面——塑形
        4.2.5 整合的层面——物质元素
    4.3 当代博物馆空间构成与展陈模式整合的指导原则
        4.3.1 空间构成与展陈模式的关联性探讨
        4.3.2 整合设计框架下的原则指导总述
        4.3.3 融合性原则
        4.3.4 整体性原则
        4.3.5 一体化原则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当代博物馆空间构成与展陈模式的整合设计
    5.1 组织层面的整合设计
        5.1.1 空间流线与展陈结构的融合组织
        5.1.1.1 组织层面,流线结构融合的思考维度
        5.1.1.2 独立单元串联式——连续结构
        5.1.1.3 单元咬接组合式——接续结构
        5.1.1.4 立体流动层积式——环绕结构
        5.1.1.5 并置单元大厅式——匀质结构
        5.1.1.6 放射单元核心式——核心结构
        5.1.1.7 小节:骨架流线与展示结构的组织
        5.1.2 空间与展陈的功能复合模式
        5.1.2.1 多维展示的公共大厅
        5.1.2.2 辅助展示的交通空间
        5.1.2.3 弹性展示的节点空间
        5.1.2.4 开放展示的研究库房
        5.1.2.5 整合场地环境的展陈
    5.2 塑形层面的整合设计
        5.2.1 空间构形与展陈表现的协调
        5.2.1.1 尺度协同
        5.2.1.2 构形与展示秩序的关联
        5.2.1.3 情境同构
        5.2.2 空间界面与展陈表现的协调
        5.2.2.1 冲突表现的空间界面
        5.2.2.2 烘托表现的空间界面
        5.2.2.3 融合表现的空间界面
        5.2.2.4 物料信息界面
        5.2.2.5 符号信息界面
        5.2.2.6 意象信息界面
        5.2.2.7 意境信息界面
    5.3 物质元素层面的整合设计
        5.3.1 空间元素与展陈设备的一体化
        5.3.1.1 点元素辅助展示
        5.3.1.2 线元素辅助展示
        5.3.1.3 面元素辅助展示
        5.3.1.4 体元素辅助展示
        5.3.2 环境光与展示光的协同一体
        5.3.2.1 光环境整合的要求与原则
        5.3.2.2 渲染展示氛围的光
        5.3.2.3 引导展示秩序的光
        5.3.2.4 表现展品信息的光
        5.3.2.5 作为展品信息的光
    5.4 整合的方法模型及相关策略
        5.4.1 当代博物馆空间构成与展陈模式整合设计的方法模型
        5.4.2 方法模型的思维策略——连贯思维
        5.4.3 方法模型的操作策略——多角度切入设计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设计实践与拓展讨论——以诏安县美术博物馆设计方案为例
    6.1 设计条件和背景概况
        6.1.1 场地背景概况
        6.1.2 文化背景探索
        6.1.3 启动条件
        6.1.4 设计方案相关技术图纸
    6.2 项目方案的复盘思考
        6.2.1 场地布局
        6.2.2 内部空间骨架与展示秩序的调配
        6.2.3 空间形态组织呼应书画人文的展示主题
        6.2.4 空间界面语言转译诏安书画艺术气质
    6.3 整合的拓展讨论——新技术、新工具的介入
    6.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5)建筑设计全过程实录及其评析 ——以自贡恐龙博物馆和中国彩灯博物馆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2 研究的目与意义
        1.2.1 课题研究目的
        1.2.2 课题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建筑历程层面
        1.3.2 地域建筑层面
        1.3.3 地域建筑与文化层面
        1.3.4 国外学者对自贡地区城市、建筑及地域文化的研究
    1.4 国内研究现状
        1.4.1 建筑历程层面
        1.4.2 地域建筑层面
        1.4.3 地域建筑与文化层面
        1.4.4 国内学者对自贡地区城市、建筑和地域文化的研究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1.5.1 本文的研究方法
        1.5.2 本文的研究框架
    1.6 主要概念界定
