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合时宜”的雕塑家(论文文献综述)
刘晶[1](2021)在《符号学的三种意义在《艺术史:学生指南》汉译中的应用》文中指出在国内翻译领域中,西方艺术史翻译的质量参差不齐,优秀译文数量相对较少,导致读者读得怨声载道,也对西方艺术史在中国的学术研究和传播起了阻碍作用。此外,在翻译研究领域,将西方艺术史和符号学相结合的深入研究相对较少,但若要将同为符号的艺术与语言相结合进行研究,一定会产生不一样的火花。本篇翻译实践报告的翻译文本节选自英国艺术史学家马西娅·波因顿的《艺术史:学生指南》一书中的第三章《作为一门学科的艺术史》。本章多处出现艺术史术语、长难句与涉及西方艺术和历史的部分,句子结构复杂严谨、逻辑性强。为翻译好这一章,笔者利用符号学的三种意义,帮助理解原文并选择最合适的中文译法,使译文忠实原文的同时符合中文行文习惯。本论文采取个案研究和质性研究的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将符号学的三种意义——言内意义、指称意义和语用意义——灵活应用在笔者的翻译实践中,解决艺术史术语、长难句与涉及西方艺术和历史的翻译难点。通过翻译实践和案例分析,本论文发现指称和言内意义都可以较完整地翻译出来,语用意义涉及译者对西方艺术和历史的理解,只能尽量将原文含义翻译出来。本篇论文中的不足之处有两点:第一,由于时间和精力的关系,笔者未能深入理解艺术史和符号学翻译之间的关系;第二,本论文在数据方面尚有空缺。但笔者相信西方艺术史和符号学相结合的翻译研究领域或许还有广阔的探究空间值得探索。
林芷萱[2](2021)在《宗教艺术类文本的文学性在翻译中的再现 ——《艺术中的天使》(第一至五章)翻译实践报告》文中研究指明本实践报告是笔者基于宗教艺术类学术专着Angels in Art所撰写。该作品是美国19世纪作家克拉拉·沃特斯的代表作之一,属于宗教艺术领域的学术研究,以信息型文本的特点为主,兼具表情型文本特点。该作品所涉及的学科知识范围较广,信息量大且内容丰富。对于东西方读者,尤其是想要从不同角度全面了解或学习西方宗教艺术史的读者来说,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图书。学术着作通常具有理性和规范化的特点,而文学艺术的表现形式,则具有感性和形象化的特点,两者是在大多数情况下是对立且不统一的关系。而作为一部既体现作者出色的学术问题意识,又体现其深厚文学写作功底的宗教艺术类学术着作,译者只有深刻掌握这两种不同属性的表现形式,才能更好地实现原文本在学术性和文学性上的有机统一。因此,译者需要在保证译文准确性的基础上,兼顾译文的文学性。鉴于此,译者将此次翻译实践遇到的问题分为两大类进行讨论:一、文学性中自指性的翻译再现,其中包括几大典型句式的翻译分析(圆周句、松散句、倒装句、平衡句)二、文学性中曲指性的翻译再现,其中将讨论包括修辞的翻译,以及隐含意义的翻译。译者希望能通过不同角度对翻译实践中所遇到的问题进行系统的探讨,从而达到审美的目的,保留原作者的行文风格,并为相关领域翻译研究做出一些贡献。
丁丁[3](2021)在《王一亭与20世纪初期海派艺术生态研究》文中认为艺术生态系统主要由“生境”、艺术生产者、艺术消费者和艺术分解者组成,和自然生态系统一样,艺术生态系统不是一个严格意义上的分类单元,而是功能单元,是一个能量互给的循环系统。艺术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在某种具有稳态的“生境”之中进行着无休止的发展变异过程——生产、消费、分解、接触、碰撞、融合、发酵以及再生产活动。本文将海派艺术家王一亭置于这一结构和运行机制之中,以期考察他所扮演的角色和发挥的功能。作为艺术生产者,王一亭依靠“母体效应”所携带的艺术生产基因,顺利从一名“寄生种”成长为“优势种”,从“外来种”发展为“建群种”;作为艺术消费者,他能在消费优势种艺术产品的基础上转化为自身的生产养分;作为艺术分解者,他不仅能实现自我分解,也能为其他艺术生物体提供分解养分。除此之外,王一亭还活跃于海派艺术生态“边缘效应”之中。“边缘效应”是不同生态体或群落之间所产生的交叉区域,活动于其间的生物体被称之为“边缘种”。在此结构中,王一亭发挥着“中介者、开辟者、实践者和创新者”的功能。他穿梭于各种“边缘效应带”之间,汲取多元养分,属于典型的“边缘种”。在海派艺术生态系统运行机制中,艺术生产群体和艺术分解群体往往以“画会”的形式聚拢在一起,在这一生态体中,评价、广告、定价及售卖机制等都以“垄断”的形式生成,生产机制带有商业化、商标化、量产化的特点。王一亭利用这一机制,有意“隐藏”工商业大亨的身份,以鬻画者的身份融入海派艺术生态之中,并利用人脉、媒体、展览、赞助、话语权等典型的“海派”生产方式,逐步从经济生态中的优势种跻身至艺术生态优势种的行列。尽管王一亭在二十世纪初期的海派艺术生态当中拥有极其宽广的生态位,但在后世的艺术史书写中,王一亭的生态位与其生存的时代并不成比例,其中最重要的原因还是王一亭艺术本体的问题。首先,王一亭在诗词、书法等“文人画”要素上的生产能力明显不如其他优势种。从其现存诗题而言,不论质量还是数量,创造性并不高。其次,王一亭稔熟于海派艺术生态的运行机制,也借此机制使自己成长为优势种之一,但艺术产品也不可避免地带有海派艺术弊端,如应酬化、规模化、商品化、量产化等。在此机制之下,王一亭的艺术产品存在大众化、程式化、自我重复、用笔潦草、应付等“后海派”弊端,最终被当代艺术分解者打上“质粗而文不细”的标签。
