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特政府论文-丁思齐,徐银婷

福特政府论文-丁思齐,徐银婷

导读:本文包含了福特政府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核不扩散政策,福特政府,卡特政府,韩国

福特政府论文文献综述

丁思齐,徐银婷[1](2019)在《试析福特政府对韩国的核不扩散政策——兼与卡特政府对巴基斯坦的核政策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来自朝鲜的安全威胁的上升和来自美国的安全承诺的下降,韩国于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秘密发展核武器。为了迫使朴正熙政府放弃核武开发,美国福特政府不惜对朴正熙政府"威胁抛弃",即威胁彻底取消对韩国的安全承诺,迫使朴正熙政府在美国的安全承诺和核扩散之间二选一。在福特政府的压力下,朴正熙政府最终于1976年年底暂停了核武器开发。而通过进一步比较福特政府对韩国的核不扩散政策和卡特政府对巴基斯坦的核不扩散政策后可以发现,美国对其盟国的核不扩散政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美国对盟国的关系目标是"无核优先"还是"关系优先",即美国在处理同其盟国的双边关系时是更为看重其盟国的无核化还是与盟国之间的双边关系。而这很大程度上又由其盟国在美国的地缘战略体系中的战略地位所决定,即战略地位重要时,为"关系优先";反之,则"无核优先"。(本文来源于《近现代国际关系史研究》期刊2019年01期)

本报[2](2019)在《唐良智会见福特汽车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韩恺特》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 美国当地时间5月22日下午,在美出席第五届中美省州长论坛的市委副书记、市长唐良智在迪尔伯恩福特汽车全球总部会见了福特汽车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韩恺特。双方共同见证重庆市政府与福特汽车公司签署关于深化合作推动汽车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的战略合作备忘录。(本文来源于《重庆日报》期刊2019-05-25)

顾颖颖[3](2018)在《福特政府的对韩人权政策研究——以金大中事件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据AAD、FRUS、DDRS、DNSA、美国国会文献集等档案资料和前人研究成果,以1976年金大中事件作为切入点与具体案例,考察福特政府时期美国对韩国政策的实质与成因。笔者认为,尽管福特政府已将人权因素纳入外交层面,但在执行过程中难以贯彻,依旧延续了美国对韩国的一贯政策,即优先保证韩国的安全与稳定,在实质上背离了人权原则。这一方面是由于福特政府的人权外交实属无奈之举,另一方面,美国的国家利益及其对朝鲜固有的"敌人意象"制约着美国对韩国政策。(本文来源于《近现代国际关系史研究》期刊2018年02期)

郭永虎[4](2018)在《福特政府与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历史进程——兼论福特政府时期中美未能建交之原因》一文中研究指出福特政府时期,由于中美在台湾问题上的分歧而导致双边关系正常化进程甚微,未能如期建交。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在战略上,美国不肯彻底放弃台湾;在国内,福特面临的国会、舆论以及连任竞选压力;从美国决策模式来看,福特深受基辛格对华政策的影响。(本文来源于《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8年06期)

[5](2018)在《福特两月痛失两名顶级说客 拜根进特朗普政府、奥加克里去软银》一文中研究指出美国当地时间8月23日,美国国务卿迈克·蓬佩奥(Mike Pompeo)在美国国务院宣布:任命福特汽车公司国际政府事务副总裁史蒂夫·拜根(Steve Biegun)为特朗普政府特别代表。拜根在加入福特之前,曾在华盛顿特区国家安全部门工作,而现在将主要负责指导美国对朝鲜的政策,以及与美国盟友和合作伙伴的谈判和外交工作,为特朗普政府确保实现朝鲜无核化而努力。然而,拜根是近两个月来第二位离开福(本文来源于《经营者(汽车商业评论)》期刊2018年09期)