        1.6.1 界定
    1.7 本论文写作说明
        1.7.1 本文对“历史”与“叙事”问题的回应
        1.7.2 阅读建议
2 建设背景
    2.1 中国建筑创作环境概述
        2.1.1 1949年至1964年的国内设计环境概述
        2.1.2 1965年至1976年的国内设计环境概述
        2.1.3 1977年至1989年的国内设计环境概述
    2.2 自贡的地域文化
        2.2.1 自贡恐龙的故事
        2.2.2 自贡彩灯的故事
    2.3 本章小结
3 建筑设计组织策划
    3.1 我们为何建造
        3.1.1 兴建自贡恐龙博物馆的设想
        3.1.2 兴建中国彩灯博物馆的设想
        3.1.3 讨论:兴建设想
    3.2 研究落实修建博物馆
        3.2.1 确定修建自贡恐龙博物馆
        3.2.2 确定修建中国彩灯博物馆
        3.2.3 讨论:不同的投资模式,不断努力得以确定兴建
    3.3 设计竞赛的组织安排
        3.3.1 自贡恐龙博物馆竞赛组织
        3.3.2 中国彩灯博物馆竞赛组织
        3.3.3 讨论:组织经验的延续和发展
    3.4 本章小结
4 建筑竞赛及后续进展
    4.1 方案评选与审定
        4.1.1 乱石——“恐龙群窟”与“洪荒时代”的抽象
        4.1.2 灯的群组——“南国灯城”的新星
        4.1.3 讨论:创作与评审
    4.2 方案确定及后续进展
        4.2.1 自贡恐龙博物馆的后续进展
        4.2.2 中国彩灯博物馆的后续进展
        4.2.3 讨论:后续进展
    4.3 本章小结
5 建筑创作回响
    5.1 官方新闻媒体的关注
        5.1.1 对自贡恐龙博物馆的关注
        5.1.2 对中国彩灯博物馆的关注
        5.1.3 讨论:媒体关注
    5.2 大众的声音
        5.2.1 对自贡恐龙博物馆的关注
        5.2.2 对中国彩灯博物馆的关注
    5.3 业内人士的评价
        5.3.1 对自贡恐龙博物馆的评价
        5.3.2 对中国彩灯博物馆的评价
    5.4 获奖情况
        5.4.1 自贡恐龙博物馆获奖情况
        5.4.2 中国彩灯博物馆获奖情况
    5.5 本章小结
6 建筑评析
    6.1 建筑策划
        6.1.1 可行性研究阶段
        6.1.2 设计任务书阶段
        6.1.3 自贡恐龙博物馆所带来的建筑策划启示
    6.2 建筑后评估
        6.2.1 自贡恐龙博物馆的建筑后评估
        6.2.2 中国彩灯博物馆的建筑后评估
        6.2.3 自贡恐龙博物馆和中国彩灯博物馆建筑后评估带来的启示
    6.3 建筑设计竞赛
        6.3.1 建筑竞赛的方案组织
        6.3.2 建筑评选中的“长官意志”与“明星建筑师”问题
        6.3.3 自贡恐龙博物馆和中国彩灯博物馆建筑方案组织与评选带来的启示
    6.4 建筑设计
        6.4.1 自贡恐龙博物馆建筑设计
        6.4.2 中国彩灯博物馆建筑设计
        6.4.3 建筑设计师
        6.4.4 自贡恐龙博物馆和中国彩灯博物馆建筑设计所带来的启示
    6.5 建筑伦理
        6.5.1 建筑精神与价值判断
        6.5.2 自贡恐龙博物馆建筑设计全过程中的建筑伦理
        6.5.3 中国彩灯博物馆建筑设计全过程中的建筑伦理
        6.5.4 自贡恐龙博物馆和中国彩灯博物馆表达的建筑伦理及其启示
    6.6 建筑与城市文化
        6.6.1 自贡恐龙博物馆和中国彩灯博物馆对自贡城市文化的意义
        6.6.2 自贡恐龙博物馆与中国彩灯博物馆带来的城市文化启示
        6.6.3 自贡城市文化及其认同
    6.7 本章小结
7 结论:此两案例建筑设计全过程及其评析对当代的启示
    7.1 研究结论
    7.2 论文的创新点
    7.3 论文不足与后续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致谢

(6)历史信息与场所营造的统筹方法 ——金陵大报恩寺二期遗址博物馆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上篇:金陵大报恩寺二期遗址博物馆设计
    1.项目概况
        1.1 项目背景
        1.2 项目中的关键问题
        1.3 设计依据与原则
        1.3.1 设计依据
        1.3.2 设计原则
    2.设计表现
    3.设计分析
    4.技术图纸