张琼[4](2021)在《王朝闻美学的民族性思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王朝闻是我国卓越的文艺理论家、美学家、雕塑家、艺术教育家,新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和美学的开拓者与奠基人之一。王朝闻是一位经历独特的美学家,从美术和雕塑创作进入美学研究,曾担任中华美学学会会长,主编了建国后第一本《美学概论》。他近70年的学术生涯,亲历并参与了中国现当代文艺理论建构的全过程,并一直身处以理论指导艺术创作实践的一线。作为一位精通艺术创作和理论实践“通艺而谈美”的美学家,他的美学着述呈现出一种独特的风格。他采取一种从经验到理论,再从理论到经验的螺旋上升的研究方法,“按照国内当下流行的认知框架,王朝闻的理论着述既有逻辑思辨的理论形态,也有诗性感悟的传统方式。当把这两种话语方式简单地分属西方与中国,并认为两者具有‘异质性’和‘不同通约性’的时候,它们却统一于王朝闻的论着之中”(1)。无论是学术生涯的独特性,还是话语方式的多样性,王朝闻在我国当代美学家中都是不多见的。深究王朝闻这种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当代美学的尝试,并认真发掘其中可资汲取的那种深层动力,可以发现,在王朝闻几十年的文艺美学思考中,始终存在一种内在的逻辑联系,那就是民族性的思想是他美学理论中的一个更加深层的基础和出发点。王朝闻美学思想的民族性有着显性外在呈现和隐形内在规定性两种紧密联系的形态,前者是王朝闻对中国传统的理论生成机制以及传统的理论话语方式的袭承,后者是王朝闻对中西优秀艺术传统的吸收和接纳,并在坚持民族性立场的基础上,以人民性为归旨,以大众性为表征,融合外来优秀思想文化资源,形成一种与时俱进的民族性的美学思想。中国学术研究需要“诉诸中国的本土问题,立足自己的学术本位”(2),从而为之创造出“新的探索空间和创新契机”(1)。本项研究尝试从王朝闻美学民族性思想的独特角度出发,深入探讨王朝闻美学民族性思想建构的理论基点、历时性演进和内部逻辑;同时,从王朝闻提出的美学观点中分析他民族性思想中多样统一的内涵和双重维度的特点,力图从王朝闻美学理论的点、线、面立体结构的相互比照中,梳理出他民族性思想的基本面貌,以期为王朝闻所做出的贡献作出更为准确的价值定位,为中国当代美学主体性建设提供启发与参照。本论文由绪论、正文五章及结语组成。在绪论部分,首先,论述了本研究课题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围绕王朝闻独特的话语方式,异于众家的理论面貌,以及王朝闻在中国当代美学史上地位的争议进行分析,首先指出民族性构成了王朝闻美学理论最重要的底色和中轴线,王朝闻艺术美学的相关研究是其理论显见的前台部分,其民族性的立场则是其理论研究的后台部分(2)。王朝闻美学建构的过程,始终在追寻一种独属于中华民族的“中国经验”,实际上也可以说是一个不断找寻和确立“中国经验”的过程。他的中国经验直接造就他的美学理论充满了民族性的特点。其次,通过梳理国内外关于王朝闻美学理论的研究状况,发现对王朝闻民族性思想的研究尚未得到学界的充分关注和重视,提出研究王朝闻美学的独特性和深层的文化动因,及其表现对于破除我们某些僵化的思维定式,推动新世纪中国美学的多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第一章主要探究美学研究中国社会现代转型与美学的民族性问题提出的根源和语境。坚持宏观着眼、微观切入的方法,从民族性问题的发生,到反思中国美学民族性问题及其当下研究的本土语境、提出王朝闻美学的民族性思想的价值立足点三个层级,依次递进展开探讨。首先,指出民族性是一个民族的文化传统、历史生活、风俗习惯的标志,它让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面貌拥有了现实可辨的特征。其次,论述民族性在美学范畴的反映就是在审美意识、审美经验、审美理想上体现出民族特有的认知和认同,更为直观地指其在发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具有历史的、当下的、整体的和稳定的中华民族独特的审美民族性。通过反思全球化进程中美学本土性重建的重要意义,梳理20世纪和新时期以来,中国文学理论关于民族性与世界性关系的讨论,中国美学的建构历程,提出文学理论和美学的民族性问题是悬而未决的问题,还没有形成一个供所有知识分子共同遵守的规范。最后,对王朝闻美学民族性问题的价值立足点进行了探讨,指出王朝闻为中国当代美学做出了原创性的、民族特色的学术贡献,继承和发扬了中华美学重视精神理想和追求的传统,把中华美学精神蕴含于自身的美学思想和审美体验并做独特的呈现,成为当代文艺美学理论创构自觉的民族性思想的学术范式。