邓峰[6](2018)在《无奈的选择:福特政府对“板门店事件”的应对》一文中研究指出1976年"板门店事件"发生后,福特政府迅速做出反应。专门负责应对突发危机的华盛顿特别行动小组召开两次会议,其决策者在应对危机时面临着尴尬的局面:一方面需要采取报复性军事行动教训对手,在盟友中挽回因越战失败而失去的威信并维护超级大国的荣誉;另一方面不能冒局势升级带来的重大风险,以致在亚洲再次陷入类似越战的战争泥潭。无奈之下,经会议激烈争论后,美国决定在外交上主要和韩国进行协商,在军事上放弃报复性打击行动,而选择通过调遣强大的兵力来炫耀武力;尤其实施强行砍树的"保罗·班扬行动",希冀以此间接实现具有矛盾性的目标;而政治解决危机更是其选择非军事报复行动的必然组成部分。在应对危机的过程中,华盛顿决策层始终存在着强烈的军事报复心理。然而,美国总统大选、越战失败的教训、复杂的美苏冷战国际形势、东北亚区域局势以及自尼克松任总统以来的对朝政策等多重因素,严重制约着福特政府的对朝军事报复行为,使其只能做无奈的选择。(本文来源于《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8年04期)

贺飞[7](2018)在《论福特政府的对韩军事政策》一文中研究指出美国福特政府时期在亚太地区实行"太平洋主义"。在新的军事安全政策指导下,福特政府制定了维持在韩军事存在、增强韩国自保能力等军事战略举措。这既有对尼克松时期战略收缩政策的继承,又突出强调美国在亚太地区军事的存在和介入。但由于福特政府并没有向韩国作出新的承诺或投放新的军事力量,因此从本质上讲,福特政府的对韩军事政策只是"尼克松主义"在亚洲新形势下的延续和发展。(本文来源于《历史教学问题》期刊2018年03期)

杜晓晓[8](2018)在《卡福特翻译转换理论指导下的政府文件翻译》一文中研究指出卡特福德翻译转换理论是侧重于语义对等的翻译策略,首次提出了层次转换和范畴转换。本文首先对翻译转换理论的起源及发展进行了总结,其次对卡特福德的翻译转换理论及其发展进行了概述,并对国内外学者的相关研究进行了评述。本次翻译研究的翻译材料是《河北省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十叁五”规划》(节选),属于官方政府文件。本文从词汇、句子和语篇叁个层面分析了翻译材料的语言特点,如大量使用交通术语、缩略词,无主句和意合句频繁出现,以及复现和排比等词汇及结构衔接手段的使用等,进而在卡特福德翻译转换理论的指导下,分析翻译材料英译过程中在采取的各类翻译转换。本文认为,在词汇翻译过程中需要进行类别转换和层次转换,即名词词组向介词词组的转换,以及非屈折性变化到屈折性变化的转换;在句子翻译过程中需要进行结构转换,包括主动语态到被动语态的转换、意合到形合的转换以及前置定语到后置定语的转换;在篇章翻译过程中需要进行类别转换、结构转换以及单位转换,即名词向代词的转换,排比结构到从属结构的转换,词组向句子的转换等。本文认为,卡特福德翻译转换理论用之于指导政府文件的翻译是可行的,通过各类转换,译者既可保证原文信息的准确传递,也可保证译文合乎目标语的表达习惯。(本文来源于《北京交通大学》期刊2018-06-09)