下篇:历史信息与场所营造的统筹方法研究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2 研究对象与内容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 相关概念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框架
    第2章 遗址历史信息的认知
        2.1 金陵大报恩寺一期遗址博物馆的认知
        2.1.1 一期遗址的保护方式
        2.1.2 一期博物馆的选址策略
        2.1.3 一期博物馆的设计原则
        2.2 二期遗址本体的认知
        2.2.1 遗址的现状与历史
        2.2.2 遗址的价值评估
        2.2.3 遗址的保护与要求
        2.3 二期遗址历史信息的认知
        2.3.1 金陵大报恩寺与城市的格局
        2.3.2 金陵大报恩寺的寺庙形制
        2.3.3 二期遗址的推测复原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历史信息与场所营造的关联性
        3.1 遗址保护作为场所营造的前提
        3.1.1 遗址保护法规与原则的要求
        3.1.2 遗址本体的物质属性与精神属性
        3.1.3 金陵大报恩寺遗址的特征
        3.2 回应历史作为场所营造的目标
        3.2.1 遗址保护与利用观念的转变
        3.2.2 当代博物馆建筑的文化需求
        3.2.3 地域传承与创新的重要体现
        3.3 历史信息的提取与场所营造的表达
        3.3.1 历史信息的提取原则
        3.3.2 历史信息的提取方法
        3.3.3 场所营造的表达过程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金陵大报恩寺二期遗址博物馆历史信息与场所营造统筹设计
        4.1 布局整合——回应历史格局
        4.1.1 相关案例分析
        4.1.2 地块划分
        4.1.3 高度控制
        4.1.4 体块布局
        4.2 空间操作——暗示遗址复原形态
        4.2.1 相关案例分析
        4.2.2 底层遗址展示空间
        4.2.3 二层暗示复原空间
        4.3 结构应对——兼顾保护遗址与空间塑造
        4.3.1 相关案例分析
        4.3.2 避让遗址本体
        4.3.3 顺应空间塑造
        4.4 流线组织——还原历史路径
        4.4.1 相关案例分析
        4.4.2 场地还原历史路径
        4.4.3 架构整体展览流线
        4.5 形式沿革——延续统一与体现差异
        4.5.1 相关案例分析
        4.5.2 与一期主体的统一与差异
        4.5.3 与推测复原的统一与差异
        4.6 本章小节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金陵大报恩寺遗址测绘及复原推测图纸
附录2:地块单元控制性详细规划图则
图片索引

(7)基于观众行为模式解析的当代博物馆公共空间设计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当代博物馆的价值与意义
        1.1.1.1 博物馆作为文化的枢纽
        1.1.1.2 博物馆作为一种空间类型
        1.1.2 我国当代博物馆的发展状况
        1.1.2.1 我国掀起博物馆的建设热潮
        1.1.2.2 博物馆成为公众重要的文化休闲场所
        1.1.3 当代博物馆公共空间的重要性与主要特征
        1.1.3.1 当代博物馆公共空间的重要性
        1.1.3.2 当代博物馆公共空间的主要空间特征
        1.1.3.3 我国博物馆公共空间在新发展趋势下的滞后问题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 研究对象与相关概念界定
        1.3.1 关于时间范围界定
        1.3.2 博物馆的定义及分类
        1.3.2.1 关于博物馆的定义
        1.3.2.2 博物馆的分类
        1.3.3 关于当代博物馆的公共空间
    1.4 相关研究综述
        1.4.1 博物馆的相关研究
        1.4.2 博物馆公共空间的相关研究
        1.4.3 环境行为学的相关研究
        1.4.4 空间句法理论的相关研究
        1.4.5 相关的规范
    1.5 研究方法
        1.5.1 文献研究法
        1.5.2 实地调研法
        1.5.3 抽象归纳分析法