第二章着重分析了王朝闻美学民族性思想的建构问题。采取学理分析与切入历史实境交叉研究的方式,从王朝闻美学民族性思想的理论基点、内部逻辑、历时性演进三个方面进行研究。首先,归纳和梳理出王朝闻美学民族性思想的4个理论基点,并指出他从时代语境和文艺功能出发,对鲁迅“文艺大众化”思想进行选择与转化;作为毛泽东“文艺为人民大众”思想的坚定贯彻者进行了充分吸收与发展;在马克思美学的指导下,把“唯物主义辩证法”延衍阐释为“艺术辩证法”;以中国古代文化为母体和本根,从当前的文艺美学现实问题和充满民族性的审美实践出发,从“了然于心”的艺术创作实践和审美体验,有选择地吸收和过滤中国古典美学和西方的美学观点,过滤和融通原有理论的内含和外延,丰富起美学的民族性思想。其次,分析了王朝闻民族性思想的内部逻辑,指出王朝闻美学的民族性思想在很大程度上是基于人民性的根基,这种属于底层大众的人民性往往也带有明显的大众性特征。这种民族性或者说人民性也因其拥有最广大数量的受众,而具有了合法性的基础。此种大众性,实际上又与世界范围内权力主体的民主化趋向合流了。由此,民族性话语与马克思主义亲密地结合在了一起。最后,对王朝闻美学民族性思想的历时性演进过程进行了追踪和分析。通过回到王朝闻治学的情境看他交互于时代的具体应对和彼此关系,以及思想的演进过程,从历时与学理两个维度的交叉并行中,指出其美学民族性思想的演进大致经历了三个不同的阶段:一是萌芽阶段的“经世致用”新艺术创作论。王朝闻在“经世”目标的导引下,不断寻找“致用”的路径,在艺术与政治的双向互鉴中找到了“喜闻乐见”的支撑,实现审美性与政治性的平衡。二是发展阶段的“自有我在”的审美敏感。王朝闻的理论研究重心转到了对“自有我在”的民族性审美敏感的研究,从中国传统美学精神和表达方式中寻找活力源头重新灌注鲜明的主体意识。三是升华阶段的“无古不成今”的民族化。王朝闻旗帜鲜明地高扬民族化的大旗,提出了“无古不成今”等一系列极具启发性的论点和思想。第三章对王朝闻美学民族性思想的内涵进行了深入探究,采取文本分析和对比分析的方法,从王朝闻的美学观点中廓清了民族性思想的内涵。指出在王朝闻美学的民族性思想里,“共性”与“个性”交错融合的多样与统一,形成了他民族性思想三个逻辑层面的内涵:一是“各美其美”与“脱形取神”、“美人不同面”与“审美适应”、“贵乎反本”与“正末归本”内容逻辑层面递进演变的“我之为我”的民族性;二是“明道若昧”的共性、“不似之似”的共通感、“理有恒存”的大众性三者共同作用于实践逻辑的“平衡融洽”民族性;三是通过“隔与不隔”的辩证法,“不罔不怠”的融通化实现目标逻辑层面的“各得其所”的民族性,充分体现出从中国经验出发并贯彻中国式感悟思维的“民族性”,基于创作深刻体验的“实践性”,扎根“群众”、服务“群众”的“人民性”,以及始终关注创作前沿、与现实同行的“时代性”。第四章是王朝闻美学民族性思想规定性问题的延伸,主要研究探讨了王朝闻美学民族性思想中“双重维度”的特点。一是梳理王朝闻的美学民族性思想中的地域维度。中国的民族性之中包含地域和族裔的多样性,地方性是民族性产生的摇篮。从王朝闻的理论中,可以发现他试图从作为民族性缘起的地方性、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生成,以及城市化对地方性的侵蚀及造成的民族性的危机角度对民族性进行了界定。二是梳理王朝闻的美学民族性思想中的时间维度。时代性与民族性一直都是一对重要关联的范畴。通过归纳王朝闻对于时间维度的留意和敏感,以及提出的时间性与民族性、延异的民族性概念正是王朝闻美学民族性思想中的一大特点,同时他将民族性赋予一种既联系地方,又与时俱进的特征是其美学民族性思想所具有的宝贵价值。第五章则将目光聚焦于作为美学家和文艺理论家的王朝闻具体的理论建构和贡献。首先,是王朝闻对中国传统美学所进行的现代性转化的工作。中国传统美学并非只具有历史意义,中国传统美学的观点立场和话语方式也能够在延续中实现新生。王朝闻在自己的学术写作中继承了传统美学的话语方式,同时也让传统的理论思想资源在现实的应用中完成了接续与再生。其次,是王朝闻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工作所做出的积极贡献。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的过程,实际也是其民族化的过程。在这一章的后半部分,对王朝闻所参与的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所进行的中国化的工作,进行了相应的总结和整理。在结语部分,首先对前述内容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和相应的深化,也对王朝闻美学理论的民族性思想的成功之处及不足之处进行了一种概要性的概括。同时,王朝闻美学的民族性思想并非只是具有一种历史性的价值,它还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当下提倡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构建中华文明主体性的大背景下,重新梳理和回顾王朝闻美学理论的民族性思想,十分具有价值的。王朝闻秉持了一种立足于本民族的态度,对马克思主义进行了吸收和融会。在王朝闻这里,马克思主义美学实现和完成了它的中国化的过程。在马克思主义美学中国化的过程中,我们的主体性、我们的民族性也随之体现了出来。当下,我们需要在文化中重新寻回自身、需要在理论研究中重新寻回自身,而王朝闻的理论书写则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引人入胜的可资借鉴的理论研究范例。