何伟[9](2017)在《外交表演与身份演化的动力:福特政府和卡特政府对华关系正常化比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二战后,随着情势的发展,先前敌对国家的和解成为战后国际和平体系重建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国家和解的进程曲折反复,有很多难解的问题和值得研究的地方。本研究主要围绕一个核心问题:在面临共同威胁与关系和解的巨大收益预期下,为什么国家自我身份有时并未朝着正常化的集体身份转变,而有时又会突然出现进化和转变,造成这一状况的原因是什么?本文结合中美关系正常化来探讨此研究问题。一方面,现有的学理研究主要探讨权力、情感和身份等因素在阻止或促进国家和解中的作用,却没有研究国家和解本身,也没有把它当作过程来研究;其中的身份解释虽然指出国家和解的本质在于社会身份关系的转变,但并没有说明国家身份关系从敌视到和解的演化动力来源。另一方面,有关中美关系正常化的文献大多属于经验性研究,将双边关系演变视作国际体系结构、国内政治或个人决策等因素直接驱动的结果,但没有将它视作一个自有自足的领域和进程来研究。因此,这些均不能恰当地解释本研究提出的问题。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本文提出外交表演影响国家和解进程中身份演化动力的理论框架,设计出相应的理论假设,并选取福特政府和卡特政府对华关系正常化来开展案例比较分析。在国家和解过程中,一国对他者身份和诉求的认同从根本上影响到两国关系正常化的进程。在理论层面,本研究将国家关系正常化视作一国表演者在特定舞台上面向他国观众所开展的外交行为实施,具有象征性和实践性两个方面。在此进程中,一国外交表演可以影响自我对他者认同,以及自我身份朝和解的集体身份关系演化的动力。为进一步分析,本文将国家的外交表演划分为舞台、观众和表演者叁个维度。在具体定义每个维度的基础上,提出叁个理论子假设:在表演舞台层面,当国外和国内舞台之间越呈现正相关时,则越有利于表演者认同他者,自我身份向集体身份进化的动力越大,此时表演的实践性则越强;在表演对象层面,当观众的预期与表演者意图之间越呈现正相关时,则越能积极回应表演者呈现的外交行为实施,越有助表演国自我身份向集体身份的进化,此时表演的实践性越强;在表演人员层面,当一国政治领导人表演时的话语和行动实践之间越呈现正相关时,则越能提升自我对他者的认同,推动自我与他者身份关系转变的动力越大,此时表演的实践性也越强。为检验理论假设,本文在简述尼克松政府给中美关系正常化留下的政治遗产后,选取福特政府和卡特政府的对华关系正常化开展案例研究。在福特政府和卡特政府时期,美国一直面临苏联的威胁,深知双边关系正常化会给美国带来的巨大利益,也了解中国长期以来对实现双边关系正常化的期望,但两个政府对华政策的进程和结果出现明显的差异。为解释此经验困惑,在依据所搭建的理论框架的基础上,将外交表演的叁个维度在福特和卡特对华外交表演中依次作了分析,关注它们如何影响两个政府认同中国的主权身份和协商自我身份朝集体身份演化的动力。经过仔细的论证,本文的理论假设和变量间的因果关系得到了证实。除了国家和解之外,本研究也希望外交表演的概念和理论分析也有助于我国新时期外交实践、外宣工作和软实力建设等方面的研究。(本文来源于《外交学院》期刊2017-05-31)

栗广[10](2016)在《尼克松-福特政府对菲律宾南沙诉求的立场评析——以美国官方档案为依据》一文中研究指出1971年,菲律宾政府正式提出了对南沙群岛的主权要求。美国尼克松政府随之对南海地区局势进行了数次评估,对南海争端有了初步认知。西沙海战发生之后,面对菲律宾所提出的将南沙纳入美菲协防范围的请求,尼克松政府决定在此问题上采取模棱两可的立场。其后,菲律宾以军事基地的使用权为筹码要求美国同意协防南沙,但福特政府仍拒绝进行明确表态。实际上,尼克松-福特政府采取的是不介入南海争端的立场;这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菲律宾在南沙地区采取行动的步伐。(本文来源于《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期刊2016年06期)

福特政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报讯 美国当地时间5月22日下午,在美出席第五届中美省州长论坛的市委副书记、市长唐良智在迪尔伯恩福特汽车全球总部会见了福特汽车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韩恺特。双方共同见证重庆市政府与福特汽车公司签署关于深化合作推动汽车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的战略合作备忘录。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福特政府论文参考文献

[1].丁思齐,徐银婷.试析福特政府对韩国的核不扩散政策——兼与卡特政府对巴基斯坦的核政策比较[J].近现代国际关系史研究.2019

[2].本报.唐良智会见福特汽车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韩恺特[N].重庆日报.2019

[3].顾颖颖.福特政府的对韩人权政策研究——以金大中事件为例[J].近现代国际关系史研究.2018

[4].郭永虎.福特政府与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历史进程——兼论福特政府时期中美未能建交之原因[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

[5]..福特两月痛失两名顶级说客拜根进特朗普政府、奥加克里去软银[J].经营者(汽车商业评论).2018

[6].邓峰.无奈的选择:福特政府对“板门店事件”的应对[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

[7].贺飞.论福特政府的对韩军事政策[J].历史教学问题.2018

[8].杜晓晓.卡福特翻译转换理论指导下的政府文件翻译[D].北京交通大学.2018

[9].何伟.外交表演与身份演化的动力:福特政府和卡特政府对华关系正常化比较研究[D].外交学院.2017

[10].栗广.尼克松-福特政府对菲律宾南沙诉求的立场评析——以美国官方档案为依据[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6

标签:;  ;  ;  ;  

福特政府论文-丁思齐,徐银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