        1.5.4 计算机辅助分析法
        1.5.5 综合分析法
    1.6 研究框架
    1.7 章节小结
第二章 当代博物馆公共空间的发展演变及其主要特征
    2.1 博物馆的起源及发展演变简述
        2.1.1 国外博物馆的主要历史演变
        2.1.2 我国博物馆的主要历史演变
    2.2 当代博物馆公共空间的定义与构成
        2.2.1
        2.2.1.1 当代博物馆公共空间的定义
        2.2.1.2 当代博物馆公共空间的构成
    2.3 博物馆公共空间的发展演变简述
    2.4 当代博物馆公共空间的主要空间特征浅析
        2.4.1 当代博物馆公共空间的多义性特征简述
        2.4.2 当代博物馆多义性公共空间的具体表征
        2.4.3 当代博物馆公共空间多义性的原因
    2.5 基于观众行为模式解析的研究思路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当代博物馆公共空间观众行为模式解析与空间定位研究
    3.1 基于观众行为模式解析的当代博物馆公共空间设计策略的可行性
        3.1.1 行为是沟通人(机体)与空间的媒介
        3.1.2 空间的适宜可用性的概念
        3.1.3 行为模式与空间模式的关系
        3.1.4 行为模式观察对空间组织的指导意义
    3.2 关于行为模式、空间模式的相关概念
        3.2.1 关于行为与行为模式的概念区分
        3.2.2 空间模式的概念
        3.2.3 影响观众行为的因素
        3.2.4 使用对象的分析
        3.2.4.1 使用人群的界定
        3.2.4.2 观众的心理需求简析
        3.2.4.3 参观者的生理特征简析
        3.2.5 当代博物馆公共空间观众主要的行为模式
    3.3 当代博物馆公共空间观众行为模式的实际案例调研
        3.3.1 当代博物馆公共空间行为模式的调研方法概述
        3.3.2 调研对象概况
        3.3.2.1 调研对象一:广东省博物馆
        3.3.2.2 调研对象二:深圳博物馆
        3.3.3 当代博物馆公共空间行为模式调研结果及分析
        3.3.3.1 广东省博物馆的调研结果及分析
        3.3.3.2 深圳博物馆的调查结果及分析
    3.4 当代博物馆公共空间观众的行为模式与空间定位
        3.4.1 观众的行为模式解析
        3.4.1.1 步行行为模式解析
        3.4.1.2 坐憩行为模式
        3.4.1.3 驻足停留行为模式
        3.4.1.4 聚集行为模式
        3.4.2 基于行为模式解析的当代博物馆公共空间定位
        3.4.2.1 核心空间的空间定位
        3.4.2.2 交通空间的空间定位
        3.4.2.3 公共服务设施空间的空间定位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行为模式解析的当代博物馆公共空间句法量化分析
    4.1 基于行为模式解析的当代博物馆公共空间句法分析可行性
        4.1.1 空间句法相关理论层面的可行性
        4.1.2 空间句法理论作为基于行为模式的设计方法理论基础的可行性
        4.1.3 空间句法在实际项目中的运用佐证
    4.2 空间句法理论的相关概念简述
        4.2.1 空间句法的核心概念——组构
        4.2.2 空间句法下空间的主要图解方法
        4.2.3 空间句法的部分定量分析参数解读
    4.3 当代博物馆公共空间描述因子的句法描述参数解读
        4.3.1 可达性及其空间描述参数
        4.3.2 可交流性及其空间描述参数
        4.3.3 可憩性及其空间描述参数
        4.3.4 可理解性及其空间描述参数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空间句法的空间设计策略——以广东省博物馆为模拟分析案例
    5.1 基于观众行为模式解析的当代博物馆公共空间句法设计策略概述
    5.2 基于观众行为模式解析的当代博物馆公共空间句法解读列表
    5.3 方案初始阶段的整体空间布局句法设计策略
        5.3.1 代理机器人对方案整体空间布局的模拟分析
        5.3.2 实际案例的模拟分析(以广东省博物馆为例)
    5.4 核心空间的句法设计策略
        5.4.1 核心空间描述因子的句法衡量参数
        5.4.2 核心空间句法设计策略的实际案例研究(以广东省博物馆为例)
    5.5 交通空间的空间句法设计策略
        5.5.1 交通空间描述因子的句法衡量参数
        5.5.2 交通空间空间句法设计策略的实际案例模拟解析(以广东省博物馆为例)
