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德育及其成效一直是教育理论界的热门话题。现有的研究较多的关注德育内容、方法等层面,对作为基本途径和渠道的课程德育关注较少。本文在厘定课程德育基本概念的基础上,以对学科课程德育研究现状的考察为依托,从理论上分析了学科课程德育存在的可能性、必要性,厘清并论证了其主渠道的地位,对当前我国学科课程德育的优化设计进行了尝试。本文的基本思路和结构为:首先,对主要概念“课程”、“德育”、“课程德育”进行了梳理和界定,以“德育课程”为比较参照,厘定了课程德育的内涵,即指学校利用一切具有道德教育的意义和作用,对学生的品德发展有影响的各类课程而进行的道德教育。由于课程有显性和隐性、授受型和活动型、正式与非正式等类别之分,相应地课程德育也有不同的类别,但本文所讨论的课程德育主要是指以显性、授受型、正式课程为途径而进行的道德教育,本文用“学科课程德育”的概念来表述。通过对学科课程德育现状的分析,提出了存在的主要问题,为全文作了必要的铺垫。其次,通过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的分析论证了学科课程德育存在的必要性和合理性,运用历史分析的方法,论证了学科课程德育存在的可能性,从而回答了学科课程德育的逻辑前提问题。再次,运用比较的方法,介绍了学科课程德育作为主渠道之定位的原因,从学科课程德育自身特点和中外德育考察比较两个层面,论证了学科课程德育主渠道地位之必然性。最后,针对存在的问题,尝试着对我国高校学科课程德育的优化进行了设计,指出了学科课程德育的优化中需要注意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