郭勇健[5](2021)在《论审美经验中的身体参与》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传统美学中,关于审美的主要界定是"无功利性",与审美无功利性相应的审美姿态是"静观"或"旁观"。环境美学家伯林特主张用参与模式替代静观模式,但他没有意识到,既然静观或旁观是审美无利害性的隐喻,那么在保持静观或旁观的同时,我们也能参与或介入。审美经验中的身体参与,主要有三种表现:一是身体的动作性;二是知觉的交融性;三是主客体的可逆性。审美经验不应为视觉和听觉所垄断,因为任何感官都能为审美做出贡献,都能丰富、扩展、深化审美经验。审美经验的身体参与,其表现之一就是多重感官的知觉综合。伯林特并没有注意到审美经验的"可逆性",但是,主客体的可逆性才是审美经验中身体参与的最高境界。
孙叙伦[6](2020)在《认识熊秉明大师(上)》文中研究指明熊秉明是着名法籍华人艺术家,在雕塑和书法艺术方面成就卓着。同时,其艺术理论体系博大而深邃。熊秉明的艺术道路并不平坦,走过了一条兼融实践和理论、哲学和艺术、东方和西方不平凡之路,其矢志不渝的继承、坚持和创造,在艺术和学术上达到了堪称大师的高度和深度。
周宪[7](2020)在《作为一个美学问题的乔尔乔内》文中研究表明乔尔乔内是文艺复兴盛期威尼斯画派的领军人物,他的作品以一种特有的诗意神秘性吸引着艺术爱好者,也在不断地挑战艺术史家和美学家们的智识。首先,乔尔乔内开启了西方绘画的一个重要转向——诗意绘画,由此而进入一个更为复杂的美学问题——诗意的生存;其次,他开创了一种绘画主题及其图像类型,即人与自然场景和谐相处的图像学;第三,乔尔乔内绘画的一大特色是画面的音乐感,音乐与绘画在他那里如何相关始终是一个经典性的美学话题;第四,在文艺复兴时期裸像艺术复兴的进程中,乔尔乔内开创了维纳斯裸像的视觉母题的表现形式,"斜卧的维纳斯"在他之后形成了一个延绵不断的图像谱系,成为西方艺术史反复出现的视觉母题。从以上问题入手,通过对乔尔乔内作品的解读,可以旁及西方艺术和文化相关美学问题,将乔尔乔内置于深广的西方文明的历史语境中,并进而楬橥乔尔乔内的当代性意义。
马库斯·吕佩茨,孙周兴,李磊[8](2020)在《生命·意志·表现——艺术与哲学的对话》文中提出时间:2016年8月30日地点:上海万和昊美艺术酒店主讲人:马库斯·吕佩茨,孙周兴参与嘉宾:吴建广(同济大学德语系教授),郑好(万和控股集团董事长、昊美术馆创始人、艺术收藏家),黄辉(TPG投资顾问有限公司执行合伙人),范勇(亚洲艺术品金融商学院创始人),等。举办单位:上海中华艺术宫,同济大学人文学院,上海昊美术馆李磊: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艺术家之一马库斯·吕佩茨先生来到上海,将在上海中华艺术宫做一个展览,
靳艺[9](2020)在《基于设计伦理的北京老城公共雕塑艺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城市公共雕塑对于表现城市精神和城市形象,体现城市文化特色,彰显城市魅力,改善城市人居环境品质具有独特的价值。同时,公共雕塑作为传达社会理想和价值观的重要手段,对于培育大众高雅的审美趣味、提升大众审美教育也具有不可小觑的作用。有鉴于此,本文以北京老城室外公共空间中现存雕塑作品为研究对象,重点对“北京老城13片文化精华区”内的公共雕塑进行调研分析,综合运用多个相关学科的知识与方法,在文献爬梳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总结其审美价值和伦理功能,结合北京老城有机更新与保护相关实践,对其更新与设计、管理与保护提出可行性建议与策略。本文对北京老城公共空间现存的雕塑作品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文献梳理和实地调研,同时基于《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中提出的13片文化精华区,对精华区室外空间中符合“公共雕塑”内涵特征的现存雕塑进行重点调研并进行分类统计。在掌握较为丰富的一手材料并深入挖掘北京老城公共雕塑现存状况的基础上,对调研信息进行分析,较为系统地总结了北京老城公共雕塑的审美价值和伦理功能,提出了一些保护策略,丰富了现阶段对北京老城公共雕塑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首先,本文从老城公共雕塑所具有的形式语言、主题表达、造型风格的演变三个方面,分析其所独具特色的审美价值,并得出相关结论:北京老城公共雕塑在形式语言表达上具有易于理解的具象写实性、情感提炼的意象式以及抽象概括的观念表达的特征;在主题表达方面具有历史叙事的纪念表达、时代记忆的民俗表达、人文关怀的感性表达以及丰富多元的社会表达的特征;在造型风格演变上,从开国后的纪念碑式雕塑演进为改革开放前的领袖与工农兵形象,再到改革开放后的多元化发展的审美特征。