    5.6 公共服务设施空间的空间句法设计策略
        5.6.1 公共服务设施空间描述因子的句法衡量参数
        5.6.2 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句法设计策略的实际案例模拟解析(以广东省博物馆为例)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研究的局限与展望
    6.1 研究的局限
    6.2 研究的未来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图片索引
附录一
附录二
附件

(8)博物馆城市 ——基于文化遗产展示的城市研究新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的提出
        1.1.1 城市千城一面的困境
        1.1.2 城市文化展示的困境
    1.2 研究对象及范围
    1.3 研究综述
        1.3.1 “城市作为博物馆”的相关研究
        1.3.2 文化遗产展示研究
        1.3.3 当前已有的城市概念
        1.3.4 研究现状不足与可突破点
    1.4 研究意义
    1.5 研究方法
    1.6 论文结构
2 博物馆城市的理论构建
    2.1 “博物馆”与“城市”的再解读
        2.1.1 城市的再解读
        2.1.2 作为一种“概念”的博物馆
    2.2 从“博物馆”与“城市”到“博物馆城市”的思维转变
        2.2.1 从“历史”到“未来”的视野转变
        2.2.2 从“局部”到“系统”的视角转变
        2.2.3 从“加和”到“涌现”的生成转变
        2.2.4 “博物馆”与“城市”的“概念同构”
    2.3 城市的“博物馆性”
        2.3.1 博物馆性
        2.3.2 可参观性
        2.3.3 空间叙事性
    2.4 博物馆城市的两个核心构成
        2.4.1 文化遗产作为城市文化的核心内容
        2.4.2 城市空间展示作为城市文化保护与传播的方式
    2.5 本章小结
3 博物馆城市的类型特征——世界案例观察
    3.1 以历史遗迹为特征
        3.1.1 城市历史遗迹
        3.1.2 废墟视角下的城市历史遗迹
        3.1.3 以罗马为例
    3.2 以城市历史风貌为特征
        3.2.1 城市风貌作为文化遗产
        3.2.2 以爱丁堡为例
    3.3 以众多博物馆机构为特征
        3.3.1 作为城市“文化设施”与“文化资产”的博物馆机构
        3.3.2 城市中已有的博物馆类型
        3.3.3 以巴黎为例
    3.4 以城市记忆与事件为特征
        3.4.1 城市历史记忆
        3.4.2 以柏林为例
    3.5 以艺术展览活动为特征
        3.5.1 文化艺术活动与城市文化
        3.5.2 以威尼斯为例
    3.6 本章小结
4 “博物馆城市”的设计原则与策略构想
    4.1 博物馆城市的设计原则
        4.1.1 保护性原则
        4.1.2 再利用原则
        4.1.3 可持续原则
        4.1.4 公共性原则
        4.1.5 差异性原则
    4.2 博物馆城市的设计策略
        4.2.1 “旧城遗产意象”作为博物馆城市的整体形象控制
        4.2.2 “博物馆区块”作为博物馆城市的空间特征
        4.2.3 “城市空间叙事”作为城市文化的传播与展示方法
    4.3 本章小结
5 “博物馆城市”之于中国当前城市化建设的价值
    5.1 城市形象的重塑
        5.1.1 视角转变——城市形象存在于历史之中
        5.1.2 整体性的城市设计机制
        5.1.3 中国城市形象的塑造可能
    5.2 城市文化的重现
        5.2.1 城市作为故事场
        5.2.2 从城市文化入手讲好中国故事
        5.2.3 展示城市记忆、留住乡愁
    5.3 公众教育的重识
        5.3.1 城市作为教育场
        5.3.2 城市美育的重拾
    5.4 本章小结
6 总结
    6.1 研究结论
        6.1.1 提出了一种看待城市的“博物馆视角”
        6.1.2 探讨了博物馆城市可发掘的类型路径
        6.1.3 建构了博物馆城市的具体设计原则与策略
    6.2 后续研究可能
参考文献
致谢
学术成果统计

(9)基于三维累积可视的展陈空间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1.1 研究背景
        1.1.2 问题提出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1.3.1 国外研究现状与发展动态
