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劳资关系演进中的里程碑:1920年《企业代表会法》的发生史研究

德国劳资关系演进中的里程碑:1920年《企业代表会法》的发生史研究

论文摘要

魏玛共和国不仅是德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民主政权,也是第一个福利国家。其社会政策改革既包括社会保险立法与保障体制的不断完善,也牵涉到企业内部生产关系的民主化进程,亦即“企业民主”与“经济民主”。本文关注的正是魏玛共和国时期的劳资关系演进。 《企业代表会法》(1920)是魏玛共和国时期劳资关系演进的重要法律文本。它继承了19世纪德国工业化以来的劳资关系演变成果,并在革命创造的时代新精神中确立了“劳动权”思想,首次在德国社会全面推动劳资共决模式的发展。企业内部的权力结构由此发生变动,工人地位通过企业代表会的活动得到提高。 在德国劳资关系演进中,《企业代表会法》也是一部承上启下的重要法规。虽然囿于诸多原因,在纳粹夺权后不久,企业代表会体制以失败告终,然而魏玛时期的这次尝试却奠定了二战之后德国社会伙伴关系形成的基础。共决权成为德国劳资关系变革的重要目标。由此形成的经济与政治领域的和谐状态正是联邦德国快速腾飞的主要原因之一。 本文追问19世纪以来德国劳资关系演进历史以及1918/19年革命史为何以及如何导致《企业代表会法》的出台,从中衡量《企业代表会法》在德国劳资关系变革历史中的地位,探讨魏玛共和国创建的“经济民主”之于德国社会发展的意义与教训。 本文对于1920年德国《企业代表会法》的发生史研究不仅是对于魏玛共和国历史的再认识,也是重新审视德国历史演进的一种尝试。笔者更希望,这一研究能够对当下中国企业制度改革具有借鉴意义。 本文采用大量档案资料与德文研究著作,运用政治文化史的研究方法,将劳资关系演进的政治决策进程作为展开论述的基础。 全文共分五章,以历史进程为轴,逐一分析1918年前德国社会对于劳资关系的讨论与实践、1918/19年革命爆发之际劳资利益团体与各政党的劳资关系观、革命中的代表会运动影响下的劳资关系变革、企业代表会体制的形成,以及企业代表会实践与劳资关系变革的失败。 第一章是全文的“前奏”,着重讨论1918年前德国社会关于劳资关系变革的争议与立法实践。一方面,从工业化之初发现社会问题开始,社会改良思想一直影响着劳资关系变革进程。用改革的方式,通过劳资共决组织,缓和劳资对立局势,被德国社会视作变革劳资关系的重要途径。1860年代后,社会主义思想对社会改良思想形成挑战。前者希望通过革命的方式彻底转变劳资关系。然而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冲击下,一部分社会民主主义者已经放弃革命思想,逐渐认同社会改良主义,追求建立企业内部的“劳动共同体”。另一方面,无论是统一前