通过以上细部美学特征,表现其独特的审美价值。其次,本文提出了北京老城公共雕塑所应遵循的伦理设计原则,即公共性原则、教化性原则和生态性原则;从公共性功能、价值导向功能、隐形教化功能以及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功能四个方面,阐释了北京老城公共雕塑独具的伦理功能。同时,本文提出,北京老城现有公共雕塑作品多强调视觉意义,而非伦理意义。并指出,北京老城现有公共雕塑在空间伦理方面遇到的最大的问题是处理雕塑作品和城市空间装饰性之间的关系,以及自身伦理作用存在不足的问题。为北京老城公共雕塑设计的有机更新提供了理论支撑。最后,本文在对北京老城公共雕塑有机更新与保护相关调研分析的基础上,对老城公共雕塑更新与设计、管理与保护等方面提出了可行性策略和相关建议,以期未来老城公共雕塑符合北京城市文脉和场所精神,更多体现人文情怀,成为具有恒常性的高水准艺术作品。
张雯雯[10](2020)在《路易斯·康建造理论启示下的空间实验》文中认为关于建筑建造理论的研究一直以来是建筑界经久不衰的论题。路易斯·康一生都在探讨建筑建造理论中秩序理论,一个是具象的可度量的建筑秩序,将几何形体在空间组合上采取等级划分,以一种可视的从主从关系、尺度、开阖和不同材料等方面探讨秩序的不同表达,是一种物理上的秩序;而另外一种是具象的不可度量的建筑秩序既是探讨一种心理上的秩序,从光与结构来演绎,借结构的变化将自然光引入,光线通过结构折叠,形成性的间接性光源,从而建造心理上的秩序。论文包括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研究路易斯·康建筑空间中大量运用几何秩序的渊源,探讨其建筑建造理念。第二部分:分析三类不同的建筑空间,思考康如何把几何在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用几何这个载体表现形式与结构,并且形成其独特的秩序语言的建造手法;第三部分:探索路易斯·康的建造策略中秩序、光的逻辑和材质的区分与消隐,以及这三种主要建造策略始终贯穿的秩序理论。第四部分:在对路易斯·康建造研究的基础上,进行自己的空间实验,将秩序、光影和时间与空间为设计策略进行探索。路易斯·康建造理论的启示是把可视的物理秩序与不可视的心理秩序结合,注重建筑与人的关系,构建更具凝聚力的建筑空间。
二、“不合时宜”的雕塑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不合时宜”的雕塑家(论文提纲范文)
(1)符号学的三种意义在《艺术史:学生指南》汉译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Acknowledgements |
摘要 |
Abstract |
1. Introduction |
2. Task Description |
2.1 Introduction to History of Art: A Student's Handbook and its author |
2.2 Research Questions |
2.3 Significance of the Task |
3. Process Description |
3.1 Translation Tools and Quality Control |
3.2 Translation Schedule |
4. Literature Review and Analytical Framework |
4.1 Literature Review |
4.1.1 Semiotics and Translation |
4.1.2 The Application of Three Semiotic Meanings to Translation |
4.2 Analytical Framework |
5. Case analysis |
5.1 Linguistic Meaning |
5.2 Referential Meaning |
5.3 Pragmatic Meaning |
6. Conclusion |
6.1 Major Findings |
6.2 Limitations |
References |
Appendix |
(2)宗教艺术类文本的文学性在翻译中的再现 ——《艺术中的天使》(第一至五章)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任务描述 |
1.1 任务简介 |
1.2 文本分析 |
1.2.1 文本外因素分析 |
1.2.2 文本内因素分析 |
第2章 过程描述 |
2.1 译前准备 |
2.2 翻译计划 |
2.3 翻译过程 |
2.4 译后事项 |
第3章 案例分析 |
3.1 文学性中自指性的翻译再现 |