        1.3.2 国内研究现状与发展动态
        1.3.3 文献综述总结
    1.4 研究创新点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6 研究框架
第2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解析
    2.1 运动行为与视觉感知
        2.1.1 参观行为的引发
        2.1.2 动态视觉的前提
        2.1.3 关联性解析
    2.2 空间路径
        2.2.1 路径的基本含义
        2.2.2 路径的设计应用
        2.2.3 相关概念辨析
    2.3 空间可视
        2.3.1 可视性分析的基本含义
        2.3.2 可视性分析的理论基础
        2.3.3 可视性分析的技术发展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三维累积可视分析方法与验证
    3.1 三维累积可视分析的概念解析
        3.1.1 累积可视的重要性
        3.1.2 累积可视的定义
        3.1.3 累积可视的层次
        3.1.4 相关概念界定
    3.2 三维累积可视分析的方法构建
        3.2.1 运算逻辑构架
        3.2.2 算法运行机制
        3.2.3 相关变量控制
    3.3 基于三维累积可视的展陈空间观看行为研究
        3.3.1 三维累积可视模拟
        3.3.2 观看行为标记
        3.3.3 结果对比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展陈空间三维累积可视分析
    4.1 展陈空间的内涵解析
        4.1.1 展陈空间的概念拓展
        4.1.2 展陈空间的演变趋势
    4.2 展陈空间的影响要素
        4.2.1 展陈内容与展陈方式
        4.2.2 服务人群与行为类型
        4.2.3 功能性质与展陈周期
        4.2.4 关联性解析
    4.3 展陈空间的路径类型划分
        4.3.1 路径分类的依据
        4.3.2 路径类型的特征
    4.4 基于路径类型的展陈空间三维累积可视分析
        4.4.1 动脉型
        4.4.2 梳型
        4.4.3 链型
        4.4.4 放射型
        4.4.5 包围型
    4.5 分析结果对比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展陈空间设计优化方法及应用
    5.1 展陈空间设计优化方法的必要性
        5.1.1 宏观层面
        5.1.2 微观层面
    5.2 “路径-视觉”下的展陈空间设计优化方法
        5.2.1 展陈空间设计优化原则
        5.2.2 展陈空间设计优化内容
        5.2.3 展陈空间设计优化方法
    5.3 展陈空间设计优化方法应用
        5.3.1 方案设计
        5.3.2 结果比较
        5.3.3 不足与展望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三维累积可视分析算法程序图
附录 B 单点三维视域分析算法程序图
附录 C Quelea 人群运动行为分析算法程序图
附录 D 三维累积可视分析案例汇总
发表论文与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10)博物馆视觉信息的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框架
    五、创新点
第一章 核心概念和理论探究
    第一节 核心概念的界定
        一、博物馆
        二、视觉信息
        三、视觉场
    第二节 视觉信息传播述略
        一、视觉信息的传播研究溯源
        二、视觉思维理论及研究启示
    第三节 从大众传播模式到视觉场建构
        一、博物馆媒介特征和传播模式
        二、博物馆视觉场的建构及形态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博物馆视觉场的受众分析
    第一节 博物馆受众的视觉感知
        一、接受理论和积极受众观
        二、分众化传播与学术引领
        三、博物馆视觉优先性体现
    第二节 博物馆受众的视觉素养培养
        一、博物馆受众素养的维度
        二、提升受众视觉素养的路径
    第三节 博物馆视觉信息的传播价值
        一、创设文化信息交换体系
