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磷是大多数湖泊富营养化的限制性元素,也是研究富营养化时所考虑的焦点问题。府河是白洋淀最大的入淀河流,也是白洋淀磷元素的主要来源,因此研究府河中磷元素的分布特征,对白洋淀流域的富营养化治理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本论文研究了府河水体和沉积物中不同形态磷及微生物的分布特征,并对几种吸附材料及其改性后对磷的吸附性能、影响因素和影响机理作出了探讨。主要工作及结果如下:(1)通过近一年对府河水质的连续监测,发现其属于劣V类水体,其中总磷(TP)浓度为0.83-4.14mg/L,溶解氧(DO)浓度为1.16-7.67mg/L,属于低氧高磷河流。府河的磷含量在枯水季(3-5月)最高,其次是平水季(9-10月)和丰水季(6-8月)。从空间分布看,溶解氧(DO)从上游到下游逐渐升高,而总有机碳(TOC)则逐渐下降。溶解氧(DO)同水体中磷显著负相关,而总有机碳(TOC)同水体中磷相关性不大。(2)利用SMT分级提取方法对府河沉积物中磷进行分级提取,府河沉积物中无机磷的含量略高于有机磷的含量,淀区内沉积物中磷的含量明显小于府河沉积物中的磷,同府河水体中磷的变化一样,枯水季沉积物中的磷的含量最高,其次是平水季和枯水季。沉积物中无机磷和铁铝磷同水体中磷为负相关,说明内源性磷的释放对水体中磷的浓度有一定的影响。(3)利用平板计数法和PCR分析技术对府河水体和沉积物中的微生物进行计数和分析发现:府河水体中的总菌数较大,均超过1×105CFU/mL,为极不清洁水;沉积物中的菌数明显高于水体中的菌数,总体趋势同水体中的总菌数的趋势相似,都是呈现从上游到下游逐渐降低的趋势,数量最高的焦庄点平均数为6.16×107CFU/g;府河沉积物中的磷细菌优势种类主要属于芽孢杆菌属(Bacillus)、农杆菌属(Agrobacterium)、葡萄球菌属(Staphylococcus)、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4)研究了天然沸石、硅藻土、粉煤灰、赤泥、铁铝泥五种吸附材料对磷的吸附性能,并利用盐酸改性铁铝泥、铁盐改性粉煤灰和赤泥,对比研究了改性后材料对磷的吸附能力,结果表明:各材料吸附磷能力为:改性赤泥>改性粉煤灰>改性铁铝泥>铁铝泥>赤泥和粉煤灰>沸石>硅藻土,改性材料吸附除磷能力明显提高。(5)研究了pH、温度、其它共存离子、小分子有机酸以及府河沉积物中溶解性有机质(DOM)对改性赤泥、改性粉煤灰和改性铁铝泥吸附磷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pH=7时磷吸附量最大;最佳吸附温度为25-30℃;水中SO42-和HCO3-可抑制磷的吸附,而Cl-和NO3-没有明显影响。草酸和柠檬酸对改性铁铝泥吸附磷具有抑制作用,柠檬酸对改性赤泥吸附磷具有抑制作用,而草酸对改性赤泥吸附磷具有促进作用。DOM可促进磷的吸附。通过Zeta电位、三维荧光光谱(EEMs)、ICP分析等方法对影响的机理作了进一步研究,结果表明:改性后赤泥、粉煤灰和铁铝泥的Zeta电位较改性前有所增加;草酸和柠檬酸能够促进改性铁铝泥表面铁铝的溶出,柠檬酸存在条件下,改性赤泥表面的铁铝有明显的溶出,而草酸条件下并未有明显的铁铝溶出;改性赤泥和改性铁铝泥对DOM有一定的吸附作用,而且DOM提高了其表面的Zeta电位。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西藏羊卓雍错沉积物沉积速率的测定[J]. 地球与环境 2020(02)
- [2].黄海麻坑群沉积物磷的保存与转化及环境效应[J]. 中国环境科学 2020(04)
- [3].珠江口海域沉积物-水界面营养盐释放特征研究[J].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2020(03)
- [4].沙蚕(Perinereis aibuhitensis)对老化贝类养殖沉积物的生物修复研究[J]. 生态环境学报 2020(04)
- [5].盐度影响沉积物抗侵蚀性的环形水槽试验研究[J].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20(03)
- [6].岗南水库沉积物间隙水有色溶解有机物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差异分析[J]. 环境科学 2020(06)
- [7].江汉平原沉积物中磷酸盐与砷的竞争吸附机制[J].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04)
- [8].酸性矿山排水影响的水库沉积物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20(04)
- [9].沉积物—水界面水流通量研究之渗流仪直接测量法回顾与进展[J]. 地质论评 2019(S1)
- [10].全球俯冲沉积物组分及其地质意义[J]. 地球科学进展 2020(08)
- [11].砷在昂曲沉积物中吸附解吸的影响因素研究[J]. 环境科学学报 2020(09)
- [12].动水条件下沉积物-水界面微生物与铬的相互作用机理[J]. 生态环境学报 2020(07)
- [13].污染沉积物原位和异位修复方法概述[J]. 安徽农学通报 2019(19)
- [14].唑草酮在水-沉积物系统中的残留分析[J]. 农药 2016(12)
- [15].滇池不同湖区沉积物正构烷烃的分布特征及其环境意义[J]. 环境科学 2016(12)
- [16].土壤/沉积物吸附抗生素的机理及影响因素研究进展[J]. 台州学院学报 2016(06)
- [17].不同生长期水生植物对湿地沉积物中营养物质含量的影响[J].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2017(01)
- [18].基于逸度方法的辽东湾海水-沉积物中多环芳烃扩散行为[J]. 环境科学研究 2017(10)
- [19].白洋淀养殖区春季沉积物垂向微生物群落特征及驱动因素[J]. 环境科学学报 2020(05)
- [20].象山港海水和沉积物中多环芳烃分布特征和来源研究[J]. 海洋环境科学 2020(04)
- [21].基于脂肪酸探究青虾扰动作用对沉积物中有机质降解的影响[J]. 淡水渔业 2020(03)
- [22].城市黑臭河道治理前后沉积物对大型溞的毒性变化监测与评价[J]. 环境监控与预警 2020(04)
- [23].城市化对甘肃省牛谷河沉积物氮磷分布的影响[J].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20(01)
- [24].天鹅湖瀉湖沉积物铁形态的空间分布特征及释放潜力[J]. 土壤通报 2020(04)
- [25].岳阳王家河沉积物中汞的污染特征及风险评价[J]. 施工技术 2020(18)
- [26].基于微量分析的沉积物-水界面磷铁相关性研究[J].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06)
- [27].多重组合扰动对沉积物微界面环境的影响[J].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工程技术版) 2016(04)
- [28].鄂东南云中湖近50a沉积物微量元素记录[J].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17(02)
- [29].沉积物-水界面氮的源解析和硝化反硝化[J]. 环境科学 2017(04)
- [30].沉积物修复技术现状与展望[J]. 甘肃科技 201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