论文目录

  • 导言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综述
  • 三、文章结构
  • 四、资料说明
  • 五、译名问题
  • 第一章 前奏:1918年前德国社会对于劳资关系变革的讨论与实践
  • 第一节 德意志帝国成立前的社会改良思想及其初步实践
  • 一、工业化进程中的社会问题与社会改良思想
  • 二、个别企业家的实践行动
  • 三、国家的立场与行动
  • 第二节 德意志帝国成立后的劳资关系大讨论与国家立场的演变
  • 一、关于劳资关系变革的不同设想
  • 二、从俾斯麦到威廉二世:国家立场的演变与司法实践
  • 第三节 第一次世界大战影响下的劳资关系演进
  • 一、“城堡和平”的出现
  • 二、战时经济中的劳资关系
  • 三、1916年《为祖国志愿服务法》的划时代意义
  • 小结
  • 第二章 十字路口:1918/19年革命爆发之际劳资利益团体与各政党的劳资关系观
  • 第一节 劳资利益团体的劳资关系观
  • 一、工会的劳资关系观
  • 二、企业家利益团体的劳资关系观
  • 三、“斯廷内斯—列金协议”的谈判进程
  • 第二节 社会主义政党与团体的劳资关系观
  • 一、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社会主义政党的分裂
  • 二、社会民主党
  • 三、独立社会民主党右翼
  • 四、斯巴达克团
  • 五、革命者团体
  • 第三节 资产阶级与保守政党的劳资关系观
  • 一、1918/19年革命前后资产阶级与保守政党的分化组合
  • 二、民主党
  • 三、民族人民党
  • 四、人民党
  • 五、天主教中央党与巴伐利亚人民党
  • 小结
  • 第三章 新方向:1918/19年革命中代表会运动影响下的劳资关系变革
  • 第一节 政治性代表会运动的兴衰:劳资关系变革视野中的政治革命
  • 一、代表会成立浪潮
  • 二、政治新格局的形成及其内在矛盾
  • 三、代表会的去政治化及其引发的政治变动
  • 四、权力关系的新形式与政治性代表会运动的最后风潮
  • 第二节 经济性代表会运动的兴起:“完全控制权”与“共决权”之争
  • 一、争议的产生:政治革命中的“完全控制权”与“共决权”
  • 二、争议的发展:国民会议选举之后的“完全控制权”与“共决权”
  • 三、经济性代表会运动的困境
  • 小结
  • 第四章 法制化:企业代表会体制的形成
  • 第一节 魏玛宪法“代表会”条款的确立
  • 一、胡戈·普洛伊斯草案争议与宪法小组的成立
  • 二、“代表会”的合法性问题及其在政府中的讨论
  • 三、社会各方对“代表会”条款的反响
  • 四、胡戈·辛茨海默与“代表会”条款的最后确立
  • 第二节 《企业代表会法》的出台
  • 一、1918/19年革命进程中的司法实践
  • 二、革命性企业代表会运动及其对司法实践的压力
  • 三、政府内部讨论与《企业代表会法》的起草进程
  • 四、社会各方对《企业代表会法》草案的反响
  • 五、国会二读
  • 六、国会大厦前的流血冲突与国会三读
  • 七、《企业代表会法》的结构与内容
  • 小结
  • 第五章 尾声:企业代表会实践与劳资关系变革的失败,1920—1934
  • 第一节 企业代表会的发展概况
  • 一、企业代表会的发展规模
  • 二、企业代表会的职能发挥
  • 三、实践困境的原因
  • 第二节 企业代表会的交往困境
  • 一、企业代表会与工会
  • 二、企业代表会与政党
  • 三、企业代表会与企业主
  • 四、企业代表会与职工
  • 第三节 谢幕:企业代表会的消亡
  • 小结
  • 结语
  • 附录
  • 一、文件
  • (1) 1848年《工商业法》草案(摘录)
  • (2) 1916年《为祖国志愿服务法》(摘录)
  • (3) 1918年10月7日斯巴达克团与不来梅左派的《联合宣言》
  • (4) 1918年3月斯巴达克团的《革命纲领》(摘录)
  • (5) 1918年11月16日民主党的《成立号召》(摘录)
  • (6) 1918年11月24日民族人民党的《成立宣言》(摘录)
  • (7) 1918年12月22日民族人民党的《主席团呼吁》(摘录)
  • (8) 1918年11月12日巴伐利亚人民党的《成立宣言》(摘录)
  • (9) 1918年11月5日基尔临时工兵代表会中央提出的“十四点要求”
  • (10) 1918年11月6日汉堡起义水兵提出的“六点要求”