3.1.1 圆周句的翻译 |
3.1.2 松散句的翻译 |
3.1.3 倒装句的翻译 |
3.1.4 平衡句的翻译 |
3.2 文学性中曲指性的翻译再现 |
3.2.1 音韵修辞的翻译 |
3.2.2 明喻修辞的翻译 |
3.2.3 修辞疑问的翻译 |
3.2.4 隐含意义的翻译 |
第4章 实践总结 |
4.1 翻译心得体会 |
4.2 译者的不足与反思 |
参考文献 |
附录 原文与译文 |
致谢 |
(3)王一亭与20世纪初期海派艺术生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Content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研究现状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现状 |
第二节 研究问题、方法与创新点 |
一、研究问题 |
二、研究方法与思路 |
三、创新之处 |
第一章 王一亭与海派艺术生态系统的组分 |
第一节 海派艺术生态中“非艺术环境”的变化 |
一、海派艺术生态之土壤:近代上海城市生态体系的形成和财富的聚集 |
二、上海文化生态的“现代性” |
三、王一亭及家族在“非艺术环境”中的应对策略 |
第二节 作为艺术生产者的王一亭 |
一、王一亭与“母体效应” |
二、从“寄生种”到“伴生种” |
三、从“伴生种”到“优势种” |
第三节 作为艺术消费者的王一亭 |
一、王一亭艺术消费中的审美认同 |
二、王一亭艺术消费中的审美转型 |
第四节 作为艺术分解者的王一亭 |
一、王一亭在艺术生态中的自我分解 |
二、王一亭与海派分解群体的关系 |
小结 |
第二章 王一亭与海派艺术群落的“边缘效应” |
第一节 “边缘效应”一:传统与现代艺术的过度带 |
一、海派艺术生态中传统与现代之“熵” |
二、王一亭与艺术市场中的“边缘效应” |
三、王一亭与艺术本体中的“边缘效应” |
第二节 “边缘效应”二:日本艺术群落的影响 |
一、日本艺术分解者和消费者对海派艺术生态的影响 |
二、王一亭:海派艺术生态中的“边缘种” |
第三节 “边缘效应”之三:王一亭与西方艺术生态 |
一、王一亭的“综合艺术”实验——摄影与笔墨的融合 |
二、王一亭与中西画法间的“边缘效应” |
三、王一亭与油画“民族化” |
小结 |
第三章 王一亭与海派艺术生态系统的运行机制 |
第一节 海派艺术生态的自维性和调节功能 |
一、从“通都”到“沪上”:艺术种群的“大迁徙” |
二、从“野”到“文”:海派艺术分解群体的自维性 |
第二节 海派艺术生态系统运行方式的形成 |
一、艺术消费机制的形成 |
二、艺术生产者的循环生产 |
三、分解群体及分解方式的形成 |
第三节 王一亭在海派艺术生态运行机制中的角色 |
一、王一亭与海派艺术的消费机制 |
二、王一亭与海派艺术的分解机制 |
三、王一亭与海派艺术的生产机制 |
小结 |
第四章 王一亭在海派艺术生态中的生态位 |
第一节 王一亭在海派艺术价格体系中的生态位 |
一、艺术品价格的生态位属性 |
二、王一亭“画润”与生态位 |
第二节 王一亭在艺术史中的生态位 |
一、中国传统画学史中的生态位 |
二、王一亭与《海上墨林》 |
三、 “现代”艺术通史中的生态位 |
四、王一亭在近现代及海派艺术史中的生态位 |
第三节 王一亭艺术史生态位的再厘定 |
一、王一亭艺术史生态位的时空维度 |
二、王一亭艺术“产品”的生态位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读博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4)王朝闻美学的民族性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三、研究方法及创新探索 |
第一章 中国社会现代转型与美学的民族性 |
第一节 民族性问题的发生 |
一、民族国家与民族性 |
二、现代中国的民族性 |
第二节 中国美学的民族性 |
一、文化的民族性与民族化 |
二、文艺美学的民族性 |
三、中国当代美学的民族性问题 |
第三节 美学民族性问题研究的本土语境 |
一、全球化进程中的本土性重建 |
二、王朝闻美学民族性问题的价值立足点 |
第二章 王朝闻美学民族性思想的建构 |
第一节 王朝闻美学民族性思想的理论基点 |
一、鲁迅“文艺大众化”思想的选择与转化 |
二、毛泽东“文艺为人民”思想的吸收与发展 |
三、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延衍与阐释 |
四、中西美学“了然于心”的过滤与融通 |
第二节 王朝闻美学民族性思想的内部逻辑 |
一、作为民族性基础的人民性 |
二、作为民族性命脉的大众性 |
三、从人民性、大众性到民族性 |
第三节 王朝闻美学民族性思想的历时性演进 |
一、萌芽:“经世致用”的新艺术创作论 |
二、发展:“自有我在”的审美敏感 |
三、升华:“无古不成今”的民族化 |
第三章 多样统一:王朝闻美学民族性思想的内涵 |
第一节 “我之为我”的民族性 |
一、“各美其美”与“脱形取神” |