        二、受众群体的文化认同感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博物馆视觉场的物质形态
    第一节 建筑空间场域引发受众想象体验
        一、奠定视觉艺术的发展基础
        二、塑造受众的多元文化环境
        三、创设受众感知的视觉场域
        四、营造视听感知的想象空间
    第二节 视觉信息的物质内容呈现与阐释
        一、学术支撑: 策展定位与知识信息权威性
        二、历史意义: 文物类展品视觉信息的传播
        三、情感符号: 绘画类展品视觉信息的传播
    第三节 从隐喻到意义的艺术展视觉传播
        一、当代艺术的视觉信息传播
        二、视觉艺术隐喻转换与触发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博物馆视觉场的活动形态
    第一节 地域文化展览的视觉场活动
        一、地域文化展览视觉信息特点
        二、地域文化展览视觉叙事策略
        三、地域传统文化意蕴呈现方式
    第二节 国际跨文化展览的视觉场活动
        一、柔性视觉传播中国故事
        二、异域文化激发文明创想
        三、展览视觉文化叙事模式
    第三节 视觉场的人际传播和创意活动
        一、创建对话: 受众接受与意义协商
        二、创意活动: 交互传播与意义建构
        三、诠释讲解: 交互过程的人际传播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博物馆视觉场的虚拟形态
    第一节 博物馆视觉场的媒介形态演变
        一、博物馆视觉信息典藏与传播的新场域
        二、融合媒介下视觉信息的传播方式转向
    第二节 大众文化构建博物馆视觉场的主要方式
        一、电视节目构筑博物馆虚拟叙事新空间
        二、自媒体对博物馆受众的影响
    第三节 博物馆视觉信息传播发展前瞻
        一、科学技术带来视觉信息的人文传播
        二、物质场与虚拟场传播形态融合转换
        三、辩证运用虚拟场进行视觉信息传播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博物馆视觉场的个案分析
    第一节 视觉信息的传播场元素
        一、视觉场的内容分析
        二、视觉场的受众分析
        三、视觉场的媒介分析
        四、受众与博物馆关系分析
    第二节 视觉信息传播的影响因素
        一、建筑空间建立主体认知
        二、视觉信息环境的秩序性
        三、展品展览的文化多样性
        四、运用媒介阐释的重要性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一、研究结论
    二、启示思考
    三、局限性
    四、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四、观念与程序——当前博物馆建筑与展示空间设计的若干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的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研究成果梳理[D]. 张静雅.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2]遗址保护理念下的遗址博物馆建筑设计策略研究[D]. 杨凌宇. 内蒙古工业大学, 2021(02)
  • [3]岭南园林空间营造手法在当代岭南博物馆中的借鉴与运用研究[D]. 罗明.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4]当代博物馆空间构成与展陈模式的整合设计研究[D]. 杭进峰.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5]建筑设计全过程实录及其评析 ——以自贡恐龙博物馆和中国彩灯博物馆为例[D]. 朱厢炜.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6]历史信息与场所营造的统筹方法 ——金陵大报恩寺二期遗址博物馆设计研究[D]. 李泊衡. 东南大学, 2020(01)
  • [7]基于观众行为模式解析的当代博物馆公共空间设计策略研究[D]. 黄梓栋. 深圳大学, 2020(10)
  • [8]博物馆城市 ——基于文化遗产展示的城市研究新视角[D]. 孔岑蔚. 中央美术学院, 2020(12)
  • [9]基于三维累积可视的展陈空间设计研究[D]. 李鹏飞. 天津大学, 2019(01)
  • [10]博物馆视觉信息的传播研究[D]. 赵君香. 山东大学, 2019(02)

标签:;  ;  ;  ;  ;  

概念与程序:对当前博物馆建筑和展览空间设计的一些思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