  • (11) 1918年11月7日慕尼黑工兵代表会提出的“八点要求”
  • (12) 1918年11月8日科隆工兵代表会提出的“六点要求”
  • (13) 1918年11月9日晚社会民主党与独立社会民主党关于组成联合政府的通信
  • (14) 1918年11月16日执行委员会会议 恩斯特·道尔米施的发言(摘录)
  • (15) 1918年11月22日 人民全权代表委员会与执行委员会之间的第一份协议
  • (16) 1918年11月23日执行委员会颁布的《工兵代表会条例》
  • (17) 1918年11月14日 胡戈·普洛伊斯关于未来国家政治体制的论述(摘录)
  • (18) 1918年12月9日 人民全权代表委员会与执行委员会之间的第二份协议
  • (19) 1918年12月14日独立社会民主党中央会议 希法亭与卢森堡的争论
  • (20) 1918年12月19日第一次代表会大会 社会民主党方案
  • (21) 1918年12月19日第一次代表会大会 恩斯特·道尔米施方案
  • (22) 1918年12月28日《独立社会民主党质问中央委员会书》
  • (23) 1918年12月28日《中央委员会对独立社会民主党的回复》
  • (24) 1918年12月29日《独立社会民主党代表退出人民全权代表委员会的声明》
  • (25) 1919年2月4日《中央委员会移交权力的声明》
  • (26) 1919年1月19日《关于士兵代表会在和平军队中指挥权问题的临时法令》
  • (27) 1918年11月23日《企业代表会条例》(摘录)
  • (28) 1919年2月3日 社会化委员会的《辞职声明》(摘录)
  • (29) 1919年1月14日的《埃森协议》(摘录)
  • (30) 1919年2月13日 中德地区《企业代表会临时章程》
  • (31) 1919年4月8日 第二次代表会大会 关于“劳动议会”的3种不同提案
  • (32) 1918年12月23日《合同法令》(摘录)
  • (33) 1919年3月5日 政府关于“工人代表会”的《立法解释》
  • (34) 1919年3月20日劳动部关于“将工人代表会固定到宪法中”的草案
  • (35) 1919年3月26日政府会议关于代表会条款的5份草案
  • (36) 1919年6月社会民主党魏玛党代会 关于“代表会条款”的提案
  • (37) 1919年3月独立社会民主党党代会通过的党纲(摘录)
  • (38) 1919年4月12日 人民党执委会会议 古斯塔夫·施特雷泽曼的发言(摘录)
  • (39) 1919年7月自由工会纽伦堡大会 里夏德·米勒提案
  • (40) 1919年3月12日“魏玛协议”
  • (41) 1919年5月26日《矿区企业代表会临时工作条例》
  • (42) 1919年7月23日大斯图加特地区企业代表会公告《通过企业代表会推行社会化》
  • (43) 1919年7月27日哈勒举行“第一次全国革命性企业代表会大会”通过的《企业代表会的使命》
  • 草案第15条的建议》'>(44) 1919年7月8-10日劳动部召开的“全国企业代表会大会” 《反对<企业代表会法>草案第15条的建议》
  • (45) 1919年下半年马克斯·科恩关于代表会、工会与劳动议会之间关系的论述
  • (46) 1919年柏林工人代表会执行委员会成员弗朗茨·比歇尔对马克斯·科恩思想的回应
  • (47) 1919年12月5日独立社会民主党党代会通过的《行动方案》(摘录)
  • 号召》'>(48) 1920年1月12日独立社会民主党与共产党联合发布的《反对<企业代表会法>号召》
  • (49) 1920年1月14日《红旗报》上刊登的反对《企业代表会法》号召(摘录)
  • (50) 1919年7月自由工会纽伦堡大会决议《工会未来积极作用之原则》
  • (51) 1919年9月24日德国工业家全国联合会发布的反对《企业代表会法》决议(摘录)
  • (52) 1919年德国工业家全国联合会对于《企业代表会法》草案的意见书(摘录)
  • (53) 1920年2月自由工会执委会会议通过的《企业代表会选举条例》
  • (54) 1920年2月10日共产党做出的《参加企业代表会选举决议》
  • (55) 1933年5月19日纳粹政府颁布的《关于劳动信托人法令》(摘录)
  • (56) 1934年1月20日纳粹政府颁布的《民族劳动秩序法》(新劳动法)(摘录)
  • 二、《企业代表会法》(1920)
  • 三、党派演变图
  • 四、大事年表
  • 五、人名译名对照
  • 六、地名译名对照
  • 参考文献
  • 后记
  • 相关论文文献