二、“美人不同面”与“审美适应” |
三、“贵乎反本”与“正末归本” |
第二节 “平衡融洽”的民族性 |
一、“明道若昧”的共性 |
二、“不似之似”的共通感 |
三、“理有恒存”的大众性 |
第三节 “各得其所”的民族性 |
一、“隔与不隔”的辩证法 |
二、“不罔不怠”的融通化 |
第四章 双重维度:王朝闻美学民族性思想的特点 |
第一节 地域维度:作为民族性缘起的地方性 |
一、从地方性到民族性 |
二、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生成 |
三、城市化与同质化的危机 |
第二节 时间维度:时代性与民族性的易变 |
一、时间性与民族性 |
二、民族化与民族性 |
三、延异的民族性 |
第五章 王朝闻与中国美学的民族性构建 |
第一节 中国传统美学的现代转化 |
一、断裂之外的延续 |
二、失落民族性的再生 |
三、传统理论话语方式及理论生产机制的继承 |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中国化 |
一、马克思主义美学进入中国 |
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美学 |
结语 王朝闻美学的当代意义:构建美学理论的主体性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论审美经验中的身体参与(论文提纲范文)
一、静观模式与参与模式 |
二、身体的动作性 |
三、知觉的交融性 |
四、主客体的可逆性 |
(6)认识熊秉明大师(上)(论文提纲范文)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7)作为一个美学问题的乔尔乔内(论文提纲范文)
一、从诗意风格到诗意栖居 |
二、寻找人与自然和谐的“阿卡迪亚” |
三、趋近音乐的绘画 |
四、作为视觉母题的“斜卧的维纳斯” |
五、结语 |
(9)基于设计伦理的北京老城公共雕塑艺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3.1 概念界定 |
1.3.2 研究对象及内容 |
1.4 研究现状 |
1.4.1 国外研究现状 |
1.4.2 国内研究现状 |
1.5 研究思路及方法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方法 |
1.6 文章结构及提纲 |
1.7 本章小结 |
第2章 北京老城公共雕塑现状调研 |
2.1 北京老城公共雕塑发展概况 |
2.2 北京老城公共雕塑实地调研及统计分析 |
2.2.1 调研范围的界定 |
2.2.2 北京老城公共雕塑分布概况 |
2.2.3 北京老城公共雕塑特征归类及统计情况 |
2.2.4 调研结果汇总与分析 |
2.3 调研结果问题分析 |
2.3.1 空间分布不均,布局缺乏灵活性 |
2.3.2 雕塑主题较为单一与趋同 |
2.3.3 公共雕塑蕴含的审美和伦理价值尚需强化 |
2.3.4 宣传不到位,价值被忽视 |
2.3.5 公共雕塑缺乏系统的保护管理机制 |
2.4 北京老城区与中心城区室外空间公共雕塑案例对比与分析 |
2.4.1 案例选择 |
2.4.2 老城传统街区公共雕塑 |
2.4.3 公共雕塑对中心城区的空间的再利用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北京老城公共雕塑艺术的审美价值 |
3.1 北京老城公共雕塑的形式语言 |
3.1.1 易于理解的具象写实性语言 |
3.1.2 情感提炼的意象式语言 |
3.1.3 抽象叙事的观念表达 |
3.2 北京老城公共雕塑的主题表达 |
3.2.1 历史叙事的纪念表达 |
3.2.2 时代记忆的民俗表达 |
3.2.3 人文关怀的感性表达 |
3.2.4 丰富多元的社会表达 |
3.3 北京老城公共雕塑造型风格的演变 |
3.3.1 建国后的纪念碑式雕塑 |
3.3.2 改革开放前的领袖与工农兵形象 |
3.3.3 改革开放后的多元化发展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北京老城公共雕塑设计的伦理原则与伦理功能 |
4.1 北京老城公共雕塑设计的伦理原则 |
4.1.1 公共性原则 |
4.1.2 教化性原则 |
4.1.3 生态性原则 |
4.1.4 文脉传承原则 |
4.2 北京老城公共雕塑的伦理功能 |
4.2.1 公共性功能 |
4.2.2 价值导向功能 |
4.2.3 隐性教化功能 |
4.2.4 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功能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北京老城公共雕塑的有机更新与保护策略 |
5.1 北京老城公共雕塑现状调研与问题分析 |
5.1.1 调研问卷对象的基本情况 |
5.1.2 公众对公共雕塑的接受情况 |
5.1.3 公众对北京老城公共雕塑的设置需求 |
5.1.4 公众对北京老城公共雕塑价值体现的直观感受 |
5.1.5 公众对北京老城公共雕塑的互动情况 |
5.1.6 公众对北京老城印象深刻的公共雕塑 |
5.1.7 公众对北京老城印象深刻的公共雕塑的直观评价 |
5.2 北京老城公共雕塑设计更新策略 |
5.2.1 公共雕塑应与所属空间属性相契合 |
5.2.2 公共雕塑应有效传达意义 |
5.2.3 公共雕塑管理应遵循有机更新原则 |
5.3 设计伦理视角下北京老城公共雕塑设计策略 |
5.3.1 雕塑家的职业伦理 |
5.3.2 雕塑作品的未来责任 |
5.4 北京老城公共雕塑保护与管理的相关建议 |
5.4.1 健全保护体制 |
5.4.2 建构老城公共雕塑档案库 |
5.4.3 监控雕塑作品的可持续性效应 |
5.4.4 加强社会公德教育 |
5.4.5 发挥市民志愿者团体的作用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附录B |
致谢 |
(10)路易斯·康建造理论启示下的空间实验(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四节 论文逻辑结构框图 |
第一章 路易斯·康建造研究与实践概况 |
第一节 路易斯·康学术与工作经历 |
一、学习经历 |
二、教学经历 |
三、实践经历 |
第二节 路易斯·康建造研究与实践 |
一、社会、文化和艺术背景 |
二、从研究到形成建造理论 |
三、从建筑到创新建造实践 |
第三节 路易斯·康建造思想核心内容 |
一、秩序 |
二、自然 |
三、原型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路易斯·康建筑作品分析 |
第一节 传统与现代结合 |
一、罗马式的废墟 |
二、建筑群强化 |
三、耶路撒冷之路 |
第二节 胡瓦犹太教堂精神体验 |
一、敬畏、焦虑、惊奇 |
二、比例、抽象、循环 |
三、气息、碎片、纹理 |
第三节 孟加拉国达卡国民议会 |
一、终结现代主义 |
二、现代纪念碑 |
三、国家的象征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路易斯·康建造策略探析 |
第一节 间隔秩序的表达 |
一、布局—矩阵 |
二、构图—基本元 |
三、空间—序列等级 |
第二节 光的逻辑与理性 |
一、中心性布局 |
二、几何性双墙 |
三、间接性光源 |
第三节 材质区分与消隐 |
一、真实性—形式 |
二、载体性—光影 |
三、精神性—质感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路易斯·康建造理论的空间实验 |
第一节 秩序——隐匿在视知觉中的空间关系 |
一、“格式塔”(Gestalt)环境场/视觉组织空间秩序 |
二、“格式塔”(Gestalt)心理场/光影图形在三维空间的运动 |
三、“格式塔”(Gestalt)双重呈现/时间与空间的整体情境 |
第二节 探索——碎片路径可被感知的空间层次 |
一、理性与感性/几何结构的秩序 |
二、现实与虚幻/光的“化虚为实” |
三、诗意与困境/空白瞬间的非短暂性 |
第三节 空间与界面——光影和几何艺术在空间秩序的表达 |
一、装置一:《破坏—被清除了必要性的方盒子》/秩序 |
二、装置二:《影藏—洒落在视觉角落里的秘密》/光影 |
三、装置三:《障碍—抽象秩序凝固的情境轮廓》/时间与空间 |
本章小结 |
结语 路易斯·康建造思想思考 |
附录 路易斯·康1920—1974设计作品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四、“不合时宜”的雕塑家(论文参考文献)
- [1]符号学的三种意义在《艺术史:学生指南》汉译中的应用[D]. 刘晶.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1(09)
- [2]宗教艺术类文本的文学性在翻译中的再现 ——《艺术中的天使》(第一至五章)翻译实践报告[D]. 林芷萱. 大连外国语大学, 2021
- [3]王一亭与20世纪初期海派艺术生态研究[D]. 丁丁. 华东师范大学, 2021(12)
- [4]王朝闻美学的民族性思想研究[D]. 张琼. 西南大学, 2021(01)
- [5]论审美经验中的身体参与[J]. 郭勇健.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01)
- [6]认识熊秉明大师(上)[J]. 孙叙伦. 书画世界, 2020(10)
- [7]作为一个美学问题的乔尔乔内[J]. 周宪. 学术研究, 2020(10)
- [8]生命·意志·表现——艺术与哲学的对话[J]. 马库斯·吕佩茨,孙周兴,李磊.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5)
- [9]基于设计伦理的北京老城公共雕塑艺术研究[D]. 靳艺. 北京建筑大学, 2020(08)
- [10]路易斯·康建造理论启示下的空间实验[D]. 张雯雯. 南京艺术学院, 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