    • [1].中国劳资关系模式的选择——基于西方国家的经验[J].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学报 2011(01)
    • [2].《守法行为的经济学分析——以甲企业对劳资关系的处理为例》简介[J]. 广东培正学院论丛 2016(01)
    • [3].公有资本、“劳动平等”与和谐劳动关系构建——基于马克思劳资关系及其相关理论的拓展分析[J]. 南开经济研究 2019(06)
    • [4].劳资关系的现代演进——评杨在军博士:《中国劳资关系近代转型研究——劳方、资方与政府关系视角》[J].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2020(03)
    • [5].近代劳资关系的创新成果——评《中国劳资关系近代转型研究》[J].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2018(04)
    • [6].我国劳资关系文献综述[J]. 西部皮革 2018(02)
    • [7].民营企业劳资关系构架——评《博弈与制衡:民营企业劳资关系体系研究》[J]. 高教发展与评估 2018(02)
    • [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劳资关系研究[J]. 改革与战略 2018(01)
    • [9].《冲突与协调:日韩两国劳资关系变迁的比较研究》[J]. 国际论坛 2018(02)
    • [10].马克思劳资关系理论对构建和谐劳资关系的意义[J]. 现代商贸工业 2018(12)
    • [11].我国企业当代劳资关系特征研究[J]. 经济论坛 2018(06)
    • [12].如何构建和谐的企业劳资关系[J]. 人民论坛 2018(20)
    • [13].机器的资本主义应用语境下的劳资关系探析[J].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 2016(05)
    • [14].劳资关系形态究竟有多复杂?--论工作场所中劳资合作与冲突的多样性与相容性[J].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2017(01)
    • [15].劳资关系氛围五维度对员工心理安全和工作嵌入的影响——基于中国广东和山东两地民营企业的实证研究[J]. 管理评论 2017(04)
    • [16].企业个体劳资关系冲突的传染性研究[J].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3)
    • [17].古典劳资关系理论缺陷及对其的发展与应用研究[J]. 经济问题 2017(06)
    • [18].经济新常态下劳资政三方关系战略选择与劳资关系的走向——评《国家、资本、工人与广东地区劳资关系研究》[J]. 江汉论坛 2017(03)
    • [19].我国劳资矛盾的原因及对策分析[J].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9)
    • [20].企业个体劳资关系研究——兼论国有垄断企业个体劳资关系[J].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6(01)
    • [21].让工会成为推动企业劳资关系和谐稳定的重要力量[J]. 人力资源管理 2016(01)
    • [22].劳资关系网络化背景下的劳工权益协调机制研究[J]. 当代经济 2015(35)
    • [23].马克思劳资关系理论对我国民营企业劳资关系发展的启示[J]. 现代经济信息 2016(05)
    • [24].马克思劳资关系理论下我国私营企业劳资失衡问题探究[J]. 金融经济 2016(16)
    • [25].劳资关系相对平衡的演化路径分析——基于政府行为选择的视角[J]. 现代经济探讨 2015(11)
    • [26].基于网络经济二重性视角的劳资关系研究——评《网络经济时代劳资关系的嬗变与重构》[J]. 海派经济学 2017(01)
    • [27].简析近代英国政府在劳资关系中的角色变化[J]. 青春岁月 2017(13)
    • [28].近代英国劳资关系的全景透视——评刘金源等著《英国近代劳资关系研究》[J]. 世界历史 2013(03)
    • [29].王滨钱用来缓和劳资关系更好[J]. 商务旅行 2009(10)
    • [30].开启劳资关系的新时代[J]. 厦门航空 2010(07)

    标签:;  ;  ;  ;  

    德国劳资关系演进中的里程碑:1920年《企业代表会法》的发生史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